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汉光武帝传——以柔治国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16 10:04:44 0


“自古中兴之盛,无出于光武矣。奋寡而击众,举弱而复强,起身徒步之中甫十余年,大业以济,算计见效,光乎周宣。”

——宋·陈亮《酌古论》

百炼钢,绕指柔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得与失、兴与衰、成与败、起与落。历史就是一张网,网住了你我他,网住了是是非非,网住了浮浮沉沉。历史更是一个魔咒,它总是高深莫测,变化无常,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人猜思不透、捉摸不定。

历史的烙印已经在刘秀身上生根、开花、结果。他二十八岁起兵,到剿隗嚣、灭公孙述统一天下已经四十三岁了。十五年的沧桑历史,十五年的戎马生涯,十五年的风雨淬炼,他荡平群雄,征服大大小小的“土皇帝”,革了多少人的命,他自己也记不得了,只记得那些曾经的岁月和风雨化成了一种结晶,沉淀成为一种永恒,开出灿烂无比的生命之花、人生之果。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狂喜过后的刘秀很快回归冷静,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荣归故里。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正值寒冬时节,但刘秀的心里却暖洋洋得如春天般温暖,因为他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刘秀再和父老乡亲们见面时,自然也是感慨颇深,泪湿眼眶。乡亲们也很给力,他们做的举动主要有三个:一是十里相迎,以示对刘秀这个“浪子”归来的欢迎;二是杯酒盛情,以示对刘秀的敬重;三是嘘寒问暖,以示对刘秀的关爱。

都说言多必失,说着说着就把刘秀的老底给揭出来了:“文叔从小就诚实可信,诚信待人,礼貌待人,和人打交道时,既爽快又柔顺,真没想到能有今天的成就啊!”(文书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此!)

山不争高入云来,水不拒细汇大海,人不自大成俊才。位如高山、心如大海、人为俊才的刘秀听后,非但没有计较他们的“大不敬”,反而笑着说道:“柔是我的制胜武器,我很感谢它,因为柔我才打下了天下,现在我治理天下,也打算采取柔啊!”(吾治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

说着,刘秀马上向父老乡亲展示了自己的“内柔之术”,概括起来为“怀柔三部曲”。

一是把舂陵乡改成章陵县。现在由乡改镇那都得达到经济和人口等条件,经过上级领导的层层审批才能通过。而现在舂陵一下子由乡变成了县,那上升的速度比经济特区还要快,只能用坐火箭来形容。乡改县,无疑是一项改变家乡人面貌的“达标工程”。

二是免除徭役。这个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以后家乡人都不用交粮食不用纳税了。刘秀这个提议等于直接“剽窃”了当年刘邦的做法。当然,这个提议也是最实惠最让家乡人看得见体会得着的。免除徭役,无疑是一项造福家乡人生活的“效益工程”。

三是大兴建筑。对老家的宗庙和祠堂重新进行修建,打造一流的皇帝故居,此后带来的“红色”旅游业,进一步促进了家乡人的经济和发展。大兴建筑,无疑是一项提升家乡人形象的“惠民工程”。

总之,刘秀的荣归故里之旅是“感恩回馈”之旅,是“接地气、攒人气”之旅,是以柔治天下的开拓之旅。

第二件事:励精图治。

东汉王朝刚建,百废待兴。针对“百姓虚耗,十有二存”的局面。刘秀在治理国家方面将柔进行到底,来了个“怀柔三步走”。

第一步走是减轻赋税。

刘秀下令恢复实行“三十税一”的田赋制度。“三十税一”就是指农民收三百斤粮食,交十斤公粮,这是当年“文景之治”时休养生息的减田租最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每逢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刘秀都要下令减免徭役,对于那些鳏、寡、孤、独、贫而不能自给的,官府经常发给粮食。很显然,刘秀这一步走的目的是想从根本大法上解决天下百姓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走是精简机构。

因为王莽篡夺了帝位,长年的征战,全国人口在战乱中减少了百分之八十。人少了,官位和机构就得减少,否则那么多公务员,都需要财政拨款,也够呛的。更何况,税收都减少了,压缩开支是当务之急。

于是,光武帝下令说:“设官置吏,是为了奉行皇帝法令,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如今百姓遭难,户口减少,而县官吏职还这样繁多。兹令各郡、国、县削减吏员。县级机构不够设置长吏的,可以撤减合并。”

