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汉武帝的雄心伟业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1 00:11:34 0

时间:前156~前87

关于汉武帝功过是非的争论,在汉朝就已经非常激烈。很多士人批评汉武帝劳民伤财。司马迁写《史记》,就在里面隐讳地说了很多讽刺时政的话。后来汉宣帝为汉武帝议庙号,儒者夏侯胜更是直斥汉武帝虽有拓疆战胜之功,但致使天下虚耗,百姓流离,不当立庙。

汉武帝的雄心伟业

铜羊尊灯·西汉

西汉的历史,走过“与民休息”的高祖、吕后时期,走过富足的文帝、景帝时期,一切故事在汉武帝的时代里都发展到了高潮。几十年时间里,开拓进取的气息在激荡,在内则是主父偃策划推恩削藩,公孙弘、董仲舒推动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国传统政治体制中中央集权和尊崇儒家这两个主题,余风流被两千年,按照古人的话说来就是制度文章冠于百王;在外则是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张骞经略西域,唐蒙、司马相如出使西南,杨仆、韩说讨伐南越,加强了汉朝对这些地区的联系和影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在汉武帝执政的这几十年里,西汉朝廷建树不可谓不巨大,影响也不可谓不深远,然而当人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时,却很难给武帝一个毫无争议的评价。

推恩令

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虽然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但有的王国仍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对中央政府构成威胁。武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采取了许多措施。元朔二年(前127),武帝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所谓推恩,就是诸侯王可将其封地分封给继承王位的嫡长子以外的子弟,建立侯国,并上报朝廷,由皇帝制定侯国名号。按定制,侯国是由郡管理的。这样做的结果,王国的面积不断缩小,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元狩元年(前122),武帝颁布“左官律”和“附益之法”。前者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其等级低下,压制诸侯王属下官吏的地位,严厉惩罚为诸侯王服务的犯罪官吏;后者严格限制士人、宾客与诸侯王的交往,以防范诸侯王结党营私。自此之后,诸侯王只能衣食租税,不得参与政事;汉初以来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局面得以改变。

任酷吏、严刑法

汉初君臣居安思危,反思秦亡的教训,以黄老“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等宗旨为治国方略,先是“约法三章”,后有萧何定律,以求扭转秦朝法重之弊。至武帝时,汉初以来的“法治”局面发生重大改变,酷吏政治兴起。武帝任用张汤、杜周等为代表的一批执法官吏,借他们之手,来达到加强皇权、推行政令、安定地方等目的。这些人善于揣摩武帝心意,舞文弄法:对于皇帝要释放的人,就法外开恩,为其开脱;对于皇帝要严厉惩罚的人,则严刑逼供,陷之死地。但酷吏政治并非一无是处。在“盗铸钱”问题上,或有奉行法律、严厉打击盗铸行为之吏;在打击强宗豪族方面,其间或有不畏强暴、秉公执法之人。酷吏之弊在于重刑任法,过于血腥残酷。诸多酷吏深文周纳,陷人于死地,株连达数千家之多。所以任酷吏、严刑法势必激化社会矛盾。

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汉武帝的雄心伟业

玉舞人·西汉

器高3.5厘米至4.8厘米,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南越王墓中共出土十件玉舞人,这是其中的两件。舞人均着长袖舞衣,翩然起舞。与其他地方西汉墓出土的玉舞人不同,舞姿动作较大,身体扭曲呈斜体“S”形,甚至腿呈跪姿,呈现出极为热烈的舞蹈氛围。

武帝时代,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政策,就是确定儒学在诸子百家之学中的主导地位。武帝贬斥黄老刑名等百家之学,起用文学儒术之士。齐地儒生公孙弘以精通《春秋》之学,封侯拜相,成为天子信用的重臣,于是“天下之士靡然向风矣”。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以贤良文学身份,就武帝提出的命题发表对策,讨论治世策略。他直言不讳,揭露时弊,指出汉朝自建立迄今,之所以未能“善治”,是因为应当“更化”而不“更化”。他提出“更化”主张时,特别强调“教化”的作用,主张推行文化体制的改革。其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核心,是要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这种观点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可,于是确定了“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原则,完成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文化体制转变。

汉武帝的雄心伟业

高昌古城遗址

高昌古城因其“地势高敞,人广昌盛”而得名。虽经2000多年的风吹日晒,古城轮廊犹存,城墙气势雄伟,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古城遗址。

兴立太学

汉代“尊”儒,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将儒家经术作为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建元五年(前136),武帝接受丞相公孙弘的拟议,设立《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使得儒学以外的诸子百家之学失去在官学中的合法地位,五经博士几乎独占官学权威。武帝又接受董仲舒的献策,于元朔五年(前124)创建太学,为“五经博士”配置弟子,建立博士弟子员制度。这是汉代官方教育的开始,而儒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此确立。太学的兴立,进一步推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也推动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传播;同时,高门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中下层家庭的子弟入仕门径拓宽,而少数寒贱出身的人也得以侪身官场。

北抗匈奴

汉初,匈奴铁骑屡侵中原,掳掠不已,延续十多年之久。武帝登基后,出兵抗击,其中影响最大的战役有三次。元朔二年(前127),汉军将领卫青采用远程奔袭战术,发动河南之役,收复秦末陷入匈奴的河南地,解除匈奴对都城长安的威胁。元狩二年(前121),汉军将领霍去病采用大迂回侧击战术,发动河西之役,一举荡平河西地区的匈奴各部,夺回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汉朝与西域的通路由此得以打通。元狩四年(前119),卫青、霍去病又采用快速连续攻击战术,发动漠北之役,深入匈奴腹地2000余里,匈奴左贤王部完全被击溃,全军覆没。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汉与匈奴冲突的重心地域,也由东而西,转向西域地区。

