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道家思想——老子哲学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7 21:26:09 0


老子的姓名字号,历来说法不一。据《史记·老子列传》,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东)人。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卒于公元前500年。曾做过周王朝掌管图书的史官,接受过孔子询问古礼的请求。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

老子的思想流传下来有文字可考的是《老子》一书。一般认为,《老子》这部书是经过他这一学派编写的,仅有5000多字,是用韵文写成的一部非常抽象概括的赞颂体的哲理诗,其中吸收了不少民间谣谚,通俗易懂,便于流传。书中包括的思想基本上可以代表老子的思想,是老子学派的重要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第一个提出“道”这一最高范畴,用它概括事物存在与变化的最普遍的原则和规律,并作为宇宙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

“道”原称“天道”,出现在春秋时期,指天象运行的规律,同时也包括人生吉凶祸福的命运规律。史官出身的老子,深受天道观的影响,吸取了道与天道的涵义,用来概括为永恒循环运动着的宇宙本体,以及宇宙运动的总过程。

关于“道”,《老子》书中概括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这里讲的“道”与“大”是力图把道的两个内涵区分开来,当“道”的内涵指“宇宙运动的过程”时,称作“道”,犹如道路、行径,犹如“天道”指天象运动的规律一样;当“道”指“宇宙万物的本体”时,又可称作“大”、“一”,如“万物得一以生”,犹如母生子,深邃幽远的宇宙本体产生于天地实体之先,不靠外力而生存,不靠他力而循环往复地运动着,包藏着玄妙的事物本性,包藏着产生万物的无限生机,是天下万物的创造者。因此,《老子》中的“道”,是对宇宙自然、万物起源的一种假说,是对宇宙自然中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抽象概括。在老子这一哲学学派中,“道”能代替“大”、“一”的概念而专指事物的本体,但“大”、“一”的概念不能反过来替代“道”去括指事物运动的总规律以及运动的过程。

以《老子》这种宇宙本源核心论为出发点的“道”。在后代道教典籍中多述作“玄道”、“大道”、“真常道”、“无上正真大道”等,都是指天地万物的本根、本原、总系,都是以老子哲学思想中把“道”作为本体论的核心为基础的,同时加以宗教化改造而成的。老子本人由历史人物逐渐神化为道教的教祖,道教之所以以“道”命名,当与《老子》这部经典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命题有直接的关系。

作为本体论核心的“道”,具有“有”、“无”两种性质。《老子》认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就是说真实存在的实体,并不是空无所有的“虚无”、“真空”,其中包涵、孕育着能产生、派化出其他有形象、有性质的“实有”、“物有”。因此,一切有形有象的东西都是从无形无象的东西衍生而来的,而且这一有具体形象和性质的东西不能再创造出与之完全相同的物体。“有生于无”,便是宇宙生命论的核心,“有”和“无”便是“道”具有的两种性质。

《老子》认为“道”是“无”和“有”的对立统一体。“无”指“无名”、“无形”,如“道隐无名”、“道常无名”、“大象无形”,这样的“无”,并不是指一无所有的空无、虚无,而是指构成世界的无名无形的混沌状态,是用语言无法描叙的最最原始的阶段,它没有任何物质属性和具体形象,它超越于物质世界之上,成为物质的源泉。因此,所谓的“无”,绝不是与“有”相对峙的空虚部分。“道”作为“万物之母”派生物质时,则称为“有”、“有象”、“有物”、“有精”等,它是构成一切有形有象的东西的基础。“有”与“无”对立而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作为实体,“无”作为利用,犹如有了器皿中间的空间,才能盛水,盛食物;有了车毂中间的空间,才有车轮的均速平稳的转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间,才有房屋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就是从无形无象衍生出有形有象的过程,即:由道化生出本质“一”,由“一”化生出母源的“二”,由“二”化生出原始事物的“三”,再由“三”化生出大千世界中的万物,这就是《老子》宇宙生成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老子》的“生”,包含有“化生”、“母生”、“生生”、“分化”的生机能源,因此,“道”和“物”既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近似“母”与“子”的相生关系。

有了“道”的存在,万物才得以产生,并进一步分化繁衍生生不息。因此,《老子》的“道”作为宇宙本体论的核心,似乎是带有精神原则性的东西,具有广泛性、概括性,同时更具有普遍规律的意义。

老子提出“道”是“象帝之先”,即产生于上帝之先。世界的变化是由道所决定的,而不是由后生的上帝决定的。“道”对于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说,“道”产生世界中的万物,供人利用,供一切生物维持生存,但不凭借这样的功绩作为资本,也不主宰一切而为所欲为。正因为“道”有这样的内涵,才具有巨大的化育万物的力量,“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出天地没有仁与不仁,宇宙中万事万物自生自灭,决不是上帝能指挥主宰的。自然界的生生灭灭,是无意志、无目的的表现,所以《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产生自然万物的总根源,因此,“道”是“无不为”的;“道”并不是有意识有目的地构成世界万物,所以,它又是“无为”的,同时,“无不为”是以“无为”为条件的。

老子及老子学派针对西周以来长期占统治地位的上帝有知、天道有为的宗教思想,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惟物主义无神论学说,这是他们在中国哲学史上的贡献。

不可言说的“道”,是神秘而难知的本原,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听不见,人们要认识这一切,不能凭借耳、目、手等器官,只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惟道是从”,才能把握这个世界。这里所说的“道”即是“一”,是“万物得一以生”的宇宙本体。在老子看来,认识就是以“道”观物,只要得了“道”,就可以认识万物,知道一切,就可以弥补人类感官不能获知的东西,“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这里,老子提出了抱本守一的认识论,本体“一”是“母”,是源头,抱守永恒的本体就是“知常”,“知常曰明”,因此“智慧出”。

《老子》指出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认识只能通过实践,开始于感官经验。认识事物,要根据事物的本来面貌,主张要“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天下观天下”。就是说,认识一身,必须从一身来观察;认识一乡,必须从一乡来分析;认识个别的、具体的事物,可以通过学习,日积月累,去增加知识,所以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但要认识最高原理、认识宇宙规律的“道”,必须排除感官经验,从有限的感觉中解脱出来,通过理性思维,使认识深刻化,这样才能知“天地根”。

因此,老子提出了“涤除”、“玄览”两个认识过程,“涤除”指洗涤思想、心灵中的污垢,摒除内心杂念的干扰,排除主观成见,保持客观态度。“玄览”指用深远的思维去考察事物本质所蕴含的哲理,这样“致虚极,守静笃”,抱本守一,就可以知晓天下,“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掌握事物的根本规律。

老子的“道”的至高无上性和神秘性,为道教神学提供了哲学基础,老子“静观”、“玄览”的认识论,“专气致柔”的养生学说,自然无为、贵柔贵谦的处世哲学,又成为道教修炼方法和出世思想的理论依据。然而,老子从哲学家衍变成道教教主是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东汉时,受佛教影响,楚王英“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桓帝亲祭老子于濯龙宫,并在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张陵初创五斗米道时,没有本《老子》之说建立宗教体系,张修、张鲁则奉《老子五千文》为教典,在《老子想尔注》中就以老子为教祖,上封“太上老君”尊号。唐朝时,由于帝室认老子为宗祖,道教被称为“老教”,施行了一系列崇奉老子的措施。在儒、释、道三教中列于首位,于是老子的教祖地位得到各道派的认同。从此,哲学家的老子成为中国道教的教祖。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08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