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围魏救赵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5-31 22:57:36 0

>>时间:前354

围魏救赵是古代著名的战例,是孙膑军事思想的具体运用。仅凭这一次战事,孙膑就成为了后世推崇的军事家。

出兵救赵

周显王十五年(前354),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统兵8万、战车500乘大举进攻赵国。魏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企图一举灭赵。赵成侯派人火速前往齐国求救,许诺如果齐国帮赵国度过难关,赵国将以中山之地答谢齐国。

齐威王答应救赵,威王知道唯有孙膑能当此重任,于是想拜孙膑为大将。谁知孙膑却说:“臣乃是受过刑的人,由我领兵会显得齐国无人可用,让敌人笑话,有损国威,请大王拜田忌为大将。”于是,齐威王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起兵8万去救赵国。孙膑暗地出谋划策,却不显露身份。

出兵前,田忌与孙膑一起研究作战计划。田忌认为应该率军北上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孙膑不赞成这种打法,说:“赵国的将军哪是庞涓的对手?

等我们抵达邯郸,邯郸早被攻下来了。如今魏国的精锐部队全都在赵国,后方空虚,如果我国率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后方,那么魏军主力必然要放弃攻打邯郸的计划而回师自救。这样,既可解邯郸之围,达到救赵的目的,又可在魏军长途跋涉、疲于奔命之际,抓住时机,狠狠打击魏军。”田忌听罢,心中大喜,依照孙膑的计谋引兵向魏国进发。

围魏救赵

银首人俑灯·战国

灯高66.4厘米,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铜人立姿,人首银制,面带笑容,身穿饰卷云纹长衣。

庞涓中计

为了迷惑庞涓,使其无法把握齐军的真正意图,孙膑让田忌先进攻魏国的平陵。孙膑说:“平陵城虽小,但管辖的范围很大,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是战略重镇,很难攻取。我们去进攻平陵,途中必经魏国的市丘,我军的军需补给道路肯定会被魏军轻易切断。我们进攻平陵就是为了向敌人做出我们不懂军机的假象。”于是,田忌率齐军攻打平陵,并特意派有勇无谋的将士出战,故意败给魏军。

庞涓见齐军攻打平陵连遭败绩,认为齐兵并无多强的战斗力,根本没把齐军放在眼里,于是集中兵力猛攻邯郸。邯郸守将等不到齐国的救兵,而赵军死伤惨重,于是邯郸守将向庞涓献城投降。庞涓很是得意,派人向魏王告捷,正想接着引兵深入赵国腹地,突然听说齐军偷袭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大惊失色,马上班师回救。原来,孙膑让田忌在进攻平陵的同时,又派出一支精锐的部队直逼大梁。

庞涓顾不得休整军队,日夜兼程,驰援大梁。但他万万没有料到,攻击大梁的齐军仅仅是齐军的一部分,其主力早已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埋伏妥当,以逸待劳等着他。当庞涓率领大军匆匆渡过黄河,走到桂陵时,进入了齐军的埋伏圈。齐军突然间奋勇杀来,魏兵是疲惫之师,又事出突然,队伍大乱。原来孙膑早已安排探马刺探庞涓军情,知道庞涓已快到桂陵。庞涓被齐军包围,难以脱身。结果一说庞涓被擒,后被放回再度为将。一说带着少数残兵从战场上逃走。

“桂陵之战”后,魏惠王被迫讲和,把邯郸归还给了赵国。

围魏救赵

彩绘鸟纹杯豆·战国

木胎,高18.7厘米,1957年信阳长台关一号墓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延伸阅读

魏国的衰落

战国初期,魏国所处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生产力先进,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同时由于路网纵横、交通便利,所以天下物产云集,从而使商业繁荣、制作业发达。战国时期最大的商业城市除了宋国定陶外,就数魏国大梁。魏国还是战国第一个实施变法图强的诸侯国,魏文侯重用法家李悝、西门豹制定法经,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极大地激活了生产力。在军事方面,魏国较早地进行了军事变革,建立了以精锐武卒为核心的常备军,魏军内部等级森然、分工明确,且数量庞大。魏襄王时期,魏有武卒(重装步兵)二十万;奋击(轻锐步兵)二十万;苍头(裹头巾的待选新兵)二十万;厮徒(军工、勤务兵、辎重兵)二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匹,军事实力可谓雄厚。可惜魏文侯的继承者魏惠王缺乏战略眼光,四处树敌,同赵、齐、韩、秦、楚等国家轮番开战,最终国运中衰、一蹶不振。以至于后来魏惠王凄凉地哀叹说:“东败于齐(马陵之战),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失八邑,寡人耻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487.html

上一篇:田忌赛马
下一篇:马陵大战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