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一锅粥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2:19:12 0

化悲痛为力量

刘盈英年早逝后,朝中陷入一片悲伤的海洋中。几乎所有人都为这个善良而纯洁的皇帝感到惋惜和悲悯,唯独吕后心中有悲却说不出口。

对于吕后来说,她唯一的儿子死了,这剩下老的老(这个不说大家也明白了)小的小(偷梁换柱的小太子又还只在地上牙牙学语),这日子还怎么过啊!而他吕家人又都势单力薄,她在悲痛儿子时,更担心的是朝中政权的稳定啊!

都说危难之时见人心。作为“二进宫”的陈平,他当年从项羽手下转投到刘邦手下,后来又得到了重用,很大的原因就是,他总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这次他同样也不例外。他通过察言观色,通过心理学分析,找出了吕后“欲哭无泪”的症状后,来了个对症下药。

他下的不是一般的药,而是两个人:吕台和吕产。吕台和吕产都是吕侯之子,也就是吕后的亲侄子。他的提议是这样的:为了宫中的安全,请求太后封吕台、吕产为大将,统率南北二军。

面对陈平的奏折,吕后心里叹道: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陈平也。于是她连必要的客套都免了,直接就准奏。吕产管南禁军,职责:负责宫中安全保卫工作;吕台管北禁军,职责:负责京城的保卫工作。

这一招果然够绝的,吕后顿时就吃了一颗定心丸。然而,陈平不会想到的是,人的贪婪是无止境的。封吕台、吕产为京城南北禁军统领,这竟成了吕后打造吕氏天下的第一步棋。此后的吕后极力想打造“吕氏春秋”,而要完成这一宏伟计划,首先得把吕家人封王才行。但关键时刻,刘邦临终前搞的那一套看似儿戏般的拜把子喝血酒起作用了。事实证明,刘邦的高瞻远瞩果然是无人能及的,“非刘氏而王,天下人共诛之”。这个“歃血同盟”就如如来佛祖的魔咒一样,成了吕后填满欲壑的拦路虎、绊脚石。

如何让吕台、吕产这些她的亲侄子称王,这成了她的一大难题。难归难,但吕后也知道,如果能把朝中三位重量级人物王陵、陈平、周勃搞定了,吕家人封王那就易如反掌了。鉴于陈平识时务地主动提出重用吕家人,陈平这一关算是不攻自破了。周勃这个人虽然正直,但还是“好说话”的,而且权位相对于王陵和陈平来说又要低些。因此,现在只要搞定王陵就行了。于是,吕后把王陵叫到宫中,说出了想封吕台和吕产为王的想法。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王陵丝毫没给吕后面子,他想都没有想就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吕后的美意。其实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搬出刘邦当年留下的马血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人得而诛之。吕后想封吕家人为王,最忌讳的就是这个“歃血同盟”。偏生这个王陵好不识抬举,哪壶不开提哪壶。

吕后脸色阴沉得快要拧出水来,却又不好当场发作时,大义凛然的王陵还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就是对吕后来了个“拂袖而去”。

这下可激怒了吕后,她决定对王陵开刀。当然,鉴于王陵有“刘邦当年指定的丞相继承人人选”这把上方宝剑,如果直接撤了他的职位,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样无勇无谋的事,吕后是不会做的。明的不做,那就来暗的。她对王陵的职务来了个“变通”:拜王陵为太傅,免去其丞相之职;明升暗降。吕后的招果然高明。

面对吕后的出招,王陵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毫无办法。什么太傅,这明摆着是一个挂名的“悬空之职”啊!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于是王陵以“身体欠佳”为由愤然辞职。

这正合吕后心意啊!吕后马上便在王陵的辞职信上批复了。而空出来的右丞相一职,吕后没有再来个招聘会,而是直接就给了她的老情人审食其。要想打造“吕氏春秋”,朝中的重要职务那就得都是自己人来把管才行啊。圣旨摘录为下:“拜原左丞相陈平为右丞相,拜审食其为左丞相。”

按理说圣旨都是简短的。但这次的却不一样,后面还有批注:右丞相不参与朝政,只是管理宫中杂事。说白了陈平的右丞相之职相当于郎中之职。

于是乎,朝中大事都是左丞相审食其说了算,而审食其又是太后说了算。这里为了方便读者看懂,直接就用等号来表示好了:

