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吏治的典范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1 22:25:52 0

>>时间:999~1062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典型,其一生清正廉洁,执法公正,嫉恶如仇,直言敢谏,从而为后世所敬仰。他的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选贤任能的吏治思想,遵法重律的法治精神,直到今天仍有诸多现实意义。

吏治的典范

京剧里的包公形象

包拯是中国古代的“清官”典型,“包青天”的故事曾以小说、戏剧、曲艺等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图为京剧中的包公形象。黑色的脸表明他是一位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清官。在乌黑的脸上,勾出两道紧锁的白眉,表现他忠耿率直和忧国忧民的心情;脑门正中的白色月牙,则象征他能“昼断阳、夜断阴”的传奇色彩。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勿贻来者羞。”这首《戒廉诗》是包拯一生中留下的唯一一首诗。

善于审案,廉洁为官

包拯(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年幼时便以勤学闻名,成年后更以孝行达于乡里。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中甲科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今江西永修)。因父母年事已高,他请求在合肥附近就职,遂改授和州(今安徽和县)监税,但由于父母不愿随他赴任而辞官,回乡侍养双亲。直到父母去世后,包拯才出来做官。在赴京听选期间,他写下了上面这首诗来自我激励,表明了自己从政、为人的志向与原则。

不久,他出知天长县(今属安徽),在这里他很快就以处理“牛舌案”,而显示出断讼执法的明敏正直。某日,有一农夫至县衙告状,说昨夜歹徒割去其家耕牛的舌头,请求追查罪犯。包拯认为割去牛舌并无任何财利可图,故推断此事必是仇家的报复行为。于是,让农夫私下里将牛屠宰掉,在市面上卖肉以引罪犯上钩。因为,根据宋代法律规定:宰杀耕牛是犯法行为。不出包拯所料,割牛舌的仇家见牛主宰牛售肉,想让官府治他的罪,果然前往县衙首告,自然自投罗网,疑案立破。包拯善于审案的名声就此传开。

此后,包拯升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州。端州以盛产文房四宝之首的“端砚”而著名,端砚历来是文人士大夫寻觅的珍品。以前的历任知州多在“贡砚”数额之外,加征数十倍,盘剥百姓,以饱私囊和贿赂权贵。当地民众和砚工苦不堪言。包拯来知端州之后,不但革除了弊政,向民间征收端砚,除了进贡朝廷的以外,连一块都不增加,而且任满离去时,也没有私下里带走一块端砚作为纪念。

吏治的典范

包公祠

包公因为官清正,世称“包青天”。为了纪念他,各地都建有包公祠。图为浙江绍兴的包公祠。

巧对边情

庆历六年(1046),包拯奉命出使契丹,贺辽正旦之节,在驿馆他巧妙地回答了辽朝馆伴关于雄州新开便门的疑问,打消了辽朝的怀疑。包拯在归来途中,刻意留心边防形势,积极向仁宗献策,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出使使命。庆历八年(1048),上《天章阁对策》等奏疏。在“庆历新政”前后,包拯还提出过一系列改革建议,如主张严格选拔官员,裁汰冗杂,对年满70岁者应强令致仕(退休),以解决冗官问题。他还主张暂时停止招募士兵,在现有员额中拣斥老弱,以解决冗兵问题,同时应选练精兵强将,训练义勇,以充实边备,防御契丹。

关于边将的选拔,包拯的见识明显高于时人,他向仁宗建议“不必硬性区分文武的分别,限制高卑的差异,只看其人才干如何。必须要考核他应敌制胜的谋略,询问他安边御众”的方法,然后“擢而用之”。他认为,官吏是皇帝御民的中介和工具,因而所选拔的人才首先应具有对朝廷忠心耿耿、恪尽职守的品德,其次还应具有处理政务的能力。在转运使任上,包拯也善于体察民情,兴利除弊,因而颇有政绩。任京东转运使时,他曾巡察各地访问贫困冶铁户,并据实情申报转运司,豁免了这些铁户所欠的官铁,同时又鼓励有能力者开炉冶铁,发展生产。

吏治的典范

鎏银鱼龙纹铁斧·宋

此斧前为龙首,后为鱼尾。鱼龙腹部以下接铸一锥状柄,铸造精工,为稀世珍品,根据款识可知此斧为嘉祐元年(1056)制造。

吏治的典范

蝉形青花端砚·宋

此砚首部为葵花形水池,内刻波浪纹,其中凸雕一条鱼。颈部有一孔和墨池相通。槽上有盖,盖面正中有一活眼,两侧雕有缠枝花纹。石色青中泛紫,花纹隐现,制造精致。

不畏皇权

皇祐二年(1050),包拯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在此期间,他不但敢于弹劾当朝宰相宋庠长期占据高位却毫无建树,还将反腐败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仁宗本人。仁宗宠信张贵妃,爱屋及乌,竟然违反祖宗不任外戚的制度,任命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为掌管全国财政的最高长官——三司使。一时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包拯愤然上书,弹劾张尧佐,指出正当国家财政困难之时,任用这样的庸人理财,会酿成财政危机,后果不堪设想。仁宗皇帝只好为之变通,任命张尧佐为淮康军节度使。不料,包拯不依不饶,再次上奏章,弹劾张尧佐。仁宗有些生气地说:“节度使是粗官,何用争?”包拯不客气地回答:“节度使,太祖、太宗皆曾为之,恐非粗官!”当面争辩之间,言辞激烈得连唾沫都啐到仁宗的脸上。由于包拯和其他谏官不屈不挠的谏争,仁宗终于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事隔一年,仁宗却又加封张尧佐为宣徽南院使。于是,包拯第三次递上了奏章,指出仁宗的偏执,要求让张尧佐出守河阳,不准回京供职,更不许担任使相。仁宗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由于包拯敢于弹劾权贵,当时汴京朝野上下甚至称包拯为“包弹”,大家只要看到了官吏有违法行为的,就必然会说:“有包弹矣。”此外,还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谚语。包拯的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精神,已经为天下所熟知。

克己奉公

皇祐四年(1052),包拯再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后改知瀛、扬、庐等州府。在这次的地方官任上,包拯的执法刚正不阿、行政克己奉公,无不处处扬清激浊、彰显政声。特别是在其出任自己家乡——庐州知州时,更是如此。他的一些亲朋故旧自以为包拯来庐州做官,必能为他们撑起一张庇护伞,于是做了不少仗势欺人,甚至扰乱官府的不法之事。包拯知道后,决心大义灭亲,以示警戒。正好有一位从舅触犯了法律,包拯不以近亲为忌,在公堂上严格按照国家的法令办事,将其痛打了一顿。自此以后,亲旧皆屏息收敛,再不敢有任何的胡作非为了。

嘉祐元年(1056),包拯权知开封府。他在任仅一年多的时间,便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拆除中官势族跨河修建的园榭,疏通了惠民河,便利了民生;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大开正门,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使属吏无法欺瞒,无法敲诈勒索百姓,案件也能审得更加公正,所以百姓中就出现了“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谚语。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共刻有183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唯独包拯的名字早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掉。

嘉祐七年(1062)五月,包拯逝世于开封邸舍,终年64岁,谥号孝肃。临终前,包拯留下了遗嘱说:“后代子孙做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包家的祖坟里面。”可称是一代吏治的典范。

吏治的典范

沙汀丛树图·北宋·惠祟

表现了早春季节郊野沿河的景象,具有抒情的诗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73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