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布衣天子——瓜步沉舟,皇帝韩林儿一命呜呼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7-05 11:19:56 0


皇宫建好了,朱元璋命廖永忠去滁州迎接皇帝韩林儿回京城。韩林儿听到船底有沉闷的凿击声。龙舟一个侧滚翻,把韩林儿和他的后妃扣在江底。徐达杀入吴官,发现张士诚已悬梁自尽。

前方捷报频传,浙西张士诚所辖各州县,几乎全部易手,只剩下平江一座孤城,被徐达、常遇春二十万大军围得铁桶一般。各地的降官降将不断地解到京城来(现在大家已不避讳把应天府称作京城或京都了),朱元璋心里非常舒畅。

时值至正二十年岁末。这一年江南的冬天特别冷,一连下了好几场大雪,吴王宫殿檐下的悬冰结了一尺多长,朱元璋体恤前方将士,数度写书信给徐达,要他暂时停止对东吴的军事行动,做好围城大军的防寒防冻,不能让一个士兵冻馁致死。同时严防张士诚突破重围与盘踞温州的方国珍会合,若纵虎归山,就功亏一篑了。

一日,朱元璋穿着裘皮袍服与刘伯温一同视察正在建筑的新宫。工程进度异常迅速,三大殿及后宫诸苑均已巍峨耸立,只待装点金饰铺陈御道等。二人巡视一周,刘伯温赞叹道:“如此壮丽的宫殿,惟有德者可以居之。”

朱元璋知他话中有话,故意不露声色地答道:“大宋皇帝现在滁州,吾将遣将将其迎归。”

“若如此,主公也该允臣告老归田了。”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说这话的意思。当初他遥奉韩林儿为帝,在中书省设御座令诸臣参拜,刘伯温每每借故回避,并公开扬言:“韩林儿无能竖子,为什么要奉他?”后来,张士诚派吕珍围韩林儿所在的安丰,朱元璋亲往驰救,刘伯温坚决反对,认为把这傀儡皇帝救回来只能是一个累赘。这不,朱元璋即吴王位已两年了,所有文告上仍是重床叠屋的“皇帝圣旨,吴王令旨”,年号也还是令人尴尬的“大宋龙凤十二年”。

朱元璋回到吴王宫,立即遣使去姑苏前线,将水师提督廖永忠召回,令他去滁州将皇帝韩林儿迎回京城。

此举令满朝文武深感意外。朱元璋果然如此大度,又让那位对建国无寸功可叙的傀儡皇帝入主新宫吗?

廖永忠准备了一艘龙舟,自率舟师溯滁河而上,不数日到达滁州。他立即觐见了大宋“皇帝”韩林儿,传达吴王之意:应天城新宫即将落成,吴王特命微臣恭迎圣驾进京。

韩林儿之父韩山童是白莲教的后人,元末大饥荒中他继承祖业,烧香惑众。颍州人刘福通等散布谣言说韩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孙,奉他为主,纠集香民数万,以红巾为号起兵反元。后韩山童为地方官捕杀,但红巾军却声势越来越壮大,朱元璋参加的郭子兴部即是其中一支。韩山童死后,刘福通等又找到逃入山中的韩林儿母子,将他们迎至亳州,奉韩林儿为大宋皇帝,其母杨氏为皇太后,堂而皇之地建立起一个小朝廷。可是好景不长,不久又被元朝军队驱赶到安丰。朱元璋初起时为了名正言顺地与诸雄争斗,承认了韩林儿这个傀儡皇帝,一直沿用他的国号及龙凤纪年,并在吕珍围安丰时亲自率兵将他救出,安置于距应天不远的滁州。

韩林儿对朱元璋建好新宫迎接他去那里登龙位将信将疑。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啊,自己打下了江山让别人来做皇帝?不过他这个“皇帝”从来就是别人手中的棋子,他无法抗拒朱元璋的命令,连忙和皇太后杨氏及妃嫔们收拾细软准备上路。廖永忠给足了他面子,命滁州地方官吏煞有介事地排着队到码头上来跪送圣驾。滁州府除贡献了一批金银珠宝和珍馐美味外,还送了一班能歌善舞的女乐为皇上旅途解闷。

龙舟解缆启航,廖永忠的一队舟师前后保护,顺滁河而下。顺风顺水,第二天夜里即到达六合县的瓜步渡。这里是滁河汇入长江的出口,江面特别宽阔。是夜风狂雨急,但体积庞大的龙舟在江上行驶得很平稳。韩林儿命那班女乐献歌起舞解闷,在船舱里摆上酒肴瓜果请辛勤护驾的廖永忠将军一起来欣赏。

就在丝弦歌舞的热闹声中,韩林儿似乎听到船底有沉闷的“梆、梆”之声。因有廖永忠在座,他不便骤然令女乐停下来,只好自己侧耳细听,那声音竟越来越重,越来越密。

“停!停!快给朕停下!”他终于忍不住喊起来,“廖将军,你听见了吗?这是什么声音?”

