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中国历代帝皇 ——玄宗李隆基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4:55:45 0


唐玄宗档案:

生卒年:公元685~762年

父母:父,睿宗李旦;母,窦皇后

后妃:王皇后、武惠妃、杨贵妃、杨贵嫔等

年号:先元,开元,天宝

在位时间:公元712~756年

谥号:明孝皇帝

庙号:玄宗

陵寝:陕西泰陵

中国历代帝皇 ——玄宗李隆基

性格:英明果敢,自负荒淫

玄宗李隆基像

点评:

大唐之盛,盛在精神,盛在开放雍容的气度,可以容纳世界,也可以影响世界。明皇之明,明在心灵、胸襟的强大,他可以容忍、欣赏乃至利用一切人的优秀素质。

——蒙曼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之子,唐王朝的第七位皇帝。他雄才伟略,从混乱的宫廷争斗中崛起,创下了唐朝历史上最繁荣的“开元盛世”;而他晚年沉迷酒色,又遭遇了唐朝历史上最严重的“安史之乱”,唐朝也因此由盛转衰,逐渐走上末路。

宫廷角逐脱颖而出

李隆基,生于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初五,是唐高宗李治之孙,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母亲是皇后窦氏。他虽然出生显贵,却生不逢时,因为此时他的祖母武则天不仅专权,而且打算称帝。武则天与唐高宗生有4子,从公元675年起,武则天先毒死了长子即太子李弘,又废黜并杀死了次子太子李贤,接着废黜了三子唐中宗李显,到了公元684年,扶持四子睿宗李旦做了一个傀儡皇帝,自己独揽大权,并为正式登基称帝做准备。李隆基出生后,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他3岁被封为楚王,到了6岁时,祖母武则天就做了女皇。于是,李隆基的父亲、睿宗李旦被降为皇嗣,李氏一族开始遭到贬抑打压,而武氏一族则异军崛起,封王者竟达十几人。

李隆基自幼就生活在宫廷的风云变幻中,虽然李唐宗室衰微,但是他却很有大志,在宫中时常自诩为“阿瞒”,阿瞒就是三国时的著名人物曹操。只是荣耀的武氏一族根本不把这个小皇孙放在眼里。7岁那年,李隆基依例参加朝廷的祭祀仪式。当他带着侍从走向朝堂时,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看他不顺眼,就故意呵斥他的侍从。小小的李隆基毫无惧色,他马上怒斥道:“这是我家的朝堂,与你何干?竟敢训斥我的护卫!”武则天得知此事后,觉得这个小孙子实在不凡,便另眼相待。公元692年,就封8岁的李隆基为临淄郡王。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经过多年的权衡,最终决定立李氏为继承人。不过她册立了三子李显为太子,而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由皇嗣再降为相王。不过十几岁的李隆基因才华出众,还是担任了右卫郎将、尚辇奉御等职。神龙元年(公元705年),趁着武则天年迈卧病,宰相张柬之等五大臣发动政变,拥立了中宗李显复位,李隆基就被擢升为卫尉少卿。

中宗李显由于一直生活在武则天的威仪之下,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他的皇后韦氏趁机专权,甚至想效仿武则天称女帝。他的女儿安乐公主也很有野心,想做皇太女。母女二人与武氏旧党勾结,将朝政弄得乌烟瘴气。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中宗的太子李重俊不满韦氏的恶行,矫诏调集羽林军,想要消灭韦武集团,不料兵败被杀。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六月,韦氏母女毒死中宗,立中宗的幼子李重茂为帝,韦氏临朝执政,准备等待时机成熟,就效法武则天称帝。不过此时李旦还有很大的势力,而李隆基也培养了不少心腹。父子二人联合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于六月二十一日合谋发动政变,将韦氏集团一网打尽。然后由太平公主出面,把才做了几天皇帝的李重茂赶下台,拥立睿宗李旦复位。26岁的李隆基因功被立为太子。

