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李世民传奇——登塔看昭陵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7-20 23:30:25 0 李世民


(3)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二十一日,被誉为盛世牡丹的长孙皇后,就这么不舍地离开了人世,华美的人生,就此落幕。长孙皇后的离世,不要说唐太宗,更不要说她的几个儿女,即便是后宫的妃嫔,朝廷的大臣,也都悲伤不已。

“乾坤辅佐之间,绰有余裕。”这样的皇后,怎么不让人留恋?

长孙皇后离世后,她的贴身侍女小环,第一时间捧着《女则》册子,跪在了唐太宗面前。

“陛下,这是皇后娘娘让奴婢奉给陛下的。”小环流着泪说,“皇后娘娘交代奴婢,一定要在……”

不待小环说完,唐太宗已经急着要看了,他想,她一定还有未来得及交代的事,甚至未了的心愿。

“快快呈上来!”唐太宗说。

刘公公从侍女小环手里接过小册子,奉给唐太宗,唐太宗刚刚看到“女则”两个字,眼泪便溢满了眼眶。《女则》上,仍然存留着长孙皇后那独有的气息,那气息是他最为熟悉的,也是最能让他内心安宁的气息。

“皇后……”唐太宗嘴唇微动,嚅嗫着。

在他用颤抖的手,翻开一页后,只看几句便流下了眼泪。

“皇后啊!皇后啊!……”他大声叫着,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是皇后娘娘生前编撰的,皇后娘娘一直觉得文字不够精炼,说要等修改好了再……可没想到……没想到皇后娘娘还没修改完就……”小环也说不下去了,因为太过抑制自己的哭声,身体抖动得厉害。

这是长孙皇后生前采集历代后妃的事迹,并加以评注的评论集,上面历数历代妇人参政得失,目的只是为了提醒自己如何做好皇后。

唐太宗一边慢慢翻看小册子,一边流泪。他的眼前,不断浮现长孙皇后不同时期的样子。那时候,他们豆蔻年华,青梅竹马,互生好感;那时候,他们促膝而坐,情投意合,相谈甚欢;那时候,他们夫妇同心,南征北战,互相支持;那时候,他们相拥而泣,互为勉励,共享胜利……

一件件事,一个个场景,一句句话,全都清晰地出现在唐太宗的面前。唐太宗悲伤不已,身体先是激烈地抖动,随即就什么也不顾地号啕大哭起来。

“皇后啊!你走了,朕以后就再也听不到你的劝谏了,再也听不到你的声音,看不到你的相貌了啊!”

她的规谏,曾无数次成为他的力量,此刻,她去了,他的力量源泉也没有了。

唐太宗的号啕大哭,令整个殿堂都沉浸在了悲伤和痛苦中……

贞观十年十一月,长孙皇后被葬于昭陵。

虽然唐太宗在长孙皇后离世前曾答应过她,要对其薄葬,但到底他没能兑现这个承诺,而是下令修建了气势宏大的昭陵。不仅如此,虽然长孙皇后已经离世,可唐太宗依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怕她在昭陵孤单,令人在昭陵外修建了起舍,起舍里还派宫人入住。每天,宫人必须和长孙皇后在世时一样去问候、侍奉她(坟墓)。

唐太宗的这种做法,显然让朝臣觉得很是荒唐,可又不知该如何劝说,便推长孙无忌去劝。可当长孙无忌刚刚说出长孙皇后已经离世时,就被唐太宗不耐烦地打断了。

“你不要再说了!在朕心里,皇后没有死!一直都在!”

对自己的妹妹如此情深义重,长孙无忌还能说什么呢?无奈,大臣们只能任他那荒唐的举动持续下去,只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能接受长孙皇后离世的现实。

可唐太宗似乎觉得这样也无法表达自己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又在宫里修建了一座塔,一座登上去便能看到昭陵的塔。对唐太宗来说,看到昭陵,也便能看到长孙皇后了。于是,他时常登塔眺望。

唐太宗因思念长孙皇后,无心理会朝政,朝臣很着急,魏征无法再忍下去了,决定找个机会让皇上清醒。一次,唐太宗又要登塔远眺昭陵,魏征自告奋勇前去陪同,唐太宗很是吃惊。他知道,自己登塔眺昭陵,朝臣议论者颇多,特别是魏征。不过他想,魏征确实该去,想当初,魏征无数次冒犯自己,均是因长孙皇后的说情,自己才放了魏征。也就是说,长孙皇后对魏征是有救命之恩的,他理应比其他朝臣更知道长孙皇后的好。

