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刘伯温传——不许庆祝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0 11:57:03 0


1370年的开头几个月,刘伯温精神恍惚。他知道朱元璋把他拽回来的阴暗心理:他一直是朱元璋的导师,而朱元璋看不得别人比他强。在他打天下时当然需要刘伯温这样的导师,可当他的天下稳定后,他那“老子应该天下第一”的流氓气息就暴露无遗。

一年多来,刘伯温开心不起来,因为对朱元璋这种阴暗心理的洞悉使他无法放下思想包袱,来坦然面对他即将到终点的人生。朱元璋给他的信和对他的两次试探都让刘伯温心神不安,他知道,这种事情不可能停止,朱元璋还有下一次。但下一次是否是试探还是不动声色地打压和凌辱,那就是他刘伯温无法预知的了。

1370年农历二月,朱元璋和群臣在后花园散步,突然看到雀巢里的老麻雀一动不动,于是转身对刘伯温说:“大家都老了,应该回家养老。”刘伯温正要感动,朱元璋马上就把目光移走了。本年农历四月,朱元璋要刘伯温到弘文馆做学士,并且还特意给刘伯温写了封《弘文馆学士诰》。刘伯温读了之后,心上一凉。他心里说,皇帝老儿果然还在踩他以彰显自己的高尚品格:

奉天承运皇帝圣旨:朕稽唐典,其弘文馆之设,报勋旧而崇文学。以旧言之,非勋著于国家,犹未至此;以儒者言之,非才德俱优,安得而崇。尔资善大夫、御史中丞刘基,朕亲临浙右之初,尔基慕义。及朕归京师,即亲来赴。当是时,栝苍之民,尚未深信,尔老卿一至,山越清宁。节次随朕征行,每于闲暇,数以孔子之言开导我心,故颇知古意。及将临敌境,尔乃昼夜仰观乾象,慎候风云,使三军避凶趋吉,数有贞利。于戏,苍颜皓首之年,当抚儿女于家门,何方寸之过赤,眷恋不舍,与朕同游。后老甚而归,朕何时而忘也。可御史中丞兼弘文馆学士,散官如前,宜令刘基准此。

朱元璋还在硬着头皮说谎,他说刘伯温是主动来投靠他的,谎言重复再重复,自然就成了真理。朱元璋和刘伯温在1368年之后的主要关系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关系:朱元璋重复谎言,刘伯温默默接受。

这道诰命中,朱元璋仍然说刘伯温有天大的功劳,而且是个出色的儒家知识分子,所以,刘伯温是最有资格进入弘文馆当学士的。

弘文馆的来历并不清白。它诞生于公元621年,由大唐王朝的秦王爷李世民创设。李世民创设弘文馆堂而皇之的理由是,为了弘扬中国文化。实际上,弘文馆里聚集了一大批他的幕僚,这些人在他后来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谋划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李世民夺取帝位后,弘文馆成了他的秘书处,馆中的学士都是他最得力的秘书。岁月流逝,弘文馆的政治气息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文学气息。元朝时,弘文馆销声匿迹,朱元璋恢复弘文馆不久后又废除,因为文学不是朱元璋喜欢的东西。

弘文馆学士其实是个虚得不能再虚的职务,主要的工作就是编辑工作,对古籍进行校对,对中国文化进行梳理。刘伯温不喜欢这一工作,他最喜欢的职务还是御史中丞,但连他自己都不明白,自从1368年年末回到南京后,为何他在这个职务上没有做什么露脸的事。他总是在办公室里发呆,有时候从早上一直发呆到中午,吃完午饭后,继续发呆,一直到下班。

偶尔有人经过他身旁,看到他微闭着双眼,嘴唇抖动,像是在自言自语。喜欢搞恶作剧的同僚就会对着他的耳朵突然大叫一声,让其失望的是,刘伯温半天才反应过来,他只是睁了睁眼,慢吞吞地说道:“吓了我一跳。”

