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威制回鹘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3 16:33:29 0

回鹘兴衰

李瀍是个强势派,不仅要将政敌置于死地,而且强力讨伐藩镇,在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上,他更是丝毫不让步。即位伊始,面对回鹘的侵扰,他果断采取措施,最终利用其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解除了来自帝国北方的威胁。

回鹘就是回纥,唐朝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北魏时为铁勒诸部之一,称为袁纥,隋朝时称为韦纥,唐朝初年称为回纥,德宗贞元四年(788年)以后,改称回鹘。

在前边介绍安史之乱的时候,我们曾经说过唐朝向回鹘借兵平叛,但一直没有机会说说这个在北方经常威胁唐朝的部落的历史。

回鹘最初一直臣属于突厥,隋朝时散居于娑陵水(今蒙古色愣格河流域)流域,为了摆脱突厥的压迫和奴役,不断起来反抗斗争,有可靠史料记载的回鹘人首领是隋末唐初的时健俟斤。贞观元年(627年),时健俟斤之子菩萨率众联合铁勒诸部之一薛延陀,打败了东突厥。贞观四年(630年)唐朝生擒颉利可汗,灭掉东突厥。此时回鹘仍然被薛延陀控制,而菩萨则在独乐河(今蒙古土拉河)建立起牙帐,配合唐朝军队作战,最终灭掉薛延陀,控制了全部漠北地区。

唐朝在漠北设立羁州府,在回鹘所居地设瀚海都督府,以回鹘第三代酋长吐迷度为都督,归唐朝燕然都护府管辖,此后回鹘的六代酋长婆闰、比粟毒、独解支、伏帝匐、承宗、伏帝难依次都接受唐朝授予的都督称号,进而统治回鹘各部。

开耀二年(682年),东突厥复国,称为后突厥汗国,回鹘一部向南迁居甘、凉诸地,留居漠北原地的回鹘人则重新被后突厥役属。天宝二年(742年)后突厥发生内乱,回鹘、葛逻禄、拔悉密诸部联合灭掉突厥,次年回鹘酋长骨力裴罗被唐朝册封为怀仁可汗,拥有后突厥汗国之地,建牙帐于乌德犍山(今蒙古杭爱山),建立起东自室韦、西抵金山、南控大漠的大汗国,一直到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汗国解体。

唐朝与回鹘关系的密切发展,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面对唐朝内部混乱不堪的局面,回鹘磨延啜可汗主动遣使表示愿意出兵协助唐朝平叛,并派其子叶护率军协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肃宗李亨以亲女宁国公主嫁可汗为敦(王后),册封磨延啜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后来,牟羽可汗即位后,又派军队协助唐军消灭史朝义叛军。

此后唐朝与回鹘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乃至生活方式对回鹘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之前回鹘风俗敦厚质朴,君臣之间的尊卑并不十分严格,在原始的民主制度下,回鹘部落万众一心,保持了相当强的战斗力。可是自从回鹘有功于唐朝后,其酋长不仅接受了唐朝册封的官爵和大量的赏赐,而且也从唐朝引进了各种繁缛的君臣礼节,甚至是奢侈和排场等不良恶习。

从登里可汗开始,回鹘的君臣之礼开始严格起来。登里可汗不仅修建了自己居住的豪华宫殿,而且要求上层妇女也要注重粉黛文绣之饰。

回鹘使者、商人往来于中原和回鹘之间,络绎不绝,仅常居住长安者就有将近千人。因为回鹘人自恃对唐朝有功,旅居长安的回鹘人中多有横行不法之徒,地方官吏也不敢过问。回鹘人在长安置办产业牟取厚利,但日常所需还要求必须由辖区的官府供给,更有打扮成汉人模样的回鹘人,诱骗汉人妇女为妻妾,以致唐朝皇帝不得不下令回鹘人在长安必须着本民族服装,以便加强约束管理。

因为在安史之乱中,唐朝调集河西、陇右诸镇军队参加平叛,吐蕃乘虚东进,侵占唐朝的监牧之地,导致马匹急缺。因此,在唐朝与回鹘的双边贸易中,绢马、茶马贸易占了绝大多数。不过回鹘经常强买强卖,动辄以数万匹马来市,而其中又多是瘦弱不堪的劣马。

吐蕃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阻断了唐朝与西域及中亚各国的交通往来,当时唐朝与上述地区想要互通往来贸易,必须假道回鹘,仅此一项回鹘人便获利匪浅。

建中元年(780年)以后,回鹘开始进入剧烈动荡时期,内部不断发生因汗位而引发的流血冲突,对外又和吐蕃、葛罗禄及突厥余部时起干戈,因此更让国家急速衰落。

唐代宗李豫去世时,唐朝曾派使臣梁文秀入回鹘报丧,但是登利可汗不仅表现得傲慢无礼,而且在部众的煽动下想要乘唐朝国丧之际进犯,进而引发了国内矛盾的加剧。以宰相顿莫贺达干为首的元老派强烈反对登利可汗的行为,双方因此发生流血冲突,最终顿莫贺达干杀死登利可汗自立,接受唐朝的册封为武义成功可汗。

