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儒学宗师孔子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5-31 22:43:27 0

>>时间:前552~前479

孔子创造的儒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文化核心。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从西汉开始,孔子学说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随时调整变化,但总是处于显学独尊的地位。孔子在世的时候,就有人尊奉他为“圣人”,死后更是为人所景仰,将其视为万世师表。孔子是封建社会集大成的“圣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代表。

早年孔子

孔子(前552~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周灵王二十一年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生父叔梁纥。孔子三岁时,父亲病逝,被母亲带回娘家,迁居阙里。孔子十六七岁时,母亲去世,他受到当地贵族社会的排挤。困苦的境遇激励孔子奋发向上,他一面谋生,一面刻苦自学。他困知勉行,不耻下问,谦恭知礼,处世深沉。

于是,很快在社会上,包括在贵族中间获得了声誉。20岁以后,他曾经当过季氏的“季吏”,负责管理仓库,又当过“乘田”,负责管理牛羊,干得都很出色。

儒学宗师孔子

孔子像

三月不知肉味

周敬王三年(前517),孔子赴齐国,成为大夫高昭子的家臣,并拜见齐景公。孔子与齐太师谈论乐,学《韶乐》,欣赏音乐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道,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称善。后来,景公又问这一问题,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大悦。孔子的出现是时代的象征,他将以同族结合为基础的礼乐转换为较具普遍社会性的礼乐——社会制度,进而提出“仁”,作为礼乐实现之目标。“仁”一方面是指个人的人格,个人人格没有贫富贵贱之别;另一方面则指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以彼此承认对方的人格为关键。要实现“仁”,必须靠教育和教养;而礼乐则是实现“仁”的手段,因此要从礼乐的学习与研究着手。孔子以身作则,从事教育工作,所收学生不限阶级,可谓“有教无类”,其精神是可敬佩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音乐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孔子“闻韶不知肉味”的故事体现了当时文人和士大夫把音乐修养作为教养的一部分,孔子还由此引申出礼乐精神,成为战国儒家的一个核心观念。

孔子仕鲁,周游列国

鲁定公八年(前502),季氏家臣公山不狃在费(今山东费县西北)反叛季氏,派人召孔子,孔子准备应召,然而弟子子路劝阻了孔子。不久之后,名声在外的孔子终被鲁定公所用,先任孔子为中都主管,为时不过一年,政绩显著,四方效仿,孔子遂被升迁为司空,后又升迁为大司寇。孔子前半生用心于政治,力图复礼,在为鲁国任用的一段时间里曾全力施展其抱负和才能,在司法、教育和打击三桓势力上作过不少努力,虽然见效不大,但也显示了他的政治能力。后因与鲁国君臣政见不合,孔子于55岁时离开鲁国,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阶段。老子周游了14年,先后到了卫、陈、曹、宋、郑、蔡六个诸侯国,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任用他推行“仁政德治”主张的理想国君。

孔子归鲁,开始著述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孔子应鲁大夫季康之召,返回鲁国。孔子虽满怀改良时政、复兴周礼的政治抱负,然而终不获见用。孔子初归鲁时,鲁哀公、季康曾先后问政于孔子,但终究没有重新起用他。孔子眼见自己的政治理想无以施展,于是转而致力于讲学与著述,以求得自己的理想、思想、学识流播于后世。孔子有感于当时周室衰微,礼乐皆废,说“为国以礼”,又说“不学礼,无以立”。“礼”指周礼,包括奴隶制的等级世袭制度、道德标准和仪节。孔子又强调“礼”必须以“仁”的思想感情为基础,“仁”与“礼”相辅相成。孔子又相当重视“乐”的陶冶情感作用,乐指音乐,因“诗”为歌词,合而言之,“乐”也包含诗。孔子主张“礼”以修外,“乐”以修内。以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广要道》)。从西周开始至春秋中期,传下古诗3000篇,孔子去其重复,取可施于礼义者,删定为305篇,并分为“风”、“雅”、“颂”三类,即流传下来的《诗经》。孔子说“诗”的作用有四:激发道德情感;观察风俗盛衰;增进相互情谊;批评政治得失。与此同时,孔子开办私学,弟子先后达3000余人,其中精通六艺的就有70余人。

儒学宗师孔子

孔子见鲁哀公图

清朝焦秉贞绘。图中孔子方面密髯,俯身拱手,席地而坐,神情恭肃;鲁哀公和颜悦色,静坐在孔子对面的红木椅上,作侧耳聆听状。哀公身后三五随臣,交头接耳。青绿庭石、丹青树叶,悉以劲毫钩斫,设色浓艳。

儒学宗师孔子

曲阜孔府

孔府的厅堂里还保持着传统的布设,古色古香,富有古典文化气息。

孔子逝世

周敬王四十一年(前479)四月十一日,孔子逝世,享年73岁。鲁哀公作诔文悼念孔子,开后世诔文之先河。孔子的门徒服丧三年,而子贡则在孔子墓冢旁建房而居,6年之后才离去。因为孔子弟子及鲁国人在孔子墓附近聚居,所以墓地一带就叫孔里。孔子晚年自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闭门治学,潜心研究礼义。他与弟子整理古籍,评论时事人物。传说他作《书传》、《礼传》、为《易》、作《彖辞》、《象辞》、《系辞》、《序卦》、《说卦》、《杂卦》、《文言》,人称《十翼》;删减《诗》3000多篇为305篇;整理《春秋》,使文辞简约而内寓褒贬;正乐,成六艺以备王道。孔子的主张虽然不被当时的君主所采用,影响却很是深远。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巨人,正是他揭开了中国系统思想的序幕。他以道德作为政治、行为的规范,从个人角度规范了仁、义、忠、信,完善了春秋道德思想,他的大同精神、日新精神和存而不问但求进取的精神成为了战国文明的主导精神。

仁政为先

孔子的学说就是士阶层思想的结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值公室卑弱,宗族制度逐渐瓦解,社会正酝酿着巨变。当时“士”处在社会的中间,是统治阶级的最下层。但士阶层是军事上的作战骨干,政治上的下级官吏,文化上的知识群体,经济上也拥有私有田宅产业。应当说士的社会作用非常重要,但地位不高,必须依附把持国政的世卿贵族。当“士”们想求仕闻达时,便表现出迎合上层贵族利益的保守思想,而在穷困不得志的情况下,就表现出同情庶民的进步观念。

孔子的政治观和伦理观是互相交融的。孔子政治主张的主要内容是“礼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孔子最高的政治思想。“德”指仁义,“礼”指统治阶级规定的秩序。“乐”是从感情上求得人与人相互间的妥协中和。“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的等级;“乐”用以求同,缓和上下的矛盾。礼乐的基础是“仁”。“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他给“仁”所下的两个最主要的定义。

孔子主张仁政,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虎”。《论语·先进》载,弟子冉求替季氏聚敛,孔子愤怒将其逐出师门。他主张举贤才,慎刑罚,薄赋敛,重教化,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里已经反映出孔子的统一思想,体现出当时社会要求消灭混乱局面,形成有序社会思想。可是他的思想并不符合春秋末期的历史实际。但只要统一的政权出现后,这种思想便能迎合统治者的心理,所以受到后世的极力提倡。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各个王朝都积极利用孔子的这种思想,维护现行政权的稳固。

儒学宗师孔子

孔子见老子画像砖·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471.html

上一篇:哲学大师老子
下一篇:私学兴起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