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关羽的最后时刻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0-05-24 19:23:30 0 夏侯惇

被雪藏的主力

从建安十五年(210年),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起,一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出征樊城,关羽除了镇守荆州之外,最大的政绩就是“新江陵”工程了。关羽对江陵进行了扩建,连着旧城又铸新城。关羽拎着“万人敌”刀,亲自监工,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关羽捋着美髯,对建筑工人说:把土夯实再夯实,墙厚一点再厚一点,让东吴人插上翅膀也飞不进来。

有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再无东顾之忧,就放开手脚折腾。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刘备出兵汉中。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的定军山之战,老将黄忠斩杀曹操在汉中的主帅夏侯渊,威震汉中。

从建安十六年刘备入川,到建安二十四年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这八年时间,正是刘备的事业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时期,然而,这一切,几乎都与关羽无关。当然,每次益州的人马打了胜仗,关羽照例跟着受赏,并且是最高标准。可是,根本没上战场的关羽,每每领赏,总是不爽。就像一个球员,球队胜利了,他也跟着上了领奖台,其实他一分钟也没上场,这滋味,好受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迎来了汉中派来的特使。特使拿出一个奏章,要关羽签字。关羽拿过来一看,是益州和汉中群众强烈要求封刘备为王的请愿书,这个请愿书是给远在许都的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的。此时皇帝被曹操掌握,曹操绝对不会批准这个请愿书。可是,刘备本来就没打算让曹操批准,甚至根本就没打算让皇帝看到这个奏章。这个请愿书的作用,就是让刘备自立为王具有了“法律意义”。

关羽说:我第一个签,我是从一开始就跟着主公的,我盼这一天已经盼了半辈子了!汉中特使说:遗憾,第一个由马将军签了。关羽纳闷:什么马将军驴将军的,我关羽不是第一,谁是第一?成都特使说:第一个签字位置是马超将军的,你签字的位置是第六个。

倒霉催的,连前五也没进!在这样的请愿书上签字排名,和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上的站队顺序一样,马虎不得。关羽很难接受自己排第六的现实,但是,他还是服从大局,在奏章上签了字。只要刘备的事情办好,关羽认为自己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天下之大,也就是刘备,能让关羽委曲求全。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下,刘备“被封”为汉中王。“大桑树集团”升级为“大桑树王国”,就业机会多了,岗位多了,刘备就对班子进行优化组合。刘备与诸葛亮在召开四方将军任命讨论会。关羽任前将军,张飞任右将军,马超任左将军,这个二人很快取得了一致意见。在讨论后将军的人选时,二人有了分歧。刘备说是黄忠,诸葛亮说是另外的人(有学者考证说是赵云)。诸葛亮说:“黄忠的名望,本来就没到关羽、马超的水平,却让黄忠与他们同列。马超、张飞在身边,亲睹了黄忠立功,尚且可以说服他们。关羽远在荆州,恐怕知道了肯定会不高兴,恐怕不行吧。”刘备却早有主意,说:“我自有解决办法。”刘备的办法就是派能言善辩又敢于直言的费诗前去荆州宣布对关羽的任命。

诸葛亮果然料事如神,关羽并没有为自己被拜为前将军而高兴(在他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而是为黄忠被拜为后将军而愤怒,他瞪着眼对费诗说:“我拒绝接受任命!”费诗按照早就打好的腹稿问:“怎么,关将军莫非嫌前将军这个帽子太轻?”关羽憋红着脸说:“大丈夫是不能与老兵同列的!(‘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幸亏来之前早就做好了论证,费诗不紧不慢地说:“那些建立功业的人,所用之人不会是一个的。过去,萧何、曹参与高祖是少小亲旧,可是,陈平、韩信后来亡命投奔高祖,最后排定官位,韩信是首席,也没有听说过萧何、曹参因此而有怨言。现在汉王(刘备)因为黄忠有一时之功(斩夏侯渊),特意尊崇他,可是,在汉王心里,黄忠会超过您吗!(‘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况且汉王与您就像一个人一样(‘譬犹一体’),休戚与共,祸福共享。我认为您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我就是一个办事人员,奉命而来,您如果不受拜,我转身便走,只是为您的举动感到可惜,恐怕以后你会后悔的!”

这番话,暗藏玄机,既给关羽戴了高帽,又抓了他的小辫,还顺手打了他一棍子,哄得关羽飘飘然忘记了自己姓关,同时又逼得他不得不接受封拜。

关羽跪下,叩头,谢恩,接受了任命。当然,关羽也不是吓大的,让他乖乖下跪的,是费诗带来的两件宝贝符节和黄钺。“节”(节旄)代表皇帝的身份,“斧钺”专属君王,偶尔会暂借给人臣,称为“假节钺”。在君王所有的授权方式之中,“假节钺”的规格是最高的。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大将的权力。

此时,在“大桑树王国”,拥有“假节钺”殊荣的,关羽一人而已。刘备这样做,首先是对他的安抚。

费诗走的当天晚上,关羽军中,全军上下,都在窃窃私语:

“以后都小心点,说不定他哪一天胡子捋不正就杀人解气,别忘了他手里有节钺啊!”

“他本来就是汉王的红人,瞧谁也是小菜,现在有了节钺,恐怕别人都是咸菜,只有他是大餐了!”

“看来要打大仗了,节钺一般是赐给出征大将的。”

“打曹操还是打孙权?”

“打曹操吧,得中原者得天下,我看汉王志在中原!”