贞元四年(788年),德宗李适为了帝国北部边境的平稳,应武义成功可汗之请婚,以亲女咸安公主下嫁武义成功可汗为妻,同时批准其改国号为回鹘,册封武义成功可汗为长寿天亲可汗。贞元五年(789年)十二月,长寿天亲可汗病逝,德宗李适册封长寿天亲可汗之子多逻斯为忠贞可汗。但是没过几个月忠贞可汗便被其弟政变杀死,于是部众拥立年仅15岁的忠贞可汗之子阿啜为可汗。

在这段时期内,回鹘因与吐蕃魏争夺北庭地区而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结果回鹘大败,将西北部落悉数迁到牙帐以南,进而以避吐蕃兵锋。

贞元七年(791年),唐朝遣使册封阿啜为奉诚可汗。贞元十一年(795年),奉诚可汗病逝,因为没有子嗣,部众于是拥立宰相骨咄禄为可汗,同年德宗李适册封其为怀信可汗,也就是从此时开始,回鹘的汗位正式由药葛罗氏转入颊跌氏时代。

宪宗李纯在位时,回鹘的可汗曾经数次遣使向唐朝请婚,但是历来强硬的宪宗李纯并没有理睬,一直到唐穆宗李恒即位后的长庆元年(821年),不仅册封新即位的崇德可汗,而且穆宗李恒以亲妹太和公主下嫁崇德可汗为妻。

自崇德可汗之后,回鹘内部矛盾不断加剧,汗位频繁更迭。大和六年(832年)昭礼可汗被杀,从子胡特勒即位为可汗,被文宗李昂册封为彰信可汗。开成四年(839年),回鹘国相安允合特勒革谋反,被彰信可汗杀死,另一个参与谋反的宰相掘罗勿见势不妙,立即收买沙陀酋长朱邪赤心,借兵反攻彰信可汗。结果彰信可汗因为猝不及防兵败自杀,部众拥立廅扱特勒为可汗,也就是在这一年,回鹘国内遭受了建国以来罕见的瘟疫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侵袭,使得国内民不聊生,其实力更加大为受损。

就在回鹘国内被天灾人祸所困扰,国势日渐衰落之时,在其汗国牙帐西北三千里的黠戛斯部落日渐兴起,让回鹘想不到的是,这个部落的兴起居然会加速自己国家走向崩溃的进程。

黠戛斯的崛起

黠戛斯人相传是汉朝李陵的后裔,聚居于回鹘牙帐西北三千里,相当于今天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当时从回鹘牙帐骑骆驼需要走将近40天的时间。据史料记载,这个部落汉朝时称为隔昆或坚昆;南北朝时称为护骨、结骨或者纥骨;到了唐朝称为黠戛斯或者纥扢斯。

唐朝初年,黠戛斯役属于薛延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黠戛斯酋长失钵屈阿栈入朝,唐朝在黠戛斯设坚昆都督府,以失钵屈阿栈为都督,隶属燕然都护府。高宗李治在位的乾元年间,黠戛斯被回鹘打败,成为回鹘的从属部落之一,从此与唐朝失去联系。

后来黠戛斯的几任酋长乘回鹘逐渐衰弱,连年发兵南进,几度大败回鹘军队。回鹘国相掘罗勿援引沙陀打败彰信可汗,阖特勒立为可汗时,回鹘大将句录贺勾结黠戛斯十万大军来攻,杀死掘罗勿、阖特勒,荡平回鹘牙帐。回鹘从此崩溃,其诸部族四散逃亡,另两位国相扱职与庞特勒带领其中的15个部落向西逃往葛罗禄,后来与那里的部落建立哈剌汗国;而有的部族西迁西州和龟兹,称为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为今天新疆维吾尔族的祖先;有的西迁甘州,称为甘州回鹘,成为今天裕固族的祖先。

在这些四散逃亡的回鹘部族中,原来牙帐附近的13个部落拥立乌介特勒为可汗,称为乌介可汗。而越过大漠向唐朝边塞靠近的有原可汗的兄弟嗢没斯和国相赤心、特勒那颉掇等率领的部众。他们在开成五年(840年)九月,到达唐朝的天德城下,请求进入中原依附唐朝。

当黠戛斯荡平回鹘牙帐时,同时将唐朝的太和公主掠去,然后又派使者达干将太和公主送还唐朝。乌介可汗得知消息后,派遣军队追杀达干,并抢回太和公主,同时率领13个部落也来到天德城下,遣使入奏向唐朝借兵,准备反击黠戛斯,恢复回鹘。

当时太和公主也派属下颉干伽思上奏皇帝李瀍称乌介特勒既已成为可汗,希望朝廷尽快遣使册封。天德军使温德彝也不敢怠慢,紧急上奏皇帝李瀍,报告回鹘大军进逼边塞,兵马前后绵延六十余里,已经引起沿边军民的极大恐慌,希望朝廷速派援兵。

李瀍得到奏疏后,下诏让振武军节度使刘沔沿云迦关设军把守,防止回鹘进一步南侵,以确保河东之地的安全。

会昌元年(841年)八月,新任天德军使田牟和监军韦仲平想要反击回鹘以邀军功,他们向皇帝李瀍上奏,说与回鹘素有仇怨的吐谷浑、沙陀、党项等部落全都主动请缨,希望和大唐的军队一起攻打回鹘,如果朝廷批准发兵,这次一定能打败回鹘。

