首页 > 人物简介

皇太极简介

历史大观园 人物简介 2020-06-16 20:36:58 0

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很受努尔哈赤的恩宠。子以母贵,她所生的儿子也得到了努尔哈赤的疼爱。在努尔哈赤众多儿子中,皇太极是很早就接受教育的一个。以至于在努尔哈赤军中众多的战将几乎都是不识字的文盲,只有皇太极够得上一个粗通文墨的“秀才”。

由于连年烽烟不息,父兄经常出征作战,皇太极7岁以后,努尔哈赤就把大部分家政交给了他。努尔哈赤拥有众多的妻妾、子女、奴仆和财产,并且当时国事和家事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很清楚,要处理这样繁杂的家政,对皇太极来说是副不轻的担子,也是个极好的锻炼机会。而皇太极根本无须父亲多加指点,就能把繁杂的事务干得井然有序。

公元1612年秋,年方21岁的皇太极第一次跟随父兄出征作战,从此以后逐渐成为父亲麾下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皇太极也在戎马生涯中逐渐提高自己的军事才干。

努尔哈赤于公元1616年称帝后,命将年轻的皇太极和次子代善、侄子阿敏、五子莽古尔泰等四人负责管理国家政务。皇太极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逐渐成为努尔哈赤身边的一位得力助手,努尔哈赤也逐渐将皇太极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着力培养。

等到努尔哈赤死后,深得父亲信任和兄弟爱戴的皇太极顺理成章地于公元1626年继承父亲的帝位,即为清太宗。

公元1635年,后金在与蒙古的战争中,从蒙古苏秦太后手中得到了传国玉玺,于是皇太极便在群臣的拥戴下,于公元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仿照明朝官制,初步建立大清王朝的行政机构,清朝由此建立。皇太极在位期间,在充分研究了当前的军事形势后,确定了对明朝议和,先进攻朝鲜和蒙古,待朝鲜和蒙古被征服后,再挥师南下攻明的策略。实践证明这一策略是非常正确的,皇太极首先征服朝鲜和蒙古,解决了后院起火的问题并通过征伐取得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增强了清朝的实力而且还通过战争扩大了兵源,锻炼了队伍的作战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皇太极首先征伐的是明朝的忠实盟友朝鲜。公元1627年,皇太极趁朝鲜内乱之机,派大军出征朝鲜。后金军队一路凯歌高奏,不久就攻占了义州、铁山等地,俘虏了朝鲜王妃、王子和宗室大臣,逼迫朝鲜国王出降,成为清的属国,并全歼了明朝派驻朝鲜的守军。通过讨伐朝鲜,皇太极既取得了大量土地和人口,迫使朝鲜纳贡称臣,又去掉了明朝的一个胳膊,将朝鲜完全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随后,皇太极又挥师西进,与蒙古科尔沁、喀喇沁和敖汉等部,联合出兵征讨漠南蒙古中实力最强的察哈尔部,连续两次击溃察哈尔部,逼使其首领额哲率部归降。从此,皇太极便控制了漠南蒙古。

同时,皇太极还采取招抚与军事相结合的手段,不断向黑龙江中上游地区发展势力。在他恩威并用的策略指导下,当地部落纷纷前来归附,到公元1642年时,东自鄂霍次克海滨、西至贝加尔湖的广阔地区都成为清朝的管辖之地。这样,皇太极完全肃清了后方的异己力量,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明作战中来。

公元1628年,皇太极得知明天启帝死崇祯帝即位的消息后,立即率领大军南下,并绕过袁崇焕所镇守的宁远锦州防线,一举突入到北京城下,逼得崇祯帝不得不下令袁崇焕回师救援。皇太极深知袁崇焕统兵作战的能力,于是巧施离间计,让多疑的崇祯帝剥夺了袁崇焕的兵权,下狱治罪,并在第二年将其凌迟处死。得知袁崇焕的死讯后,皇太极先是拍手叫好,后又扼腕叹息,叫好是因为皇太极不费吹灰之力,便借崇祯之手除掉了皇太极的最大劲敌,叹息的是一代名将竟这样死去。皇太极用离间计除掉袁崇焕后,在北京城下一举击溃前来勤王的各路明军,攻克了永平、遵化、迁安和滦州等城,然后布置好永平等4城的防守后,班师回到沈阳。当时曾有大将劝皇太极乘胜一举攻陷北京城,但皇太极认为当时的明朝国力还比较强盛,并不可能将其消灭,于是他制定了不断骚扰明朝边境,对边境人民大肆屠杀,以削弱明边防军乃至整个明朝的实力,同时也让边境地区百姓产生厌战情绪,然后再战而胜之。

此后,皇太极与明朝时和时战,派小股兵力不断骚扰明朝边境,使得明朝为增加“辽饷”而在国内横征暴敛,并因此而激起了明末农民大起义。这是皇太极始料未及的,得到明朝境内起义此起彼伏的消息后,皇太极竟兴奋得直说:“天佑大清,天佑大清!”于是皇太极又于公元1639年发起了历史上有名的松锦大战。历时两年多的松锦之战以皇太极的大获全胜而结束,此后,明朝精兵良将损失殆尽,再加上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在明朝境内的一再折腾,明朝再无力量与清抗衡了,清军入关南下并统一全国已经是水到渠成。可正当清军为南下灭明作着精心准备的时候,皇太极却因为所宠爱的妃子宸妃去世,悲伤过度,再加上他的精力已经被多年操劳政务和四处征战耗尽,这个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便在清军入关的前一年病逝,享年51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wlz/8015.html

上一篇:康熙
下一篇:努尔哈赤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