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11:54:03 0

时间:1310~1381


宋 濂是元末明初有名的大儒,以文学见长,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官至翰林学士,并主持编修了《元史》,被朱元璋尊为“开国文臣之首”。

自幼苦学,终成大器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宋濂像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宋濂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幼时曾进私塾上了几年学。但当时皇上昏庸,政府腐败,百姓的生活每况愈下。宋濂刚满12岁,就不得不终止学业,拿着鞭子去做羊倌,当父亲的帮手,整天同羊群打交道。宋濂虽然天天放羊,可是心里却想着读书。他把家中的几本书读了又读,几乎到了滚瓜烂熟的地步。为了读书,他到处寻借。本村借不到的,宋濂就到邻村去借。他把书借来以后,先抄下来,然后把书还给主人,再慢慢研读这些手抄本。抄书很辛苦,一字一句地抄写除需要时间外,还需要克服一些自然条件带来的困难。例如冬天,天寒地冻,砚台里的墨汁经常结冰,手指有时冻得甚至不能弯曲。

后来经人推荐,宋濂结束了当羊倌的生涯,进入府庠读书。当他听说诸暨县白门书院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吴莱先生后,就离开府庠,来到白门书院拜吴先生为师,后来又跟随吴老师到东明书院学习。由于宋濂聪明好学,学业超群,所以在吴老师因病离职后,他就被破格重用,成为东明书院的主要任课老师。宋濂凭借自己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终于从一个放羊娃成为一位大文学家。

拒仕元朝,出山辅明

元至正九年(1349),宋濂被举荐为翰林院编修,可他却借口父母年老,坚辞不就,隐居在龙门山著述。至正二十年(1360),朱元璋攻取南京后,经人引荐,宋濂与刘基、叶琛等一道被征召到应天,他被任命为江南儒学提举和太子经师。

宋濂以其学识通达,深得朱元璋赏识,经常跟随左右,以备顾问。一次,宋濂受命讲授《春秋左氏传》,借机进言:“《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如能遵行,且赏罚适中,天下就可以一统了。”宋濂还向朱元璋建言,“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稳的话,即使金银珠宝再多,也没有用,得人心则天下可定。朱元璋都一一采纳。

宋濂还做了很长时间的太子师,他常用礼法对太子的言行加以规劝。鉴于皇子们的品行不端,朱元璋曾命宋濂和礼部尚书陶凯各自编纂一部总结历代亲王历史教训的教材。两人的文本拼合在一起,构成了《宗藩昭鉴录》,颁发给诸皇子。

编修《元史》,连坐获罪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元史》书影

明洪武年间内府刻本。

后来,宋濂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朝廷典章制度、宗庙山川的祭祀文章,乃至元勋功臣的传记碑文,大都出自宋濂的手笔。

洪武元年(1368),元朝灭亡。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编纂《元史》,以宋濂为总裁官。官修史书的做法始于唐代,后历经宋、元,渐成惯例,历代新皇朝都十分重视编写前朝的史书。明朝初建,修《元史》的重任就落在了宋濂身上。宋濂从洪武二年(1369)二月开始,到八月就完成了除元顺帝以外的《元史》159卷。第二年又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补充完成了元顺帝部分的53卷。整个《元史》的编撰,前后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虽然这部《元史》在今天看来,由于成书过于仓促,许多史料未加考核订正,书中谬误不少,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书,也是二十四史中仅见的一例,宋濂也因此获得了“太史公”的美誉。

宋濂68岁时退休,不料退而不休。朱元璋晚年兴大狱,在整肃胡惟庸的事件里,扯进宋濂的长孙宋慎,宋濂也因连坐而获处死刑,幸得马皇后解救,才被免死流放茂州。于是宋濂全家被放逐到四川。宋濂不幸中途染病,客死夔州。

明朝武宗时,宋濂追谥文宪,所以他的遗著就叫《宋文宪集》。宋濂是明朝初年第一大文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宋濂又是制定明朝礼乐制度的人。他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最后兔死狗烹的下场,却还是免不掉。

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行书烟江叠嶂图跋•明 宋濂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994.html

上一篇:文字狱的兴起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