面对来天德军的建议,李瀍召集朝臣进行讨论。讨论中很多朝臣认为嗢没斯等人背叛自己的可汗而请求依附大唐,朝廷不宜接受,应该批准田牟的请示,以发兵攻打回鹘为上策。

就在朝臣们几乎达成一致意见时,一个人站了出来明确表示反对,这个人就是刚刚重新回到朝廷担任宰相的李德裕。

李德裕能够重新复相,得益于李瀍即位后排挤牛党成员。因为在李瀍即位前,以杨嗣复、李珏为核心的牛党成员想按照文宗李昂的诏令拥立安王李溶,所以李瀍即位后打击牛党的同时,开始重新起用李党成员。

“穷鸟入怀还想着怎样能够让它活下去,况且回鹘屡建大功,现在被邻国所攻破,部族离散无所归依,远道而来想要依附我大唐,而且秋毫无犯,我国为什么要趁人之危而进攻人家,我认为现在应该遣使前往安抚,并赐粮食以帮助其渡过难关,难道诸位没听过汉宣帝以服韩邪的事情吗?”

这是李德裕复相后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虽然很长时间没在朝廷,但他的威信依然存在,所说的话掷地有声,以至于一时间无人表态。

“如果按照李大人所说去做,会不会是犹如借给入侵者兵器,资助强盗以粮食,这是十分危险的,不如趁回鹘目前衰弱发兵攻打。”另一位宰相陈夷行说道。

“从前吐谷浑等部落,见到对自己有利便争相出兵;见到对自己不利了,便犹如受惊的鸟兽各自逃回老巢,我们怎么可以指望这些人为国家出力呢?现在天德军不过数千人,如果战事不利,天德城必然陷落。不如以我们的恩德安抚回鹘,相信回鹘一定不会作乱,即使一旦侵扰边境,也应该征调诸道大军进行征讨,怎么可以单独让天德军出兵呢?”

此时,以李瀍为核心的朝廷上下对回鹘此番南来大唐边境究竟是何目的,全都不甚了解,更对嗢没斯等人请求依附将信将疑,面对李德裕所说的话,很多人虽然默不作声,但脸上逐渐显出不屑的表情。李德裕经过观察显然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就回鹘的现状以及诸多人对回鹘表示怀疑继续说道:

“如果回鹘国内有可汗,嗢没斯等人前来请求依附,那的确是不合乎礼法,但是现在其国内战乱无主,部落竞相四散逃亡,有依附葛逻禄的,有依附吐蕃的,只有嗢没斯这一支前来依附我国,我仔细看过他写的请求依附的表文,言辞极其诚恳,怎么可能会是叛将?而且嗢没斯自去年九月到达天德城下,今年二月乌介特勒才被其部众拥立为可汗,两个人之间自无君臣之分。”

面对朝臣们的讨论,新即位的李瀍始终没有发表意见,并不是李瀍心中没谱,事实上他十分明白自己初登皇位,面对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复杂外事问题,他必须要慎重地做出决策,在此之前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多听和多看。

李德裕虽然说得信心满满,但李瀍并没有立即做出决策,所以针对回鹘究竟是战是和始终久议不决。会昌元年(841年)十一月,李德裕再次上奏李瀍,表示回鹘国破家亡,太和公主还不知道身在何方,如果不遣使访问,周边国家会说我们薄情寡义,这样既辜负公主,又让周边国家对我国产生失望,不如遣使册封乌介特勒,同时宣慰嗢没斯,可以通过他转达对公主的问候,顺便也可以和嗢没斯联络感情。

李德裕的这次上奏,表现出了作为官场老手的高超技巧,他一语说中了李瀍的要害处,那就是新君即位的面子问题。李瀍最终接受了李德裕招抚回鹘的建议,派右金吾大将军王会为安抚大使,带着李德裕起草的皇帝宣慰制书出使回鹘。

不过,李瀍并没有忘记提防回鹘的侵扰,他一方面招抚回鹘,另一方面又调兵遣将,任命刘沔为河东节度使,李忠顺为振武军节度使,下令重修杷头烽等边关要塞,加固修筑东、中受降城,在天德、振武一线增加防守兵力,同时又派出兵部郎中李式为巡边使,奉命巡察沿边军事事宜,督促边将们切实加强防御。

而且李瀍即使派出使者前往回鹘册封乌介特勒,但他担心回鹘内部再生变故,于是留了个心眼儿,在乌介特勒非正常情况继承汗位的现实下,他采取了十分谨慎的做法,让使者缓缓而行,顺便观察回鹘国内的形势,待其汗位稳固再行册封不迟。结果后来因为乌介特勒屡次率部众侵扰大唐边境,册封的使者始终滞留太原,册封一事最终不了了之。

此时回鹘内部矛盾不断升级,嗢没斯因宰相赤心桀骜不驯,难以与之共存,而且赤心与另一名宰相那颉啜拥兵不听乌介可汗号令,被乌介可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会昌二年(842年)三月,赤心想要率领部众入侵唐境,乌介可汗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天德军使田牟,让其早做防备,同时下令让嗢没斯诱骗赤心至其帐下,趁赤心没有防备将其杀死。

那颉啜得到消息后,顺势兼并了赤心所属的七千人部众,迅速逃离牙帐东进振武大同,同时纠集室韦、黑沙等部落进犯幽州,结果被卢龙节度使张仲武打败。那颉啜带领残兵北逃,被正在追赶他的乌介可汗杀死于乱军之中。

