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拖雷家族——马可·波罗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6 13:48:23 0


忽必烈对东方周边诸国发动侵略战争,意欲统一东方,做整个东方世界的大皇帝。而对西方,隔着钦察汗国和伊利汗国,鞭长莫及。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西方各国采取十分友好的态度,频繁地与欧洲各国进行商贸往来。其中,既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马可·波罗出使元朝事件。

长期以来,马可·波罗游历元朝的真实性备受争议,觉得《马可·波罗游记》是由捉刀人鲁斯蒂谦杜撰出来的,另外在元朝的正式官文档案中也没有提及他的名字。

马可·波罗于1254年出生于意大利半岛北部的一个威尼斯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柯罗和叔父马菲奥都是威尼斯巨商兼旅行家。在马可·波罗出生前不久,尼柯罗和其弟马菲奥就从威尼斯启程前往东方经商。于1265年到达上都,忽必烈亲切接见了他们,并询问了许多西方之事,“先询诸皇帝如何治理国土,如何断绝狱讼,如何从事战争,如何处理庶务。复次询及诸国王及其他男爵”“已而大汗询关于故皇、教会及罗马诸事,并及丁人之一切风俗”。尼柯罗兄弟对其做了详细回答,忽必烈听了他们对西方国家的介绍后,倍感兴趣,决定遣使随同他们返回西方国家观摩学习,并致书罗马教皇,请求派遣一百名通晓基督教义并且精通修辞、逻辑、语法、数学、天文、地理和音乐这七种艺术的传教士来中国,并且从基督圣城耶路撒冷取来耶稣圣墓上的长明灯的灯油以帮助驱除灾厄与疾病。

途中,接受出使罗马任务的元使因病停留。尼柯罗兄弟仍持元朝国书继续西行,1269年达到地中海东岸阿克拉城(今海法北),恰巧教皇格肋孟多四世于去年冬天病卒,新教皇未立,遂向教廷呈递了元朝国书,而后返回威尼斯,尼柯罗第一次见到十五岁的儿子马可·波罗。两年后,尼柯罗兄弟二人携带着十七岁的马可·波罗准备东返元廷复命。他们先到阿克拉觐见新任教皇格雷戈里十世,当机立断,教皇派两名传教士随同他们东行。接着,又到耶路撒冷取来圣油,与教皇派遣的传教士尼古勒和吉岳木等正式踏上漫长的东行之旅。在途中,两名传教士畏难不前,将教皇致忽必烈的书信和出使特许状委托给尼柯罗兄弟和马可·波罗后,便折返而去。

于是,马可·波罗等三人取道伊利汗国境内,经过其都城桃里寺(今伊朗阿塞拜疆大不里士),至波斯湾口忽里模子,沿着古代丝绸之路,越过巴达哈伤高原和帕米尔高原,进入元朝辖境,历尽艰险,跋山涉水,于1275年抵达上都,向忽必烈复命。

纵观忽必烈的一生,最大的喜好就是把不同民族的人才都纳入麾下,如同喜欢把不同民族的女人纳入后宫。

忽必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后来还委以官职,使马可·波罗有机会走遍半个中国,为后来游记的撰写积累多了丰富的素材。就这样,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十七年。

时间一长,马可·波罗及其父、叔父久居中国,未免滋生思乡之情,遂开始上书忽必烈请求重返威尼斯。

1289年,伊利汗阿鲁浑因元妃伯岳吾氏去世,派遣使者来元朝请求续娶其亡妻本部女子,忽必烈答应将伯岳吾氏贵族之女阔阔真嫁给伊利汗国阿鲁浑汗,并答应马可·波罗及其父、叔父护送阔阔真公主前往中东,与远房亲戚伊利汗国的阿鲁浑汗成婚。当时,时值西北诸王叛乱,陆路交通很不安全。马可·波罗等人便随送亲队伍,于1291年由海路启程西行,在海上航行了两年多,历尽颠簸,才到达波斯湾口的忽里模子。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阿鲁浑汗已死,其弟亦邻真朵儿只(海合都)即位。1293年,马可·波罗和使者又奉亦邻真朵儿只之命,将阔阔真公主送到阿八哈耳,与阿鲁浑之子合赞成婚。完成使命后,马可·波罗等三人从桃里寺动身回国,于1295年,回到了阔别二十四年的故乡威尼斯。

仅仅三年之后,担任一艘战舰舰长的马可·波罗参加了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并于同年九月七日被热那亚人俘虏,投进了战俘监狱。在狱中,他讲述了游历东方的所见所闻,引起狱友热那亚人的极大兴趣。同狱中的小说家鲁斯蒂谦执笔,将马可·波罗口述的内容笔录成《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于1298年完稿。

对于长期被阿拉伯人封锁在欧洲大陆、与外界隔绝的欧洲人来说,《马可·波罗游记》无异于一部天书,他们阅读后的新鲜、兴奋和激动之情简直难以言表。一时之间,人们争相传阅、翻印,人们称之为“世界一大奇书”。事实证明,《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引起了他们对东方的向往,并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积极的作用是不可抹杀的。

《马可·波罗游记》打开了欧洲的地理和心灵视野,掀起了一股东方热、中国流,激发了欧洲人此后几个世纪的东方情结。许多人开始涌向东方,学习东方,以致欧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许多中世纪很有价值的地图,都是以游记为蓝本绘制而成的。许多伟大的航海家如意大利的哥伦布、葡萄牙的达·伽马、鄂本笃,英国的卡勃特、安东尼·詹金森和约翰逊、马丁·罗比歇等,读了《马可·波罗游记》后,纷纷扬帆远航,探索世界,寻访中国,打破了中世纪西方神权统治的禁锢,大大促进了中西交通和文化交流。可以说,马可·波罗和他的《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事实上,美洲大陆的发现纯属意外,因为游记的忠实读者哥伦布原本目的地是物阜民丰的中国。当时欧洲人相信,中国东面是一片广阔的大洋,而大洋彼岸,便是欧洲老家了。

自从《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以来,七百多年来关于他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一直不断有人质疑他真的是否到过中国?《马可·波罗游记》是否伪作?并形成了马可·波罗学的两种观点:怀疑论者和肯定论者。

面对质疑,值得奇怪的是中国史学家们的态度更令人耐人寻味。国学大师钱穆的回答妙趣横生,或许代表了他们普遍的想法和观点。他说他“宁愿”相信他真的到过中国,因为他对马可·波罗怀有一种“温情的敬意”。看看《马可·波罗游记》叙述的那些大事件和小细节,没有在元朝多年的生活经历,就可知道杜撰之事不可能如此印证真实。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785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