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史

美国镀金时代的文学发展怎么样?

历史大观园 美国史 2021-09-15 12:17:27 0 豪威尔斯

根据历史经验,社会转型期文坛最繁荣,最容易出文豪。马克·吐温的出现也是因为到了马克·吐温应该出现的时代。镀金时代的美国文坛,还有其他很多高手。那个时候说马克·吐温是武林盟主、文坛泰斗,他绝对不敢受领,他一定会将这些称号送给他的挚友兼导师威廉·豪威尔斯。

豪威尔斯地位尊崇,但作品让人不感冒。这老伙计有个让最恨的理念,他总感觉,文学要承担教化责任,总要让人从他那里学到什么才好,现实主义的作品要非常现实。这也许是他的作品略显平庸的根源。但如果不从作家的角度看,豪威尔斯绝对是眼光独到的评论家,他提携指导了那个时期很多优秀的年轻作家,他的尊长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也就是因为这个,1909年,他成为美国艺术文学学会的第一位主席,按行政级别,他是当之无愧的美国文坛一把手。

在文学的所有形式中,小说影响最大,成果也最多,诺贝尔文学奖,大部分时候还是会颁给小说及其作者。但因为小说的出现晚于诗歌和戏剧,在一段时间里,小说地位并不高,有点下里巴人,大约17~18世纪,法国的高等学府还认为小说是给刚认识几个字的下层贱民消遣的。

在19世纪末,随着小说作品的不断增加,看小说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有人开始研究小说的理论,但真正把小说提升到艺术门类的高度,将其当作艺术研究的,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

詹姆斯常年生活在欧洲,喜欢写美国人和欧洲人交往的故事,美国人在欧洲生活的故事,他最好的作品出现在20世纪初,三部重量级小说《鸽翼》、《使节》、《金碗》问世,1998年世界上最大英文出版商业集团—兰登书屋评选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詹姆斯这三部作品全部上榜。

“我们在事前可以要求一部小说承担的唯一约束,而不致受到独断专行的责难的,就是它必须让人感到有趣。”这是詹姆斯的《小说的艺术》中的一句话,表达詹姆斯小说创作的重要理念—首先要有趣,一本小说如果故事不好看,情节不生动,读者没共鸣,表达的思想再高端都毫无价值。

世界文坛大都以长篇小说华山论剑,而短篇小说才是最考功夫的。所以,文学艺术发展了上千年,作家出了无数个,能称得上短篇小说高手的,只有三个,还都显身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段。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已经介绍过了,剩下的这位“三哥”就是来自美国的欧·亨利

欧·亨利也是笔名,他原本跟英国的天才魔法师同姓,叫威廉·波特,生于北卡。高中肄业,善于绘画。

异常丰富的人生经历,可能是欧·亨利小说好看的原因。欧·亨利干过药剂师,在西部放过牛,跑过记者,经营过报社,当过银行出纳。不知道是不是数学不好,欧·亨利算不清楚账目,34岁时,他受到亏空公款的指控。问题本来不大,欧·亨利居然选择弃保潜逃,还一直跑到洪都拉斯去藏匿了!

一年后,听说妻子患上了肺结核,欧·亨利回国,入境就被捕,半年后,妻子去世。欧·亨利入狱服刑,也就是在狱中,他开始创作短篇小说,不是因为他写不出长篇小说,而是短篇来钱快,他要独立抚养女儿,第一篇小说的起源,是他想给女儿买一份圣诞礼物。

欧·亨利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故事好看,行文通俗,富有时代特色,而结局往往出人意表。以至于,现在文学作品中突如其来出乎意料的结局,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虽然也算是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也讽刺也揭露,但总感觉,欧·亨利的小说不缺正能量,不缺爱。