这一年,裁并了四百多个县,合并了十个郡、国,裁减大小官吏数万人。很显然,刘秀这一步走的目的就是想打造一支“干净、忠诚、担当”的官场队伍。

第三步走是解放奴婢。

奴婢问题是秦汉以来的重要社会问题。刘秀称帝后,从公元26年到公元38年曾先后九次颁布诏令解放奴婢,并且严禁虐杀奴婢,敢于阻挡者予以严惩。

很显然,刘秀的这一步走的目的是想使大批奴婢获得自由,解决农业劳动力的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总而言之,如果说刘秀用武力平定了天下,那么,这三步走无疑安定了天下。

第三件事:改革创新。

刘秀在安定天下百姓的同时,还不忘做另一项工作,那就是强化皇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集权统治的措施,以此来巩固统治,归纳起来为“怀柔五盘棋”。

第一盘棋是政治棋:加强中央集权。

刘秀实行“退功臣而进文吏”的政治体制改革,对功臣中除了个别有较高政治才能的仍然加以重用外,对绝大多数功臣采取的是用重赏代替重用的办法,把功臣们从台前推到了幕后,并以“奉朝请”的名义组成了“名誉顾问”,让他们依然有参政、议政的机会。

与此同时,提高尚书的权力,把尚书由原来地位较低的事务性官员变为政务官,设置尚书台,掌管全国政事,直接对皇帝负责;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力,让他们各有职掌,各负其责,不可逾越,有时甚至只是“备员”(充数)而已。他在宫廷内设置中常侍、黄门侍郎、小黄门、中黄门等宦官职务,由他们掌管传达皇帝的号令和诏书、阅览尚书进呈的文书等职责。这样,尚书权高位低,三公有职无权,宦官只供驱使,大权便集于皇帝一身。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宦官虽然只供驱使,但实际上权力要大得多,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这便为东汉中后期的宦官乱政埋下了祸根。

第二盘棋是外交棋:裁军罢兵收权。

长期的戎马生活,使刘秀迫切希望摆脱鞍马劳顿的辛苦;长期的动荡混战,使他希望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也正是因为这样,崇尚和平之道的他,在外交上采取了和平共处的原则。除了称帝初十几年“剿匪”的需要,当政期间,刘秀没有主动发动过任何战争,面对匈奴的频频挑衅、西域的屡屡告急等,他都选择了以和为贵。

与此同时,刘秀还取消了三种地方军队——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撤销了地方军长官郡都尉,让地方士兵一律退伍还乡,从事农业生产。中央军队称南北军,由中央直接控制,重大的军事行动由京都兵担任。这样,既有利于把军权集中在中央,又能防止地方上的叛乱。

第三盘棋是内务棋:限制外戚权力。

西汉两百多年间,外戚曾多次专权,对汉朝统治威胁最大的有两次:一次在开国之初的吕后专政;另一次是西汉末年,外戚王氏由公而王,继而居摄称帝。刘秀亲身经历了王莽窃位所带来的灾难,因此,对外戚十分谨慎、格外提防。

称帝之初,他考虑到外戚是他进行统一战争和巩固政权的依靠力量,因而对外戚也多加任用和封赏。如皇后阴丽华的异母兄阴识,在刘秀即位后被任命为骑都尉,改封为阴乡侯;皇后同母弟阴兴一直追随刘秀征战,后任卫尉,赐爵关内侯。但统治稳定之后,刘秀便开始抑制外戚势力,防止他们结党营私。如卫尉阴兴和新阳侯阴就地位显赫,又非常敬重有才能的人。他们非常喜欢能诗善文、尤擅辞赋的冯衍,常有礼尚往来之举。刘秀却下令将外戚结交的宾客都依法治罪,重者被直接送上断头台,轻者也要被摘掉乌纱帽。冯衍因此获罪,落得个罢官归家、潦倒而死的悲惨下场。这样一来,宾客不敢轻易结交外戚,外戚也不敢轻易招揽宾客了。

到刘秀统治后期,对外戚的限制就更加严厉了。在太子太傅的选择上,他明确表示不用外戚阴识,而用正谏之臣张佚。在临终前四个月,他甚至派司空告礼高庙,降高祖皇后吕雉尊号,宣布她不宜配食高庙。这样,外戚的参政权力被限制、削弱,威胁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皇权便得到了有效的加强。

第四盘棋是文化棋:倡导儒学教化。

刘秀是个力倡教化的儒者皇帝。他不但自己学儒学,而且号召朝中文武大臣一起学习。王莽天凤年间,刘秀曾到长安跟随中大夫庐江人许子威专门攻读《尚书》。但他绝不固守一经,而是力求通览博学。

在天下未平、战事频起的时代,他也力争做到一有空闲便学习和研讨儒经文艺。因此,他给人的印象便是“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平定天下后,刘秀深知,夺取天下需要勇猛和魄力,靠的是武将,而治理天下更需要远见卓识,靠的是文吏。他下令广泛收集、整理古代典籍,以达到“采求阙文,补缀漏逸”的目的。他迁都洛阳时,曾有“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辆)。自此以后,三倍于此”的壮举。

