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中国历代帝皇 ——宣帝刘询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5:12:43 0


汉宣帝档案:

生卒年:公元前91~前49年

父母:父,刘进;母,王翁须

后妃:许皇后、霍皇后、王皇后等

年号: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在位时间:公元前74~前49年

谥号:孝宣皇帝

庙号:中宗

陵寝:长安杜陵

性格:聪明刚毅,机敏多谋,刻薄寡恩

点评:

盖宣帝之为君也,恃才而喜自用,乐闻人过以示察也,故于望之有臭味之合焉。

——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

汉宣帝名叫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嫡曾孙、卫太子刘据的孙子,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统治期间,夺回了被霍氏霸占的皇权,大力整顿吏治,勤于发展生产,使西汉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他的一生,既坎坷又传奇,他是西汉中期著名的“中兴”之君。

从牢房中走出的皇帝

刘询,本名病已,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的祖父就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卫太子刘据,祖母乃是刘据的姬妾史良姊。史良姊生下了刘询的父亲史皇孙刘进,这样刘询的出生也算十分显贵。可是刘询才当了5个月的贵族,就沦为了阶下囚。这年七月,西汉朝廷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等都死在这场惨祸中。作为刘据子孙的刘询一家,也成了这次祸乱的直接受害者。刘询的父亲、母亲都被杀了,祖母史良姊抱着尚在襁褓中的刘询进了监狱,这一进就是5年。

刘询的童年就从囚犯开始了。监狱的生活自然是艰辛到令人无法想象的,刘询这么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侥幸活下来,实在是要感谢狱吏邴吉。邴吉正直善良,他知道“巫蛊之祸”是个冤案,对刘询一家的遭遇十分同情,就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小小的婴儿刘询。他从狱中找来两个女犯作为刘询的乳母,又拿出自己的俸禄为他添置衣食,这样总算保住了小刘询的命。不过刘询的囚徒生活也差点不能过了。公元前87年,汉武帝得了重病,一些方士就对武帝进言,说陛下身体欠安,是因为长安监狱有“天子气”,只有将长安监狱里的所有犯人都杀掉,陛下的病才能痊愈。武帝晚年迷信方术又怕死,就马上下令杀了长安监狱里所有的囚犯。幸亏邴吉再次挺身相护,4岁的小刘询才又一次死里逃生。

刘询在监狱里待到5岁,命运终于出现了转机。新帝刘弗陵登基,天下大赦,刘询终于走出了牢狱。此时他的祖母史良姊已经亡故,刘询就由好心的邴吉送到祖母家抚养。史良姊年迈的老母亲对这个可怜的孩子十分疼爱,对他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十分精心。邴吉回去后还将刘询的身份报上掖庭宫廷官署,这样,刘询终于恢复了皇族的身份,从此生活费由宫廷发放。按照制度,未成年的皇室子弟要由掖庭令看管抚养。刘询虽然是宗室子弟,但是他无依无靠,生活过得并不宽裕,好在掖庭令张贺对他十分照顾。张贺曾是卫太子刘据的旧属,他顾念旧恩,对刘询十分关心,还自己出钱为刘询请最好的老师来教授学业。

刘询就这样长到17岁,已经到了娶妻的年龄,但他只是一个落魄皇孙,孤弱无依,根本无人愿意把女儿嫁给他。还是张贺相助,给他聘下了掖庭监狱的典狱长许广汉之女许平君为妻。刘询成婚后,夫妻和睦,不久就有了儿子刘奭。这样,刘询就过上了妻儿相伴,共享天伦的幸福生活。至于当皇帝,离他太遥远,刘询是想都不敢想的。