回鹘国内的动乱局势,让处在与回鹘接壤的天德军使田牟始终摩拳擦掌,在屡次向朝廷上表请求攻打回鹘被拒绝后,终于在会昌二年(842年)四月,在没经过朝廷批准的情况下,派兵三千攻打回鹘,结果打了个胜仗。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自回鹘靠近大唐边境以来,唐朝边将主动采取的第一次军事行动。

田牟打了胜仗后,兴高采烈地上奏朝廷报告边境大捷的消息。李瀍本想重赏田牟,但却遭到了李德裕的反对。

在李德裕看来,田牟虽然是驻守边境的武将,但却不懂得兵法,回鹘军队擅长野战,攻城战不是其长项,田牟应该采取坚守城池的策略,等待诸道大军集结后再行出兵。现在天德军独自出战,一旦打了败仗回鹘必定趁天德空虚发起进攻,那个以天德军的兵力是无法再坚守的,朝廷必须要制止田牟这种冒险行为。

同时李德裕针对已经与回鹘交兵的现实和未来回鹘有可能骚扰大唐边境的情况,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部署。

他建议李瀍立即召集近年来归降云、朔二州以及天德的羌族、吐谷浑部落各自出兵反击回鹘,如果打了胜仗所俘获的物资让他们自行分配。回鹘羁旅两年有余,物资匮乏、人心浮动,可以让田牟利用这个机会招降其部众,发放粮食转置太原。虽然不知道嗢没斯究竟是不是真的想要依附,但从大局考虑,也要早加封赏,就是他没有诚意,我们这样做也算是反间计,让远近的四夷部落都知道朝廷是追究回鹘可汗的不敬之罪,并非想要灭掉回鹘这个国家。

对于李德裕的建议,皇帝李瀍全部采纳。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德裕的策略十分有效,不久后正是因为李德裕的怀柔策略,致使嗢没斯前来归附。

没斯归附

李瀍采纳李德裕的建议对回鹘各部临之以大兵和抚之以恩惠,利用其内部矛盾,分化瓦解的策略很快产生了积极效果。不久,回鹘可汗家族成员的中厐俱遮、阿敦宁等四部,以及大将军曹磨率领所部三万人向卢龙节度使投降。

同时,嗢没斯率领所部两千余人至振武军归附。李瀍下诏任命嗢没斯为右金吾大将军,封怀化郡王。不久又改天德军为归义军,任命嗢没斯为归义军使。

为了表彰嗢没斯的归附之举,李瀍赐给嗢没斯牙旗、豹尾、刀器等物,下诏让李德裕广采秦汉以来起自边陲殊域、有忠诚朝廷卓异行为的30人事迹写成《异域归忠传》,赏赐给嗢没斯等人,以表彰其归顺朝廷的忠义行为,并赐嗢没斯“李”姓,名为“思忠”。

就在嗢没斯率众归附朝廷的同时,乌介可汗在回鹘的众多部落争相归附大唐,在其势力受到很大削弱的情况下,依然不肯按照李瀍的意图去办,而不断骚扰大唐边境。在乌介可汗看来,自己依然有和唐朝掰手腕的筹码,追随其帐下仍有一支将近十万人的军队,他将牙帐设在大同的北闾门山,同时上表李瀍请求朝廷接济粮草、牛羊,并遣返叛将嗢没斯。

对此,李瀍专门写了一封拒绝的诏书进行答复,同时告诉乌介可汗遣返嗢没斯的事情今后不要再提,因为从现在开始,嗢没斯已经是大唐的子民。

李瀍的回绝书让乌介可汗有些恼怒,但目前以他的实力已经无法与唐朝大规模的开战,于是他只好耐着性子再次派宰相上表李瀍,请求借兵返回回鹘复国,并以安置太和公主的名义暂时借天德城以休整。对于这个请求李瀍也是一口回绝,他的理由是回鹘的内政大唐不便过多地参与,希望乌介可汗能够尽快离开大唐边境返回漠南。

这一次乌介可汗彻底愤怒了!

会昌二年(842年)八月,乌介可汗率众越过杷头烽向南逼近,突袭云州境内的大同,掠夺牛马数万头,然后挥师直抵云州城下。刺史张献节坚守城池不战,而周围的吐谷浑、党项、羌族等部落各自闭门不出以自保,一时间太原以北的气氛顿时为之紧张。为了防止回鹘大规模南侵,李瀍从各藩镇调集军队,加强对太原、天德、振武等地的防守力量。

就在李瀍高度戒备回鹘的关键时刻,一个久居长安名叫石戒直的人向朝廷自告奋勇,愿意充当一介信使,转达皇帝李瀍对于回鹘可汗的意旨。在石戒直带去的诏书中,皇帝李瀍再次重申希望乌介可汗退回本国的态度,而且在诏书的结尾部分,李瀍加上了具有震慑力的话语:

“然朕志在怀柔,情深屈己,宁可汗之负德,终未忍于幸灾……速择良图,无至不悛,或贻后悔。”

从李瀍诏书最后的话语来看,明显带有最后通牒的味道。事实上,自从回鹘各部南下逼近唐朝边境以来,唐朝一直对乌介可汗采取优言抚慰,百般接济的策略,希望他能够按照朝廷的要求返回漠南地区,朝廷可以伺机提供帮助,在适当时机协助其复国。在李瀍给乌介可汗的诸多诏书中,可以说石戒直带去的这一封是第一道措辞比较强硬、不无威胁口气的诏书。