左丞相=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审食其=太后。

这样大家明白了吧!吕后够厉害。当然,审食其也不是吃素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他一上任就开始排除异己,提出了三个“凡是”:凡是不忠于朝廷的一律撤职;凡是不听他和吕后话的一律下岗;凡是看着不顺眼的一律退休。

而御史大夫赵尧便有幸成了审食其第一个开涮的对象。赵尧犯了什么罪呢?审食其给他定的罪是:趾高气扬,看着不爽(符合三个凡是中的最后一条)。太后当即给情人出气了,撤了赵尧的职务,让她沛县的亲信人物任敖走马上任。

就这样,刘盈死后,太后通过培养亲信达到独揽大权的目的,把大汉江山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上。吕后极力打造的大汉“吕氏春秋”即将浮出水面。

我不封王谁封王

曾有这样一句流行用语: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到了吕后那里就变成:我吕家人不封王谁能封王?

王陵光荣地下岗离职后,陈平和周勃碍于头上的乌纱帽,对吕后的所作所为敢怒不敢言。而吕后“投石问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后,随后又进行了“小试牛刀”,追封太后之父、临泗侯吕公为宣王,追封其兄周吕侯吕泽为悼武王。

虽然是追封已经死去了的人为王,然而两王一封天下哗然,各地民间团体纷纷来函对吕后的公然违备“歃血同盟”的错误行为表示最严厉的谴责,呼吁吕后尽早停止这种错误的野蛮行为。

面对铺天盖地的谴责声,吕后知道“众怒不可违”,她采用了迂回战术,首先做了一个“悦民政策”,取消了两大极刑:“三族罪”和“妖言令”。

“三族罪”是指犯罪的人不但要株连九族,而且行刑极为残忍。要先刺面、削鼻、砍去手脚四肢,把犯人折磨得生不如死后,然后再动用鞭子,一鞭一鞭地把罪人鞭打致死。注意这个过程要掌握用鞭的力度。太快了,如果只一两鞭就打死了犯人,会引起上级的不满,达不到“杀鸡吓猴”的效果;而如果太慢了,打了半天,犯人还是呼吸均匀,并没有实现行刑目的。这个刑法鞭死犯人后,并没有就此结束。这时还要对犯人进行折磨,那就是砍下犯人的头悬于高竿上招摇过市。示众后,再把罪人的尸体切成肉块,撒向祖国的五湖四海,来个“天葬”。

“妖言令”实际上是对天下百姓进行“禁口令”。天下百姓只能对朝廷说好,什么“大汉帝国万岁”,什么“吕后万岁”,说这样的话的人是要表扬的,是要升官发财的。而如果有说朝廷不好的,有不和谐的声音,对不起,你的口无遮拦惹祸了,因为你说坏话犯了“诽谤罪”。妖言惑众的“诽谤罪”一旦成立,对不起,你只能乖乖地待在家里并且长年累月地躺在床上了,原因很简单,被砍了双足的人还能走路吗?一句话的代价可能就是要用一双脚来偿还,这个“妖言令”不简单吧?

因此,这两大对天下老百姓来说深恶痛绝的极刑被废掉后,天下人顿时对吕后歌功颂德起来,而关注吕后破例封侯的事就少了。

堵住众口后,吕后又想办法来堵住朝中人的口。于是她对刘邦现存的五个儿子都进行了“王侯”加封:刘疆被封为淮阳王,刘不疑被封为恒山王,刘山被封为襄城侯,刘朝被封为轵侯,刘武被封为壶关侯。

拉拢了民心,又分封了刘邦的几个儿子后,吕后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她不再等待了,接下来该是动真格的时候了。

当然,吕后在提出正式分封吕家人为王侯时,采用的是“脑筋急转弯”的战术。她没有直接来这些事,而是找了朝中一个叫张释的大臣,由他负责去陈平那里“吹风”,让识相的陈平提出来,那就“名正言顺”了。

陈平那是啥人,张释的耳边风一吹后,他马上就明白了,这是吕后的意思。当初王陵就是反对吕后分封吕台、吕产为王,结果被结束了其光辉而短暂的仕途。有了这个前车之鉴,陈平就真的犯难了。说实在的,他打心眼里并不希望分封吕家的人为王,因为他的血液里也流有“歃血同盟”的血。然而,吕后的淫威他又不是不知道,不达到目的绝不善罢甘休。