刘秀还下令培养、兴办了大量以“儒学”为主的学校。公元29年,刘秀在洛阳城门外兴建太学,设立五经博士,恢复西汉时期的十四博士之学,引得饱学之士、民间高人接踵而至。与此同时,刘秀还亲自巡视太学,赏赐儒生。在他的倡导下,不仅中央设立太学,建武年间,许多郡、县也都兴办学校,“兴庠序之教”,而民间创办的私学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无论是博士还是经生,都为儒学的传播、教化的开展进行了人才准备。

刘秀在柔兵权柔功臣的同时,开始选用大量“柔弱”的儒生为官吏。可以说刘秀走上了一条自主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开创了历史先河。

第五盘棋是人才棋:积极选贤任能。

刘秀一方面把有功之臣冷藏起来,另一方面积极推行人才战略,大力选贤任能。他经常召集官员到御前,进行谈话,了解基层吏治的得失,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对新提拔的地方官员,他都要亲自考察,重用了一大批好官。

绝代双臣

刘秀挑选的好官中有两位重量级人物值得一提。

第一个人的名字叫卫飒。

卫飒,字子产,东汉河内修武人。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卫飒出身,那就是人穷志不短。他家里虽然贫穷,但志向却很远大。他从小在打柴挖药的同时,痴于典籍、穷通易雅、研究百家,很快就闻名太行。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卫飒的出道就是:机遇撞上了努力。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卫飒迎来了人生转机,他被慧眼识珠的刘秀征召入大司徒府供职。后授侍御史,又改任襄城县令,因政绩卓著,升迁桂阳郡(郡治在今湖南省郴州市)太守。当时桂阳郡地处南方边陲,开化较晚。卫飒到任后,详察民情,从振兴教育着手,广设乡学,以启民智。同时,制定婚姻礼仪制度,以淳化风俗。几年后,教化大开,中原文明开始在桂阳开花结果。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卫飒的为官之道,就是“愚公式”的“包青天”,有两个事例为证。

事例一,早在汉武帝刘彻时,因为平定了南越,将含洭、浈阳、曲江三县划归桂阳郡管辖。此地的民众,或居深山之中,或处溪谷之滨,自归汉以来两百余年,从未纳过田赋。这里与郡治远隔千里,交通十分不便。官吏往来,多征发民船迎送。一官出动,数家百姓服役。加之贪官污吏借机勒索,百姓苦不堪言,为逃避苦役,多流亡他乡。

卫飒察知民间疾苦,率领民众凿山开道五百余里,沿途设亭传、置邮驿,交通大为便利,商旅络绎不绝。惩贪官,惜民力,流民还乡,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逐渐繁荣,居民逐日增多,人民日益富裕。于是,卫飒依律向各族人民征收田赋,群众多踊跃交纳,增加了国库收入。

事例二,耒阳县(今湖南省耒阳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铁矿石,外地的人互相邀集聚会,来此私自开采冶炼。同时也引来许多亡命之徒,以至藏奸滋盗,危害人民。卫飒得知真实情况后,严厉禁止私人铸铁,设置铁官,专管开采冶炼事宜。同时,采用中原先进冶炼技术,每年为国家增收不少。

总之,卫飒任职太守期间,体恤民情,勤理政事,在桂阳十年,郡内大治。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卫飒应召入朝,光武帝刘秀立即召见,并赐食于御座前,想任命他为少府。然而,就在卫飒面临着高升之际,横祸却不期降临了。卫飒突患重病,一病不起,最后折腾了数月好不容易有点起色后,已是骨瘦如柴、形如槁木。

为此,卫飒选择了辞官还乡。对此,爱才如命的刘秀坚决不同意,一边赐以物质加以慰劳,另一边任命他为桂阳太守,让他到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休养,听候召唤。两年后,卫飒回到洛阳,还是骨瘦如柴,还是形如槁木,还是恳请辞官。刘秀见他身体这般虚弱,心志这般坚定,不得已,只好收其印绶,赐其钱,使之荣归故里。最后,卫飒病逝于家中。

对此,后人评曰:“卫飒,洒脱。任上竭力为民,功成急流勇退,乃治理之能吏,处世之雅士。”

第二个人的名字叫任延。

任延,字长孙,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任延的少年,就是一个知天书的神童。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的天风三年(公元16年),十二岁的任延到了长安,和刘秀一样就读了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他天生禀赋过人,再加刻苦努力,很快就因为精通《诗》《易》《春秋》这几部经典而扬名太学,结果他拥有了这样的绰号:圣童。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任延的青年,就是一个待天时的隐客。很快,因为王莽失道,天下大乱。任延为躲避兵祸,到陇西“隐居”。