之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以李德裕为首的朝廷主张对回鹘采取容忍策略,除了回鹘实力强大外,还源于自身的诸多缺陷,因为自安史之乱后,朝廷逐渐受制于藩镇,能够直接指挥调动的军队不是很多,而且太原、振武、天德等地,驻军人数也不是很多,仅够守城招架而已。而调集大军入援,军需给养的筹措运转又十分困难,上述原因就是皇帝李瀍和李德裕群臣对乌介可汗的侵扰一再容忍、不想大动干戈,而想用传统的满足他们经济上需求的方法,缓解因回鹘南移对帝国边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但是乌介可汗则以其受到黠戛斯为首的西北各部族的联合进攻,短时间内难以复国为由,继续在唐朝边境游动,伺机入境骚扰,进而向皇帝李瀍施加压力,以求不断获得粮食等日用必需物资的接济。

即使是面对乌介可汗这种死皮赖脸的行为,李瀍为了避免干戈,还是从大局出发让李德裕代河东节度使刘沔致信回鹘宰相颉于迦斯,反复申明朝廷让回鹘回到漠南的坚定立场。可是颉于迦斯是个比乌介可汗还要赖皮的人,对于李瀍的信件,他的处理方法是置之不理。

当时正值八月金秋,帝国北部边境虽然已经秋凉袭人,但正是草壮马肥之时,当然也是北方数民族历来频频近塞骚扰的黄金季节。乌介可汗利用这一时节,大肆劫掠边境客商,而且频繁在边塞一带骚扰大唐国土。

李德裕依据短时间内不能更彻底解决回鹘对北部边境安全威胁的实际情况,只好向皇帝李瀍建议用加强北方诸道防御的方法与回鹘对峙和伺机破敌。因为李德裕清楚地知道,在即将到来的冬季里,回鹘军队骚扰大唐边境虽然存在很大困难,但对于大唐来讲则更加困难,边境上环境恶劣,军需供给匮乏自不待说,最关键的是中原士兵禁受不住北方严寒之苦,这会让军队出征作战的威力大打折扣。

事实上,谁都知道对回鹘用兵的最好季节是在春季,因为乌介可汗同时也要防备唐朝和沿边少数民族军队的侵扰,他所率的残部必定成为惊弓之鸟,而且春季里人无食粮,马无草料,正是人饥马乏之时,那个时候大军出击,必定能驱逐回鹘。

针对上述想法,李瀍召集大臣们进行商讨论证。以李德裕为首的朝臣们认为,在朝廷多次容忍乌介可汗,但其并不买账的现实下,朝廷有必要采取武力措施驱逐回鹘。在看到群臣意见一致后,李瀍定下了来年春天驱逐乌介可汗于塞下的方针策略。

围绕这个策略,李瀍任命河东节度使刘沔为招抚回鹘使;卢龙节度使张仲武为东部招抚回鹘使;新归附的李思忠为河西党项都将、西南招讨使;由刘沔居中全权指挥对回鹘用兵事宜。在这些将领指挥的军队中,除了大唐和新归附的李思忠回鹘军队之外,还有奚、契丹、室韦等少数民族军队。

李瀍诏令刘沔在来年春季到来之前,尽量不要和乌介可汗发生军事冲突,应该多多积累粮草,以及提高士兵的战斗力,一切等到来年春季再行用兵,目前的秋冬季节与回鹘要保持目前这种对峙局面。

不过,李瀍制定的秋冬季节与回鹘保持对峙局面的策略,却因为两件突发事件而产生变化,同时也加快了解决回鹘问题的进程。

会昌二年(842年)九月,河东奏事官孙寿入朝向李德裕报告了乌介可汗的最新动向,报告称乌介可汗因担心契丹在其背后突袭,将大本营向南移动了四十里,已经抵达塞下,从距离来看正是驱逐回鹘作战的适合距离,唯一不足之处是大同的兵力稍显薄弱,还需要从中原地区调兵增援。

于是皇帝李瀍和李德裕针对这种突然出现的变化,立即改变策略着手部署驱逐回鹘事宜,下令幽州、振武、天德各地守军出动,以营栅为据稳扎稳打,逐渐向乌介可汗逼近。同时下令银州刺史何朝清、蔚州刺史契苾通率领河东地区的藩兵,赴振武接受李思忠节制,与官军合击回鹘。

就在李瀍安排好反击回鹘的一切事宜后不久,黠戛斯派遣使臣入朝,使臣在皇帝李瀍面前发誓,上天入地也要找到被回鹘掠去的太和公主。在李瀍看来这又是给了自己反击回鹘的绝好借口,于是他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事件,将黠戛斯使臣的话不无夸张地转告回鹘宰相,意在进一步向乌介可汗施加压力,因为无论从地理角度还是时局形势而言,黠戛斯堪称回鹘的苦主,有了黠戛斯这个强援,李瀍和李德裕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对乌介可汗采取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逼退回鹘

李瀍决定反击回鹘,除了乌介可汗经常骚扰唐境,欺人太甚之外,太和公主始终不知身在何方,也是李瀍心头一大隐忧。论辈分,太和公主是李瀍的姑姑,所以李瀍有义务找寻这位长辈的下落。

会昌三年(843年)正月,乌介可汗率部众偕太和公主进逼振武城下。河东节度使刘沔带领大军先期进入云州,做好了反击乌介可汗的准备,他见乌介可汗大兵压境,便决定采取突袭可汗牙帐的方式,使其部众溃散,乘混乱之机夺回太和公主。