睿宗李旦也是自幼慑于母亲武则天的强势,性格懦弱。而太平公主自恃拥立有功,就独揽朝政,她也很有野心,想效仿母亲武则天做女皇。不过太子李隆基年轻有为,英明果断,成了她女皇之路的最大障碍。二人为了权势,争斗不休。睿宗李旦夹在二人之间,左右为难,又无可奈何。于是,在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八月,他干脆传位给太子李隆基,以避开争斗。不过李旦并没有完全放权,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以及重大的军国政事仍然由他决定。

李隆基28岁继位,即唐玄宗,亦称唐明皇。他改元先天,立王氏为皇后,他与太上皇李旦共同执政。朝堂之上,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形成了对立的两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想要扳倒对方。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太平公主密谋于七月四日发动政变。此事被宰相魏知古告知给玄宗李隆基。玄宗七月三日就抢先动手,将太平公主一党全部铲除。太平公主逃进山里的寺庙中,不过几天后还是被玄宗赐死了。至此,动荡多年的大唐政局终于稳定下来,太上皇李旦也将权力全部移交给李隆基。这年,李隆基改元开元,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文治武功开元盛世

唐王朝自高祖李渊公元618年开国以来,历经太宗的贞观之治,高宗和武则天的励精图治,国力已经十分雄厚,虽然韦氏等乱权了几年,但并没有损害大唐的根基。所以,到了玄宗李隆基时期,大唐立国百年,国势蒸蒸日上,不过繁荣的背后也潜伏着许多危机。多次宫廷政变,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实力,吏治也变得混乱不堪。

唐玄宗执政,首先就着手解决吏治腐败问题。开元三年(公元715年),他明确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受。”他选贤任能,尤其是起用了许多有名的政治家做宰相,比如姚崇,他素有“救时宰相”之称,他曾向玄宗提10项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勿贪边功,广开言路,惩治腐败,奖励诤臣,以及防范皇亲国戚和宦官专权等,这些主张奠定了开元时期的施政方针。继任的宰相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也都功绩卓著。正是有了他们的辅佐,玄宗才能将前几代皇帝留下的冗余官员彻底裁汰,然后又将机构精简,终于真正肃清了吏治。玄宗不仅重视中央重臣的选拨,还特别关注最底层的县官一级的任用,因为这些官员直接影响到唐王朝对百姓的统治。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他在大明宫宣政殿亲自对245名新任县令进行考核,将其中不合格的40多人罢官,另选贤能充任。为了监督和考核地方官员,玄宗还将全国划分为15道,每道都设置采访使。

玄宗将吏治自上而下全部肃清,就为日后的施政铺平了道路。自古以来,农业都是国家生存的基础,玄宗自然非常重视。他要求官吏严惩强占田地的贵族、豪强,以便让农民获得土地。从公元712~715年,他还在全国开展了“检田括户”运动。他任命宇文融为全国的覆田劝农使,下面又设了10道劝农使和劝农判官,将这些人分派到各地去检查没有登记的土地和豪强们包庇的农户,查出来的土地都按均田制分给无地的农民。有了那些重新登记进来的农户,唐朝每年的客户钱也增加了不少,总额高达数百万。同时,玄宗还十分注重兴修水利,他为政期间兴建了56项农田水利工程,占整个唐代水利工程的20%以上。经过这些改革,农业很快就展现出勃勃生机。

除了发展经济,玄宗还十分注意节流。他带头提倡节俭,不仅遣散了多余的宫女,还毁掉了武后、韦后等修造的奢华殿所。在武后和中宗时期,佛教恶性发展,各地圈占土地,广修寺庙,僧侣甚众,每年耗财数百亿。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玄宗下诏裁减天下僧尼,当年就有12000多人还俗。玄宗接着又下令,禁止新造佛寺、铸佛像、抄佛经,还禁止官僚贵族与僧尼结交。这些做法,既沉重打击了佛教势力,也节省了不少财政支出。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唐朝的经济很快步入了繁荣时期。