刘询登基,实在是有些侥幸。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四月,汉昭帝刘弗陵暴病身亡,年仅21岁,昭帝连子嗣也没有留下,这样就只有从刘氏宗室子弟中选择继承人了。负责此事的正是权臣霍光。霍光是武帝临终前留给昭帝的辅政大臣,他兢兢业业辅佐8岁的昭帝多年,君臣二人和睦互信的佳话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可霍光掌权久了,人也逐渐变得骄横,对权力的欲望也越来越大,他不想放权,就要物色一个言听计从、易于操纵的傀儡皇帝。大臣们提议立汉武帝的儿子广陵王刘胥,霍光认为这不是他想要的合适人选,就否决了。霍光经过反复挑选,决定迎立昌邑王刘贺。可刘贺急着当皇帝,就带着一班人马来到长安,准备用自己的班底来掌权,这自然犯了霍光的大忌。霍光等人联名上书皇太后要求废帝,结果刘贺只做了27天皇帝,就被赶下台了。霍光再次挑选继承人时,邴吉向他推荐了刘询。邴吉是刘询的救命恩人,此时他已经升为光禄大夫、给事中,这次他又帮了刘询。霍光经过慎重考虑,也选中刘询了。刘询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人们都对刘据惨死很同情,所以拥立刘询容易得人心。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刘询来自民间,毫无背景,且年纪不大,没有从政的经验,平时也是个安分守己的人,这正是霍光最容易控制的人选。于是,18岁的刘询就这样幸运地坐上了皇帝宝座,即汉宣帝。

韬光养晦翦除霍氏

刘询侥幸当上了皇帝,不过他并没有实权,朝政全被霍光把持。刘询还在民间时就听说过霍光专权之事,而刘询自己从小就受到皇权斗争的牵连,历尽磨难,所以刘询登基后一直小心谨慎,从来不敢忤逆霍光。刘询从小在那样的环境中长大,他养成的隐忍功夫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到的。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霍光以还政给皇上来试探刘询。刘询心里清楚这只是一个形式,自己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霍光斗,就极力谦让,让霍光继续任原职处理国事。为了表示自己对霍光的信任,刘询还宣布大小事都要先报知霍光,再奏知自己。刘询还对霍光大力褒奖,对霍氏一族封邑封侯。这样刘询总算稳定了朝堂,初步巩固了自己的皇位。

不过刘询的隐忍退让,让霍光以为他胆小懦弱,就不把他放在眼里,更加肆无忌惮起来,成了西汉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霍氏一党遍布朝野。霍光的手还伸向了刘询的后宫。刘询当上皇帝后,封自己的结发妻子许平君为皇后,这一点当时就遭到了霍光的反对。霍光想把自己的小女儿霍成君嫁给刘询,好得到皇后之位。但是大臣们还是支持刘询立许皇后,所以霍光只好暂时作罢。按照惯例,皇后的父亲应该封为列侯,可霍光坚决反对,说皇后之父、典狱长许广汉只是一个“刑余之人”,不许封侯,最后刘询只好封自己的岳父为“昌成君”。

霍光对皇后之位还是没有罢手。许皇后原本为刘询生有一子,入宫2年后又有了身孕。在许皇后临产前,感到身体不适,就召女医淳于衍入宫问诊。霍光的夫人就趁机买通了淳于衍,让她在皇后的汤药中掺入孕产妇禁用的附子。结果,可怜的许皇后生下一女后不久,就病重身亡了。刘询与皇后的感情很好,他对皇后之死非常伤心,就用心追查死因,结果很快就查出了端倪。刘询心里明白是霍氏下的毒手,却只在心中忌恨,而不在脸上露出一丝不满。没过多久,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就进了宫,继任皇后之位。刘询依然不动声色,他的隐忍功夫实在是一流。

刘询在霍光的淫威下做了6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他一直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伺机扳倒霍氏集团,夺回政权。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揽政20多年的霍光去世。不过客观来说,霍光执政还是有一定成效的,他按照武帝临终前的遗诏,收拾好了武帝留下的烂摊子,保证了西汉王朝的和平稳定,为刘询后来的治国理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现在霍光一死,刘询感到自己亲政的时机到了。

刘询亲政并不急迫,他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向着自己的目标靠近。首先,他以帝王的规格厚葬了霍光,并加封霍光的侄孙霍山为乐平侯,并授予重权,让霍氏以为自己仍然可以像以前一样跋扈横行。等到霍氏完全放松了戒备之后,刘询才悄悄开始行动。他先解除了霍光的两个女婿的东、西宫卫尉的职务,接着又免掉了其两个侄女婿中郎将和骑都尉的重要军职。等到霍氏集团发现情况不妙,刘询又立刻免掉了霍光儿子霍禹的右将军一职。霍光的夫人还以为自己高高在上,她指使自己的女儿霍皇后对太子刘奭下毒,刘询早就对此严加防范,结果霍皇后没有得手。刘询继续不动声色地将朝中的霍氏余党逐一铲除,将兵权也慢慢收回了。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失去权势的霍氏余党决定孤注一掷地发动政变,阴谋废了宣帝,立霍禹为帝。刘询早就做好了准备,将他们一网打尽,霍禹被腰斩于市,霍皇后被废,并打入了昭台冷宫。刘询用了8年时间,终于铲除了霍氏集团,夺回了大汉皇权。不过刘询是非分明,他并没有抹杀霍光的功绩,他晚年曾在麒麟阁设置功勋画像,而霍光仍然位列第一。