为此,刘沔派时任麟州刺史的部将石雄带领精锐奇兵,出其不意出振武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乌介可汗牙帐。石雄接受命令后,与都支兵马使王逢,同率沙陀族酋长朱邪赤心的三个部落和契苾拓跋为首的各部落骑兵,在夜色的掩护下从马邑出发,急速进入振武城。

到达城内后,石雄登上振武城楼,见城外星罗棋布的幕帐中,有一处用数十辆毡车构成的营帐群,出入其间的人的装束与其他处着塞外胡族服饰不同,而是身穿彩色的丝织衣物,显然与中原人的打扮相似,而且十分醒目。

石雄下令让探马找来军中的回鹘人登城瞭望,结果回鹘人给出的答案是:石雄所看见的是太和公主的营帐。

偶然间发现太和公主的踪迹,这让石雄大喜过望,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趁机迎回公主。当夜,石雄派军中细作潜入太和公主营帐,通报了大唐军队即将发动对乌介可汗进攻的消息,叮嘱公主与侍从在官军进攻时小心自保,切勿轻易出帐,耐心等待自己接应其还朝。

与太和公主接头之后,石雄派人分头在振武城中搜集牛马等牲畜和大鼓,连夜在临近乌介可汗牙帐的城墙下开挖十余个门洞,以备出兵所用。

黎明时分,石雄一声令下,城墙上旌旗招展号角齐鸣,城墙下的门洞骤然顿开,在石雄的精心安排下,士兵们将夜间搜集来的牛马在鼓角声的驱赶下狂奔门洞,向乌介可汗的牙帐疾驰奔去。石雄带领精锐骑兵跟在后边随之跟进,顿时振武城下牛马杂畜横冲直撞,一时间尘埃障目,不辨东西。

此时,乌介可汗还在睡梦之中,在唐军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攻势下顿时惊醒,当他反应过来想组织反击时为时已晚,匆忙中乌介可汗丢弃大批辎重,也顾不得太和公主身在何方,便带着部众向北逃去。

石雄见回鹘大军顷刻间溃散,他一声令下乘胜追击乌介可汗至杀胡山。乌介可汗在逃命中被唐军射伤,最终仅带领十几名亲兵继续向北逃去。而石雄则按照先前的计划将太和公主迎回太原。

振武之战石雄所部取得了反击回鹘以来的最大胜利,降回鹘部众两万余人,自此之后回鹘更加衰弱,而石雄也因为这一战打出声威,被加官检校左散骑常侍、丰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天德防御使。

刘沔很快将振武前线胜利的消息入奏朝廷,李瀍获悉不仅驱逐了乌介可汗,而且迎回了太和公主,欣喜异常,当即下令朝廷相关部门准备迎接太和公主还朝。

会昌三年(843年)二月二十五日,太和公主从太原终于回到了她阔别20多年之久的长安。李瀍下诏左右神策军各出士兵二百人与太常寺所备仪仗,共同到长安城外的长乐驿迎接太和公主入朝。宰相和百官在章敬寺门立班等候参拜太和公主,然后由礼官引导太和公主至太庙,祭拜父亲宪宗李纯和哥哥穆宗李恒,最后从光化门进入皇宫。

就在同一天,宰相李德裕和百官来到宣政殿,向皇帝李瀍祝贺太和公主还朝,然后又前往兴庆宫向李瀍的祖母,也就是太和公主的生母太皇太后郭氏祝贺。

当时朝廷上下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不过皇帝李瀍和李德裕十分明白,乌介可汗虽然溃逃漠南,持续了二年有余的反击回鹘之战终于取得胜利,但乌介可汗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为了彻底解决帝国北部来自回鹘的侵扰,李瀍决定对回鹘残部采取穷追猛打之策,下令让各路人马继续扫荡回鹘残部,追击乌介可汗。

当时李德裕十分担心乌介可汗逃入黑车子部落,因为从大唐到黑车子部落山高路远,那样将会使朝廷劳师费财,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回鹘问题。于是,他向皇帝李瀍建议,由熟悉西北边地情况的回鹘将领李忠顺带领精锐骑兵,截断乌介可汗进入黑车子部落的要道,并由李思忠、何重顺带兵从振武出发,跟踪乌介可汗的行踪至金山,然后在当地联络少数民族部落,共同截杀乌介可汗。

此后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唐朝各路大军分兵追缴乌介可汗,并取得一系列胜利。会昌四年(844年)九月,幽州奏事官入朝向李德裕报告了回鹘的最新情况。在唐军的不断打击下,回鹘内部开始上下离心,乌介可汗想带领残部进入安西以求庇护,而其部众则以他们的家属多在大唐,表示愿意归附唐朝拒绝西行。而且回鹘与向来关系密切的室韦部族闹翻,不能再从室韦部族那里得到物资供应,这无疑又为唐朝加快解决回鹘问题提供了新的机会,针对上述情况,李德裕断定按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乌介可汗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归降大唐;二是在其内部纠纷中被部众杀死。

事实证明,李德裕的判断十分准确。会昌六年(846年)二月,乌介可汗慑于唐朝的军威,而且他已经十分孤立,在无所归依的情况下只好率部远走金山。此时因为天寒地冻,很多人相继离开了乌介可汗,追随他的部众仅剩三千余人。