除了文治,玄宗在武功方面也很有建树。在他即位之前,唐朝宫廷争斗激烈,无暇顾及边境,以致边疆危机十分严重。突厥、契丹的奴隶主贵族们不仅侵占了西域的碎叶、庭州,北方的云州和辽西的12州,还时时骚扰陇右、河北等地的百姓。玄宗即位后,就决心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玄宗采纳了宰相张说的建议,改府兵制为雇佣兵制。这样一来,各地民夫就再也不用轮流戍边,可以安心发展生产,而许多失业人口应征从军,也解决了生计问题,同时还能缓和社会矛盾,实在是一举多得。而且士兵长驻各地,也有利于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为了增加军事力量,唐玄宗还颁布了《练兵诏》,并令西北重镇增加兵员,加强训练。为了解决军粮短缺的问题,他还扩大了屯田区。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玄宗将雇佣兵制推广到全国。为了更好地统治少数民族和巩固边防,他还在边地设置了十大兵镇,由节度使镇守。

在玄宗的努力下,从717年起,唐军陆续收复了沦陷17年的营州等13州,降服了长城以北的拔也古、同罗、回纥等割据政权,恢复了安北都护府,统一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后来又收复了沦陷37年的西域碎叶,击败并俘虏了突厥可汗打败了吐蕃、小勃律(今克什米尔以北),由此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唐朝的军威令四方震慑,拂麻(今罗马)、大食(今伊朗)等72国也纷纷派遣使者来唐,向玄宗称臣。由此,唐朝重新打通了中亚的通道,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也进一步发展。

由于唐玄宗在文治武功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得到了全面发展,国力达到了顶峰,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繁荣的“开元盛世”。

汉皇重色贵妃倾国

唐玄宗28岁称帝,一直兢兢业业,勤政为国,创造了“开元盛世”的丰功伟绩。到了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执政30年的玄宗却丧失了锐意进取的精神,陶醉在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中。他逐渐怠于朝政,将精力转到了酒色享乐上。而历朝历代,一旦皇帝纵情享乐,奸佞小人就趁机上位了,玄宗后期也不例外。

中国历代帝皇 ——玄宗李隆基

明皇游月宫图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对唐王朝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年。这年10月,玄宗打算从洛阳回长安。宰相张九龄、裴耀卿等认为秋收未毕,皇帝出行阵势浩大,沿途必然扰民,就建议改期。而李林甫却悄悄怂恿玄宗,说:“长安、洛阳是陛下的东西宫,随时都可往来行幸,何必择期?即使妨碍了百姓秋收,只要免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了。”玄宗听了龙颜大悦,就依李林甫的话行事。张九龄为人正直,遇事敢于直言力争,言语上自然时常忤逆玄宗,玄宗就逐渐讨厌疏远他,而亲近花言巧语的李林甫。没过多久,李林甫就取代张九龄,做了宰相。李林甫是个典型的小人,他嘴里说着好听的话,背地里却专门害人,成语“口蜜腹剑”说的就是他。他揽权19年,大唐朝政在他手中日益败坏。

公元736年对玄宗个人而言,也是多事之年。他最宠爱的武惠妃病死了,玄宗为此深受打击,变得郁郁寡欢,后宫三千佳丽也无法令他重展欢颜。这时有人向玄宗进言,说寿王妃杨玉环体态丰腴,美艳无双,玄宗便派人将杨氏接入宫中侍酒。杨玉环生性聪慧,善于逢迎,又通晓音律,舞姿迷人。这令本就精通音律的玄宗如获至宝,他龙心大悦,自此就与杨氏寻欢作乐,不再勤于国事。而寿王李瑁是玄宗与武惠妃的儿子,玄宗夺子之妻自然有悖伦常。为了能名正言顺的拥有佳人,玄宗先是令寿王妃杨氏自请为女道士,入住南宫,赐道号太真,南宫也更名为太真宫,然后又将一个韦姓女子赐给寿王为妃。

杨玉环正式入宫后,恩宠日盛,最后竟然集三千宠爱于一生,而玄宗则终日与美人相伴,从此君王不早朝。玄宗视这位比自己小34岁的倾国美人为心肝宝贝,称其为“解语花”。天宝四载(公元745年),册封杨玉环为贵妃,而后宫并无皇后,所以杨贵妃就是实际上的后宫之主,一切待遇实同皇后。杨妃的生活非常奢华,宫中专门为她织锦做衣的就有700多人。杨妃爱吃新鲜荔枝,玄宗为了满足美人的口福,下令专门开辟了从岭南到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快马将荔枝运到长安。晚唐诗人杜牧曾有诗云:“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玄宗与贵妃都爱好音律歌舞,因此宫中日日笙歌不断。玄宗为了歌颂太平盛世,还招揽许多才子作为御用文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也曾奉召入宫,用惊世才笔描摹贵妃的美艳、帝后爱情的甜蜜。后来李白因不愿阿附权贵,被排挤出了长安。不过玄宗时期,文学、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他的喜好是分不开的。

