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中国历代帝皇 ——太武帝拓跋焘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4:59:19 0


北魏太武帝档案:

生卒年:公元408~452年

父母:父,明元帝拓跋嗣;母,杜氏

后妃:赫连氏

年号:始光,神?,延和,太延,太平真君,正平

在位时间:公元423~452年

谥号:太武帝

庙号:世祖

陵寝:山西金陵

性格:勇武残酷,雄才大略

中国历代帝皇 ——太武帝拓跋焘

太武帝拓跋焘像

点评:

拓跋焘在位期间,戎车四出,扫统万,平秦陇,剪辽海,荡河源,廓定四表,统一北方,为北魏武功鼎盛时期。

——白寿彝《中国通史》

拓跋焘,字佛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公元423年,拓跋嗣病逝,拓跋焘即位。拓跋焘在位29年,雄才大略的他一统北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饮马长江的少数民族帝王。

一统北国饮马长江

拓跋焘即位不久,柔然首领大檀就亲率骑兵6万攻打北魏的边境云中(今内蒙古托克县)。柔然一直是北魏的北方大患,此刻听到柔然来犯,拓跋焘深感威胁。于是,他亲自带兵日夜兼城,只用三天两夜时间就赶到云中。但是,拓跋焘还未来得及休整,柔然的骑兵就围了上来。年仅16岁的拓跋焘镇定自若指挥军队进行反击,击退了敌军。公元425年,拓跋焘率兵突袭,大破柔然军队主力。由此开始,在接下来的20多年间,拓跋焘多次御驾亲征,深入漠北,迫使柔然流窜北方,不敢再南来侵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公元429年,拓跋焘兵分两路,取道黑山和大娥山,大举进攻柔然。因有备而来,士气高昂,行动迅速,打得柔然无力还击。通过这次战争,拓跋焘降服了30多万户,掳获的牲畜几百万头。之后,高车部也有几十万人投降北魏,拓跋焘就把这些人迁到漠南几千里的边境上,在北魏的军事监督下进行农耕和畜牧。他们每年都向北魏交纳大量贡税,增加了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实力。

公元432年,拓跋焘又亲自率军征伐割据辽东、辽西的北燕,攻克了由北燕控制的大郡,并将那里3万余户迁往幽州。公元435年,由于北燕皇帝冯弘不肯屈服,拓跋焘再次出兵北燕,冯弘虽然请来高丽数万援兵,但仍旧遭遇失败。最终,冯弘只能焚毁宫城,逼迫百姓东迁高丽,旋即被杀,北燕灭亡,北魏取得了整个辽河流域。公元439年,拓跋焘又出兵征伐割据河西的北凉,沮渠牧犍昏庸无能,自知无法抵挡北魏大军的攻势,便带着大臣们自缚其手向拓跋焘投降,北凉由此灭亡。再加上此前灭掉的夏国,拓跋焘经过10多年的征战,终于统一了北方,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北方长达130多年的大分裂状态,为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北方民族大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拓跋焘在位期间,南方正值宋文帝刘义隆开创“元嘉之治”。雄心勃勃的刘义隆为统一中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北伐。不过可惜的是,这三次北伐都因准备不充分及用人不当,被拓跋焘所败。其中公元450年第二次北伐,由于统兵主帅王玄谟的无能,拓跋焘取胜后调动60万大军反攻刘宋,进军江南,亲率大军攻克宋国悬瓠(今河南汝南)、项城(今河南沈丘),渡过淮河直逼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拓跋焘甚至还扬言要直取建康,后来在刘宋朝军民抵抗下撤退。撤退时,北魏军将江北一带杀掠殆尽,刘宋朝国力削弱。至此,拓跋焘实现了“饮马长江”的志愿,而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

治国灭佛发展经济

在武力统一北方后,太武帝拓跋焘认识到人们在意识形态上并没真正理顺,不能算是真正的统一。必须消除差异,发展经济,建立一套健全有效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于是,拓跋焘开始重用汉族士大夫,以此来帮助他提倡汉族先进文化,建立有效的政治制度,他多次下令要求各州郡官员延请汉族有识之士为北魏政权服务。在他的倡导与寻求下,一大批汉族的名儒学者,纷纷来到平城,可谓是人才济济。其中如崔浩、高允等汉人士大夫为北魏日益强大作出了重大贡献。