七月,回鹘残部的内部矛盾进一步升级,以宰相逸隐啜为首的几个大臣利用乌介可汗巡视各营的机会,忽然发动政变,杀死乌介可汗于金山牙帐之内,同时立其弟特勒遏捻为可汗。

特勒遏捻登上汗位以来,投靠奚族酋长石舍朗。次年宣宗李忱即位后,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接连出兵北上,大破始终收留回鹘残部的奚族部落。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奚族部落被唐军打散,特勒遏捻再次陷入无所归依的状态,紧接着部署相继离散,最终特勒遏捻只得带着500人去投靠先前和乌介可汗闹翻室韦部族,希望室韦部族看在乌介可汗已经被杀的情面上收留自己。

当时室韦酋长正派遣使者入朝觐见宣宗李忱,在途经幽州时,张仲武得到了特勒遏捻想要前去投靠室韦的消息,于是他截住室韦使者,以交出特勒遏捻为条件,才准许其入朝觐见。

就在室韦使者将张仲武的要求刚刚汇报给酋长时,特勒遏捻便得到了消息,他闻讯大惊失色,担心室韦酋长会将自己交出去,于是连部众都没来得及通知,只带着妻儿等九个人仓皇向西逃去,其余部众知道后想要追赶已经来不及,遂被室韦酋长分为七部,并赐室韦的姓氏,这便是室韦七姓的由来。

三天后,黠戛斯派遣其宰相阿插领兵攻打室韦,尽取回鹘余众归于漠北,只有少数人逃脱后藏于山林之中,靠劫掠当地少数民族游牧部落维持生计,至此乌介可汗一系全部覆亡。

在黠戛斯攻破回鹘汗国时,西迁回鹘中的一支进入安西,其酋长厐特勒自称可汗,设牙帐于甘州,控制了当地各部族,尽管其实力并不强盛,但仍经常入朝觐见,与唐朝保持时断时续的联系。

大中十年(856年)三月,宣宗李忱一反李德裕在武宗李瀍时期极力主张剿灭回鹘的做法,在成功收复河湟地区,解除了来自吐蕃的威胁后,仍想要在西北地区扶持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进而借以稳定西北局势。相比之下,回鹘比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更为密切,于是李忱决定在适当时机对安西的回鹘厐勒可汗采取羁縻策略进行册封。

十月,李忱派遣卫尉少卿王端章为使臣,赴安西招抚回鹘厐勒可汗。当王端章行至灵武时,正好与厐勒可汗派遣入朝觐见皇帝李忱的使者相遇,于是李忱正式册封厐勒可汗为怀建可汗,并让王端章迅速前往安西,向厐勒可汗递交册封的诏书。

然而王端章从灵武出发近一年后,即大中十一年(857年)十月,因为黑车子部落阻断交通,王端章无法通行,于是无功而返,王端章也因没有完成对厐勒可汗的册封任务而被贬为贺州司马。

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黠戛斯曾经派使者入朝觐见,主动提出大兵讨伐回鹘,并保证让回鹘所居的安西之地尽归唐朝,结果懿宗皇帝没有同意。乾符元年(874年),僖宗皇帝应回鹘的多次册封请求,派册封使郗宗莒前往安西进行册封。不过当时正值回鹘受到吐谷浑的进攻,部众尽皆溃散,郗宗莒到达的时候已经无法找到,于是只得返回唐朝。僖宗皇帝只好让郗宗莒将册封使用的玉册和国信交给灵盐节度使唐弘夫保管,准备在回鹘国内局势稳定后再行册封。

可是就是在这次未成的册封之行后,唐朝与回鹘再也没有联系。

回鹘因为自身的内乱和唐朝不断的打击,终于彻底衰落下去,这个在安史之乱中曾经帮助唐朝收复两京的庞大汗国,就这样随风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在它曾经辉煌过的土地上,取而代之的是黠戛斯部落,李瀍没有忘记在反击回鹘的过程中,黠戛斯所起的关键作用,所以在成功击退回鹘之后,如何报答黠戛斯就被提上日程。

黠戛斯之封

黠戛斯趁回鹘国内动乱,又连遭严重自然灾害侵袭,势力大为削弱之际迅速崛起,先后占领了回鹘控制下的安西、北庭各地,在回鹘故地建立起统治区域,将牙帐由睹满山(今叶塞尼河上游萨彦岭)之北迁至山南,南部与吐蕃,西南与葛逻禄相邻。

黠戛斯自从攻破回鹘,夺得太和公主而复失,便以此为契机多次向朝廷示好,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朝廷的来往日渐密切。

早在会昌三年(843年)三月,黠戛斯就派使者注吾合索入朝,向皇帝李瀍进献名马。当时负责接待黠戛斯使者的唐朝官员是太仆卿赵藩,在赵藩与黠戛斯使者的交往中,得知黠戛斯正在攻取安西、北庭地区,于是他向李瀍上奏,请求出师应援收复安、北庭地区,结果遭到了宰相李德裕的反对。李德裕写了封奏疏专门论述朝廷进兵安西、北庭地区的诸多困难。

应该说那个时候李德裕的反对确实有一定道理,在刚刚结束的击溃乌介可汗的军事行动中,唐朝面对已经衰弱不堪的回鹘残部,尚且显露出捉襟见肘、兵力不足,而要劳师远征安西、北庭,则完全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因此皇帝李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黠戛斯可汗见唐朝婉拒出兵安西,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唐朝的联系,便提出请求派使臣入朝,希望获得册封。当时皇帝李瀍因为回鹘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如果册封黠戛斯可汗,担心会重蹈回鹘可汗的居功自大、藐视大唐的覆辙,于是就想婉拒其册封的请求。