后来他到弘文馆办公,面对着一大批中国文化书籍,他仍然发呆。和他一起做学士的史学大家危素看到他发呆了几个时辰,就会敲着他的桌子,说:“醒醒,下班啦。”刘伯温马上就站起来,弓着背,一声不响地走出办公室。如果危素要向他请教学术问题,即使把他的桌子敲烂,他也没有一丝反应。弘文馆的学士们说:“刘基老了,才六十岁的人,精神头儿却像九十。”

1370年农历六月前,刘伯温就是这样的。文武百官们眼中的刘伯温是个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行将就木的老家伙,不过就在本年农历六月份,“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刘伯温突然有了反应,因为有件事真的刺痛了他。

这件事是这样的:朱元璋的“解放军”徐达兵团自解放大都后,一直向西北进军,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妥懽帖睦尔逃回北方后,仍然过着皇帝的生活,但祖宗辛苦创建的家业败在他手上使他抑郁,徐达兵团不停地追击他让他恐慌,在精神疾病的困扰下,他的身体也随之败坏。1370年农历四月,妥懽帖睦尔在应昌病逝。农历五月,朱元璋兵团在沙漠里捕捉到了妥懽帖睦尔兵团主力,一举击溃,俘虏了孛儿只斤家族几百人。元帝国遭到了重创,一直向北逃,短时间内,他们已无法再兴风作浪了。

这一消息在农历六月传到南京城,朱元璋和他的文武百官们欣喜若狂,仿佛他们的帝国已统一全球了一样。

朱元璋在群臣疯狂庆贺时,示意众人先停止发疯,因为他有话要讲。群臣马上安静下来,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在龙椅上坐得笔直,得意扬扬地说:“妥懽帖睦尔在位三十六年,荒淫无度,如今得到这样的下场,也是他的命运。不过这人有个优点,当我们的解放大军逼进大都时,他居然知道天命已定,不战而退,所以我们就给他谥‘顺’,称他为元顺帝吧。”

群臣都认为这是朱元璋最高智慧的结晶之一,一个叫刘炳的御史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拍马屁的机会,从群臣中走出来,正要拍朱元璋,朱元璋突然把脸一沉,像是死了七天准备还魂的人一样,冷冰冰地对刘炳说:“你就不要祝贺了吧,你曾在前朝做过官!”

刘炳大吃一惊,站在那里无所适从。他突然感到杀机四伏,浑身如筛糠,哆嗦了起来。幸运的是,朱元璋只是看了他一眼,随后就开始扫向群臣。他看到了刘伯温在弘文馆的同事危素。危素也是前朝的官,而且来为朱元璋工作才一年,他在元大都被攻破后才投降朱元璋,在元政府,他曾坐到副宰相的位置。当他和朱元璋的目光一接触时,他看到的不是杀机,而是变态的嘲讽。朱元璋的眼神告诉他,你曾经的主子死了,你怎么不悲伤,还庆贺啊,这是什么人啊!

刘伯温站在群臣中,特别突出。因为他最近总如行尸走肉,毫无生气。这就如同一片麦地中突然长出一棵向日葵,所以,朱元璋很快就扫到了他身上。

刘伯温的内心很不是滋味。他就是为前朝政府效力的人,而且在位时尽职尽责。他不敢抬头去迎接朱元璋那变态的目光,但他也不能就这样装死。他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突然就听到朱元璋说:“凡是在元朝工作过的官员,不许庆贺。”然后,又狞笑着,一字一句地说道,“这是命令。”

为前朝政府工作的人不止刘伯温一个,当然也不止刘炳和危素两个。所以刘伯温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在这个时候,朱元璋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丑化他,他都已超然度外。

当他在那里胡思乱想时,又听朱元璋大呼小叫起来。朱元璋指着徐达的报捷书,说:“你们看看徐达这报捷书写的,太不像话,把元顺帝和他的政府污蔑得一无是处。凡事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嘛,蒙古人主宰我们中国百年,我和大家的父母都是在人家的政策上才吃上饭的,没有元政府,怎么能有我们呢?”

群臣叩头,大声称赞皇帝的恢宏气度和真知灼见,深为自己和徐达的褊狭浅薄而感到内疚。朱元璋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戏也演得差不多了,于是大手一挥,说:“散朝,欢庆三天,群臣谢恩。”又补充了一句,“在前朝政府工作的人不许庆祝哟!”