当时割据陇西四郡的军阀隗嚣久闻任延的大名,想把他延揽到自己麾下辅佐自己,就派人去请任延出山。任延拒绝了,理由是自己无才无德,只适合做闲云野鹤,不适合做官。

当然,这其中真实的理由却是任延知道隗嚣是个首鼠两端,没有大志,不懂爱民之人,所以拒绝了这样的庸主邀请。最后,反抗王莽的起义军杀了王莽,立汉室宗亲刘玄为帝。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九岁的任延结束隐居生活,出来报效国家。更始帝把任延安置在掌管全国军队的大司马属下,任命为会稽都尉。因为他的年龄小,当时都惊动了整个官场。但任延上任后,淡泊名利、礼贤下士,所以会稽郡的贤士争着到他的手下来为国出力,就连一向自命清高的名士严子陵都愿意出山为他效劳。

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任延的壮年,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刘秀在河北称帝后,任延作为原先政权的官员,上书刘秀,请求辞职,保全性命,愿意到洛阳王庭去居住。

刘秀久闻任延的名声,就下诏让他担任九真太守。九真即现在的越南清化省全部和义静省的东部地区,西汉初年为南越王赵佗开辟的疆土,算是东汉的边疆地区了。太守是一个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刘秀在洛阳亲自接见任延,赠送名马和丝绸等,让任延把老婆孩子留在洛阳居住。

九真这地方的老百姓靠打猎为生,不会耕种土地,没吃的时只好到其他地方如交阯(今越南北部河内市以东天德江北岸地区)去借去换,有时候经常断粮。任延把北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引进到九真,教大家铸造农具,开垦农田,把古越南从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社会直接带入农耕文明的封建社会。老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多,都富裕了起来。

当时,当地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没有婚姻一说,男女看对了眼就在一起睡觉,生下的孩子有时候也不知道是谁下的种。任延就发布公告到属下各县,让年纪在二十到五十的男子,十五到四十的女子,按相应年纪找自己看上眼的人婚配。如果家穷没有聘礼的,由政府的长吏以下官吏各自节省俸禄来帮助大家。

任延搞的集体婚礼,人数多达两千人。这一年,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不少当年结婚的人还生下子女。原来光棍一个的老哥们儿现在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而且孩子还确确实实就是自己的种。

于是,许多人为了感谢任延,把孩子的名字叫“任”。大家不要认为用任延的姓起孩子名是对任延的不敬,按越人的习惯,后代习惯延续长辈名字里的一个字,比如“日程”的儿子可能叫“整日”,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任延的德政,让周边的蛮夷夜郎等小国,对大汉的道义礼仪羡慕有加,不再相互攻伐,而是向大汉学习。任延于是放心地把边防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精简下来,用于经济建设。

后来,刘秀又把任延任命为武威郡太守。刘秀亲自接见任延,嘱咐他说:“善事上官,无失名誉。”意思是说一定要听上级的,服从上级,伺候好上级,不要让上级说不好听的话。

任延回答说:“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这几句话不用翻译成现代文大家也明白。真是铁骨铮铮,一腔浩然正气啊!光武帝刘秀叹息道:“卿言是也。”刘秀是个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自然明白任延的话是非常正确的。

任延果然没有食言,到了武威,马上来了个雷厉风行的三步走。

第一步走:安内。他为了抓好那里的治安,首先把当地的“土霸王”田绀抓起来,把其父子宾客罪行极大者杀了五六人。田绀的小儿子田尚,聚会地痞流氓数百人,自号将军,趁夜来攻城。任延立即发兵,将田尚的叛匪剿灭。从此朝廷的法令得以在武威境内顺利施行,吏民得以安居乐业。

第二步走:攘外。武威郡北边是匈奴,南面为种羌,老百姓怕这些游牧民族的侵扰,大多放弃田产,农业经济一蹶不振。任延在郡内选拔精通武艺和有武略之人千人,讲明了赏罚条例,在易受胡骑侵扰的要害地方设置了据点,一方有警,其他地方马上支援。游牧骑兵在多次侵扰不成反而损兵折将的情况下,再也不敢来侵扰了。

第三步走:改革。任延以民生为重,当时武威等河西地区一向降雨量不大,河流不通。任延设置了管理水利的官吏,修理沟渠,老百姓的农业灌溉得到好处。他又设置了学校,让掾史的子孙,都上学受业,还减免读书人的徭役。从此,豪迈的武威郡也有了许多儒雅之士,从此威武的武威郡开始焕然一新。

