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八王之乱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1 13:45:49 0

>>时间:291~306

晋武帝不听大臣的意见,乱封诸侯王的举动让他的白痴儿子司马衷遭受了厄运。西晋王朝的混乱不是农民起义造成的,也不是外敌入侵造成的,而是被一个妒忌残忍的皇后和八个权欲熏心的王爷造成的,司马炎地下有知,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太子之死

贾后把持西晋政权,废掉太子之后,太子手下的东宫武官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殿中郎士猗等人心怀不满,打算废掉贾后,然后复立太子。可一来他们手里没有兵权,二来他们觉得这种大事得由王公重臣出面才能名正言顺,于是这几个太子的忠臣就看上了手握兵权的赵王司马伦,打算先说动司马伦的心腹谋士孙秀,再让孙秀去劝说司马伦。孙秀被司马雅等人的言辞说动,答应劝司马伦拥立太子。

可这孙秀也是个利益当先的政客,他先把司马雅等人的意思告诉了司马伦,然后又劝司马伦说:“太子刚猛,如果他复立,那么赵王您以前拥立贾后的事情肯定还是会被追究,不如我们等待时机,先让贾后害死太子,我们再以为太子复仇的名义废掉贾后,朝廷大权就都在您的手里了。”司马伦觉得孙秀说得很有道理,就派人到处散布谣言说,朝中大臣要拥戴太子复位。这谣言三传两传到了贾后的耳朵里,这个阴险的女人立刻命心腹太监带人害死了太子,然后又装模作样地用诸侯王的礼仪埋葬太子。

八王之乱

龙纹金带扣·西晋

带扣镂雕一条扭身摆尾的龙,翻腾于云气之中。龙身中部镶嵌一颗绿松石珠,带扣背面衬黄铜片以加固牌面。

贾后被废

贾后杀了太子之后,西晋文武官员对她的憎恨达到了极点,赵王伦和孙秀就准备开始废后的行动了。西晋永康元年(300)四月的一天晚上,穿上全副甲胄的司马伦召集了禁卫军,宣布自己接到晋惠帝的诏书,要带领大军入宫废掉贾后。众将士也早就看不惯凶狠歹毒的贾后,异口同声地表示愿意跟随司马伦进宫。当天晚上,司马伦和孙秀带领大队士兵冲进了内宫,控制了宫内的所有要道。司马伦派出齐王司马冏去抓贾后。贾后看到司马冏带领兵马入宫,知道大事不好,就问司马冏说:“你干什么来了?”司马冏回答说:“奉皇帝诏书抓你。”贾后也开始垂死挣扎,大声说:“皇帝的诏书都是我发出的,这件事谁是主谋?”司马冏回答说:“这是赵王下的命令。”贾后悔恨不已,拍着地板说:“系狗当系颈,反系其尾,何得不然!”那意思是说自己没看好司马伦,结果被他反咬了一口。

司马伦控制了大局之后,立刻杀了贾氏三族,并把依附贾后的张华满门抄斩,被打入冷宫的贾南凤也被司马伦派人毒死。志得意满的司马伦掌握了大权后,以晋惠帝的名义封自己为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司马伦一向以昏庸无能著称,只是依靠孙秀出谋划策,才有了今天的局面,所以这时实际上是寒门出身的孙秀在操控西晋的政局。

八王之乱

蛮夷侯金印·西晋

诸王并起

眼看着朝廷大权落到了佞臣孙秀和无能的赵王司马伦手中,淮南王司马允心怀不满,就带领着自己收留的700多名死士发动了兵变,包围了司马伦的府邸。司马允手下的人都是久经沙场的战士,刚一交手就杀得司马伦的手下溃不成军。眼看司马伦就要完蛋,司马允即将成为匡扶晋室的功臣,司马伦的手下、禁军将领伏胤假装送来晋惠帝的诏书,趁机砍下了司马允的脑袋。主将一死,司马允的手下也都作鸟兽散。逃得一死的司马伦和孙秀开始大肆捕杀同情司马允的大臣,前后共杀了几千人,连前面提到的西晋第一富翁石崇,也因为不肯把小妾绿珠让给孙秀,也被诛灭三族。

司马伦消灭了淮南王司马允的势力后,野心更大,他逼晋惠帝退位当了太上皇,而自己当了皇帝。司马伦刚一即位,就把他的手下,不论文官武将,还是兵士,都封了大大小小的官职。那时候,当官的戴的官帽上面都用貂的尾巴做装饰。司马伦封的官实在太多太滥了,官库里收藏的貂尾不够用,只好找些狗尾巴来凑数。所以,民间就编了歌谣来讽刺他们,叫做“貂不足,狗尾续”。

八王之乱

归义氐王金印

“归义”犹言归化而附之,即归顺之意。此印为晋室赐给归顺于晋的氐族部落酋长之印。

各地的诸侯王听说赵王司马伦做了皇帝,谁都不服气,这样,在司马皇族之间就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厮杀。参加这场混战的有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óng)、长沙王司马乂(yì)、东海王司马越,再加上已经被杀的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一共有八个诸侯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前后延续了十六年,到了306年,八王中的七个都死了,留下的最后一个东海王司马越,毒死了晋惠帝,另立了惠帝的弟弟司马炽,这就是晋怀帝。“八王之乱”这场丑恶的纷争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数十万人民丧失了生命,许多城市被洗劫和焚毁。最让人扼腕的是诸侯王纷纷利用少数民族武装参加这场混战,让中原成为了匈奴族和鲜卑族横行的地域,西晋王朝也即将走到自己的终点。

八王之乱

青瓷鹰形双耳壶·西晋


延伸阅读

“太康之英”——陆机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区)人,陆机出身于名门世族。他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都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吴国灭亡后,陆机与其弟陆云退居故里,闭门苦学。西晋太康十年(289),两兄弟来到洛阳,文才倾动一时,誉满京师,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三张指张华、张载与张协)之说。太常张华对他们尤为爱重,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陆机入晋后历任太子洗马、著作郎、中书郎等职,后又由成都王司马颖荐为平原内史。西晋太安初年(302~304),陆机被成都王司马颖任命为率后将军、河北大都督,参加了八王之乱。后来有人向司马颖进谗言说陆机通敌,司马颖就杀死了陆机,并夷灭陆氏三族。陆机今存诗约百余首,其作品注重形式技巧,文辞华美,代表了太康文学的主要倾向。陆机在文学理论方面也有所建树,他所作的《文赋》是中国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陆机是西晋太康年间声誉最隆的文学家,故后人称之为“太康之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619.html

下一篇:永嘉之乱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