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凉州军打算分散逃跑,贾诩给了什么建议?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1-08-25 11:00:41 0 贾诩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这是历史带来的回忆。一起来了解下“凉州军打算分散逃跑,贾诩给了什么建议?”的相关话题,看看是否能解决您的疑惑。

消息传到陕县,正在焦急等待朝廷特赦的李傕、郭汜等人绝望了。

商议了半天,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最后大家决定就地解散,各自绕道逃回凉州(欲各解散,间行归乡里)。众人收拾东西,准备散伙,这时有个人站出来说了几句话,把大家说醒了。

这个人不同意散伙,他说:“咱们分散逃跑,半路上一个亭长就能把大家活捉了(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束君矣),此去凉州3000多里,千山万水,不知道有几个人能逃回家?”

大家听完,面面相觑,心情更加低落。

这个人继续对大家说:“不如咱们团结起来,集结在一起向西攻打长安,我们也拥戴皇上,只杀王允、吕布,替董太师报仇。事情如果成功,可以挟天子号令天下,如果不成功,再跑不迟(若其不合,走未后也)!”

众人认为有理,决定先不散伙,先按照这个人说的做。

这个人,是当世的另一位奇才,贾诩

贾诩字文和,凉州刺史部武威郡人,此时40多岁。

贾诩年轻的时候并不出名,只有凉州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谓诩有良、平之奇)。贾诩后来被举过孝廉,在洛阳的朝廷里任职,后来生了病,辞官回家。

贾诩和十几个人同行,路上遇到了叛乱的氐人,一行人被抓了。氐人经常劫掠过往商旅,财物一抢,人全都活埋,手段很残忍,所以大家慌张坏了。

只有贾诩十分冷静,他对氐人说:“我是段公的外孙,你们别伤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来赎(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段公就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时任太尉,他久在凉州,威震西土,而贾诩跟段颎毫无关系,他这么说是故意吓唬氐人的。

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和他盟誓,之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都遇害了。

类似这样随机应变的处理,在贾诩身上还有很多。

贾诩回到凉州后到了董卓手下,并跟着董卓来到了洛阳。董卓担任太尉时贾诩在太尉府当处长(太尉掾),后来又到黄河上的平津渡口当守备旅旅长(平津都尉)。

牛辅驻扎在陕县,军职是师长(中郎将),贾诩被分派到牛辅所部接受指挥,职务仍然是旅长(讨虏校尉)。

贾诩现在出了这个主意,对凉州军来说的确是一招胜负手,对朝廷来说,自然是个彻彻底底的馊主意。

所谓一谋动千危,后世多认为贾诩的这个主意闯下了大祸,使有可能出现的和平契机化为乌有,使帝国再次陷入混乱。

有人发出感叹,认为这个时候元凶已除,天地始开,但随之国家又四分五裂,黎民百姓再次遭受涂炭,这一切难道不都是贾诩的一句话吗(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贾诩的罪过,竟然如此之大!

将天下重新陷入动荡的罪过全部归于贾诩一人未免夸大其词,没有贾诩,天下该乱还会乱。

只不过,此时此刻贾诩的这个主意的确改变了后面时局的发展。

集结在陕县一带的凉州军向长安进攻,一开始只有三四万人,但一路行进下来,不断有凉州军旧部加入。

除了李傕、郭汜、张济等人,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也闻讯率部赶来,到达长安时这部分凉州军总人数已超过了十万(比至长安,已十余万)。

人多就好办了,可以严严实实地把长安城围起来。

王允这时傻眼了,他这才想起和谈。

王允派胡文才、杨整修出城去见李傕等人,让他们二人捎话给凉州军,只要撤兵一切都好商量。要是早几天,这正是李傕等人巴不得的,但现在他们手里已经有了十多万人马,已经不把朝廷和王允放在眼里了。

胡文才、杨整修见到李傕,也不提和谈的事,反而劝李傕等人加紧攻城,他们对李傕等人说,城里防守兵力很有限,猛攻即下。

凉州军不撤围,王允只好硬着头皮一战,他派胡轸、徐荣出城迎敌,结果胡轸一出城就投降了凉州军,而徐荣战死。

徐荣这个人虽然出身于凉州军,但他很有原则,他的原则只有两个字:朝廷。

当年他在凉州追随董卓,因为董卓代表着朝廷;他跟着董卓来到洛阳,因为这是朝廷的命令;他与关东联军作战,因为那些人反抗朝廷;董卓死后他没有造反,因为董卓虽然不在了,朝廷还在;现在他义无反顾地与李傕等人厮杀,也是因为朝廷。

表面上看徐荣很矛盾,其实他活得最清楚。

这样的人,值得喜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220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