于是他召集府中的门客来讨论这件事,最后的结论很简单:东风无力摧花残。此时跟吕后公然作对那就等于是想赴王陵的后尘。陈平思来想去,最终没辙了,还是决定“卑躬屈膝”地迎合吕后。当然,他还给了自己一个安慰的理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于是,陈平上奏说吕台护朝有功,应封王。吕后就等陈平来提这件事了,于是吕台成了一个“非刘氏王”了。鉴于当时天下各地都有封王了。这时多了个吕台后,实际上已是超出了王的指标了。超标就超标,封地却是必不可少的,从其他的封王那里挤挤吧!割齐地的济南郡为吕国,作为吕台的封邑。

可怜的齐王就惨了,他的封地就大大缩水了。这齐地原本是刘邦的大儿子刘肥的领土,当年去京城在吕后的眼皮子底下大难不死的刘肥,回到自己的封地齐国后,就一直噩梦不断,因此只活了几年就英年早逝了。

刘肥之子少不更事,对封地的事自然也是敢怒不敢言。然而,所谓乐极生悲。也不知是不是刘邦当年的诅咒起了效果,总之,吕台上任没过多久,就突然“无病自终”了。于是吕台的儿子吕嘉继承了父亲的封王。

一个都不能少

刘盈驾崩不久,鲁元公主不久也因“胸口痛”撒手而去。吕后在深深地体会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时,也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站在人生的巍巍高峰上,她现在所能依靠的就是娘家的亲侄子们了。于是乎,她的侄子也都分封了。吕种被封为沛侯,吕平被封为扶柳侯,吕禄为胡陵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敖其侯,吕忿为吕城侯。至此,吕后两个哥哥的儿子,也就是他的亲侄子们个个都被封了侯。

她的亲侄子们都没有落下,但吕后到底还是疏漏了一个人,那就是她的亲妹妹吕媭。眼见吕家人都得到了封号,吕媭再也坐不住了,她知道这样等下去,她等不起。

于是,她亲自进宫去向吕后讨说法了。当然她既然是太后的亲妹妹,智商也不会低,名义上去讨,但说话还是得注意技巧的。到了吕后面前,她首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来:“臣一介布衣给太后请安了。”

“什么布衣不布衣,你这是啥子话啊!”吕后的眉头微微皱了皱。

“在我们吕家,兄弟姐妹个个都比我强,他们封王封侯那是没的说了。现在连侄子们都青云直上,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看来我注定要将布衣进行到底了。”

吕后本想安慰几句,但她的话还没有说出口,吕媭早已点好的眼药水发挥作用了,当下就是一阵“泪满襟”的表演。

什么都不能打动吕后,唯独眼泪是个撒手锏。吕后当即就把吕媭封为临光侯。就这样,朝廷实际上已真正成了吕家人的天下了,一个强大的“吕氏春秋”也正式形成了。

俗话说:一家欢喜一家愁。吕家人都得到重用后,自然个个欢天喜地了。但刘家人却不干了,这天下本来就是刘邦打下来的,是不折不扣的刘氏江山啊!现在却变成了吕氏天下了。你说刘家人会服吗?于是刘家人对吕家人充满了敌意,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

手心也是肉,手背也是肉,说到底这刘家和吕家都是一家人啊!吕后虽然骨子里希望刘氏越衰弱越好,但为了不使吕刘两家人的矛盾扩大,她这次放弃了以往惯用的“高压”政策,而是采用了“怀柔”的战术。

她来了个类似于三国时“孙刘联姻”一样的和亲政策。把她吕家的女孩嫁给刘家的男孩,咱吕刘两家来个亲上加亲,从而把两家不和谐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似乎连老天也爱成人之美,吕家的女孩本来就多,而刘家的男孩也不少,这给联姻提供了有利条件。已故的刘肥的两个儿子刘章和刘兴居首先得到了实惠,他们两兄弟不但分别娶了吕禄的两个女儿为妻,而且还被封为米虚侯和东牟侯,可谓娶了夫人又封侯,风光至极。接下来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也都受太后之命,分别娶了吕家女孩为王后。

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怪现象,今天某刘邦的儿孙辈娶吕家的女人为妻,明天又是刘邦的儿孙辈娶吕家的女人为妻。正所谓,喜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皇帝轮流做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恒山王刘弘就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

刘盈死后,皇位自然由他的儿子,也就是张皇后所生的“准儿子”刘恭继位了。刘恭虽然不是张皇后亲生,但刘盈在世时张皇后的肚子不争气,没能生个一男半女的,因此,对这个偷梁换柱的刘恭也视为己出,疼爱有加。

如果不是宫中一个老婆婆的出现,刘恭可能会这样无束无缚地茁壮成长下去,长大后再顺利当他的“皇帝”(实权是一定没有的,除非等吕后归西的那一天再说)。然而,这只是如果,正是一个老婆婆的出现,直接改变了刘恭的命运。她就是刘恭生母的奶妈。

至于一向心狠手辣、做事斩草除根不留隐患的吕后,为什么毒杀少帝的生母后,留着她的奶妈就很难让人理解了。我们只能理解这是吕后的良心发现,大发慈悲吧!