时光如果倒流三十年,刘伯温肯定会臭骂朱元璋是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想当初,他朱元璋死皮赖脸地招揽元政府的官员为他工作,仅以刘伯温为例,他朱元璋派人四次来请。刘伯温几乎是看着朱元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指引着他,让他别走岔路,让他走一条最简捷的通往成功之路。种种艰辛和出生入死,最后换来的是他朱元璋对自己明目张胆的嘲弄。

不过在1370年,六十岁的刘伯温对这样的事提不起任何激动情绪来。他走出朝堂,看着乌云慢悠悠地遮盖太阳,他想到的唯一一件事是,如何跟朱元璋处理好关系,给自己告老还乡留条路。

关于帝王的忘恩负义,刘邦可谓标杆。楚汉战争期间,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突袭项羽的大本营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当时正在北方作战,听到这个消息后,带领三万骑兵突击队,回救彭城。凭借精密的作战计划和震惊宇宙的勇气,项羽把刘邦的几十万人马瞬间击败。刘邦在逃跑的途中,被追捕他的项羽大将丁公追上,刘邦跳下马来,厚着脸皮求情说:“我们两个都是一代贤才,为什么不能相容?”丁公这人四肢发达,但头脑简单,而且当时似乎走火入魔了,居然放了刘邦。后来刘邦击败项羽,做了皇帝,丁公想起这位一代贤才,认为自己有恩于他,于是美滋滋地去见刘邦,希望刘邦能偿还那笔恩情债。刘邦果然偿还,他把丁公绑起来,带到军营巡回示众,最后说:“丁公这畜生身为项羽的部下,却不忠于项羽,私自释放了我。使项羽丧失天下的,就是他。”丁公这个时候才有机会瞠目结舌,不过只是一瞬间,因为刘邦马上就砍了他的脑袋。刘邦让人拎着他的脑袋又巡回示众,说:“后世做人家部下的,不可效法丁公。”

司马光曾对这件事作了大段的评论。他说:“刘邦自起兵后,网罗天下豪杰,招降纳叛,数都数不清,等到做了皇帝,却只有丁公一人受到惩罚,这是什么原因?因为进取和守成,形势不同。当群雄血战疆场时,人民并没有固定的领袖,只要前来投奔,就一律接受。有的人因为有才华不来投奔,还要千方百计‘赚’上山来,这是理所当然。等到已成了皇帝,四海之内,都是臣民。假如不强调礼教仁义,臣民们仍心怀二志,谋取政治暴利,国家岂能长久安定?是以必须要用大义作为标准,向天下人显示——只要你是叛徒,连领袖都不能容你。用背叛领袖的手段去结私人恩德,虽然饶了自己一命,仍然以不义相待。”

司马光的意思是说,作为君主“忘恩负义”是必需的权术,其目的只是阻吓“后世”的人不要效法被忘恩负义掉的那个人。回过头来看朱元璋,朱元璋在1370年六月那次朝堂上下的那个命令比“忘恩负义”要令人痛恨,甚至使人作呕。他虽然没有杀人,但却深入骨髓地羞辱了那群前朝政府的人,这种羞辱对某些知识分子来说,比死亡还痛苦。

刘伯温正是从这件事上看到了朱元璋那变异的性格,所以他得出了最后的结论:如果还保持从前的“导师”角色和耿直性格,他将死无葬身之地。他也找到了方法:做一个顺着朱元璋的“奴才”角色,改变自己耿直的性格。