总之,任延的为人的骨气、节气,做事的傲气、霸气,都是官员学习的榜样。

当然,尽管刘秀礼贤敬贤,极为重视人才,大力推行人才战略,发掘和吸引了大批人才从幕后走到台前,积极为国效力,但也有极少数胸怀满腹经纶、雄才大略的不世之才宁愿归隐山林,也不愿踏入红尘受羁绊。

看完了“绝代双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绝代双侠”严光和桓谭吧。

狂妄严光

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他的成长史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是少年成名。从少年时代起,他就以清高且才华出众名重一时。他在洛阳游学时,曾与刘秀是同窗好友,两人当年曾立下:“苟富贵,勿相忘”的生死宣言,可见关系非同一般。

二是中年忘名。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称帝之后,举国初定,行军打仗的将军倒不缺,但治国的人才却十分匮乏。于是,他便想到了早年一同在长安游学的严光,立即派人到严光的家乡会稽余姚去,征召他来为朝廷效力。严光听说官府找他,赶紧隐姓埋名躲了起来,在富春江畔过起了躬耕、垂钓、读书、写字、作画、弹琴的浪漫生活。

当地的老百姓却把他当作怪人。他们常常看到严光披着一张羊皮(他不是狼),在沂河边一坐就是半天,像是在钓鱼,又像不是在钓鱼。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在旁边观看严光钓鱼,看了半天也没看到一条鱼上钩。

年轻人建议严光换一个鱼多的地方钓鱼,严光说了一句让年轻人抓耳挠腮的话:“我已经钓到很多鱼啦!”年轻人正要问严光先生鱼在哪,这时候,严光一提钓竿,一条贪吃的红鲤鱼被钓上来了。年轻人像是自己钓到了鱼一样高兴,欢呼了一下。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严光把钓上来的鱼取下来,又放回了河中。

刘秀思念其贤,马上下达了“通缉令”,具体做法是:按人画像——描其形,按图索骥——贴公示,按劳取酬——拿奖赏。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平白无故“消失”的严光便浮出了水面。齐国人掘地三尺后,向朝廷打了个报告。报告的中心思想有两条:一是发现有奇男子,披羊裘垂钓于泽中;二是发现这奇男子,与画像中的人很相似。

刘秀一听发现“疑似病人”,不管三七二十一,马上来了三管齐下:一是驷马安车,二是贵厚聘礼,三是特派使者。

第一次,严光躲而不见;第二次,严光视而不见;第三次,严光迫而相见。最终严光还是被请进了皇宫。

严光刚到京城,刘秀居然放下架子,来了个“夹道相迎”。严光刚下轿子,刘秀快步上前,对严光又是握手又是拥抱,比见了老母亲还要亲热。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刘秀要大摆筵席为老同学接风洗尘。但严光先生很不给面子,拒绝了刘秀,他以舟车劳顿为由,说要休息。休息就休息吧,刘秀就把老同学安排到了当时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国宾馆,等老同学休息够了再叙旧吧。

刘秀的态度,让旁边那些作陪的官员看见了,对严光先生又是羡慕又是妒忌。侯霸是严光的旧友,很会投机钻营,很会巴结人。他深得刘秀重用而位极人臣,官拜位列三公之一的大司徒。侯霸看出刘秀对严光的期望极高,极欲讨好严光,但又放不下大司徒的架子,不愿马上去见严光。于是他先派部下侯子道带着自己的亲笔函去问候严光,顺便把严光先生请到自个儿家里来。

侯子道屁颠屁颠地来到国宾馆,敲开了严光先生的门,看见严光正躺在床上。侯子道向他行礼,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然后递上侯霸的信。严光懒懒散散地坐了起来,也不接礼,也不回礼,抱膝坐在床上,看侯霸来信。严光看罢,随手把信一扔,冷笑了一声,说道:“他是二百五吗?”

侯子道以为自己听错了,问道:“二百五,谁是二百五?我们家老爷怎么是二百五呢?”“怎么不是二百五?当今的皇帝三番五次地召见我,我才勉强来到洛阳,来到洛阳后还不愿意多和皇帝说话。连皇帝都不想见,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侯霸!”

一番话说得侯子道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侯子道哀求严光说:“请先生行行好,给我家老爷写封回信吧,要不小的没法交差呀!”

