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英年早逝的贾谊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1 00:08:41 0

时间:前200~前168

贾谊少年得志,却因在政治上过于激进的主张,受到主张黄老无为之治的传统老臣的抵制,最终贬窜长沙,一生未得大用。

少年得志

西汉初年采取了国家较少通过政令影响社会的统治方针,实行以道家思想为本的“黄老之治”。制度法令沿袭秦朝体制,选任官吏则看重质朴钝拙的老年人,取其心地宽厚与人为善的好处,谓之“长者”。这种治国方针恰好适应了长年战争之后民间要求休养生息的呼声,社会经济渐渐恢复并发展起来。到文帝即位时,汉朝开国已经有20余年,出生于汉朝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已经成长起来,开始对开国体制提出修改意见,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青年政论家贾谊。

贾谊是洛阳(今属河南)人,自小就有很好的口才,18岁通读《诗经》、《尚书》,远近闻名。河南太守吴公治郡成绩为天下第一,被召往朝廷为官。吴公一到长安,就向文帝推荐了贾谊,于是文帝任命贾谊为博士。博士是供朝廷咨询国策的官员,历来都是选用全国著名的饱学之士,像贾谊这样仅仅20多岁就做了博士的,可谓绝无仅有。更令人吃惊的是,年纪轻轻的贾谊在一群前辈中很快后来居上了,每次议论国家大政,都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阐述自己意见。老先生们都很佩服这个小后辈,文帝也很欣赏他,一年之内两次提拔他,破格任命贾谊为太中大夫。

英年早逝的贾谊

椒林明堂豆形铜灯·西汉

贬窜长沙

贾谊一介洛阳布衣,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太中大夫,对文帝的知遇之恩自然是铭记于心。少年得志的他向文帝和盘托出了自己对汉朝开国体制的一揽子修改计划,要求全面修改沿袭秦朝的正朔、服色、礼仪、刑律。这时汉朝朝廷履行无为之治的黄老思想为时已久,人心思静,听说贾谊要更定制度,都议论纷纷。文帝也觉得全面改制时机尚未成熟,除了取缔肉刑等一些过于残酷的法令外,并未采纳贾谊的意见,但对于他的才华和气魄还是很赞赏的,准备置之公卿之位。但周勃等一批开国功臣都反对任用贾谊,他们向文帝说:“贾谊一个洛阳少年,才学了点东西,就想淆乱祖宗制度,不能用。”迫于无奈,文帝只好疏远贾谊,将其外放为长沙王太傅。

改任梁国

舌辩滔滔的贾谊是汉朝初年众多质朴钝拙的“长者”中的异类,在当时选官重“长者”的背景下,他不受以口不能言著称的周勃喜欢,也是意料中事。贾谊在黄老无为而治思想推行效果还非常显著的时候,提出推倒旧制改以儒家思想定制,看起来是气魄很大,但可行性实在太低。遭到窜贬的贾谊心情很是低落,他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见解。

一年以后,文帝召贾谊进京,与他谈论一宿,不禁感叹道:“我很久不见贾生,原以为见识已经超过他,谁知道比他差更远了”,于是文帝改派贾谊为梁王太傅。梁国是东方大国,在诸侯国中离长安也最近,比之远在南方开化程度还不高的长沙国,不啻天壤之别。贾谊由长沙改派梁国,是政治生命解冻的一个信号,他受此鼓舞,先后进呈了《治安策》、《论积贮疏》、《谏立淮南诸子疏》等政论,对强化农业生产、削藩这些切近现实政治的问题提出了见解,并受到文帝采纳。

英年早逝的贾谊

铜手炉·西汉

英年早逝

在重回中枢的路上逐渐看到曙光的贾谊,却不幸被一件意外打回原地——梁王刘胜骑马时不慎摔死,作为梁王太傅的贾谊自然不能不因为失职而痛切自责。而另一方面,贾谊也深感政治前途重新掉入了黑暗中。在痛苦心情的折磨下,贾谊很快就病死在了梁国,年仅33岁。

贾谊一生留下多篇优秀政论文,《过秦论》是其代表作,也是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过秦论》全文分上中下三篇,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全文在肯定秦的统一结束分裂战乱的局面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的基础上,分析了秦朝二世而亡的经验,归之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思是,秦统一前后的形势不同,统一之前处于攻势,那是可以凭借武力的;统一之后已处于守势,就应该施行仁义,而秦朝却暴虐依旧,所以导致国家灭亡。这既是总结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也是他立足于汉初政治现实,为休养生息政策提供的有力的历史论据。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535.html

上一篇:文景之治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