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中国历代帝皇 ——世宗柴荣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4:53:17 0


后周世宗档案:

生卒年:公元921~959年

父母:父,柴守礼;母,不详

后妃:符皇后等

年号:显德

在位时间:公元954~959年

谥号:孝文皇帝

庙号:世宗

陵寝:河南庆陵

中国历代帝皇 ——世宗柴荣

性格:刚毅沉稳,谨慎厚道,英武果断

世宗柴荣像

点评:

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

——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

后周世宗,名柴荣,是后周太祖圣穆皇后兄柴守礼之子。后被郭威收为养子,随着他南征北伐,立下无数的战功。郭威死后,因为嗣下无子,遂立养子柴荣为帝,是为后周世宗。世宗即位后,内修政事,外扩疆土,使后周的实力很快就超过了其他藩镇,这也为后来赵匡胤创立北宋一朝奠定了基础。

少年英雄异姓继位

柴荣出生在邢州(今河北邢台)龙冈的一个富户家里。后来,家道中落,柴荣就投奔姑父郭威。郭威见他聪颖机灵,办事认真谨慎,加上自己嗣下无子,就收柴荣为养子,并改名郭荣。当时郭威家境也不富裕,柴荣就和其他的商人一起到南方去贩卖茶叶等物,以贴补家用。在这期间,他也不忘读书练武,逐渐成为一个文武全才的少年俊彦。后来,郭威成为军中大将,柴荣于是弃商从戎,跟随着郭威转战四方。开运四年(947年)郭威辅助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建立了后汉政权,因功升任枢密副使,柴荣也因跟随养父立功获得了左监门卫将军的职位。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郭威被授为邺都(今河北大名县)留守、天雄军节度使,统领重兵坐镇河北。柴荣亦随之改任天雄军牙内都指挥使,兼领贵州(今广西郁林)刺史,协助养父掌军。不久,郭威领兵南下,进讨开封,柴荣便留守邺城,坐镇河北大本营。郭威建立后周后,任命柴荣为澶州(今河南濮阳)节度使,又封太原郡侯。柴荣在治理澶州时,就显示出杰出的政治才华。在他的治理下,澶州治内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柴荣的治绩使他在地方上赢得了好名声,深为郭威赞赏。郭威屡次想升他官职,但为枢密使王峻阻挠,而未能实现。

广顺二年(公元952年)正月,慕容彦超在兖州(今属山东)起兵反周。郭威原打算亲自领兵出征,但遭到朝中大臣冯道等人的坚决反对,郭威就说:“我若不亲征,只有澶州我儿子出征才行。”柴荣也几次上表请求征讨,但王峻怕兵权为柴荣所夺,便从中作梗,极力阻挠。最后,郭威只得亲自率军平定了慕容彦超之乱。

次年三月,王峻被郭威贬黜出京,柴荣才被任为开封尹,封晋王。十二月,后周太祖郭威病重,柴荣入主京师,代理朝政。显德元年(公元954年)正月,郭威病死,柴荣奉遗诏在郭威的灵柩前即帝位,是为周世宗。

高平之战崭露锋芒

柴荣刚即位不到10天,北汉刘崇趁后周国丧,内部不稳,亲自率领精兵三万,会同辽国兵马五万余人,号称大军十万,杀气腾腾地向潞州(今山西长治)杀到。消息传来,后周朝臣一片慌乱。柴荣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并提出要御驾亲征。宰相冯道等人坚决反对,认为刘崇自阳平之战后,胆气尽丧,必不敢再来,这一次肯定也是虚张声势而已。柴荣反对他的意见,说:“刘崇趁我刚遭丧事,欺我年轻,想吞并中原,我必须亲自征讨他!”遂力排众议,亲自领军出征。

三月十九日,柴荣率领周军与北汉军队相遇于高平(今山西省高平市)之南,发起强攻,击溃了北汉大军。后来刘崇重整军马,迎战周军。北汉与契丹军兵马雄壮,气势很盛,周军将士显得有些惊慌。柴荣却斗志极其旺盛,亲自上阵督战。交战不久,后周右军将领樊爱能、何徽即领骑兵先逃,右军溃败,步兵千余人解甲投降北汉。柴荣见情势危急,亲自率领亲兵,冒着箭石督战。宿卫将军赵匡胤见状,厉声喝道:“我主处境危急,我们怎么能不死战保护呢!”他又对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说:“敌军虽盛,但力战可以破敌!请将军领军从左翼攻击,我率军从右翼进击,合力破敌。国家的安危成败就在此一举!”张永德听从了赵匡胤的计划,与赵匡胤各自率领两千精锐冲向汉军。柴荣此时也亲自上战场鏖战。周军士卒见皇帝与主将皆身先士卒,胆气倍增,无不以一当百,拼死与敌人决战。北汉大军无法抵挡后周军队将士如此猛烈的冲击,纷纷败退。刘崇见状,亲自举起红旗,企图稳住阵脚,然而兵败如山倒,败军如潮涌来,哪里遏制得住。刘崇无奈,只得领军奔逃。后周军乘胜狂追,连夜进击,穷追过高平城,汉军一败再败,尸体堆积的满山谷都是,丢弃的辎重、器械更是不计其数。刘崇仅率领着百余骑狼狈地逃回晋阳。