南定百越

“越人”,又统称“百越”,是广泛分布于南方的少数民族,其支系繁多,各有种姓,互不统属,存在扬越、句吴、闽越、东瓯、南越等支。百越族以越语作为交流语言,小篆已经相当普及。百越人以种植水稻为生,生产方式及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都有本民族的独特风格。武帝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受人唆使,进攻东瓯。汉朝派军援助,闽越仓惶撤退。东瓯害怕闽越再度进攻,请求内迁。汉朝迁东瓯4万余人于江、淮流域(今安徽庐江一带)。建元六年,闽越王又滋生事端,兴兵出击南越,南越向朝廷告急。汉军未到之前,闽越内部发生内讧,举众请降。元鼎六年(前111),东越地区又发生叛乱,汉朝平定叛乱后,武帝又迁徙其众于江、淮间,从此控制了广东、广西大部地区及越南北部和中部。武帝以其地及今海南岛分立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等9郡。

通西南夷

秦汉时,居住在蜀郡西南的各少数民族,史书称为“西南夷”,主要有滇、夜郎等部族。受地理环境阻碍,西南夷与外界几乎隔绝,发展落后,有些部族甚至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建元六年(前135),武帝派遣唐蒙出使招抚夜郎,于此地设立犍为郡;后又派遣司马相如招抚邛、笮等地。元狩元年(前122),武帝派遣使者从巴蜀出发,试图由此实现同西域的交通。当时,滇人势力强大,各族首领都要向滇王定期朝觐和纳贡。滇王作为部落联盟的最高统治者,傲慢自大。他曾问汉朝使者:“汉孰与我大?”气势之盛、见闻之陋可见一斑。因汉朝使者多次被夷人劫杀,武帝派兵遣将,出击西南夷,在此地区相继设置、越、沈黎、汶山等郡。元封二年(前109),滇王在汉军重压之下归附汉朝,汉置益州郡,并向滇王赐予“滇王之印”,令其统领当地事务。

奢侈无度

汉武帝的雄心伟业

四猴纹镜·西汉

古人认为猴子长寿,有“猴寿八百岁”之说。汉代铜镜上的兽纹种类繁多,有凤凰、四神等神兽,还有羊、鹿等动物,唯独少见猴纹。这枚四猴纹镜乃是为数不多的汉代猴镜中的珍稀品。

除了连年战争外,武帝从元鼎二年(前115)起,大兴土木,屡修宫室,先后营建了建章宫、明光宫、柏梁台。长安周围还建有长杨宫、五柞宫等六宫。为了便于巡游,武帝还在各地大建行宫。园林中兴修最早、规模最大的是上林苑,池沼最大者为昆池。修筑这些宫室园池,消耗了西汉政府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大修宫室之外,武帝巡游无度,元光二年(前133)以后,武帝多次携带文武百官巡游全国各地,见诸于史册的就达20余次之多,其巡游的次数之多,范围之广,花费之大都超过了秦始皇,让西汉的财政雪上加霜。

滥杀大臣

汉武帝的雄心伟业

彩绘神人纹龟盾·西汉

武帝一生建树广泛,这自然需要大量贤才的辅佐。武帝也不拘出身,多方提拔人才。可武帝也有着专制皇帝的一般毛病,就是将人才视同鹰犬,只希望驱之使之而收其爪牙之效,并不真心尊重人才。武帝对于大臣使用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自然是君臣相得,一到不合意的时候武帝就动辄诛杀,灭人三族。

大臣汲黯曾经劝武帝说:“陛下你辛辛苦苦搜求来人才,往往还没等到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把他杀了,以有限之才,供无限之诛,只怕哪天会把天下人才杀光了。”武帝却回答说:“人才什么时候没有,哪能杀得完呢?”说得汲黯目瞪口呆,半晌后只好说“我说话折服不了您,但心里还是觉得这个道理不对。”于是武帝转头对左右笑道:“汲黯平时自称口才好,其实不然。”

汉朝初年丞相职权极重,在礼节上也与诸侯王相同,尊贵无比。然而武帝一代对大臣督责苛严,公孙弘之后的三任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都先后下狱诛死,一时弄得人人自危,丞相一职竟成为人人害怕的官位。公孙贺被选用为丞相后,当场就对着汉武帝磕头大哭,自称干不了这样的要职。但他最终还是没推掉这个职位,几年后就在巫蛊案中被族诛。

以丞相之尊尚且如此,其他大臣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情况到武帝晚年的时候愈发严重起来。有次武帝病势稍好,见到大臣义纵所治的郡路没修好,于是发怒说:“义纵以为我再也不会从这路上过了么?”最终找了个理由将义纵处死。后来同样的麻烦又降临到大臣上官桀头上。当时上官桀负责在未央宫养马,因为疫病流行,马死得比较多,恰好被武帝看见了,于是武帝又发怒说:“你以为我再也见不到马了么?”幸好上官桀是个机灵人,跪下回答说:“臣听说陛下病重,愁肠百结,满心期盼陛下早日康复,心思确实没放在养马上面。”这一席话说得武帝转怒为喜,从此把上官桀记在了心里头,武帝死之前还把上官桀任命为辅政大臣。可像上官桀这样好运气的大臣实在太少了,和武帝生在一个时代是大臣们的幸事,也是他们莫大的不幸。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54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