登塔是为了眺昭陵,眺昭陵是为了离长孙皇后近一点。因而,每每登塔时,唐太宗就显得迫不及待,似乎登上塔顶,他就能真的看到长孙皇后了。

“看到了吗?魏爱卿,你看到了吗?”唐太宗站在塔顶,看着昭陵,很是激动。

魏征自然知道唐太宗问他的是什么意思,但却假装不知道。

“陛下,臣眼神不好,什么也看不到,也不知陛下让臣看哪儿。”

唐太宗急了,一指昭陵方向说:“你怎么会看不到?就在那里,那么清楚,你怎么能看不到?是昭陵,朕说的是昭陵啊,是皇后住的地方,皇后就在那里,快看!”

魏征看了唐太宗一眼,故意拖长音道:“哦,陛下原来说的是昭陵啊,臣还以为陛下是让臣看献陵呢,如果陛下是让臣看昭陵的话,臣早就看到了。”

献陵里葬着的是唐高祖李渊,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六月的一天,唐高祖李渊在垂拱前殿去世。

唐太宗一听魏征的话,怔在了那里。他从魏征那阴阳怪气的语气里听出,魏征是说他只顾思念自己的妻子,不思念自己的父亲。在大唐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朝代,他这么做非常不应该。

在昭陵里修建起舍,在宫里建塔只为能经常眺望葬着妻子的昭陵。可见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的思念,确实更甚于父亲李渊。甚至可以说,父亲李渊的去世,对唐太宗来说,不仅没有让他感到太悲伤,而且还是一种解脱。因为自玄武门事变后,父亲便和他疏远了,而每当他看到父亲,看到父亲看他时那复杂的眼神,便让他不由得不想起“玄武门事变”,想起他不想提也不愿想的人生污点。

不过,虽然父亲李渊的离世,他更多的是种解脱,但真被魏征毫不留情地拆穿,还是尴尬不已。自己一直致力于做一个完美的君主,可若继续在宫内登塔眺昭陵,必定会被朝臣和百姓议论。

看来,为了做个清明的“圣君”,自己只能抑制住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将塔拆掉了。

一想到要拆塔,唐太宗又是悲从心中起,当着魏征的面,号啕大哭起来。

这次,魏征没再说什么,长孙皇后的离世,他同样悲伤。

哭过之后,从塔上下来,唐太宗忍痛下令拆掉了塔。不过,塔虽然拆了,可唐太宗对长孙皇后的思念却丝毫没有减弱。

有一次,看着看着奏章,他再次想起了和长孙皇后相处的点点滴滴,悲从心中起,竟然在诏书中表达对长孙皇后的思念:“顷年以来祸衅既极,又缺佳偶,荼毒未几,悲伤继及。凡在生灵,孰胜哀痛,岁序屡迁,触目摧感。自尔以来,心虑恍惚,当食忘味,中宵废寝……”

诏书里那一字一泣一血一泪的,令所有看到的,听说过的都悲伤、唏嘘不已。

长孙皇后的去世,对唐太宗来说,如同政治上被砍掉了一个臂膀,在感情上被削掉了一半心。

然而,悲伤接踵而来,他政治的另一支撑,也要倾塌了……

<meta charset="UTF-8"> <link href="../styles/0002.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第二十九章 魏征的最后几年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这一年对唐太宗来说,绝对是个不祥之年。先是在中旬,感情、精神,甚至政治上的强大支撑长孙皇后离世,接着是魏征,这个让他既爱又恨,又离不了的忠诚“逆才”,竟然也在这年的年底请求他罢免自己的相位。

魏征的理由是,他的眼疾越来越厉害了,已经无法再为朝廷效力了。还说既然已经无法再为朝廷效力,又何必还要霸占个位置呢?还是让有能力的人来做吧。

魏征主动要求辞去相位,卸甲归田的想法让唐太宗大吃一惊,心里顿时慌乱起来。房玄龄当初以身体不适为由,请辞告老还乡时,他是能理解的,因为那时他觉得房玄龄可有可无,对其有些冷落,可魏征怎么能这么做呢?他曾力排众议,将魏征一步步地送上相位,他那么信任魏征,魏征怎么可以离开?

