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图说茶典——再来认识那些仙风道骨的茶人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7-18 08:29:52 0


茶圣陆羽

《茶经》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学专著,它的面世使“世人皆知茶”,作者陆羽也被称为茶圣。

陆羽是个弃儿,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被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边上拾得收养,而且其貌不扬,还有些口吃。智积禅师是位博学而又嗜茶的禅师,因此陆羽在他身边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了一手煮茶的好手艺。后来,陆羽离开龙盖寺,当了伶人,凭其“作诙谐数千言”得到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并被推荐到火门山(今天门市佛子山)邹夫子处读书。

在读书之余,陆羽常去采摘野生茶,为邹夫子煮茗,一边学习儒学,一边继续学习煮茶和茶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时期的陆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内心既不在佛,也不在儒,而在于茶。为了广泛汲取茶学知识,陆羽沿着长江,对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的江河山川,尤其是名山、茶园、名泉进行了实地考察。在他各地考察期间结识了著名诗僧皎然和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他们对茶都有浓厚的兴趣。

由于自小识茶、煮茶,而且在茶乡生活,所交又多是诗人,使陆羽自然地把茶与艺术融为一体,构成他后来《茶经》中幽深清丽的思想与格调。唐朝的饮茶之风渐盛,但饮茶者并不一定都能体味饮茶的要旨与妙趣。于是,陆羽决心总结自己半生的饮茶实践和茶学知识,写出一部茶学专著。

图说茶典——再来认识那些仙风道骨的茶人

为搜集第一手资料,他远游巴山峡川,采茶品水。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目不暇接,锦囊满获。他游历了宏伟壮丽的长江三峡,辗转大巴山,一口气踏访了彭州、绵州、蜀州、邛州、雅州等八州。唐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游览了湘、皖、苏、浙等数十州郡后,于次年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潜心研究茶事,阖门著述《茶经》。经过数年努力,陆羽终于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中国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的初稿,时年28岁。公元763年,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陆羽又对《茶经》作了一次修订。

《茶经》写作过程前后经历了近三十年时间,在此期间,陆羽经历了初学茶启蒙、品泉问茶、出游考察、潜心著书、补充丰富成书等几个阶段,甚至一度过着“闭门著书,不杂非类”和“细写《茶经》煮香茗”(《陆文学自传》)的隐居生活,但无论怎样,陆羽都在与高僧名士密切交往,共研茶道,并继续游历名山大川探泉问茶,最终在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左右完成了这部划时代巨著。

陆羽有着渊博的茶学知识和高超的烹茶技艺,同时他在佛学、诗词、书法上也有很深的造诣,又具有诚信的人品,为他在各界赢得了崇高的声望。陆羽的《茶经》完成后,社会名流们争相传抄,广受好评,使得陆羽的声誉日隆。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以他的人品和丰富的茶学知识更是名震朝野,朝廷曾先后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于仕途,竟不就职。陆羽晚年,仍然四处出游考察,曾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因此上饶有“陆羽井”之说,据说是陆羽的故居遗址。

在陆羽辞世200多年后,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句:“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陆羽是最有力的推动者,并一直惠及后代,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图说茶典——再来认识那些仙风道骨的茶人

亚圣卢仝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翻开中华千年的文明史卷,几乎每一页都可以闻到茶香,那些脍炙人口的茶诗更是让茶人找到跨越时空的知己,甚至生出“君生我未生”的遗憾。在洋洋大观的茶诗中,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你不得不知。

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是他品尝友人谏议大夫孟简所赠新茶之后的即兴之作。全诗共262字(不含标点),诗人直抒胸臆,一气呵成,尽情抒发了对茶的热爱与赞美。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颠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诗的开头,卢仝称赞孟谏议寄来的新茶至精至好,连天子都会羡慕。中间部分是全诗的重点,卢仝以排比句法,从一碗到七碗,将饮茶的愉悦和美感推到极致,直至两腋生风,飘然若仙,被无数后人所引用。最后四句借茶喻政,希望统治者慈悲为怀,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卢仝在才子辈出的唐代并不出彩,但唯独这首《七碗茶诗》让卢仝独领风骚,堪称绝唱。它优美空灵,给读者以无穷想象,广为传诵,历久不衰,对后世的茶文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就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提到“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可见他对卢仝茶诗的仰慕与推崇。卢仝本人因为这首诗被称为仅次于陆羽的茶中“亚圣”。据历史专家考证,卢仝在日本被奉为煎茶道祖师爷,因此在抗日时期,卢仝的家乡还因此避免了一次被日寇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之灾。