看欧·亨利的小说可以一组一组看,比如《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是一组,都是讲年轻贫贱小夫妻心酸的爱情。在《麦琪的礼物》中,为了给对方预备圣诞礼物,妻子卖掉长发为丈夫的祖传金表配了一根表链,而丈夫为了给妻子买一套梳子梳理她美丽的长发卖掉了金表;《爱的牺牲》则是两个艺术家夫妻,为生活所迫,妻子去洗衣店做粗活挣钱养家,支持丈夫画画,回家谎称自己是在一位将军家教授钢琴,而丈夫呢,也号称自己的画卖出了好价钱,其实,他也去做一份苦工挣钱。

《汽车等候的时候》和《华而不实》又是一组,前者讲述一个男青年在公园找一位姑娘搭讪,姑娘号称自己出身高贵,地位尊崇,看不上男青年普通卑微,其实姑娘不过是对面餐馆里的小出纳,而男青年是真正的阔少;后者则是讲述一个城市打工仔向往上流社会的生活,每星期攒1元钱,等攒够10元,就将自己打扮成上流社会的绅士,去高档的餐厅,照上流社会的排场让自己奢侈一晚上。有天他搀扶了一个在冰上摔倒的姑娘,出于对爱情的渴望,他请姑娘和他一起奢侈。他将自己介绍为一个百无聊赖的上流社会闲人。虽然他对姑娘有好感,但考虑到姑娘穿着打扮不过是个女工,饭后自然也就打消念头,其实,姑娘是穿了佣人的衣服跑出来的富家小姐,她对请自己吃饭的男士印象不错,就是不喜欢他是个有钱的闲人。

至于经常出现在各种文摘、鸡汤之类的刊物上的世界经典—《最后一片藤叶》则更是温情美好,一个病重的女孩数着窗外的落叶,她觉得最后一片常青藤叶落下,她的生命就会随之而去。邻居的一位老画家在北风呼啸的寒冷夜晚爬上墙,在最后一片叶子的位置画了一片藤叶。叶不落,女孩逐渐恢复了健康,只是老画家得肺炎死去了。

其他的如《警察与赞美诗》、《双料骗子》、《感恩节的两个绅士》等都是读完可以叫好的作品。欧·亨利在世的最后一年创作了《红毛酋长的赎金》,讲述两个笨贼绑架了一个熊孩子,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后来不但不要赎金,反而倒贴给熊孩子家里250元,把孩子送回去的故事。欧·亨利的文字很幽默,他的幽默还可以很快乐,一点不夹枪带棒的。

不管是宗师还是盟主,碰上游侠全都完犊子。马克·吐温和华纳凑在一起大骂通俗文学搞坏读者的审美;詹姆斯一边提升小说的艺术地位,一边无奈于通俗小说—粗俗艺术的畅行不衰。

不管是什么档次的历史书,在介绍镀金时代的文学时,漏掉了霍拉肖·阿尔杰是不严肃的。因为以上介绍的这几位大佬,他们的书销量加起来,可能还抵不上阿尔杰的零头。而如果说阿尔杰作品的影响力,恐怕更不是上述几位大家可以比的。

之前说过,美国的家庭妇女喜欢看女人写的家庭生活小说,意淫一个落魄美女,经过生活的磨难,又过上了锦衣玉食的贵妇生活。人类从直立行走到现在,进化了千万年,有一点是绝对不会进化的,那就是人艰不拆,意淫无罪。

女人喜欢意淫灰姑娘变成王妃的故事,男人们当然是意淫屌丝逆袭,草根升天。阿尔杰就是写这个的:流浪的穷苦孤儿,因为善良聪慧有信仰,在流浪的过程中,得遇贵人,而后翻身成为富豪。不用自卑出身,不要在意背景,只要你努力,就会有机会,人人都能成功,这就是著名的美国神话—美国梦。

镀金时代,垄断当道,10%的人控制着90%的社会财富,在这个状态下,很难有人通过自我的努力改变命运,甚至控制命运,于是,这种超越了出身超越了阶层获得成功的梦想,还真是挺吸引人的。