严光也不为难跑腿的,于是说:“我很久没有握笔了,无法写字了。我就说上几句,你替我写吧。”

侯子道连连点头,准备好了笔墨,准备大书特书,结果只听见严光说了这样一句话:“侯霸兄弟,做人要坦荡,为官要仁义,不要尽做些溜须拍马的事。”

一句顶万句,只此一句,便戛然而止。

侯子道只好灰溜溜地回去向侯霸复命。侯霸看了那封信,气得暴跳如雷,马上向刘秀打了个小报告。

刘秀听说后,却来了个一言一行。“言”指的是,他笑着说了五个字:“狂奴故态也。”“行”指的是,他亲自去看望严光。

刘秀很快就领略到了严光的狂,他都“屈驾”寒舍了,严光居然让他吃了闭门羹,躺在床上不起来。刘秀左等右等,眼看等到了花儿也快谢了,眼看等到太阳也快下山了,严光还在呼呼大睡。他进了卧室,摸着严光的肚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这个怪人,难道不肯助我治理天下吗?”

严光假睡不理睬,过了好一会儿,睁开惺忪睡眼,像是喃喃自语,又是自言自语:“从前唐尧盛德,还有巢父洗耳。士各有志,何至逼迫呢?”

刘秀听了,长叹一声,拂袖而去。

当然,尽管吃了“闭门羹”加“铁铜嘴”,刘秀并不死心,仍然邀请严光到宫中一叙。刘秀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严光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两人一直谈到深夜,刘秀留严光同床睡觉。

接下来,是严光将狂进一步升级的时候了。他也不推辞,躺在床上,叉开双腿,沉沉入睡。睡到半夜,他竟把一条腿搁到皇帝身上。

第二天,太史奏报:“臣昨夜仰观天象,发现有客星冲犯帝座甚急,恐怕于万岁不利,特进宫面禀。”刘秀沉思片刻,恍然大悟,哈哈大笑道:“哪里是什么客星冲犯帝座,是朕与好友严子陵同床而眠,他的一条腿搁到了朕的身上。”

和严光“有一腿”后,刘秀对严光更加依赖,对严光的人品才学更加钦佩,于是,直接给了他一个“高官”——谏议大夫。

结果,严光还是将狂进行到底:拒绝接受,坚辞回家。

强扭的瓜不甜,最终刘秀还是放严光回去了。于是,严光又回到了富春江,过起了世外桃源般潇洒的日子。他老人家把每一天当作节日来过,很多人不明白,这个老头为啥整天笑呵呵的,难道他就没有烦恼吗?只有严光先生自己知道,其中的原因是曾经压在刘秀先生肚皮上的那一条腿没有迈向官场,而是迈向了大自然。

后来,人们把他钓鱼的地方称之为“子陵滩”。

后来,不死心的刘秀再次“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严光依然“坚决如铁”地拒绝了。

后来,严光活到了八十岁时,才挥别云水间,踏入另一个极乐世界。刘秀听闻噩耗,异常伤感,赐钱百万,以厚葬其尸,赏谷千斛,以济其后。

后来,大明王朝的创建者明太祖朱元璋,专门写了一篇《严光论》来做系统的批判,理由有二。

一是上不知报君恩。“赤眉、王郎、刘盆子等人尚未平定,天下混淆之时,严光又能上哪儿去垂钓?拖家带口流落草莽之间,求温饱、顾平安还来不及,怎能优哉游哉地垂钓?”光武是全国人民的大救星,也是你严光的大救星,拒不出仕,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

二是下不知恤民情。“国家中兴之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人才紧缺”之际,君主忧心天下百姓,礼贤下士,如果天下荒芜,民受其害,严光不得辞其咎,真是这样,他还能这样优游乐钓吗?所以“朕观当时之罪人,罪人大者莫过于严光、周党之徒!”

任性桓谭

如果说一个严光让刘秀伤透了脑筋,严光走后,刘秀并没有轻松,他还在为一个人伤脑筋。这个人便是桓谭。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他是有名的才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桓谭精通音律。这个一半是天生的(桓谭的父亲是汉成帝时的太乐令,桓谭出身文艺世家),一半是后天的(桓谭是个积极向上的人,凡事勤学苦练,喜爱钻研),因此,在音律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造诣很深,尤其是擅长鼓琴,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

二是桓谭才识渊博。桓谭从小习读《五经》,并且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学习《五经》并不寻章摘句,他喜欢深思其中的含义,因此,可以说做到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三是桓谭口才极佳。桓谭不但满腹经纶,文章写得一流,而且还善于表达,善于辩答,曾经多次和刘歆、扬雄这样的高手辩论,往往能够一针见血地直击问题的最深处,令人无懈可击。

