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邓艾之死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1 13:46:04 0

>>时间:264

邓艾是三国后期的杰出将领,他以一万孤军长驱直入,经过艰苦卓绝的进军,一举攻灭蜀汉,创造了中国军事史的奇迹,灭蜀之战也成为中国军事史的经典战例。邓艾立功反全家受诛的悲剧,也是中国历史上众多功臣良将共有的悲剧,暴露了封建帝王对能臣既要任用又要猜忌的特征。

口吃将军

邓艾(?~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唐河西北)人。邓艾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他从小为人放牛。邓艾长大后做了都尉学士,由于他说话口吃,没能当上什么要职,只担任个看田的小吏。邓艾虽然身份卑微,却胸怀非凡大志,努力钻研兵法。每到高山大泽之处,他总要仔细察看地形,指点说哪里可以扎营,哪里可以屯兵。旁人见他贫寒小吏居然效法大将指指点点,都讥笑他,邓艾却毫不在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邓艾见到了当时的太尉司马懿。司马懿与邓艾交谈,对邓艾的才学大为惊叹,便聘他做了自己的僚属,后又升为尚书郎。司马懿当时正打算广垦田地、积蓄粮草以筹备军资,便派邓艾去各地查看情况。邓艾仔细考察之后,认为应当兴修河渠,引水灌溉,才能提高农田产量,并可利用水道运输军队物资。邓艾向司马懿提交了《济河论》,阐述自己的主张,建议司马懿效法曹操,分兵屯田以积蓄军粮,在淮北淮南驻兵五万屯田,六七年后,可积蓄三千万斛粮食,以便顺利伐吴。司马懿对邓艾的建议非常赞赏,于正始二年(241)大修漕渠。漕渠修好之后,每当东南边境有事,魏军便可乘船直达淮河、长江,沿途军粮供应充足,再也不必从陆上运兵、运粮草而耗费人力物力了。

不久,邓艾被任命为南安太守。南安(郡治在今甘肃陇西东南)位于曹魏西北战区,是常年与蜀汉交兵的战场,自幼喜好兵法的邓艾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战争舞台。曹魏嘉平元年(249),邓艾与征西将军郭淮一同抗击蜀汉将军姜维。姜维率军退去,郭淮打算向西去进攻羌人,邓艾提醒他说:“敌人撤走不远,很可能去而复返,应当分出军队防备万一。”郭淮便留下邓艾驻守白水北岸。三天之后,蜀汉军果然去而复归。最终姜维的偷袭计划落空,由于战功卓著,邓艾被封为关内侯,加讨寇将军。

曹魏正元二年(255),因为在抵御吴军入侵的战争中再度立功,邓艾被进封为方城乡侯、安西将军。不久,姜维出兵攻魏,在洮西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数万魏军战死,西北战局危在旦夕。邓艾跟随魏国大将军陈泰赶赴西北,击退了姜维。魏军将领都认为姜维经此挫败,已经势穷力竭,不会再出兵东进了,邓艾却反对说:“洮西之败,不过是小败,姜维狡诈难以对付,他一定会再来攻打我军。”果不出邓艾所料,姜维不久又率兵向祁山大举进攻,他看到邓艾早有防备,便回军进攻南安,邓艾据守武城山,双方争夺有利地形。激战过后,邓艾大破姜维,声威大震。甘露元年(256),朝廷特意下书嘉奖,任他为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封邓侯。

邓艾之死

青釉谷仓罐·三国·吴

罐高48厘米,江苏金坛出土。谷仓罐又称为“魂瓶”,是江南地区孙吴时期墓葬中独特的随葬物品,其渊源于汉代随葬墓中的五联罐,到孙吴时在罐盖上堆塑楼阁门阙等建筑,是孙吴时期专为丧葬制作的物品中最具艺术价值的文物。

此后,姜维多次进攻魏国都被邓艾击败。任凭姜维奇兵百出,邓艾总能料事如神,先期制敌,竟使姜维屡战屡败,再也没能于西北战场得势。

灭蜀元勋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曹魏景元三年(262)冬天,司马昭以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征调四方兵力18万,大举伐蜀。当时钟会率魏军主力主攻骆谷,邓艾和将军诸葛绪则负责牵制姜维。

姜维得知钟会占领汉中,立即率军回撤,摆脱了邓艾和诸葛绪的围追堵截,顺利据守剑阁(今四川剑阁北)天险。钟会率军进攻剑阁,蜀汉军据险坚守,钟会久攻不下,粮草又接济不上,只得准备撤军。司马昭精心制订的灭蜀大计眼看就要夭折。在这关键时刻,足智多谋的邓艾根据观察,提出了一个出奇制胜的大胆计划,这就是偷袭蜀汉疏于防备的阴平古道,绕过剑阁,直插蜀汉的心脏。

邓艾之死

古栈道

古栈道,由川北重镇广元溯嘉陵江而上,行45千米,便可在明月峡江左的崖壁上看到三排石孔,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川、陕古栈道遗址。栈道百里,悬于崖壁,云雾缥缈,远远望去似空中走廊,故又有“阁道”、“云栈”之称。