有人说,本性难移。那是长远的说法,在短时期内,受到外界压迫时,任何人的性格都可以改变。刘伯温在确定了这一思路后,很快就来了一件事,让他有了精彩的表演机会。

朱元璋一直处在兴奋中。北元的伤筋断骨让他对北方的形势乐观起来,他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宣传自己是“中国之主”这一重要概念。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颁下诏书,名为《平定沙漠诏》,诏书说:“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庚申之君荒淫昏弱、纪纲大败,由是豪杰并起,海内瓜分,虽元兵四出,无救于乱,此天意也。”意思是说,元王朝是正统,我出家要饭的时候虽然苦点,可也是愿意当元朝顺民的,但是天命要元灭亡,我真是唉声叹气无可奈何。然后,他又说:“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非取天下于元氏。”针对这点,他给出了解释,他说当时天下盗贼蜂起,天下本来就不是元朝的,而是群雄的了。我们仔细观察他这句话,发现他说得很对。他的确没有从元朝手中夺取政权,因为他自造反以来,和元朝军队的交战屈指可数。他一直在和他的那些战友作战,他以杀戮他的战友为荣耀,现在还恬不知耻地说出来。从朱元璋的身上,我们看到,世界上的确有“不要脸”这回事。

第二件事,颁下诏书的第二天,他就在朝堂上问群臣:“你们说说看,为什么我能得天下,元王朝会失天下?”

这和当初刘邦问群臣“为什么我打败了项羽,而项羽没有打败我”是一个调子,都有点沾沾自喜的味道。人类最大的特长就是“事后诸葛”式总结。元王朝为什么会失去天下,我们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这是因为它败了,正如验尸一样,尸体都摆在那里,你肯定能找出一个甚至是多个死因。但如果让你找出一个大活人的死因,你能找出来吗?

朱元璋得了天下,“事后诸葛”式的人也能找出很多原因,比如他心胸开阔、知人善任,他的军队有纪律,他有远大理想、伟大的战略等等。问题是,陈友谅也知人善任,怎么就没有得到天下?王保保的军队纪律最严,为什么没有得到天下?

实际上,任何一个皇帝的成功都有很多偶然因素。如果不是刘伯温,朱元璋在鄱阳湖上早被陈友谅炸成肉末了。再较真一点说,没有刘伯温的指导,他朱元璋不被陈友谅吞吃就拜佛吧,哪里还有机会得到天下?

不过当他问出这句话时,群臣们就开始思考,是啊,我们伟大的皇帝是怎么得到天下的?说具体的,这怎么可以?这位皇帝身上虽然有优点,可也有致命的缺点啊,比如多疑、喜怒无常、暴戾恣睢。

就在他们思考时,刘伯温已抢先一步,说了下面一段话:“自古夷狄就没有哪个能治理好中国的,元王朝以蒙古人入主中原,愚昧无知,天都厌恶它。再加上末代皇帝元顺帝荒淫无度,政令松弛,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哪能不灭呢?”刘伯温一向不善于拍马屁,所以根本没有拍到点子上,拍马屁要“快、准、狠”,第一句话就要进入正题,可刘伯温说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到正题。他说的这些话背后的意思是,朱元璋所以得到天下是因为元朝当政者无道,这就好像苹果熟了掉到地上,被朱元璋捡到一样。

刘伯温发现朱元璋显出不耐烦的颜色,立即步入正题:“幸好天下出了皇帝您,不但英明神武,还百战百胜,所向无敌,这才救民于水火之中,所以您得天下是天经地义。”

刘伯温说完这段话,等着朱元璋的反应,没有等到。因为看上去,朱元璋在沉思,实际上他是在想,刘伯温这老头怎么拍上我马屁了?这真是破天荒的事。不过,虽然他拍得我很舒服,可我还是要挤对他一下,让他不要以为自己的见解就真的是正确的。他那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是我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时代。

他看向刘伯温,语气冷酷:“你没有看《平定沙漠诏》吧?这话我早就说过,我是不得已才起兵,而且我起兵时根本没有想和元王朝作对。所以说,我取天下并不是取自元朝之手,而是取自群雄之手。”

刘伯温惊愕,颤颤巍巍得更厉害了。

朱元璋看到刘伯温像个上了发条的玩偶,在那里不停地震颤,心里不由得起了一点怜悯。他在一瞬间回首往事,看到刘伯温带着他走过惊涛骇浪和血雨腥风。这人还是可以的,他这样想。于是,他极吝啬地赞扬了刘伯温一下:“不过你说的,自古夷狄就没有哪个能治理好中国这句话很中肯。”

这是近三年来,朱元璋唯一一次对刘伯温的口头表扬,这让刘伯温心弦震动。他想,也许我能有个好下场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607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