四是桓谭个性飞扬。桓谭为人不拘一束,他平时不修边幅,又喜欢吃喝玩乐,一副放荡不羁的形象,尤其喜欢嘲笑那些对大道至理一知半解的俗儒。

结果就是桓谭的这种任性伤了很多人,弄得自己经常遭人排挤,在仕途这条路上遇到了挫折和打击。在汉哀帝、汉平帝年间,桓谭一直是候补官员,从未正式任职。

是金子总会发光。尽管遭遇到了无情的打压,但桓谭还是没有被埋没,很快露出头角来。汉哀帝刘欣是同性恋,宠爱帅哥董贤,董贤的妹妹是昭仪,仅次于皇后。傅皇后既没有性也没有爱,还要忍受同性恋的肮脏和龌龊,非常郁闷,几欲自杀。

傅皇后的父亲孔乡侯傅晏忧心忡忡,他请教了桓谭,桓谭说:“昔武帝欲立卫子夫,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

在西汉的正式文件中,一直声称陈皇后陈阿娇是由于携媚术、做巫蛊被废。为了维护这个谎言,西汉政府下了很大力气,与汉武帝“胸怀大志”不符合的记载一律删除,有敢于对此事发表言论的一律杀掉,但却挡不住桓谭这样的高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陈皇后之所以被废,就是因为汉武帝阴损,他“阴求陈皇后之过”。

孔乡侯傅晏此时是西汉政府政治局常委级别的高官,他并没有和桓谭这个“大谣”争论,赶紧问桓谭怎么办。桓谭说:“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备。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借以重执,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悫,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说实在话,桓谭的计策之所以成功是有一定运气的。傅皇后嫁给汉哀帝,这是傅太后一手促成的,连汉哀帝当皇帝也是傅太后运作的,汉哀帝不管有多大的胆子,只要傅太后健在,就不可能废掉她的侄孙女傅皇后。后来傅太后过世了,汉哀帝直接掌握了权力,果然抓捕了傅皇后的弟弟傅喜,傅喜早有戒备,绝不屈打成招,正赶上汉哀帝过世,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汉哀帝的同性恋男友董贤当时官拜大司马,相当于汉军总参谋长,他知道桓谭有水平,也想套套近乎。结果任性的桓谭根本就不吃他一套,马上给他写了一封信,奉劝他做事不要太过分,否则性命难保。接到恐吓信,董贤知道桓谭和自己不是一路人,只能各行其道了。

后来王莽掌权,为了能够当皇帝,他做了很多慈善事业,经济适用房就建了一千多间,全部送给了在长安学习的知识分子。一时间王莽的名字如日中天,连汉室宗亲刘歆都成了王莽的宣传部长。桓谭对王莽看得很清楚,他独守自身,“默然无言”。王莽对桓谭这样一位大儒还是很拉拢的,他提拔桓谭为掌乐大夫。王莽失败后,桓谭在更始政权中官拜太中大夫。刘秀即位后,桓谭被征召,但没给什么职位。

对此,桓谭没有自暴自弃,自哀自怨,而是选择了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就在这段有官无职一身轻的时期,桓谭完成了他人生的蜕变,他完成了自己的大作,也是流传后世的名著《新论》。据说《新论》原书是二十九篇,早已亡佚,经后人辑录,仅得十六篇。尽管已经不是原本了,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桓谭的一些思想。后世对桓谭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

当然,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桓谭写作《新论》的目的和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的目的一样,就是辅助政治。

桓谭在《新论·本造》(相当于序言)中明确宣布“谭见刘向《新序》、陆贾《新语》,乃为《新论》。”刘向的《新序》是把历史资料编辑起来用于讽谏政治,陆贾的《新语》是对秦朝灭亡教训的总结,也是文景之治的治国纲领,桓谭的《新论》主要是从王莽败亡的过程中吸取教训,就事论事,显然是这种思想的延续。

然而,尽管桓谭一直在努力,想通过立论古今来达到吸引刘秀注意力的目的,但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刘秀对他的鸿篇大作根本不感冒,都默然视之。

对此,桓谭充分发挥不灰心、不气馁的作风,随后多次上书刘秀,想通过这种“真情告白”的方式来博取刘秀的“芳心”。结果还是成效甚微,刘秀依然对他默然视之。

看样子凭桓谭个人能力是没办法让刘秀发现自己了。好在这时,他人生中的伯乐出现了——大司空宋弘。宋弘发现桓谭是位不可多得的超级人才,马上向刘秀推荐了他。宋弘是刘秀颇为器重的人,他的推荐引起了刘秀的注意,于是给了桓谭一个议郎给事中的官职。

议郎成了桓谭的平台,也成了他的舞台,他有了向刘秀一展自己的才华的机会。原本就喜好音乐的刘秀,平常听的都是正儿八经的官曲,突然听到桓谭来自民间,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很快就痴迷了。桓谭的音乐高山流水、怒海波涛尽在其中,普通乐师根本比不了,刘秀越听越好听,到后来便经常让桓谭为他鼓琴弹奏。

