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皇室奇才刘安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1 00:14:00 0

时间:前179~前122

淮南王刘安以风雅流誉天下,招致宾客数千人,编成《淮南子》一书,成为了汉代文坛上的领袖级人物。但刘安在削藩夺权、儒家独尊的历史大潮之中仍然想恢复道家的主流地位,妄图挑战中央政权,最终败在一代历史强人汉武帝的手中,落得个畏罪自杀的下场。

流誉天下

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历王刘长的儿子。文帝时,刘邦的八个儿子或者病逝,或者为吕后所杀,死亡殆尽,只有刘长与文帝还健在。刘长在淮南国内骄奢无度,车马制度和天子一样,最终被人告成谋反下狱,被废去王位,以囚车迁往蜀地。刘长性情刚烈,在半路上绝食而死。老百姓哀怜刘长的遭遇,作歌谣传唱说:“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两人不相容。”文帝听到歌谣后悔恨交加,将淮南国分为淮南、衡山、临江三国,分封给刘长的三个儿子,刘安就是其中一个,受封为淮南王。

对于父亲的死,刘安一直耿耿于怀,暗中心怀觊觎王位之心。景帝时发生七国之乱,刘安有心加入叛军,只因淮南国相阻挠才未成行。建元二年(前139),刘安入朝拜见武帝。太尉田皇室奇才刘安一向与刘安交好,这次特意出城几十里到灞上迎接刘安,并说:“当今天子没有太子,大王你是高皇帝的嫡亲孙子,仁义遍传天下,一旦天子去世,除了你还有谁能继承皇位呢?”刘安听后非常高兴,一面以厚礼拉拢田皇室奇才刘安,一面加紧准备,等待时机。

当时关东诸侯多以豪奢为尚,平日里只知斗鸡走马。唯独刘安刻意博取声誉,重视抚慰百姓,政务之外也不好逸游而好风雅,闲居时读书鼓琴而已,因此声望日盛,流誉天下,宾客游士从之者如流。

谋反被诛

建元六年(前135),天空出现彗星。刘安的宾客告诉刘安说:“从前七国之乱时天空也曾出现彗星,那时才不过数尺,天下已经流血千里了。现在彗星笼罩了整个天空,看来天下定会出现更大的战乱。”刘安心想武帝没有太子,将来诸侯并争定是强者为王,自己不可不预先准备。于是刘安与其子刘迁秘密整治军备,与手下宾客制订了周密的军事计划。然而,这个密谋却意外泄漏了。

淮南太子刘迁非常喜欢击剑,旁人与他比剑时都假装输给他,这使刘迁认为自己的剑术天下无双。他听说郎中雷被善于用剑,就要与雷被比剑。雷被一再推辞不掉,只好答应,结果一不小心击中了刘迁。刘迁恼羞成怒,从此不断在刘安面前说雷被的坏话。雷被非常害怕,为了避祸,他向刘安表示愿意应募参加汉朝军队奋击匈奴,想借此离开淮南,但因为刘迁的阻碍,雷被始终未能如愿。元朔五年(前124),雷被偷偷逃到长安,上书告发淮南王及太子不遵诏令,阻挠自己参军奋击匈奴。在青壮皆兵、抗击匈奴的武帝时代,阻止属下投军是非常重的罪,武帝就将雷被的表章交朝廷公卿议罪,公卿认为刘安罪当处斩。武帝考虑到时机并不成熟,自己的叔叔也罪不至死,于是没有批准大臣们的意见。公卿们退而求其次,请求废掉刘安的王位,武帝还是不批准,最后只决定削淮南国的两个县作为惩戒。

可事情并没有结束,刘安的庶子刘不害一向与刘迁不合,刘不害就让儿子刘建上书武帝,揭发刘迁图谋不轨。武帝这才怀疑另有内情,任命廷尉监为淮南中尉,前去逮捕刘迁。刘安知道事情败露后,赶紧与刘迁密谋,派人召见武帝派来的廷尉监、淮南相和内史会同议事,计划将这些武帝安排在自己身边的眼中钉一起杀掉,然后起兵谋反。可廷尉监和内史都推托不来,只有淮南相应召前来。刘安一筹莫展,只得放淮南相回去。此时发兵已错过时机,刘迁无奈,只得请求刘安让自己接受审讯,希望于万一幸免。但这时谋反的同谋者中有人见机不对,已经向朝廷自首,详细地交待了谋反的前后情节。这时的刘安明白大势已去,饮下鸩酒于王宫内自杀。淮南王后、刘迁及所有参与阴谋者都被族诛,废淮南国为九江郡,前后株连而死的有数万人,这一年是武帝元狩元年(前122)。

皇室奇才刘安

朱雀衔环杯·西汉

《淮南子》

刘安文采出众。武帝爱好辞赋,每次给刘安写信时总是力求写得文采斐然,常常召司马相如等文士看过后才敢将书信发出,生怕被叔叔挑出语病。刘安原本著有文集,可惜已经失传。刘安集合门下宾客编写的《淮南子》一书,现在仅流传下来部分内容。

《淮南子》在思想上基本是尊崇道家,对儒家、法家思想多有讥讽。书中强调君王之术在于清静无为,这显然是和汉初奉行的道家思想非常一致,而和武帝力求推行的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背道而驰。汉初的几十年中,一直存在着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学术争锋,《淮南子》自然也有替道家摇旗呐喊之意。

但在当时,削弱藩国与独尊儒术可谓历史的大势所趋,刘安虽有很高的才华,但他逆历史潮流而动,终难有所成就。刘安一生在政治上很失败,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从思想上而论,虽然刘安学术上的成就很高,但终非当时治国者可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55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