同年十月,无计可施的司马昭批准了邓艾的建议,邓艾亲率一万精兵偷渡阴平道,行进在岷山之中,翻越摩天岭。大军途经马阁山时,道路跌滑不通。邓艾军包裹马脚,挂牢车子,抢修阁道,方才通过。阴平小道的最后一段山高水险,道路傍水背山,峻峭险狭,北来者右靠崖壁,只能以左肩担物,无法换肩,号称“左担道”,实在是艰险无比。邓艾大军经过左担道时,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毡裹住身体,率先滚下绝壁,将士们见主将如此,个个奋勇争先,邓艾全军终于通过了绵延700余里的阴平古道。

十一月,邓艾大军到达江油(今属四川),蜀汉守将马邈投降。后主刘禅得知这一消息后,命令诸葛亮之子、卫将军诸葛瞻率众军阻击。诸葛瞻进至涪县(今四川绵阳东北),停住不前。尚书郎黄崇深知邓艾孤军深入,利在速战,如果战事旷日持久,魏军必陷困境,于是就劝诸葛瞻抢占山区,依托险要,阻止邓艾军进入平原。可诸葛瞻犹豫不决,被士气如虹的邓艾所部击败,诸葛瞻、黄祟战死,军事重镇绵竹(今属四川)被魏军占领,邓艾乘胜前进,蜀汉国都成都已遥遥在望。

蜀汉朝廷原本估计魏军不会很快到达成都,所以根本没做守城准备。等到邓艾率军兵临成都城下,蜀汉政权陷入了一片混乱。后主刘禅命令群臣商量应对之策,最后听从了益州土著集团领袖、光禄大夫谯周的投降主张,派出使者携带降书和印玺,向邓艾请降。

十一月,后主带着太子、群臣,用牛车载着棺材,捆绑着自己,出城投降。同时还送上了蜀汉户口册,计户28万,人口94万,甲士10万,官吏4万,全部归于魏国。邓艾率军进入成都,蜀汉灭亡。

蒙冤惨死

邓艾灭蜀汉后,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安抚民心。他严格约束部队,让降顺的百姓各安旧业,使蜀地百姓称颂不已。他效法东汉开国元勋邓禹平定河东的做法,承制拜刘禅行骠骑将军,刘禅的太子、诸王也都拜为都尉,对蜀汉官吏大都留用任命,或选拔为自己的僚属。

邓艾独得大功,不免居功自傲,常对蜀汉降官说:“你们幸而遇到了我,才有今天,若是遇上吴汉(东汉开国元勋,灭据蜀割据公孙述的将领)那样好杀之人,早就都被屠杀殆尽了。”邓艾还说:“姜维也是一代雄才,可惜遇到了我,他就无计可施了。”同年十一月,朝廷下诏褒奖邓艾,进封他为太尉,增邑二万户,并封其二子为亭侯,各食邑千户,邓艾的功业达到了顶点。邓艾喜不自胜,可他却没想到,他居功自傲的种种作为早已让自己的头上悬挂起了屠刀。

司马昭是个猜忌成性的人,邓艾逾越身份拜刘禅为将军以及任用蜀地官吏,使司马昭大为光火,司马昭让监军卫瓘告喻邓艾,让他凡事必须先请示,不得自己随便处置。邓艾接到这一指责后,非但没有认错,反而再次上书司马昭,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不仅如此,邓艾还建议灭吴之前不要把刘禅送到洛阳,以免给吴国造成归降之君要遭流徙的印象,不利吴国归降。这一系列的举动引发了司马昭更大的疑心,他怀疑邓艾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邓艾独得灭蜀大功和他居功自傲的态度,也使主将钟会和其他同僚极为嫉妒和反感。于是钟会和同僚一起向司马昭诬告邓艾谋反,司马昭下令逮捕邓艾。邓艾见到司马昭手令后,仰天长叹说:“我邓艾忠心耿耿,怎会落到这步田地?秦国大将白起的下场,又在今天重演了!”

邓艾被捕后,钟会便与姜维策划反叛,结果激起兵变,钟会、姜维都被乱兵杀死,此时邓艾的囚车才刚刚离开成都。邓艾的部下见钟会已死,便去追赶囚车,要迎接邓艾回成都。奉命逮捕邓艾的监军卫瓘闻讯,怕邓艾会对自己不利,便派部将田续去追杀邓艾。田续在绵竹以西追上囚车,邓艾和儿子邓忠都惨遭毒手,邓艾的其他儿子在洛阳全都被处死,妻子儿孙被迁徙流放到西域。功勋盖世的一代名将,最后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邓艾之死

邓艾之死

天发神谶碑·三国·吴

此碑立于吴天玺元年(276),吴末帝孙皓为造成天命归吴的舆论,伪称天降神谶而刻此石。石在江苏江宁天禧寺,圆幢形,环而刻之。清嘉庆十年(1805),此石毁于火灾,图为明代拓片,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碑文以隶法入篆,起笔见方而收笔尖锐,字势奇伟,开悬针篆一路,于后世书坛颇有影响。魏晋时,隶书走着汉末程式化的老路,楷书和草书逐渐发展成熟,篆书仍在某些场合出现,但已有古体。在各种书体交相发展中,《天发神谶碑》是别开生面的,带有周秦遗意的诡奇之风。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625.html

上一篇:乐不思蜀
下一篇:孤臣姜维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