玩物丧志,大司空宋弘看不过去了,他对桓谭进行了告诫:“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而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桓谭也不是主意特别正的人,他赶紧改过自新了。

后来,桓谭以各种理由拒绝为刘秀弹琴,而是改为上书,说的多是平常之事,谈的多是兴国之声。他向刘秀呈上《陈时政疏》,提出了四大兴国建议。

一是任用贤人。他指出:“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于辅佐。”所以要任用贤能,争取“政调于时”。

二是设法禁奸。他建议,申明法令,惩办行凶违法者,包括知法犯法者,争取社会安宁。

三是重农抑商。他建议打击兼并之徒和高利贷者,不让商人入仕做官,让诸商贾互相揭发奸利之事,除了劳动所得之外,把一切非法所得都赏给告发者。这样,就可以抑制富商大贾盘剥百姓,而劝导百姓务农,多生产粮食而尽地力。

四是统一法度。他强调“法令决事,轻重不齐,或一事殊法,同罪异论”。这就容易被奸吏钻空子而“因缘为市,所欲活则出生议,所欲陷则与死比”,这样上下其手,必然使奸猾逍遥法外,而使无辜者受害。现在应令通义理、明法律的人,“校定科比,一其法度”,通令颁布,使天下人遵守。这才可使吏民有法可依,而难以胡作非为。

桓谭的上书归纳起来为十六个字:关注民生、任人唯贤,改革创新、反腐倡廉。字字真情流露,句句真情实意,他的爱国之心可见一斑。

实际上光武帝刘秀发愁的正是这件事,刘秀是个打假求真的皇帝,他看透了王莽的欺诈,也看透了西汉的做作,但是他没有看透儒家思想的虚伪。刘秀是个做事的人,他不是一个理论型人,他始终没有提出一种新的治国理论,无奈之下采用了谶纬学说,这成为东汉二百年统治核心弱点。

刘秀开创的东汉王朝相当真实,但他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却非常虚伪,这个内在矛盾始终没有解决。东汉一朝,不管是皇帝,还是太后,还是权臣,大都比较敬业,不乏积劳成疾的案例。但是,东汉和西汉一样,也只是存在了二百年,后来的党锢之祸、黄巾起义多少都和统治理念不清晰有关系。

桓谭就是上天赐给光武帝的机会。那年,朝廷中讨论把灵台建在何处,刘秀对桓谭说:“吾欲以谶决之,何如?”

桓谭沉默良久,思想斗争了半天,说:“臣不读谶。”刘秀问其中缘故,桓谭引经摘句,进行了阐述,归纳起来为三个方面。

一是谶记纬书是邪门歪道,并非仁义正道。

二是唯一有益于政道者,是合人心而得事理。

三是万物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生老病死,因果循环,皆是自然现象。总而言之,桓谭认为谶纬纯属旁门左道,和儒家经典无关,和治国之术无关,和民生百姓无关。

刘秀闻言,怒不可遏,最后来了个怒吼:“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

桓谭显然还没有达到为论而死的境界,桓谭显然还没有舍生取义的崇高,在生死一线间,他反应迅速,立马把头使劲地往地上叩,真叩得头破血流,血肉糊涂……眼看再闹下去,便要闹出人命来了,良心发现的刘秀怜悯之下,赦免了桓谭的死罪。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桓谭的人头是保住了,但头上的乌纱帽却丢了。本着眼不见心不烦的原则,刘秀将桓谭贬为六安郡丞(相当于郡守的副手)。

辛辛苦苦一辈子,一夜回到解放前。对于桓谭来说,他努力了这么多年,奋斗了这么多年,从大的意义上来说,是为国为民,兴国安邦。从小的层面来说,就是为了人生梦想、个人抱负。刘秀贬他去基层为官,这显然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失去了宠信,仕途已经被毁了;这显然是一个难以忍受的事实——出宫容易进宫难,这从中央下调到地方去了,想要再回中央,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刘秀无情、绝情,桓谭悲情、伤情,心高的他哪里能经得起这样残酷的折腾,气傲的他哪能经得起这样无情的打击?上任的路成了桓谭的黄泉路,他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古稀之年的他最后两眼一闭,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桓谭去世时,他的绝世大作《琴道》还有一篇没有完成,刘秀的后来人肃宗后来令班固继续完成。元和中年,肃宗到东边巡狩,特派使者祭祀桓谭墓冢,这成了桓谭家乡人引以为荣的大喜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775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