……

大家都看出来了,关羽是“大桑树王国”雪藏在荆州的主力。

关羽处在曹操与孙权的夹击中,风平浪静的荆州,实际上浊流暗涌。历来,战争不一定是刀与剑的较量,可能还是笑脸与寒暄之下的较量。

关羽接待了一个媒人孙权要关羽的女儿做他的儿媳。关羽似乎很讨厌孙权做亲家的请求。

放屁!放狗屁!关羽拍桌子的动静有点儿大,他痛骂媒人:把老子当猴耍呢!“羽辱骂使者,不许婚。”

关羽的愤怒在于孙权要他做背叛刘备的小人。孙权要与关羽结为亲家,这是跨国婚姻。按照正常程序,孙权得先向刘备提亲。关羽镇守一方,孙权跨过刘备,直接与关羽联姻,这就是离间关羽与刘备,要关羽倒向东吴,或者要他搞独立王国。

要我背叛大哥,我是这样的人吗?我关羽在你眼里就是那种出卖主公的小人?关羽感觉自己被侮辱了。

媒人灰溜溜地向孙权复命。阴谋被揭露,孙权恼羞成怒(“权大怒”):敬酒不吃吃罚酒,有你好看的!

孙权想借婚姻把“大桑树王国”的荆州主力拉过来,结果蹭了一鼻子狗屎。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关羽接到了兵发樊城的命令。刘备这样做,是受了隆中对的诱惑。这么多年,刘备不惜雪藏“万人敌”关羽,就是为了隆中对里那句最具诱惑力的话:“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关羽,就是那个“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上将。雪藏多年的主力,闪亮登场!

老天的眷顾

关羽得令,热血沸腾,踌躇满志,隆中对中设想的美好前景就要在“万人敌”刀的锋芒下实现了!

这几年,关羽就像一个接连错过了奥运会世锦赛的实力派运动员,看着别人绕场欢呼,自己只有做观众的份儿,干着急没办法。攻取益州,夺取汉中,“大桑树集团”实现跳跃式发展,可是,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却缺席了关羽。现在,关羽终于可以上场了!刘备把关羽雪藏在荆州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这一天。唯有关羽,才是那个“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上将。

关羽还是没有急着出征,他就像一个耐心的猎人,要出门打猎了,先把自家的篱笆扎牢,以免他不在的时候野狗闯入。北上,要防备孙权背后捅刀子。

他把南郡太守糜芳找来:“你,守江陵。”又把将军士仁找来:“你,守公安。”关羽给他们更重要的任务是为前线提供粮食辎重。关羽说:“我给你们留足兵力,给我看好家,可千万不要出什么问题。别忘了,我是有节钺的!”

他想不到的是,最后,他就是倒在了节钺上。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出发了。随行的,是他的儿子关平(《三国演义》中为关羽过五关时所收义子)。

马踏襄樊,刀覆长江。鞭指中原,矢志北斗。这一去,血海里趟过死路上踏过,一腔碧血酬三生知己。

这一去,是永远的去。

关羽率领荆州之军直向宛、洛,刘备应该按照隆中对的构思,率军出川,与关羽协同作战,可是,刘备忙着称帝的事儿,没有这样做;刘备也可以让驻守上庸、房陵、西城的刘封和孟达沿汉水南下,那也相当于“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了,这样就能对关羽形成大举声援之势,可是,也许是太相信关羽了,刘备没有这样做。即使再退一步,刘备也可以授予关羽调动刘封和孟达诸郡驻军的权力,以应急需,可是,也许是疏忽,刘备没有这样做。

“命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隆中对两翼起飞的战略,最后打了折扣,成了关羽的孤翅单飞。

这次出征,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要折翼的。

关羽的目标是襄阳和樊城。对蜀汉来说,只有夺取襄阳、樊城,才能北上宛洛谋击曹操。关羽分兵出击,把本来人数不多的北伐军一分为二,一支他率领,包围了曹仁驻守的樊城,另一支则包围了吕常驻守的襄阳。奠定三国鼎立版图的襄樊之战,正式爆发。

这个架势一摆开,吕蒙就笑了:美髯哥读《春秋》不读《孙子》,不懂兵法啊!

孙子说过:“攻城则力屈”,何况是同时分力攻二城。前有偌大的中原,曹操援兵肯定会源源不断地来到,后有阴险的东吴,随时有可能在背后袭击。这时,关羽应该集中全副兵力,闪电般地拿下襄阳和樊城中的一个,然后据守,再图另外一城。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万一背后东吴袭击得手,关羽最起码还能有个安身之所。

关羽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他之所以不急着攻下其中一座城池,而是分兵出击,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兵力足够强大,即使分兵,也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关羽的自信来自孙权,因为出发前,孙权就要求出兵加入到讨伐曹贼的伟大革命行动中来(“权遣使求助”)。孙权要做义工,关羽当然很高兴。每个大型活动,主办方都高度欢迎志愿者。

本来就自以为胜券在握的关羽,有了孙权的许诺,就认为自己应该更具有革命气魄,于是分兵出击二城,等着孙权的志愿兵赶到。

曹操深知樊城不能有失,就精选了三万重兵,一共七支部队,由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大将于禁带领,浩浩荡荡来到了战场。于禁率军到达樊城后,与早就驻屯于樊城北的立义将军庞德会师。

这一下,攻城对关羽来说成了奢望:要想靠近樊城,必须先过于禁七军这一关。关羽现在意识到集中兵力的重要性了,但是要调回围攻襄阳的部队,已经来不及了。关羽把希望寄托在东吴志愿军上。派去打探消息的人汇报说:东吴志愿军出发倒是出发了,可是走得比蜗牛还慢。关羽问:东吴人平时走路有这么慢吗?打探消息的人汇报说:他们有两条新定的军规,第一条是走得比蜗牛慢的人有赏,走得比蜗牛快的人受罚。

明白了,全明白了!孙权先说与关羽合力北伐,诱使他分兵出击,然后缓兵不前,致关羽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无耻小人!关羽很是鄙夷东吴的阴谋。关羽忽视了一点,有时候,正人君子往往最容易倒在无耻小人的阴谋里。

抬头看,头顶上是浓浓的乌云,关羽的心情比这乌云还要沉重。于禁七军,几乎全是孔武善战的北方人,而关羽,带领的不过是一些水军。关羽要攻城,就要上岸,上岸就要先和于禁七军遭遇。很可能,关羽的水军战士,还没到樊城城墙下,就倒在了北方战马的铁蹄下。

一道闪电,撕破夜幕,刺过乌云,一闪,转而消失了,就像死亡之神的亮相。

“要下雨了!”关羽喃喃自语。已经是八月天了,八月的襄樊,抓一把空气,能攥出水来。轰隆隆轰隆隆!巨雷从远方滚来,又向远方滚去。大雨说来就来了。

大雨一连下了七八天,还没有要变小的意思。关羽凝望着汹涌奔腾的汉水,若有所思。

镇守荆州多年的关羽,知道老天爷要帮他了。他放下手中的《春秋》,大声下令:所有战士,拿好武器!全体战船,紧急集合,准备战斗!