可是李德裕并不这么看,他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朝廷应该与黠戛斯互通友好。因为黠戛斯已经自立可汗,现在朝廷需要这个外援共同打击回鹘,千万不能吝啬册封之事,当年回鹘协助朝廷收复两京,朝廷每年赐给其绢布两万匹,并且与之和市,现在黠戛斯还没有为朝廷立下功劳,不可能有所多求,如果担心其有不臣之心,可以与其立约,相信其必能像当年回鹘那样称臣。

于是,在李德裕的极力劝说下,皇帝李瀍派赵藩为安抚使出使黠戛斯,要求其出兵扫荡回鹘残部。事实上,赵藩此次出使,李德裕也让他肩负着侦察黠戛斯虚实的使命。在赵藩带给黠戛斯可汗的由李德裕代皇帝李瀍起草的信札中,字里行间充满了委婉之辞,完全不见了大唐天子昔日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气势,其口气似乎倒是久别重逢的老友在促膝而谈。虽然这是李德裕对不知虚实的黠戛斯采取的权宜之计,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黠戛斯可汗十分高兴。

到了六月,黠戛斯可汗又派大将军温仵入朝进贡马匹。虽然这次没再提册封之事,但皇帝李瀍明白温仵入朝的用意,在他给黠戛斯可汗的回信中,依然重申了黠戛斯必须尽快出兵扫荡回鹘残部及其所投靠的黑车子部落,朝廷才能考虑遣使册封的问题。在这一次回复的信札中,除了如同以往与黠戛斯攀亲叙旧,对其好言笼络之外,急于黠戛斯出兵进攻回鹘的焦急心态溢于言表。而且为了在黠戛斯曾经被回鹘奴役的旧怨基础上,燃起其对回鹘的更大仇恨,皇帝李瀍使用了离间手段,表示大唐在黠戛斯起兵攻打回鹘时,就已经成为黠戛斯的兄弟盟国。

黠戛斯可汗被皇帝李瀍的一再表示要册封的许诺所吸引,在会昌三年(843年)三月,第二次派遣大将军谛德伊斯难珠等人入朝觐见,并告诉皇帝李瀍黠戛斯部落准备在秋季迁居回鹘牙帐旧址,与朝廷约定发兵日期以及会师地点。

李瀍见黠戛斯终于表示出兵东进与官军协同彻底消灭回鹘,内心欣喜异常,当即赐诏回复黠戛斯可汗,对当年秋季进攻回鹘的军事行动做出部署。可是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李瀍在天德、振武、太原一线部署军队,并不断运输粮草训练士卒,但诏书中与黠戛斯约定好的军事行动并没有真正实施,而史料上也找不到黠戛斯独自进攻回鹘的记录。

会昌五年(845年)四月,李瀍曾经多次许诺过的派遣使臣对黠戛斯可汗行册封之事终于付诸行动。李瀍先是任命了陕虢观察使李拭为册封黠戛斯可汗使,在经过群臣讨论一个月后,册封黠戛斯可汗为宗英雄武诚明可汗,但是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册封使李拭一直没有成行。

会昌六年(846年)二月,李瀍得知乌介可汗带领残部远走金山,他决定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对黠戛斯可汗进行册封。然而不幸的是,就在他刚刚对此事安排完毕,一个月后他便驾崩。当时按照礼制规定,正值国丧期间,不宜派出使者远行,所以朝廷从半路召回了前往黠戛斯完成册封任务的使者,准备在国丧期之后再行册封。

不过后来宣宗李忱即位后,将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昔日主持反击回鹘,联络黠戛斯的两个主要人物一个病逝,一个被贬,而随着新皇帝的即位,朝中官员对册封黠戛斯可汗一事,全都看着新皇帝李忱的脸色行事,不轻易发表意见。

好在皇帝李忱并没有忘记这件事,当时他召集百官针对这件事进行讨论。而大臣们也是意见不同,各抒己见,有的人认为册封黠戛斯是先皇已定下的事情,应该付诸实施;有的人则认为黠戛斯是北狄偏远小国,不足与大唐抗衡,对册封之事可以置之不理;还有的人认为乌介可汗虽然已死,但回鹘残部还没有完全被消灭,目前不应立即册封黠戛斯,以免生出后患。

坦白地讲,大臣们的话都很有道理,最终皇帝李忱经过慎重的考虑,还是以大国应该言而有信为理由,决定对黠戛斯进行册封。

大中元年(847年)六月,皇帝李忱重新任命鸿胪卿李业为册封使。一个月后李业到达黠戛斯,正式册封其可汗为英武诚明可汗,至此承诺许多年的册封黠戛斯一事,终于宣告完成。

反击回鹘之战,是大唐帝国晚期少有的打出声威的一战,虽然其中有回鹘内乱以及黠戛斯部落协助的因素,但这毕竟为逐渐走下坡路的大唐帝国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而李瀍和李德裕也因为运用策略得当,而被后世史家所称道。当然,从李瀍时间并不算长的皇帝生涯来看,他所做的最有影响力的事情并不是这一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539.html

上一篇:会昌废佛
下一篇:甘露之变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