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中国历代帝皇 ——高祖刘知远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4:53:33 0


后汉高祖档案:

生卒年:公元895~948年

父母:父,刘王典;母,安氏

后妃:李皇后等

年号:天福,乾祐

在位时间:公元947~948年

谥号: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庙号:高祖

陵寝:河南睿陵

性格:沉默寡言,机敏权变

点评:

他以严刑治国,任用大批酷吏草菅人命,成为五代中最严酷的君主。

——赵剑敏

后汉高祖刘知远,沙陀人,幼年的时候,家境贫寒,以牧马为生。刘知远十几岁的时候,投到李嗣源的手下当了兵,由于作战勇敢,很快被升为偏将,和石敬瑭一起共事。李嗣源与后梁军作战时,大将石敬瑭受到梁军袭击,马鞍断裂,几乎被擒,危机时刻,刘知远果断与他换马,亲为他断后,石敬瑭深受感动,同时也对刘知远的勇武留下了深刻印象。多年以后,石敬瑭在出任北京留守时,奏请宗庄李嗣源,请求将器重已久的刘知远拨归麾下,从此引为亲信。

清泰三年(公元936年),石敬瑭与后唐决裂,刘知远力荐石敬瑭起兵,成霸业于晋阳(今太原)。石敬瑭担心自己不是后唐大军的对手,决定求援于契丹。刘知远全力支持他这个决定。但在许诺的条件上,他不同意石敬瑭既称臣又割地的做法。他对石敬瑭说:“对契丹称臣就可以了,行以父亲之礼就太过了。只要用丰厚的财物去贿赂,就足以使契丹出兵,根本不必承诺向他们割让土地。割让土地,只怕日后会使契丹成为中原大患,到那时,就追悔莫及了。”但石敬瑭称帝心切,根本不听刘知远的建议,以至于酿成了日后辽兵南下灭晋之祸。

石敬瑭称帝后,论功行赏,先后加封刘知远为忠武军节度使、归德节度使。后晋天福六年(公元941年)七月,又任命他为北京(太原)留守、河东节度使,总揽晋阳地区的军政大权。次年,石敬瑭病逝,遗诏刘知远辅政,由出帝石重贵即位。石重贵对日益坐大的刘知远深感不安,但因为对辽用兵,还需要借重刘知远镇守北方,便以怀柔手段拉拢刘知远,封其为太原王、拜中书令等职。刘知远权势更盛,遂立足晋阳,在河东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这一时期,后晋与契丹关系破裂,两国战争时有发生,但驻守在河东的刘知远对契丹兵的屡屡侵扰不闻不问,石重贵几次让他发兵,他也置之不理,只是趁着乱世招降纳叛,数年间就在晋阳聚集了一支五万人的大军,河东的实力因此很快就超过其他的藩镇。

开运四年(公元947年),契丹攻灭大梁,后晋灭亡,整个中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当时,后晋诸藩镇被迫上表称臣,刘知远也派遣使者到开封,向契丹表示庆贺,却并不称臣。耶律德光心里不满,但忌惮于河东兵马强盛,也不好说些什么。使者回到晋阳后,向刘知远报告说,契丹兵蛮横残暴,在中原烧杀抢掠,很不得民心。许多地方的百姓自发组织反抗,各镇节度使也多是口服心不服。刘知远听了使者的报告后,认为有机可乘,决定兴兵自立。是年二月,刘知远在晋阳称帝,仍沿用后晋“天福”年号,以此笼络人心。

刘知远称帝后,各地的藩镇多不服其管辖,而河北、河南地区则完全被契丹占有,形势十分不利。针对这种局面,刘知远没有急着出兵,而是积极整军,修缮器械,等待着有利的时机。三月,耶律德光见中原人民反抗不断,引兵北回。四月,耶律德光病死,部下诸将忙于争夺皇位,无暇南顾。河南、河北的兵马也是人心惶惶,日夜难安。刘知远审时度势,采纳了手下大将郭威的建议,南下攻打契丹占据的河北、河南地区,很快就攻陷了洛阳、开封等地,契丹兵北遁,各地的后晋官员纷纷投降。六月,刘知远进入开封,改国号为汉,仍用天福年号,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后汉。他同时下令,凡契丹任命的节度使以及各级官吏均留任原职,不再变更。于是各地藩镇打消疑虑,陆续上表称臣。

七月,天雄节度使杜重威和天平节度使李守贞也相继表示臣服。但不久,杜重威就再度拥兵反叛。刘知远闻讯,下诏罢其官爵,并率军亲自攻打魏州。十一月,魏州粮尽,杜重威被迫出城投降。

这年十二月,刘知远因爱子病逝,悲伤过度,而致病倒在床,久久不见恢复。次年一月,刘知远在病床上宣布改元乾祐,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暠。十七日,刘知远病危,急召心腹重臣苏逢吉、史弘肇、郭威入宫,要他们辅立皇子李承祐。当天,刘知远驾崩于滋德殿(即万岁殿),终年54岁。死后葬于河南睿陵。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392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