盼望着,盼望着,洪水终于来了。“秋,大霖雨,汉水泛滥”“平地水五六丈”。可怜的于禁七军,大都是北方来的“旱鸭子”,哪里见过如此洪水,他们惊叫着,狂喊着,丢掉武器,丢掉甲衣,被洪水追得四处乱窜,有人上树梢,有人上屋顶,全都四肢战栗地望着滔滔洪水,仿佛看到死亡的脚步逼近。

天无绝人之路,有船来了!

来的是关羽的战船,关羽当然不是来抢险救灾的,而是来索命的。关羽站在船头,意气风发,捋着美髯,指挥着全副武装的水兵对于禁七军发起进攻。

战场上的奇迹发生了:于禁的士兵不但不反抗甚至逃跑,而是热烈地欢迎敌人的到来,甚至,有的士兵还在埋怨关羽:你怎么不早来了呢,害得我抱了半天树,全身都麻了!

当时的情形是,他们要么被洪水吞噬,要么上关羽的船,虽是被俘,但是最起码还能活下来。

不过,也有不想活的。庞德也被俘虏了,关羽劝他投降:“在我关羽面前,除了投降,还有其他选择吗?”庞德大骂:“小子,什么是投降呢!魏王带甲百万,威震天下;你的刘备,庸才一个,哪里是对手!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

居然骂英明伟大的汉王是“庸才”,是“贼”,如此嚣张,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关羽当场就宣布了庞德的死刑,立即执行。关羽还是杀了一个有气节的人。庞德人头落地,关羽指着他的尸体,摸摸额头上那个还未完全痊愈的伤疤,对部下说:看,这就是传说中的“白马将军”,他最终还不是败在我手里了吗!这时,关羽完全忘记了当年曹操曾大度地放他回到刘备身边。

不是关羽嗜杀,是庞德伤害了关羽高傲的羽毛。庞德原为马超部将,马超被曹操击败后,庞德随其奔汉中投靠张鲁。曹操定汉中,庞德随众人降曹。关羽来到樊城之下,城中诸将对他指指点点,一脸狐疑,庞德是马超部将,其从兄庞柔又在蜀为官,众人猜疑他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誓师大会上,庞德发布自己的誓言:“我蒙国恩,义在效死。我一定亲自去攻击关羽,今年,不是关羽杀死我,就是我杀死关羽。”

这个慷慨的誓言传到了关羽军中,士兵们窃窃私语:看来关将军也不过如此啊,庞德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呀。庞德不是发誓之后就忘的人,每当看到关羽,他就拍马上前。终于有一次,关羽和庞德遭遇,关羽居然没占到便宜,被庞德一箭射中面额(“射羽中额”),差点儿要了关羽的命。关羽的额头,也留下了一个伤口,从那时起,关羽就不那么喜欢照镜子了。谁愿意欣赏自己的伤口呢?

双方的士兵,很是失望:传说中的“万人敌”,真的不过如此!

无论如何,关羽的名气在那里,能够射中关羽的额头,庞德成名了。庞德常骑白马,每当他出现在关羽士兵眼前时,士兵们就胆战心惊,相互告诫提防着点儿这个白马将军。

让关羽解气的是,最终白马将军还是败在了他的手上。于禁的三万精兵,就这样不堪一击,全都成了关羽的俘虏。关羽,捡了老天的便宜。

《三国演义》里,有“关云长放水淹七军”一回,说关羽预知洪水将至,派人堵住各处水口,等到暴雨来时,放水淹了于禁七军,把上天之力,写成了关羽之功。《三国演义》里,关羽能预知天气,能在短短几天内对汉水进行截流,然后适时泄洪,简直可以胜任三峡水利工程的总工程师。很明显,这是一种夸张的文学虚构。

连环错

关羽尽降于禁七军,荆州大地震动了。最先可能会感到害怕的是孙权,他恐怕关羽责怪他救军迟到,也可能他根本就不怕关羽,只想来分一杯羹,于是先派主簿来对关羽的胜利表示衷心的祝贺,然后说东吴志愿军马上就到。关羽冷眼看着孙权的这个主簿,想起刚刚被孙权“放鸽子”,就骂道:“臭小子竟敢这样哄老子(“鲗子敢尔”),如果打下樊城来,我就把你灭了!”