阿尔杰的作品可能销售了几亿,但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文学评论家说他是个好作家,说他是美国历史上最差作家的倒是有。其实,阿尔杰小说写得好不好,是不是恶俗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的某种象征,提起他的名字,大家自然联想到的是美国的机遇和成功,他是真正美国梦的代言人。

文学能影射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影响深远的几个行业中,新闻界应该最是敏感。镀金时代,美国的新闻界发生了一些不知道如何评价的转变,反正当时的老百姓是感觉,报纸越来越好看越来越热闹,似乎,也不太看重底线和节操了。

1867年,出生于匈牙利偷渡到美国的普利策加入了美国籍,1878年,31岁的普利策创办了自己的报纸《圣路易快邮报》,几年后,成为当地销量最好的报纸,普利策也晋身报业新贵。

以前的美国报纸,要么为政治政党服务,要么为商业经营活动服务,基本都是“喉舌”。普利策发现,取悦普通大众对报纸的销量刺激是最直接有效的,提升报纸的影响力也是最快的。于是他开始将报纸的身段放低,主要报道老百姓感兴趣的家长里短、鸡毛琐事。考虑到底层百姓的文化水平,报纸上刊登大量漫画和图片。而最重要的是,普利策聪明地选择了立场,就是帮着老百姓挤兑富豪。想想看,是不是跟老百姓一起跳脚骂权贵的报纸会更受欢迎?

1883年,普利策到了纽约,买下了摇摇欲坠的《世界报》,从此,纽约有了一份对富豪权贵阶层喷射炮火的纸媒。没几年,《世界报》成为美国新闻界的当家大报,普利策甚至高票当选纽约的众议员。

普利策一直认为新闻学可以当作专门的学科系统地学习深造,所以他向哥伦比亚大学捐款,成立了新闻学院。现在,大家都知道,哥大的新闻专业是全世界最牛的,世界级的名记大都出自那里,而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院每年还要负责主持新闻界的最高荣誉颁奖—1917年设立的普利策奖,奖励在新闻界也包括艺术界对新闻采访报道有卓越贡献的人。

镀金时代末期,美国有超过3800个百万富翁。美国人有钱了,跟现在中国人有钱了一样,也附庸风雅。中国人的附庸风雅玩收藏:黄花梨、鸡血石都成为投资热点,19世纪美国人附庸风雅,还是脱不了去欧洲花钱,购买欧洲的奢侈品和艺术品。有些美国人遗憾美国没有宫殿城堡这些东西,他们干脆到欧洲收购古堡的廊柱、屋顶、墙砖,到美国来复原,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建筑就算是有传统有历史有价值了。

美国的收藏品多了,像J.P.摩根、卡耐基、洛克菲勒这几位大佬又有做慈善的心,愿意拿出来几件造福普通百姓,于是在纽约第五大道的1000号,大都会博物馆开张了。虽然成立于1880年,在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博物馆中都算后进,可现在,它与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俄罗斯冬宫齐名,并称世界四大美术馆。

欧洲的主要博物馆,布满抢来的赃物,参观大都会博物馆时,不用这么激愤。大都会博物馆究竟有没有抢来的文物不清楚,但展出的那几件中国宝贝,真不是美国人抢去的。

在美国,中国和东方艺术品展出最多的,是华盛顿的弗利尔和赛克勒美术馆(Freer & Sackler),现在去这间艺术馆参观,东方艺术倒不是重点关注,很多人都奔着这里有专门为惠斯勒开辟的两个展室。

大约是因为美国的富豪们喜欢盯着欧洲的画家,总认为来自法国的绘画作品才有含金量,所以,很多美国颇有前途的画家,不得不到欧洲去发展。

惠斯勒出生在马萨诸塞,跟着铁路工程师的父亲到处漂泊。15岁时父亲病逝,根据他的遗愿,惠斯勒必须进入西点军校学习。一个未来画家进了西点,想让他守纪律有点难,三年级时,惠斯勒被劝退了。通过关系,他到地图处找了工作,都知道他会画画,画地图算是辍学生很好的出路了。要命的是,惠斯勒画的地图,空隙里乱七八糟被他填满了各种人物动物,他把地图当画纸练笔了。