次日,柴荣进驻高平县城,开始对军队进行整顿。他在同张永德商量之后,把临阵逃跑的樊爱能、何徽以及裨将领70余人统统按照军法斩首示众,临阵投敌的士兵亦全部处斩,同时对作战有功的张永德、赵匡胤等将士给予重赏。经此一事后,周军风气大变,骄兵惰将无不知惧,军威由此大振,所向披靡。

五月,柴荣亲率大军围困晋阳。刘崇拼死抵抗,周军虽然军容强盛,但准备不足,晋阳久攻不下,不久粮饷又告急。五月末,连日降雨,三军将士疲惫不堪,许多将士先后染病。柴荣只得下令班师回朝,所获州县也全部放弃。这次战争后,北汉势力严重受损,虽然之后北汉也年年入寇,但已经不足为患了。天下再也没有人敢轻视郭威的这个异姓之子了。

回到汴京之后,柴荣立即着手整顿军队。他首先严明军纪,然后又对禁卫军进行了整顿,他将军中老弱者尽数裁汰,同时下令各地挑选精壮、勇猛的兵士输送进京,编为禁军。这样就建立起了一支攻必克、战必胜的威武之师,在以后的征战中,后周禁军往往起到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作用。

励精图治国富民强

柴荣自幼生活在社会底层,经历过人间的酸甜苦辣,懂得民间疾苦,深知当时社会的积弊。所以,在即位之后,他就力行改革,革除积弊,全面增强后周的国力。在击退北汉,回师汴京之后,他进一步地推广、深化了自己的改革措施。他的改革比郭威的改革更全面,也更加的彻底。

首先,整顿纲纪。五代政治极其黑暗,官吏贪污腐败,鱼肉百姓,民众苦不堪言。柴荣少时经商,走南闯北,深知其弊。因此,在他即位之后,就严明法纪,以峻法严刑打击贪赃枉法的官员。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额外多收税,柴荣发现之后,命他自杀谢罪。还有一次,他责令供奉官孙延希监督民工修建永福殿。孙延希利用职务之便,残酷压榨民工,弄得民工们以瓦盛饭,用树枝当筷子,柴荣得悉后大怒,立即下令斩孙延希示众。他还规定,凡是官员向他推荐之人,如果试用之后,发现是贪赃枉法之徒,那么,推荐者也要一并诛连处死。这些措施,极大地震慑了后周官员。后期,当官吏们比较奉公守法的时候,他用刑也就相对宽松了一些。五代以来,苛法严峻,法令繁杂,柴荣对之做了彻底修订,废除一些凌迟之类的酷刑,代之以较为人道的处罚方式,最终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大周刑统》,对北宋的《宋刑统》有着直接的影响。

柴荣用人,唯才是举,对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不计较其名位资望的高低,往往破格予以录用。他即位后,下令各级官员,有什么政见或者看法,都可以写成奏章呈上,也可以当面和他商谈。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发现有杰出的人才,即予以录用。如魏仁浦本不是科举正途出身,柴荣不顾众人反对,破格任为宰相。

其次,发展农业,减轻赋税。柴荣在即位的当月就下诏:凡军中老弱,情愿回家种田者统统可退伍回家,不久又下令招抚各地流民,分给他们土地,鼓励他们垦荒耕田。柴荣还下诏清查户口,均定田租,规定所有人,无分贵贱,一律纳税,就连历代受优待免纳租税的孔子后裔,也被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缴纳租赋。这一措施打击了土豪劣绅,减轻了普通农民的租税负担,又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为后周乃至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力,柴荣下令毁佛,敕令僧人还俗。唐末以来,佛教发展迅速,僧人坐享免役免赋待遇,大量的劳动人口和土地流入寺院。显德二年(公元955年),柴荣下诏废除诸道州府县镇的一切未经朝廷特许的寺院,并严格控制出家和授戒,凡出家者必须得到父母、祖父母的同意,并且要背诵或诵读定量的经文。他还下令将寺院的铜佛像收归官府,用以铸造钱币。这一年,共废除寺院30336所,还俗僧尼多达61200人。

柴荣还命人兴修水利,扩建京城。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四月,柴荣下令加宽汴京巷道,加筑外城,并对开封的内外皇城,以及民宅做了系统的规划。他发动10万民工,前后干了三年,终于使汴京的规模较之前拓展了一倍之多。汴京成为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备、经济最繁荣的城市。后来,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于此,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此外,柴荣在戎马倥偬的岁月里,还非常重视文化事业,他在整理历法、音乐、典籍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曾请枢密使王朴,会同司天监,修订历法,制成《显德钦天历》,并颁布全国,加以使用。他又命王朴、窦俨等人考证雅乐,重定音律,使失传多年的唐代音乐得以恢复,并流传到宋代。柴荣还很注重史籍的保管。显德三年(公元956年),他命令史臣张昭等人修编太祖郭威、后梁末帝朱友贞,后唐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等人的实录,填补五代书史上的空白。柴荣还下诏搜求遗书,使散落民间的典籍保存于国家史馆。