于禁的三万降卒,让关羽坐在了云彩之上。坐在云彩之上的人,最后肯定跌得很惨。

孙权为关羽对自己的轻蔑而感到欣喜若狂:就是要你看不起我,你看不起我,就不会对我下手,就不会防备我,这样我就有机会。

为了进一步稳住关羽,孙权亲自写了一封信,向关羽谢罪,并且许诺将要亲自带兵前往援助关羽。关羽彻底放心了,不再把东吴看成是潜在威胁,盘算着把固守南郡的军队调来樊城前线。

轻视东吴,是关羽犯的又一个错误。而这仅仅是关羽的连环错误中的一环而已。

于禁投降之后,远在洛阳的曹操也感到了害怕。接收了于禁七军之后,关羽在荆州的威慑力大大增强,曹操所任命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了关羽,梁(今河南开封一带)、郏(今河南郏县)、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等地的小股反曹势力,纷纷响应关羽,遥受关羽的印号,“为之支党”。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不是曹操,不是孙权,不是刘备,而是关羽(“威震华夏”)。曹魏的整个南方前线,只剩樊城、襄阳二城尚在支撑。曹操召开应急会议,讨论“徙许都以避其锐”的应急预案。

无论孙权,还是曹操,他们的恐慌,都不如曹仁的恐慌来得真切。曹仁苦守樊城,只有数千人马。洪水灌进樊城之内,“城不没者数板”(城高二尺为一板,可见水面已距城头不足一丈),城墙处处崩坏。幸亏那时没有豆腐渣工程,否则,十几天的大雨,早就把城墙给泡倒了,那时曹仁就只能像于禁一样投降关羽或者像庞德一样被杀了。

关羽乘船临城,包围了樊城数重。樊城内外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士气低落,势如累卵。这时的关羽占据绝对优势,所有人都以为,樊城什么时候攻下来,全凭关羽选定一个黄道吉日了。

可是,这个黄道吉日始终没来到。关羽徘徊在凯旋门口,始终没有迈出最后一步。面对“钉子户”曹仁,关羽也丝毫没有暴力拆迁的勇气,“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当时,关羽几乎胜券在握,樊城内“众皆失色”,有人打算弃城而逃,对曹仁说:“形势危急,我们的力量难以支撑,只有趁关羽还未合围的时候,乘轻船夜走,虽然失城,尚可全身。”可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形势这么有利,关羽硬是没打下樊城来,我们不得不说,这个被后世敬奉的武圣,也太笨了一点。

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久围樊城,局面占优,却不能出奇制胜。这样的人,没有能力拥抱胜利,只能败走麦城。

樊城是一匹再添一根稻草就要倒下去的骆驼,关羽却腾不出手来添上这根稻草。关羽太忙了,忙得连正事都没时间去做。郏地人说要归附关羽,关羽居然像模像样地派人带兵去接管这个毫无战略地位的地方。

更搞笑的是,关羽这段时间还忙着接受高帽子。梁、郏、陆浑等地的反曹人士,纷纷派人来向关羽表忠,说一些阿谀奉承的话,关羽也很受用。接待,座谈,讲话,训示,联欢,任命,关羽忙得不亦乐乎。这个过程,关羽很享受。

不能集中力量来实施攻取樊城的战略目标,关羽这是自作孽。

已经产生了弃城想法的曹仁,惊喜地发现,城外的进攻突然停了下来。原来,关羽把打仗当成了球赛,叫了暂停,不,应该是中途离场。关羽要回一趟南郡,用战船把于禁的三万降卒送回去。三万降卒,比带来攻打樊城的人还多,要把他们运回去,调船,押送,都需要不少人手,这样一来,樊城前线,蜀汉军队几乎没人了。

在敌人奄奄一息的时刻,关羽松开了扼住敌人喉咙的手。机会来了,曹仁想趁机弃城而逃,可是和他搭档守城的汝南太守满宠,说如果弃城而去,黄河以南,“非复国家所有,君宜待之”。满宠认为曹操肯定不会放弃樊城,肯定会派援兵来的。

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关羽离开前线,不得不说他过于托大。

关羽要回到荆州大本营了。南郡,蜀汉的荆州大本营,南郡太守麋芳和将军士仁却蹲在一片废墟前,抱着头,愁容相对。南郡城失火,军粮军器烧毁了不少。士仁和麋芳知道关羽一定会启动问责程序,让关羽问责,还不如烧死好受呢!

这段时间,他们一直负责供应前线军粮。在那个动不动就发生因饥荒而出现人吃人惨剧的时代,军粮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难以避免地,二人有时输送军粮不那么及时。这时,关羽就让人捎话给他们:“回来后饶不了你们!”他们好歹也是郡守和大将,还有一位是国舅,天天被关羽搞得寝食不安。

士仁和糜芳,难兄难弟,互诉苦水:

就那些军粮储备,一下子多了于禁的三万降卒,三万张嘴,靠什么来喂呢!

这哪是俘虏,简直是曹操派来消耗我们军粮的。

他哪里知道我们的苦呢,只知道要粮,要粮,要粮……

他还说要我们当心他的“万人敌”刀呢!

哼,谁怕谁呢,要是没有我们,他回来找鬼呀!

……

不出所料,回到南郡的关羽,把他们叫到江陵,指着火灾后的废墟,严肃地对他们说:大战当前,你们居然玩忽职守,我可是握有节钺的,说斩你们,比杀个小鸡仔还容易。

关羽指指于禁的三万降卒,厉声说:给这三万人解决吃的、住的、穿的,给他们配备武器,要快。关羽要他们与死亡赛跑,关羽假节钺,是有权力把他们随时杀掉的。

士仁和麋芳想,好歹手头还有一点士兵,那就让这些士兵去老百姓家里“筹粮”吧。可是,关羽把他们这最后的希望也打破了,关羽说要把南郡守军大部分调到樊城前线。

士仁和麋芳大惊:要是吕蒙来袭,那一切就都完了!他们绝非杞人忧天,荆州就是那么一块蛋糕,谁也想多吃一口。蜀吴双方对荆州的争夺由来已久,只是当面对共同的敌人曹操时,双方才暂时“团结”。鲁肃死后,东吴大都督吕蒙驻守陆口(今湖北省嘉鱼县陆溪镇周围),与关羽分土接境,可以说是肘腋之患。

可是,关羽说士仁和麋芳是在杞人忧天。他捋着美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说吕蒙已经请了病假回建业治病去了。士仁和麋芳担心东吴还会派其他人来,关羽把一封信扔到他们脚下:睁开眼看看,看看东吴新派来的人是如何崇拜我的!