图说茶典——再来认识那些仙风道骨的茶人

元稹与七言茶诗

如果说卢仝唯凭《七碗茶诗》而青史留名,那么元稹的诗词,乃至元稹的一生都被世人熟知。他的《离思五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和《莺莺传》等无一不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也许世人因为元稹写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样悼念亡妻的句子不到半年就娶妾而有所诟病,但能写出《一字至七字诗·茶》的诗人,应也是个内心高尚之人。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元稹的七言茶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然后用一个倒装句,点出茶深受诗人和僧人的爱慕,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茶圣陆羽和诗僧皎然的故事,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人喝的茶多是团茶和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箩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而后盛在碗中刮去浮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最后提到茶是天地之灵物,古人或今人饮茶后都会感到精神饱满,且有醒酒的功用。

一字至七字诗,又称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从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图说茶典——再来认识那些仙风道骨的茶人

白居易与茶

白居易著名的《琵琶行》与茶颇有渊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浔阳江边听到商人妇的凄凉身世,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遂写下了有名的《琵琶行》。次年,白居易再踏故地,发现了“云水泉石,绝胜第一,爱不能舍”的香炉峰,就在此山附近开辟一圃茶园。闲暇无事,悠游于山林之间,与野鹿林鹤为伴,品饮清凉山茶,真是人生至乐。

古今诗人,要么爱酒,要么爱茶,白居易就是爱茶之人。每当友人送来新茶,白居易就欣喜不已,于是便有许多名诗出世,如《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可见白居易的爱茶之心。

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朝廷再掀牛李党争,朝臣相互攻讦,白居易上疏论事,天子震怒,再贬杭州刺史。在杭州任期的几年,是白居易生活最闲适、惬意的时刻,由于公事不忙,遂能“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独自享受品茗、读书之乐,而“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也许是天妒英才,也许是旷世奇才都有种不趋炎附势的傲视,白居易的官途也和其他精彩绝伦的文学奇才一样,十分坎坷。被贬后的白居易内心悲凉困苦,为求精神解脱,他开始接触老庄思想与佛法,终日吟诗品茶,与世无争,忘怀得失,修炼出达观超脱、乐天知命的境界。晚年更是告老辞官,隐居洛阳香山寺,每天与香山僧人往来,自号香山居士。

“鼻香茶熟后,腰暖日阳中。伴老琴长在,迎春酒不空。”茶、酒、老琴,就是诗人长伴左右的莫逆知己,陪伴他度过晚年的最后时光。

赵佶与《大观茶论》

人的一生,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无法选择的,比如出身和父母。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的皇帝,但这位“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恐怕更愿意当一位画家吧!

赵佶在位期间,虽然朝政腐朽黑暗,但他却是个艺术奇才,不仅工于书画,通晓百艺,还对烹茶、品茗尤为精通。赵佶曾以帝王之尊编著了一篇《茶论》,后人称为《大观茶论》。一个皇帝,以御笔著茶论,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皇帝评茶论具,下面的群臣自然趋之若骛,一时间,宋朝的茶事兴旺至极,不仅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纷纷效仿,市井之间大大小小的茶馆也比比皆是,人人以烹茶品茗为时尚,而且挖空心思地弄出花样来品茶、煮茶、论茶,甚至是斗茶。

斗茶本是属于民间的赛事,却被赵佶引入宫中,并在《大观茶论·序》里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默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荚之精,争鉴裁之别。”在大规模的斗茶比赛中,最终胜出的茶,就成为贡茶了。这样一来,在宋徽宗时代,斗茶之风日益盛行,产茶和制茶的工艺也得到极大提高,向朝廷贡茶的品种和名目也渐渐繁多起来。当时在武夷山,有一个御茶园,仅这里的贡茶品种就多达五十余种。