绝对不行。

其实,魏征请辞,除了真的有眼疾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孙皇后去世了。跟随唐太宗也已经十年有余了,魏征自认还是很了解唐太宗的,他知道自己以前曾屡屡冒犯唐太宗,让唐太宗对他的感情很是复杂,可以说是爱恨交加。“爱”和“恨”只是一步之遥,那一直辅佐唐太宗,为人圆滑的房玄龄在前几年都会被冷落,更何况时常说话带“刺”的他呢?

年龄越大,胆子似乎在变小。

房玄龄的再度出山,重任宰相之职是因为长孙皇后,魏征已经听说了,而没有了长孙皇后的“监督”和“提醒”,自己以后对唐太宗的“冒犯”,会不会导致连命都丢了?魏征不知道,唐太宗的“狠”和“心计”,他是知道的。与其这样,还不如借着眼疾,功成身退吧。

可此时的唐太宗,怎么可能答应魏征离开?对魏征越来越依赖的他,在常常劝谏他的长孙皇后刚刚离世之际,怎能可以让另一个也常常劝谏自己的魏征离开?

“虽然你有眼疾,朕知道。可你对朕的意义很大,如果说朕是一座富矿的话,你就是最高明的工匠,因你,朕这座富矿里才能被挖掘出最大的矿产来。此时你说你要走,朕哪里舍得啊!”唐太宗说着说着,竟然有些哽咽起来,“再说了,你的年纪也不大,虽有眼疾,也毕竟还不到非离开不可的地步啊!”

唐太宗这样的话都说了,魏征即便再想离开,也说不出口了,不然岂不太不识抬举了?于是,他提出,他可以继续留在朝廷,但不愿再在尚书省任职。也就是说,他想一步步地退出。

唐太宗想了想便答应了。

于是,唐太宗虽然让魏征卸去了尚书省职务,却加其特进(优待元老重臣的散官),知门下事。就这样,魏征虽然从尚书省离开,却又去了门下省,门下省的事情也照旧由魏征全权处理。魏征相当于从一个重要部门,去了一个更重要的部门。

此时的魏征,俨然已成了太上侍中,宰相中的元老宰相。

唐太宗变着法子让魏征参与朝政商议,朝中大臣全都看在眼里,唐太宗对魏征的绝对信任和重用,让魏征既感动又无奈,也不得不和以前一样,精心尽力地辅佐皇上,毫不留情地“劝谏”。

然而,让魏征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从贞观十年之后,唐太宗似乎和贞观初期的那个节俭自律的唐太宗不一样了……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唐太宗在东巡洛阳时,由于嫌州县官吏伺候不周,供奉太差而对其大为斥责,虽然经魏征的不断提醒,说隋炀帝当年曾在此地要求百姓上贡,导致贡品过多吃不完扔掉浪费,让唐太宗不好再追究那些州县官吏的责任,但唐太宗追求享受和奢靡生活的迹象已经渐露端倪。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唐太宗在礼部尚书王珪上奏,称三品以上官员遇到亲王下车,违反了法度,有违礼仪时,唐太宗竟然大发脾气,称亲王是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三品以上的官员不能下车以示恭敬?虽然最后在魏征的劝谏下,说自古以来,亲王都位列三公以下,而三品则是天子列卿和八座之长,因此亲王不应受此礼遇,使唐太宗不得不同意了王珪的奏言,但魏征感觉得到,唐太宗的内心是排斥的,并非真心诚意地接受……

当然,此时的唐太宗对自己的渐变,并没有察觉,对魏征的作用还是给予了高度评价:贞观以前,跟随朕平定天下,辗转奔波于乱世的是房玄龄的功劳;贞观之后,尽心对朕,进献忠直的劝告,安国利民,敢于冒犯国君尊严直言规劝,纠正朕的过失的,却只有魏征一人。

然而,唐太宗虽然对魏征的劝谏仍然还能听得进去,可他对自己的放纵,却是魏征始料未及的。

于是,魏征不得不写下了有名的《十渐十克终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2695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