信是接替吕蒙守陆口的陆逊写的。陆逊?士仁和麋芳几乎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这个叫陆逊的人,在信里首先赞扬了关羽不费什么力气就取得了伟大胜利,太让人崇拜了(“小举大克,一何巍巍”),接着谦卑地要求得到关羽的指导(“延慕光尘,思廪良规”)。

关羽指着信说:看看,看看,这小子在我面前自称“仆书生”,毕恭毕敬,也就是你们两个窝囊废拿他当角儿!就这样,关羽把南郡守军主力,带到了樊城前线。

关羽一离开江陵,陆逊就急忙写信给孙权:蜀贼兵力空虚了,我们可以趁机夺回本该属于我们的地盘了!孙权把这封信给吕蒙看:果如你所料!

一个人,习惯了走路看天,就看不到前面的陷阱了。关羽剑指樊城但留重兵防后,吕蒙知道关羽这是在防备他,他就诈病回建业,另派毫无名气的年轻人陆逊代替自己,陆逊又用“表忠信”给关羽戴高帽子。

高帽子是最容易压垮一个人的。关羽以为东吴人都跪在地上给自己提鞋了,就毫无戒备地把后方重兵调往前线,重新回到了樊城之下。

当于禁七军覆没,关羽围困樊城之时,曹操也曾动过迁都以避锋芒的念头,但是司马懿和蒋济极力劝阻,说孙权一定不愿意关羽得志,可以派人劝孙权偷袭关羽背后,作为“出场费”,答应孙权割江南封赏孙权,那时,“樊围自解”。曹操投之以桃,孙权报之以李,立刻写信给曹操,请求朝廷给他“讨羽自效”的权力。魏和吴的联盟就这样形成了,关羽不但彻底失去了夺取樊城的机会,而且开始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淖。

对于失荆州这事,人们喜欢用“大意失荆州”来为自己心目中的“武圣”开脱,其实,关羽是在大把大把地挥霍掉所有机会之后,才被死亡之神瞄准的。

曾经有一份唾手可得的胜利放在关羽面前,他没有珍惜,等他失去的时候他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高手面前败下阵来

曹操虽然成功地说服了孙权攻关羽后方,但是老奸巨猾的他知道孙权靠不住,要救襄樊,还得靠自己。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曹操派平寇将军徐晃屯宛城,先期救樊城。徐晃,出现在了襄樊战场上,他要与曾经的好友关羽展开一场较量。彼此知根知底的朋友,一旦为敌,场面则异常火暴。

建安二十四年的焦点之战羽晃对决开始了。双方队员登场:关羽,名列“蜀汉五虎将”;徐晃,名列“曹营五子良将”。

这是一场怎样惊心动魄的对决呢?两强相遇,鹿死谁手,每个人都在翘首以待。

比赛正式开始了,关羽咄咄逼人,节节推进,显示了“万人敌”的强大杀伤力。徐晃只是在自己的后场防守,龟守阳陵陂。

场上比分,0:0!

嘉宾点评:

由于宛洛的曹军精锐都随于禁南下,后尽降关羽,因此徐晃所率领的都是新卒,战斗力差,徐晃因此不敢与关羽争锋。弱队遭遇强队,最好的战术就是防守反击。关羽虽然在樊城前锋线暂时局面占优,但这是以南郡后防线空虚为代价的。

比赛继续进行。正面不敌,徐晃另辟蹊径。当时蜀汉军队一部屯偃城(今湖北襄阳境内),徐晃率兵绕到蜀汉军队背后构筑工事,表示要截断蜀汉军队后路,关羽调度无方,蜀汉军队害怕,“烧屯走”。不费一兵一卒,徐晃便下偃师。

场上比分,1:0!

嘉宾点评:

徐晃精通兵法,出奇制胜;关羽不懂谋略,以优势兵力围樊二月而不克,师劳力疲。

比赛继续进行。徐晃军队向前推进的速度极其缓慢,简直就是中国男足的招牌战术:站着防守,走着进攻。徐晃部下不甘心堕落到中国男足队员的地步,就哭着喊着要求快速推进。曹操派来参赞军务的议郎赵俨严格贯彻“缓救樊城”的战术思想,要求徐晃尽可能地把关羽推给孙权来对付。于是,徐晃率军“连营稍前”,其前军竟在距离关羽围困樊城部队三丈远的地方驻扎下来。就在关羽的眼皮底下,徐晃派人挖了一条地道,通到城下,然后用箭把信射进城内,告诉曹仁援军到了。

场上比分,2:0!

嘉宾点评:

樊城之下,早成关羽主场,客队徐晃却能轻而易举地渗透进来,在对手主场驻扎。关羽已经无力阻挡徐晃的推进,同时又掉进曹魏和孙吴联手的阴谋里,毫无防范。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关羽兴重兵而不察形势,败亦必矣。

比赛继续进行。曹操故意把孙权偷袭江陵、公安二城的消息散布在樊城战场,樊城曹仁军闻讯,“志气百倍”;关羽闻之,心生犹豫,进退维谷:一方面,关羽围困樊城数月,“有必破之势,释之而去,必丧前功”,到嘴边的肥肉吃不下去,确实心有不甘;另一方面,关羽虽然以为孙权在自己面前一贯是孙子,但是本能的警惕还是让他担心后方有失。誓破樊城的决心动摇了,回救荆州的决心还下不了。关羽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场上比分,3:0!