杨贵妃专宠,她的家人自然也沾光。她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她的族兄杨国忠官运亨通,在权相李林甫死后,继任为宰相。因为杨氏一族煊赫至极,许多人就迎合君王的喜好,争相巴结杨氏,讨好贵妃。杨国忠揽权,比李林甫更甚,然玄宗又不理国政,唐朝的政治危机就愈加严重了。自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起,均田制逐渐瓦解,承担租赋的民户大减,而朝廷的费用却激增,财政危机加剧。为了满足上层统治者的享乐,朝廷就横征暴敛,甚至一次预征30年的赋税,从而导致民众贫困化加剧。再者就是府兵制破坏后,募兵制又日益腐败。中原承平日久,战备弛懈,朝廷所募的兵士多是无赖地痞,市井小贩,毫无战斗力。而玄宗还好大喜功,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消耗了巨大的财力,也造成了各族百姓的惨重伤亡,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安史之乱入蜀避难

就在中央政府日益腐败之际,拥兵自重的边境势力却逐渐强大了。按唐初制度,守边大将实行轮换制,以防止他们戍边太久,拥兵过重。可是玄宗后期,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竟然十几年不换边帅,有的边帅甚至还兼任几镇的节度使。他们的势力愈来愈大,这为唐朝带来了严重的军事危机。其中胡人安禄山,因为英勇善战而得到玄宗的恩宠。他不仅勇武,还善于逢迎,对杨贵妃极力讨好,因而被玄宗封为平卢节度使,后来还被封王。不过这位看似憨厚忠诚的安禄山,却给了唐王朝沉重的一击。

中国历代帝皇 ——玄宗李隆基

明皇幸蜀图唐李昭道

此图描绘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而行于蜀中的情景,画中山石峻立,着唐状的人物艰难行于途中。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一月九日,安禄山从幽州起兵15万,直奔京都长安。而唐王朝全国的兵力不过50万,且大多镇守在边境各重镇,京城防守空虚,唐军人少势弱,仓皇应战,根本不堪一击。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六月,长安门户潼关被叛军攻陷,京师已经无险可守,玄宗只好带着皇室的重要成员逃亡蜀地避难。十三日凌晨,玄宗等人逃到马嵬坡(今陕西兴平市西北),愤怒的将士们要求杀掉祸国殃民的杨氏豪族。他们将杨国忠父子乱刀砍死,又要杀死杨贵妃。玄宗无奈,只好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以平民愤。长安城在玄宗出逃十几天后就陷落了,玄宗打算继续逃入蜀中,沿途父老百姓都请求皇帝留下,指挥平叛,玄宗不听,百姓们只好转求皇太子李亨留下。李亨于是北上,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即唐肃宗。李亨称帝后,就重新积聚力量,开始对安禄山反攻。已经逃入蜀地的玄宗,面对既成的事实,只好承认儿子的帝位,自己做起了无权无势的太上皇。

自安禄山开始叛乱,到他被儿子安庆绪杀死,他的部将史思明复叛,接着史思明也被儿子史朝义杀死,最后唐军平息叛乱,收复失地。整个安史之乱历时8年,直到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才结束。而玄宗基本上都在蜀地避难未归。

至德三年(公元758年)末,在唐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后,玄宗终于从蜀中回到了长安。玄宗回京后,已经是垂垂老矣的太上皇,加上心爱的贵妃已逝,晚景凄凉,身体也很快就垮下去了。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四月五日,玄宗在寂寞中凄凉辞世,终年78岁。他死后葬于泰陵,谥号“明孝皇帝”,庙号“玄宗”。他在位44年,大半生辛劳,将大唐发展到繁荣的顶峰;然而晚年昏聩,将辛勤创下的基业摧毁,使唐朝日薄西山。他的一生,毁誉参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394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