拓跋焘十分注意对鲜卑官员的汉化教育,在他继位不久就在京师城东办起了太学,并在学内祭祀儒学祖师孔子和他的弟子颜渊。公元444年,他又下诏规定王公大臣到卿大夫以及他们的子孙们都要进太学接受教育,学习经史。对于他自己的儿子,拓跋焘也选派了精通经史的儒学大师对其进行汉化教育。

对于一些拓跋贵族没有法观念,任意贪污勒索现象,拓跋焘进行了整顿。早在公元431年,他就让司徒崔浩改定律令,20年后又令人进行了修订,要求制订出一部刑罚适中、有利于百姓的律制。最终,修订了391条律令,并向全国范围内颁布施行。同时,针对官员中徇私枉法、官官相护的作风,拓跋焘于公元437年下诏宣布全国的吏民都可以检举、告发不依法办事的官吏。这些措施的施行,有力地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

拓跋焘即位之初,其实十分尊重佛教。但是随着佛教势力的发展,开始给北魏的统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佛教徒的大量增加,使国家控制的户口相应减少,妨碍了军队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佛教所宣扬的一些理论超越封建政治轨道,使得王法废而不行;另外一些佛教徒借助于鬼神方术扩大其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拓跋焘皇权的加强。在崔浩等人的建议下,拓跋焘开始了灭佛的行动。

公元438年三月,太武帝下诏规定50岁以下的和尚要还俗,服徭役,供租赋。公元445年,杏城盖吴叛反导致长安骚乱,同时,在长安城的佛寺里查获大批武器和财物,太武帝认为僧众与盖吴通谋造反,更加坚定了他灭佛的行动。公元446年,太武帝又下诏灭佛,命令把佛寺统统捣毁,把经卷佛像烧光,把所有僧侣杀光,永远禁绝佛教流传。

在灭佛的同时,拓跋焘也开始注重发展经济。公元439年,他采纳了高允“广田积谷”的建议,下令“悉除田禁,以赋百姓”。公元444年,他又采纳古弼的建议,把上谷苑囿的一半改造为民田,分授给农民。此外,太武帝还曾多次下诏减轻农民赋税,与民休息。

拓跋焘为了减轻人民负担,自己带头节俭,平时的吃穿用度都不讲华丽排场,保证充足就行。曾经有大臣建议他加固京城和修缮皇宫,他以一句“只在恩德,不在险要”回绝了。对于亲戚宠臣,他也从不会赐给多余的物品。

诛杀大臣错杀太子

太武帝晚年,因功高自大起来,认为自已就是无所不能的大帝。长期的军旅生活和残酷的政治斗争,养成了他残忍的性格。多年的酗酒成性再上喜怒无常的性情,他想杀谁就杀谁。于是,一批为北魏创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汉族大臣惨遭诛杀,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司徒崔浩。对于他征服过的少数民族,太武帝也采取了高压和歧视的政策,强行把这些人迁徙到京师平城,这也就使得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公元445年九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盖吴起义。与此同时,聚居于河、汾间的薛永宗也组织了一支3000余人的骑兵,在汾曲(今山西新绛附近)发动起义。关中各族人民都响应,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大。

拓跋焘亲自率军征讨。他采取分兵牵制、各个击破的策略,很快就瓦解镇压了起义军。在镇压起义军的过程中,拓跋焘对沿途响应起义的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杀戮,这也暴露了他作为统治者的本性。

太武帝在其晚年开始让太子拓跋晃总摄国政,拓跋晃也不负重托,将国家大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但是,危机也就此埋下。拓跋焘宠信的宦官宗爱与太子不和,他见太子日渐得到太武帝的信任,怕将来太子登基后对自己不利,于是就经常在太武帝面前诬告太子想谋反。拓跋焘开始还不在意,后来听得多了,就信以为真,一怒之下就把辅佐太子的几十位大臣全部杀掉,以此警告太子。不想拓跋晃经此一吓,整日处在惶恐不安,竟然卧床不起,不久就病死了。

事后,拓跋焘进行了清查,发现太子并没有谋反的行为,后悔不已。为了弥补过错,他追谥拓跋晃为景穆太子,又封他的儿子拓跋濬为高阳王。此时的宗爱坐不住了,心想太武帝处理完太子的事情必然会加罪于自己,于是他趁拓跋焘醉卧于永安宫时,将其勒杀。之后,扶立与他关系密切的安南王拓跋余为帝。

可怜一代英主拓跋焘,死于一个小太监之手,悲乎!拓跋焘享年45岁,死后葬于金陵,谥号“太武帝”,庙号“世祖”。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397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