南征北伐壮志未酬

柴荣久有统一中国之心。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四月,他令近臣二十余人,各撰《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平边策》各一篇,探讨治国方略,统一中国之大计。在看完群臣献上的策论之后,他最终采纳比部郎中王朴的“攻取之道,从易者始”的建议,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这年五月,柴荣派向训、王景率军西征后蜀,欲收复秦、风、成、阶四州(均在今甘肃省境内)。九月,大破西川军,秦、成、阶三州相继归附。十一月,周军最后攻克凤州,收复四州之地。之后柴荣审时度势,停止了对后蜀的攻击,将兵锋指向了南方较为强大的南唐。

南唐占据江淮地区,辖境30余州,广袤数千里,实力相当强大。柴荣在占领后蜀四州之后,命令大将李谷率军围攻南唐寿州(今安徽寿县)等地。李谷率兵攻寿州月余不克,探知刘彦贞援军将至,怕归路被断,退守正阳(今安徽正阳关)。次年初,柴荣率大军亲征,听闻李谷退兵,急派李重进领兵增援李谷。李重进率军渡过淮河,在正阳之东,斩杀刘彦贞及其部众万余人。二月,柴荣围攻寿州,久战不克,遂以重兵围困,另遣赵匡胤等大将攻取南唐其他诸州。后周军所向披靡,很快就攻占了南唐的滁(今滁县)、扬(今江苏扬州)、泰(今属江苏)等州。南唐皇帝李璟大为惊恐,遣使请和,表示愿意割地纳贡。柴荣打算尽占淮南,于是拒绝议和,继续派兵进击南唐。李璟求和遭拒,于是积极部署反攻。四月,天连降大雨,后周军缺乏水军战备,加上粮草不济,柴荣下令退兵,只留下一军继续围困寿州。到五月,柴荣返回汴京,下令建造舰船数百艘,连同所获的南唐军舟船,组建水军,同时命令南唐降兵教习水战。

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二月,柴荣再次出征,率领着新造战船数百艘,水师数千人,沿颖水进入淮河。三月,柴荣披甲执锐,来到寿州前线,亲自指挥作战。他继续采取了“围城打援”的策略,命令水师和各路军马,痛击前来增援的唐军。在他的指挥下,周军全歼了寿州外围的南唐援军,缴获战舰粮船数百艘。寿州粮断援绝,守将开城投降。柴荣在占领这一战略重地后,领军返回汴京修整。

同年十月,柴荣第三次亲征南唐,目标是夺取全部的江淮之地。十一月克濠州,继在洞口(今安徽五河东浮山下)破唐援军,乘胜东进,连破泗、海、楚(今江苏连云港西南)等州,军至高邮、扬州。次年正月,柴荣亲率战舰数百艘大败南唐水军,并趁势逼近金陵(今南京)。李璟害怕周军南渡,急忙遣使求和,献庐、舒(今安徽合肥、潜山)、蕲、黄(今湖北蕲春、黄州)四州,划江为界,纳贡称臣。柴荣怕再下江南,辽和北汉会在后方乘虚来攻,于是接受了南唐的投降,和南唐签订合约。至此,后周尽得淮南14州60县之地。后周国力骤然增强,也同时震慑了南方各割据势力,为北伐扫除了后顾之忧。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三月,柴荣亲自统军北伐。四月十七日,后周大军到达沧州,辽刺史王洪首先举城投降。不战而得城,周军士气大为振奋,随后加快了进军速度,二十六日抵达益津关(今河北霸县),契丹守将终延辉又开关投降。赵匡胤领军进至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西南),守将姚内斌献关投降。韩通领军进至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守将也献关归降。不久,契丹莫州刺史汉人刘楚信、瀛州刺史汉人高彦晖等又接连举城归降。柴荣出兵42天,兵不血刃,已收复了三关,共得3州17县之地,取得了五代以来对辽作战最大的胜利。柴荣调兵遣将,准备乘势直取幽州(今北京),但就在此时,柴荣突然身染重病,在众将的劝说下,才同意班师回朝。在撤军之前,柴荣将瓦桥关改名为雄州,将益津关改名为霸州,并留下韩令坤、陈思让两将率兵戍守,以待来年再次北伐。

五月末,柴荣车驾回到开封,病情略有好转,但为了以防万一,他册立已故的宣懿皇后之妹小符为皇后,封年幼的皇子柴宗训为梁王,一旦自己龙驭宾天,即由儿子柴宗训嗣承皇位。同时,任命范质、魏仁浦、王溥为相,总理朝政,又任命心腹大将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统领禁军。

柴荣还想着出师北伐,希望病好后能再上征途,收复幽云十六州,统一天下,但他的病情却越来越重。六月十八日,一代圣主柴荣病逝于滋德殿,时年仅39岁,死后葬于庆陵。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391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