励精图治中兴盛世

刘询把政权夺回手中后,就开始集中精力治理国政。他幼年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从小在民间对百姓疾苦的了解,都成为他施政的基础。刘询对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都进行了系统的调整,这些措施后来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刘询亲政后首先就是加强君权。鉴于霍光专政的教训,刘询实行中书制,即扩大了由宦官控制的中书的权限,所有上书下达,都经由中书,直接传递到皇帝手中,尚书省的权力就大大削弱了,这样从制度上强化了君权。

刘询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整顿吏治。他在民间生活十几年,深切地体会到要想使普通百姓过上安稳日子,吏治是关键。而地方官大多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甚至草菅人命,这就是百姓受苦的根源。于是刘询将昭帝时废止的刺史制重新启用,恢复了刺史监督郡县官员的制度。不仅如此,刘询还事必躬亲,每个地方官和刺史去任职前,刘询都亲自接见,勉力他们造福百姓,并且要他们写下保证书,然后依此对他们进行考核。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循名责实”。这些做法使得宣帝时期的吏治十分清明,平民百姓受益匪浅,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安定局势。

刘询做的第三件事情就是肃清司法,平反冤狱。这也是从他自己的切身体会得来的,他还没懂事就进了监狱,并在牢中生活了5年。刘询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出了自己的政治特点,他说:“霸、王道杂之。”“霸”就是要讲法制,“王”就是要体恤民众,要行仁政,刘询的政策就是让这两者结合。他一面强调执法严明,严厉惩治不法官吏和豪强恶霸,一面废除酷法,主张宽刑,为百姓平反冤狱,缓和社会矛盾。他在位期间,还曾十次大赦天下。

刘询在经济上,也继续实行文帝、景帝和昭帝时期的轻徭薄赋方针,对百姓十分怜悯体恤。他不仅平抑物价,打击奸商,还多次下诏鼓励发展生产。在宣帝的带动下,地方官员也都把劝农科桑、发展生产当成最重要的政事来抓。宣帝还派出农学专家蔡葵巡视全国,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指导。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西汉历史上著名的“中兴盛世”。在宣帝后期,经济繁荣,农业连年丰收,为了防止“谷贱伤农”,刘询还设立“常平仓”,用国家力量来干预粮食价格,从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西汉的经济发展了,思想文化也很快活跃起来。除了儒家,其他学说发展也很快。刘询主张各种文化兼收并蓄,还曾亲自主持召开经学大会。这段时间有许多学术创作流传后世。

刘询在外交上的作为,也是很让后人称道的。汉武帝曾经穷兵黩武地扩大领土,赶走匈奴,不过武帝这种做法不仅极大地损耗了国力,而且也没有彻底地收服周边各少数民族,武帝死后,匈奴人就又来了。宣帝刘询在对待周边少数民族的问题上,采取了软硬兼施的方针。第一,他在边境屯驻重兵,使得匈奴不敢轻易侵犯。第二,他联合西北的少数民族多次夹击匈奴,把匈奴赶得逃都没有地方去。第三,他步步为营,把匈奴赶出西域后,就立即建立都护府,使之成为大汉的领土。第四,他还继续坚持汉代以来的和亲政策,对各少数民族进行怀柔安抚。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来到长安朝见汉宣帝,这标志着匈奴已经成为大汉的属国。这件事是大汉150多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也是汉武帝倾全国之兵也没有完成的功业。从此,汉匈之间近200年的战争结束了,北方的边境居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大汉与各民族的友好交往也进一步发展,各民族加快了融合的步伐。

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病逝,终年43岁。他死后葬于杜陵(今陕西西安东),谥号“孝宣皇帝”,太子刘奭继位,即汉元帝。宣帝在位25年,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长安牢狱中走出的皇帝,他粉碎了权臣专政,平服了匈奴,发展了生产,繁荣了经济,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昭宣中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411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