嘉宾点评:

曹操当时在汉中也面临类似关羽的两难之境,遂有“鸡肋”之叹而弃汉中。惜关羽迟疑不决,不撤樊城之围而有江陵之失。

曹操的“攻心战”沉重打击了关羽,徐晃有强大的曹操做推手,关羽却与益州隔绝,孤军奋战。刘备和诸葛亮对襄樊之战无所作为,也是关羽失败的一大原因。益州当时为何游离在襄樊之战之外,史家对此争论不休,最主要的观点有“出川路艰,速救不及”“过度信任关羽,盲目乐观战果”“限制关羽势力,防其坐大欺主”等,这里面的是是非非,全凭后人评说。

比赛继续进行。曹操先后给徐晃派去了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军队。徐晃兵力既增,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关羽犹豫之际对其发动进攻。因为洪水的原因,关羽亲自率军驻于地势高的围头屯,其余的蜀汉军队又分别屯驻在另外四冢(土丘)之上。徐晃扬言要攻围头屯,却暗地里派军强攻另外四冢。眼见四冢将破,关羽亲率步骑五千人下屯救援,徐晃率军迎击,力战,关羽败退回围头屯,徐晃乘胜集结兵力,紧随败退的蜀汉军队冲进围头屯,攻陷了蜀汉军队军营。蜀汉军队大败,许多士兵“自投沔水(汉水)死”。投降关羽的荆州刺史胡修和南乡太守傅方也在此战中被徐晃军杀死。

瞬息之间,风云突变。樊城之下,关羽再无立锥之地,只得逃离战场,幸有汉水上的蜀汉水军接应。

令人瞩目的羽晃之战,就此结束。樊城之围遂解。关羽浩浩荡荡的襄樊之行宣告失败。

最终比分,4:0!

嘉宾点评:

关羽本可挟地利而一战决胜,却设鹿角十重以图固守。攻城却摆出守城的姿态,可见关羽疏于军机。兵分四处而不能互为呼应,可见关羽其拙于调度。徐晃声东击西,言攻围头屯,却击四冢。四冢即破,却转而全力迎击关羽,长驱径入敌围,终克围头屯。虚虚实实,因时而变,徐晃用兵之妙,神出鬼没,远胜关羽。后徐晃率军凯旋时,曹操出七里相迎,置酒大会,亲自为徐晃举酒说:“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

任何比赛都有花絮,羽晃之战,同样也有令人玩味的特写镜头。关羽在曹操手下做偏将军时,与徐晃的关系很好。樊城战场上,二人再度相逢,却已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关羽、徐晃阵前相遇,两员三国拔尖武将,上演了一出温情情景剧。二人驻马不前,遥相共语,回忆昔日友情,倾诉别后衷肠。甚至,徐晃还说战后做媒人,给关平(关羽之子)找个对象。当时关平也在军中。关羽在马上对着徐晃一抱拳:那就先谢过兄长,战后请你饮酒。

突然,徐晃回头,大声宣令说:“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关羽大吃一惊,对徐晃说:“大哥,这是怎么说话呢!(‘大兄,是何言邪!’)”徐晃说:“这是国家大事(‘此国之事耳’)。”

关羽顿悟,策马前驱,双方一场厮杀。

关羽仍然愤愤不平,他想徐晃被曹操洗脑了,要不能这么不顾及友情吗?关羽还是错了。战争,争的是利益,哪有可以安放友情的地方?

汉水江面上,关羽花白的美髯被风吹乱。败给曾经的朋友,失败的痛楚更强烈。

江水茫茫,路在何方。已经从樊城退下来,曹操的后续援军陆续来到。攻打樊城已成奢望。现在只有一个选择:撤回大本营。

关羽捋着美髯,心事比风中的美髯还乱。退回去,诸葛亮怎么说?马超怎么说?黄忠怎么说?关羽是懦弱的,因为他害怕失败。不害怕死,却害怕失败,这称得上是一个勇敢的人吗?

他想起刘备还在蜀中等着荆州的捷报。攻取益州,攻取汉中,关羽并无寸功,但是刘备依然给了他别人得不到的殊荣。他知道,他这一退,蜀汉再无攻取中原的希望,“大桑树王国”从此只能藏在蜀中。

不想败,不想撤。关羽不是贪生之人,他兵虽败但未仓皇逃离。他的蜀汉军队战船占据汉水,曹军仍未打通襄阳通道。

关羽给孟达和刘封写了一封信,要他们火速支援。孟达和刘封驻扎在房陵、上庸、新城三郡,此三郡是益州到荆州的通道,孟刘要是出兵,关羽也许能扭转战局,但是孟刘二人正在互争兵权,根本不理睬关羽。

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此前,关羽就数次要求他们增援,但是他们总是有理由不出兵。扳回局面的最后一些希望之火,在无情的汉水里浸没。

与徐晃的对决,“万人敌”关羽败下阵来。还未等关羽有喘息之机,东吴派出的第一高手吕蒙又向关羽发出挑战。

当关羽在樊城与徐晃对峙的时候,吕蒙正在安排人购买大量便服,不知要做什么。吕蒙士兵纳闷:怎么,让我们都退伍吗?

便服都买全了,吕蒙去找孙权,要求他去做他该做的事情。孙权摇摇头说:还需要一个理由。

理由这个东西是世上最容易找的,只要是想找,肯定能找得到。几天后,有人气呼呼地来汇报:关羽这小子太不是东西了,公然去我们的湘关抢米,说是为了解决于禁三万降卒的吃饭问题,是可忍孰不可忍!