宋徽宗赵佶虽是一个无能的昏君,却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不仅是旷古绝今的“瘦金体”书法大师,还是一位技艺不凡的品茶大师。他与臣子品饮斗茶时,亲自点汤击拂,能令“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达到最佳效果。赵佶的《大观茶论》有序言、产地、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水、味、香、色、藏焙等众多方面,不但详细、具体、精辟,而且通俗易懂,堪称茶书中的精品。

王安石喜茶擅鉴水

王安石与苏轼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虽然政见相左,友情却十分深厚,而且都是爱茶之人。苏轼在种茶、烹茶上造诣极深,而王安石在鉴水、品饮上略胜一筹。

王安石老年患了痰火之症,虽然每每病发时服药,却难以除根。皇帝爱惜这位老臣,让太医院的御医帮他诊断。太医详细问诊了一番,没有开药,却让王安石常饮阳羡茶,并嘱咐他须用长江瞿塘峡的水来煎烹。王安石虽然觉得纳闷,但他也是嗜茶之人,就照做了。

茶好买,但日取瞿塘峡的水却有点难办。一次,王安石得知苏轼将赴黄洲,途中会路过三峡,就慎重相托于苏轼说:“介甫十年寒窗,染成痰火之症,须得阳羡茶以中峡水烹服方能缓解。子瞻回归时,烦于瞿塘中峡舀一瓮水带回,不胜感激。”苏轼自然爽快地答应了。

几个月后,苏轼返程,因为旅途过于劳累,船经过瞿塘中峡时打了一会儿瞌睡,等一觉醒来,船已到了下峡,想起老友的数次嘱咐,赶紧在下峡水舀了一瓮水。

待苏轼将水送到王府时,王安石大喜,来不及道谢就亲自取水而烹茶,邀苏轼一起细细品饮。王屏声静气品了第一口,忽然眉头微凝,问苏轼:“此水取自何处?”苏轼答“瞿塘峡。”王又问:“可是中峡?”苏轼有点心虚,但还是强答道:“正是中峡。”王安石摇头道:“非也,非也!此乃下峡之水。”苏轼大惊道:“三峡之水上下相连,介甫兄何以辨之,何以知此水为下峡之水?”王安石笑道:“《水经补论》上说,上峡水性太急,味浓,下峡之水太缓,味淡。唯中峡之水缓急相半,浓淡相宜,如名医所云,‘逆流回阑之水,性道倒上,故发吐痰之药用之’。故中峡之水,具去痰疗疾之功。此水,茶色迟起而味淡,故知为下峡之水。”

苏轼听了王安石的话,既惭愧,又满心折服,连声谢罪致歉。

图说茶典——再来认识那些仙风道骨的茶人

水为茶之母,好水方能沏出好茶。

苏轼喻茶如佳人

古今历代文坛上,与茶结缘的人不可悉数,但是能像苏轼这样在品茶、烹茶、种茶均在行,诗词歌赋无不精彩绝伦的,几乎只有他一个。苏轼一生爱茶,对茶史、茶功颇有研究,又创作出众多的咏茶诗词,其中最著名的“从来佳茗似佳人”,被无数后人所引用。此句来源于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里,全诗正文如下:

仙山灵草湿行云,

洗遍香肌粉末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

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

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勿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后半生的官场生涯极不得志,多次贬谪,颠沛流离,但他并没有沉沦于生活的悲欢离合之中,而是将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寄情于山水,寄情于茶道,写下了很多咏茶的佳句,也流传下许多关于他与茶的美妙故事。

一次,苏轼觉得身体不适,不想吃药,就先后品饮了七碗茶,几个时辰后,但觉身轻体爽,第二日病竟不治而愈了,十分畅快,便做了一首《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示病维摩元不病,

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

且尽卢仝七碗茶。

茶不仅像佳人一样温婉体贴,还可以治愈疾病,苏轼非常喜悦,也更加爱茶、钻研茶。经过多年的品茶、学茶经验,苏轼对煎茶、烹茶也颇有研究,认为“活水还须活火煎,百临钓石取深清”。甚至对于泡茶的水,苏东坡也很有实践与体会,在《东坡集》中,他总结出南方的水比北方的水好,江水比井水好,泉水最好。“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词人的爱茶之情可见一斑。

图说茶典——再来认识那些仙风道骨的茶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2624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