留着这个老婆婆也罢,毕竟人家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活着也不容易。但这个老婆婆却并不想苟活于世,她这般隐忍地活着,只为了告诉少帝一个惊天的大秘密。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一天,两个宫女带着少帝在后宫花园里玩,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老太婆(据说当时老太婆已调职到御膳房里工作了)。既然是御膳房的,老太婆就有借口了,她借口带着少帝去拿好吃的给他吃,把少帝带到了一个荒无人烟——不,偏僻的地方。(过程很令人费解,那两个宫女是吃白饭的,居然没有跟过去,难道她们就不怕有失职之罪?)总之,就在存在诸多疑点的情况下,老太婆告诉了少帝的真实身份。

老太婆对主子太忠诚了,她这么多年委身在御膳房里,就是为了告诉少帝的身份。现在她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她也就可以问心无愧地去了,于是当晚她就自缢了。其实老太婆自缢是出于两方面考虑的。

1.少帝知道自己的身份后,她的身份也早晚会暴露的,她活着对少帝来说会是一种牵连。

2.她以自己的死让少帝明白,她先前做牛做马地活着,只是为了他。

从某种角度来看,应该说老太婆是伟大而又崇高的,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因为她冒死告诉了少帝当年发生的一切,从此改变了少帝的命运。

少帝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后,只有七八岁大的他马上得了抑郁症,主要症状表现为:整天阴沉着脸,闷闷不乐,不言也不语,独自朝天发呆。

如果仅仅是这些症状那倒也好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假以时日,治愈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但这个症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可以见任何人,就是不能见张皇后。

张皇后那是啥人物,从小到大她哪里吃过“闭门羹”啊!因此,少帝越是不愿见她,她就越是要去。逼急了少帝终于忍无可忍,对张皇后说出了三句话:

第一句话是:“你不是我的生母。”张皇后一听呆住了,无言以对。

第二句话是:“为什么母后要杀了我的生母来冒充我的母亲呢?”张皇后一听惊住了,同样无言以对。

第三句话是:“等我长大了,一定要为生母报仇。”张皇后一听震住了,还是无言以对。

张皇后摇了摇头,审视着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心里叹道:这个就是我养了七八年的儿子吗?即便是这样,但张皇后还是在努力想使少帝能回心转意。但少帝却不吃她这一套,主要表现为两点:

1.一见了张皇后,小小的眼睛里就充满了敌意,仿佛仇恨的火焰在燃烧。

2.多次在其他宫女面前放出豪言壮语来:长大后我就杀了你(张皇后)。

张皇后听到这个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左一句要报仇雪恨,右一句要杀了你。她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如实向吕后做了汇报,请吕后给她“做主”。吕后亲自去看望了一下少帝,见张皇后的报告属实,于是对张皇后说,这个孩子中毒已深,怕是已无可救药了。张皇后本来对少帝还是有很深感情的,但这件事已容不得她做主了。

很快,少帝就得到了吕后的新调令。调令大致意思如下:鉴于少帝年纪太小,还不能胜任“皇帝”的工作,现直接调到永巷(这个永巷大家都熟悉吧!吕后当年惩罚戚美人的地方啊)。少帝不会知道,从此永巷就成了他一生都无法逾越的一道铜墙铁壁。庭院深深深几许,谁家孩子独自悲?就这样,少帝刘恭的政治使命就此结束了。

吕后废掉少帝后,对外的公告是这样的:皇帝已病了很久了,请了许多名医都无法医治,最近几天,皇帝已到了精神失常的地步了(连他的母后都不认得了),这样的皇帝已无法胜任皇帝的工作了。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着想,为了天下百姓着想,为了……改立忠厚仁义的恒山王刘弘为新皇帝。特此公告。

就这样,九岁的刘弘当上了新皇帝。看来,那年头,运气如果真来了门板都挡不住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242.html

上一篇:乐极生悲
下一篇:前赴后继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