太好了!孙权高兴得要跳起来了,他那神情,就像是关羽去湘关不是抢米而是去送米。

不谙谋略而骄逸轻忽的关羽,还是给了东吴动兵的借口。

穿上便服的士兵,最终还是没能等来退伍的通知,事实上,那个时候,除非战死,士兵是不能没有退伍的。他们等来的是出征的通知。

糜芳与士仁去沿江烽燧视察。烽燧就是烽火台,士兵在烽燧上放哨,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下一个烽燧看到上一个烽燧的烟火,就立即燃放烟火,这样一个烽燧一个烽燧地接下去,主力部队就能知晓军情了。看管烽火台的士兵,被称为“屯候”。

糜芳与士仁对屯候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瞪大眼睛,一只蚊子从江上飞过也得看到,要是让东吴的人过去了,关羽不会放过我们的。

他们的敌人不再是东吴人,而是自己的主帅关羽。不善于搞团结,合作与沟通能力差,这是关羽的“阿喀琉斯之踵”。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是海神之子,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传说他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成为他的一个致命之处,因此埋下祸根。长大后,阿喀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在特洛伊战争中,太阳神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送了这位勇士的命。

任何一个强者都会有自己的致命伤。没有不死的战神,没有不败的武圣。

滔滔江水在烽火台下湍流不息。屯候瞪大眼睛,看着江面,连一只蚊子也没看到,只看到一只接一只的商船驶过。

门外有敲门声有敌情!屯候抓起武器,进入警备状态。

军爷行行好,我们是路过的客商,讨碗水喝!屯候放下了武器,前去开门,守在烽火台上,蚊子也不来,屯候是很寂寞的。今天,终于来生人了,可以聊聊天了。屯候是不担心东吴人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东吴人在关羽面前是孙子辈的,绝对不敢觊觎荆州的。

门开了,果真是船上的“商人”。屯候热情地把“商人”让进里面来坐坐,仿佛是欢迎多年不见的朋友。“商人”二话不说,掏出了藏在衣服里面的刀子,架在了屯候的脖子上。屯候急忙叫道:大爷饶命,你们是东吴的吧。

吕蒙从寻阳出发,把精兵埋伏在船里,然后让士兵换上早就准备好的便服,打扮成商人在船头摇橹(“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到了蜀汉军队烽燧处,趁屯候站在烽火台上看风景的时候,把他们全都俘虏了。这样,镇守南郡的士仁和糜芳,对吕蒙的渡江行动,丝毫不觉。

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白衣渡江”。不过,后人常常误认为“白衣”是白色的衣服。在古代,“白衣”就是指老百姓,“白衣渡江”就是装扮成平民渡江。高希希导演电视剧《三国》,让吕蒙和士兵披上白色披风,可能还是为了增强视觉效果,但是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品三国”时也说“吕蒙让士兵穿上白衣服“,这都是错误的理解。古人一般在丧礼上才穿白衣服,那么多人穿白衣服渡江,屯候不起疑心才怪呢!

关羽要是能有“白衣渡江”的心机,能落得兵败樊城吗?

自兹世无“万人敌”

渡江后,吕蒙派东吴名嘴虞翻轻松诱降士仁,刘备修筑的公安城转为东吴所有。公安是南郡的一扇门,公安一失,南郡危矣。据民间传说,关羽闻讯后星夜回援。当他赶到荆州城(江陵)的时候,已是子时。关羽登上北城墙,向南眺望。一弯残月,发出清冷的光,照在霜染的鬓发上。站在城墙上,他想起了刘备,想起了张飞,想起了无数个战斗的日日夜夜。此时,他才发觉已经很久没想起刘备和张飞来了。

人生如发,朝为青丝暮成霜。他已是花甲之年,但是手中的两把“万人敌”刀却依旧锋利。关羽让人端酒来,一饮而尽。战事无边,人生苦短,拼了一生杀了一辈子,还不是为了一杯酒?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时回?

关羽扬起“万人敌”刀,刀锋在星月下泛着寒光。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会举宝刀,斩星斗。

敌人就在前面,有什么理由停下来?

关羽顿觉豪情满怀,热血燃烧。他松了松铠甲,走下北城,转而到南城视察,听取了军情汇报,了解了吕蒙“白衣渡江”和士仁投降的情况。关羽觉得形势不妙,顿生疲惫,就卸下铠甲,让战马驮着,到城西视察。在城西,关羽听说了南郡糜芳投降吕蒙,并且是牛酒相迎的消息。败类!无耻!关羽痛骂不已,愤而掷甲。

关羽在荆州城,留下了“三山不见山”的传说。“三山”其实,就是三面城墙分别对着的三个大土堆,虽名为山,其实不是山。

但这一些只是民间传说。据中国古代最权威的水系地理著作《水经注》,关羽并未进入荆州城,而是望着荆州城,说:“此城是我修筑的,不可攻”。接着关羽“乃引而退”。但是这个记载也不可信,因为根据《三国志》记载,江陵当时由糜芳驻守,是被吕蒙轻而易举劝降的。江陵失守的消息传到关羽那里时,他还犹豫是否撤回南郡,后来士卒逃散后,他才逃到了当阳。这时的关羽,手下无兵,根本不会前往江陵。

吕蒙几乎兵不血刃,轻取南郡。关羽用手中的节钺来警示士仁和麋芳,最终把他们推向了敌人那边。不要责怪士仁和麋芳,他们也想为“大桑树王国”尽忠,可是,他们在关羽手下,没有成就感,没有尊严感,没有安全感,也就没有归宿感。关羽能够告别曹操的封侯拜将回到刘备身边,就是因为刘备能给他归宿感。因钝于驭人之术,关羽把自己搞成了光杆司令,只剩下两把“万人敌”可以挥舞。

江陵、公安二城是蜀汉军队荆州防线的脊梁,南郡既失,蜀汉军队在荆州的统治立刻土崩瓦解。蜀汉军队在荆州兵败如山倒。

荆州虽大,却再无关羽立营之地。漂泊在江面上的关羽军队,看到了追杀而至的东吴战船。在他多次辱骂、多次向他低头的孙权面前,关羽知道自己失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可惜,他知道得太晚了。

士兵们开始纷纷逃散,关羽没有阻拦,也无力阻拦。他们都是荆州人,孙权把他们的家人都俘虏了,有消息传来,吕蒙对他们很好。谁也没有理由与安宁过不去,士兵们纷纷逃跑,回到他们的家人身边,回到吕蒙身边。

