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明君的选择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1 16:48:28 0

>>时间:643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逼其父高祖李渊退位,即位为皇帝,是为唐太宗,自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和他的父亲高祖一样,太宗晚年也陷入了儿子们争当太子的烦恼中。经过反复思量,太宗最后选择了儿子李治做了太子。

兄弟不和

唐太宗李世民有嫡子三人,除晋王李治外,另两人分别是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太宗很喜欢李承乾,初登帝位,马上就册封他为太子,并有意培养他处理各种政务,遇到唐太宗出游的时候,更是让李承乾以太子的身份监国理政。李承乾非常聪明,也颇有些才干,太宗交代给他的各种政务他也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因此也很得喜爱。

但李承乾却有些不可告人的毛病,他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生活奢靡,好女色还兼男色,经常聚集一些人在东宫胡闹。虽然他很擅于遮掩,但也还是有些臣僚到太宗面前进谏。这一切都被李承乾的胞弟魏王李泰看在眼里,于是李泰开始酝酿取代李承乾成为太子,而李承乾一方也处处猜忌与提防李泰,一母同胞的兄弟两人都欲将对方置于死地,相互之间不择手段地打击报复对方。

储位之争

李承乾眼看着弟弟李泰步步紧逼,而父皇也逐渐流露出对自己的不满,他感觉自己若是再忍下去,东宫的主人就会变成李泰而非自己。于是李承乾暗中联系了叔父汉王李元昌与失意大臣侯君集等人,阴谋发动政变,一切准备停当后却因为有人告密而事发,李承乾被废为庶人。

明君的选择

三彩四孝塔式罐·唐

本来太子被废,太宗所一直喜爱的李泰理应成为太子,但却由于长孙无忌的极力反对而作罢。作为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的意见非常重要,而他所看好的下一任太子则是并不显山露水的晋王李治。为此李泰也失去了冷静,竟然去恐吓李治,受到惊吓的李治每日里只是一脸忧苦。太宗看到李治整天一副担惊受怕、满脸愁容的样子,也开始担心传位给李泰之后,李治的日子会更难过。

明君的选择

三彩镇墓兽·唐

这期间,太宗还见过一次已经被废为庶人的李承乾。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后,一直寻机报复,好不容易见到父皇,自然会为自己竭力辩解一番。李承乾说:“臣身为太子,已经富贵至极了,还能求些什么?倒是魏王早就有谋反之心,我怕被他加害,才与朝臣商议谋求自保。那些凶险的人教唆我有了那些不轨的想法,今天父皇您若是立李泰为太子,那可是中了他的圈套了。”李承乾这番话在李世民心中进一步打击了李泰,晋王李治成了李世民心中唯一剩下的候选人,再加上李治以仁孝出名,朝中大臣如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也非常支持李治,李治进入东宫、晋为太子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

册立太子

贞观十七年(643)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同月又下诏降魏王李泰为东莱郡王,后来又改降为顺阳王,流放到了均州郧乡(今湖北丹江市北),甚至到太宗去世都不让他赶回长安奔丧。从被册封为太子,一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太宗驾崩,李治总共做了6年太子。在这6年的时间里,他经常在太宗的授意下参与处理国政,并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好评。

李治入主东宫直到即位称帝,虽是唐太宗无奈下的一个选择,却也不是全无道理可言,李治在即位后处理一系列民族矛盾及外交政务中都充分显露出了他独树一帜的才干。


历史词典

《五经正义》

唐太宗即位后,大力提倡教育,扩充学校,兴办国子学,增加生员名额,并抬高孔子的地位;置弘文馆,招纳天下名儒为学官,四方学者云集京师,乃至高丽、百济、新罗、高昌、吐蕃都遣子弟到长安求学,国子监生徒达八千多人。唐太宗以儒经“文字多讹谬”,不利于学生学习,于贞观四年(630),令颜师古考订《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和《春秋左氏传》五经经文,并颁布全国,成为官方统一的学校教材。后来唐太宗深感儒家师说多门,章句繁杂,给科举取士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贞观十四年(640)二月,为了解释经义的统一,唐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共180卷,名曰《五经正义》。孔颖达主持编撰的《五经正义》,所选注本以全国通行者为准,基本参照陆德明的《经典释文》的做法。永徽四年(653)三月,唐高宗颁行《五经正义》于全国,并规定《五经正义》为学校通用的教材,每年明经考试也以其为依据。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663.html

上一篇:玄奘西行历险
下一篇:高宗废后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