1855年,21岁的惠斯勒总算找到了他的路,到法国正式学习绘画,从此,他再也没有回到美国。42岁时,绘画技巧成熟的惠斯勒为他的母亲画了一幅侧身像,根据他的习惯,用音乐标题,让画作有色彩和旋律糅合的美感,他将这幅画命名为:“灰与黑的协奏曲画家母亲的肖像”。这幅画在法国受到极高评价,并获得了一项艺术大奖。惠斯勒觉得,他的画作,应该由自己的祖国—美利坚收藏。可惜当时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看不懂,认为惠斯勒简直不配叫画家,让他自己留着,不用送回纽约来现眼。最后是在法国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下,让“惠斯勒的母亲”留在了法国,现展出于巴黎奥赛博物馆。作为19世纪肖像画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惠斯勒这幅作品价值如今难以估计,而每每想到这样一幅伟大的美国人作品流落于巴黎,大都会的历任馆长都应该有现在俄国人对阿拉斯加的感觉。

惠斯勒出走法国的第二年,在欧洲游学的阿尔伯特·比尔斯塔特回到了美国,随后他开始了前后六次西部之旅,创作了大量以美国西部风光为主题的写实油画,也为哈德孙画派奠定了风格基础。比尔斯塔特是真正走出去的美国画家,他的西部画作在欧洲巡展,吸引了很多欧洲人举家移民到美国西部去。的卧室放着儿子临摹的比尔斯塔特的名画《落基山脉》,虽然手法稚嫩,但我每天看着,也有苍凉豪迈的感觉,有穿越回那时美国西部的冲动。

镀金时代也是消费时代,有钱人玩艺术品,中下层老百姓也要找乐子。这个时期,美国的公共娱乐发展迅速,最吸引美国人群体围观的,就是各种体育活动。

19世纪40年代,纽约棒球俱乐部成立。棒球号称是发源自英国,进入美国后,被改良了。现在美国棒球遵循的所有规则,都由当年的纽约棒球俱乐部制定。

棒球在战后日益盛行,很快就职业化,1903年,著名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成立,让职棒成为美国人最热爱的运动。第一支职业棒球队就是“辛辛那提红袜队”,好多球队的名字都跟“袜子”有关。现在美国的大联盟有30支球队,东部的纽约洋基队最为我们这些外国外行熟悉。

而第二受欢迎的橄榄球,一看就是荷尔蒙过剩需要释放的运动,它自然是发源于美国的大学校园。小伙子们不垒成一堆抢东西发泄一下,还不知道会闯什么祸呢!

大学生玩橄榄球的时代没想过这比赛有搏命的潜质,随着对抗性越来越高,打一场球伤筋动骨抬下去好几个,到1870年,美国也出台了关于橄榄球的各种规则,还慢慢发展出一身盔甲般的护具,渐渐形成了现在职业联赛的格局。

到1891年,有人感觉,打球哇,还是要有点技术含量,不能敢拼就能赢啊,一位在美国的加拿大人发明了篮球,谁知篮球成了美国文化最有攻击力的武器之一,席卷全球。

这三大项球类—正式进入美国人的生活并职业化产业化后,伴随着相应的体育博彩业也跟着发展起来。除了看打球,美国人也喜欢看拳击赛下注,似乎拳击这种狂躁的运动很适合这个时代。

喜欢体育的看球,不喜欢体育的选择更多。1883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开张,有3000多个座位,标志着在欧洲人最看重的歌剧欣赏上,美国人也后发先至了。40年代,纽约成立了自己的爱乐乐团,卖掉了产业专心做慈善的卡耐基正好要盖会馆,1893年,卡耐基音乐厅矗立在纽约第五十七街,纽约爱乐乐团开张表演,宣告所有欧洲的艺术,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美国人都能玩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mgs/3199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