突然,关羽鼻子一酸,他想起了在益州的儿子关兴。他问关平有多长时间没见到关兴了,关平使劲地想了想,摇摇头:忘了。关羽看着关平,关平青春的脸庞上,有他年轻时的影子。你恨我吗?关羽轻轻地问关平,眼睛却朝向又一个悄悄离开队伍的士兵。关平茫然地摇摇头:为什么要恨呢?关羽说:你要不是关羽的儿子,或许这时你可以像他一样离开。关羽把那个快要从眼前消失的士兵指给关平看。

关平突然间流泪了,哽咽着说:我想见弟弟一面。

关羽突然不说话了,他沉浸在回忆当中,良久,他说:还记得出征樊城前我做的那个梦吗?关平想起来了,父亲和他说过这个梦。那时,关羽梦到有只猪在咬他的脚(“梦猪啮其足”)。关平说:这个梦还是很准的。当时,梦醒之后,关羽对关平说:“今年感觉自己老了,恐怕这次出征我回不来了!(‘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吕蒙!想起这个名字来,关羽就想起了这个梦。“蒙”字下有一“豕(猪)”字,“啮其足”,不就是吕蒙从背后偷袭荆州吗?

孙权的船越来越近,死亡越来越来越近,士兵越来越少,手中的“万人敌”刀越来越重。

关羽下令:直奔当阳,然后经过章乡、夹石,进入房陵,那里由我们的孟达将军驻守。第一次,关羽觉得孟达不那么令人感到讨厌。

孙权下令:追!东吴军队在后边紧追,关羽却在麦城停了下来。

襄樊之战就是一道抛物线,八月份俘虏于禁七军是顶点,然后低走,十月份被徐晃赶出樊城前线,江河日下,十一月份又失南郡,直线下滑,十二月份退向当阳,犹未触底。

麦城,才是那个底点。

麦城,冷月,寒星。关羽枕着“万人敌”刀,枕着漳水涛响,枕着满身征尘。须发花白的关羽,第一次,感到累了,产生了要关平扶一下的念想。

江陵,红烛,暖酒。孙权让人端上一盘武昌鱼来,温上一壶酒,跷着二郎腿,和将军吕范对酌。

吕范:他在麦城停下来,负隅顽抗。

孙权: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已经派人劝降,他也答应了。

吕范:说投降是假,想逃跑是真,没想到傲慢的关羽也懂得使诈了。

孙权:他这是想逃到房陵,我这就派潘璋和朱然到临沮去,同时驻扎在夹石。

吕范:他要进房陵,一走沮水,一走漳水。临沮临沮水,夹石傍漳水,当其二城,关羽归路断矣。

麦城,孙吴士兵看到城头上满是旗帜和士兵,一副“就怕你不来”的样子。孙吴士兵小心翼翼地前进,避免被城上士兵射着。可是,一直到城墙下,城头上的士兵还是一动不动。满腹疑惑的东吴士兵,大着胆子冲上城墙,一看,笑了:呵呵,好玩儿,全是假人!再到城里一看,只剩下几只野狗在墙角处趴着,再无一人。史载,关羽败走麦城,“立幡旗为象人于城上,因遁走”。败局已定,关羽的士兵逃跑的越来越多,离开麦城时,蜀汉的前将军,只有几十个人跟着他,这中间,包括他的儿子关平和都督赵累。

垓下围九重,麦城去无路。四面楚歌,八方兵戈。关羽继踪霸王,慢慢走向最后的悲壮。

消息很快传到江陵大本营。

孙权:他还是逃了!

吕范:主公已经封住他所有的退路,他即使逃离麦城,也还是要被我们擒获的。

孙权:那你估计他什么时候落网?

吕范:明日日中。

孙权:这么多年,我在他面前先做孙子,再做儿子,现在终于轮到我做老子了!

第二天,孙权请吕范喝茶。

孙权指着堂前的木表漏壶,对吕范说:你可是与我打赌说今天正午能擒获关羽!

吕范举起茶盅,抬头望天,说:离正午还早呢,嗯,这茶不错!

日已当空,孙权看着吕范,微笑着说:吕将军,你好像是输了哦!

吕范:主公稍安勿躁,时间还未到正中呢!

一会儿,微风吹起,帷幕拂动。

吕范起身,拊掌,说:“关羽到了!”

言未落,帐外山呼万岁。侍从来报:关羽落网!

吕范哈哈大笑,向孙权伸出手,意味深长地说:你输了!

孙权与他扺掌,说:我输了吗?

关羽终于回到了江陵,他回到了这个他修筑的城池,这个他曾经照镜子、理胡须、读《春秋》、舞“万人敌”刀的城池。

只是,他再也不能照镜子、理胡须、读《春秋》、舞“万人敌”刀他已经被斩下了头颅。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的一天,漳乡(一说临沮),武将潘璋的司马马忠,一个几乎让人想不起名字来的低级军官,捉到了几个俘虏,这几个俘虏里边有:关羽、关平、都督赵累。

关羽死了,万人敌的雄风,随着滔滔江水,一去不复返。可是,他留下的残局,还需要别人来收拾。

曹操收到了一份厚礼:关羽的头颅。曹操说:孙权这是在告诉刘备,是奉我之命而斩关羽啊,用心之险恶,碧眼小儿,不可小觑!为了不过分激怒刘备,曹操以诸侯之礼埋葬关羽首级。

襄樊之战,宣告结束。襄樊之战过后,曹操解除了关羽的威胁,巩固了南线;孙权夺取了被刘备控制的荆州诸郡,坐稳江东;其后刘备复仇伐吴再遭大败,白帝托孤,诸葛亮退保益州。

襄樊之战,还最终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历史格局。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漳水日夜流淌,有谁会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的那个冬日,一个老人,美髯飘飘,怀抱两把刀,端详着,那双刚劲有力的大手,摩挲着刀上的铭文:万人敌。

好刀!可惜世上从此再也无人能用此刀。两把刀投进江里,激起雪白的浪花。(“羽惜刀,投之水中。”《古今刀剑录》,南朝陶弘景),自兹世无“万人敌”。

浪花的回响,犹然在耳。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220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