“也许是这里河道过浅,船底碰着石头的声音吧!”廖永忠不动声色地说,“我出去看看。”

说着,廖永忠放下酒杯,走出了官舱,来到船头的甲板上。

这时,船底的敲击声停止了,但接踵而来的是“哗”的一声大量江水涌进底舱的声音。

这时廖永忠手挽弓箭,瞪眼注视着江面。一会儿,两个黑影“噜噜噜”吐着水泡从船尾处冒出江面,廖永忠“嗖嗖”两箭射去,只见那两个黑影惨叫着横尸江面了。

那两个屈死鬼冒着严寒潜入江中,在龙舟的中后部要害处凿开一个大洞,让江水涌进底舱。龙舟立即倒竖立起,接着一个侧翻,把韩林儿和他的皇太后、妃嫔连同那一帮女乐统统倒扣在灌满水的船舱内。过了好一阵,黑魆魆的江面上陆续浮起一些溺毙者的衣服、胡琴、板鼓等物。

廖永忠在龙舟即将沉没之际,站在船头上唿哨一声,黑暗中一艘快舟驶近,他纵身一跃,稳稳地落在船头上,然后与舟师会齐,从对岸的龙江港登岸,赶往京城。

朱元璋惊闻韩林儿遭遇风雨不幸沉舟的噩耗,匆匆地向群臣宣布废用龙凤纪年,以即将到来的春节为吴元年之始,而对“护驾不周”的廖永忠加以申斥,仍派至姑苏前线戴罪立功。

徐达奉朱元璋之命率二十万大军在姑苏城外围困张士诚,一直到来年春天,方开始军事行动,派华云龙率本部人马取嘉兴,俞通海攻太仓,两城守将皆不战而降,地处杭州西南的重镇绍兴也为李文忠平定,至此,张士诚的地盘只剩下平江和无锡二城。整个冬天,他一方面加强姑苏城的守备,另一方面四处联络争取外援。

张士诚在势单力孤时曾向元朝廷称臣纳贡,每年进献贡米二十万石。后来羽翼丰满了不但不纳贡了,还侵占了元朝管辖的许多城邑,杀了它的丞相和参政,现在形势危急,又只得厚着脸皮致信元朝新任相国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许以恢复纳贡献金,求他发兵南下攻应天,采取“围魏救赵”之策以解平江之围。谁知扩廓这会儿正忙着对付割据关中的李思齐和张良弼,自顾不暇,哪有时间来搭救张士诚这反复无常的小人?对他的求救信未予理睬。

张士诚又写了一封信给盘踞温州的方国珍,跟他讲唇亡齿寒的道理:朱元璋如灭了东吴,下一个打击目标肯定是你,不如我们现在联手以求自保。

方国珍是何等狡猾之人,他深知以自己的势力,绝不是朱元璋的对手,你张九四还想拉我陪葬吗?没门!于是,他派亲信带了张士诚的信,押运两万两黄金去应天府向朱元璋进贡。

张士诚和方国珍都是私盐贩子出身,尔虞我诈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这一次,作为老幺的方国珍把老大张士诚给涮了!

外援无望,将帅无能,张士诚把丞相张士信叫来狠狠地骂了一顿,勒令他摒弃一切男女享乐,兄弟俩重新拿出起事之初的劲头来,与朱元璋决一死战。为了给守城将士鼓劲,他把宫中积蓄的大量金银锦缎美酒,拿出去犒劳将士,果然一时士气大振,徐达在虎丘等处的几次进攻都给打了回去。

扫清外围郡县后,徐达下令对姑苏城发起总攻。他令常遇春攻虎丘,自攻葑门,郭兴攻娄门,华云龙攻胥门,汤和攻阊门,王弼攻盘门,张温攻西门,康茂才攻北门。另以耿炳文驻军城东北,仇成驻军城西南,何文辉驻城西北,防止城破时敌军外逃。他在城外阵地上架起十丈高的木塔,把城中守军动向观察得清清楚楚,又以沙包筑土台,将数十门襄阳大炮架设在台上向城内轰击。那时的大炮填塞铁砂霰弹,虽不能炸垮坚固的城墙,但亦能杀伤人员,使木质的建筑起火燃烧。

一日,张士信亲自去巡城。虽经乃兄教训,他仍脱不了往日的派头,带了参政谢节等一批随从,在城楼上摆设瓜果酒肴,还命两个士兵抬了他的银椅来,坐得舒舒服服地听取守城将领的汇报。为防止城外敌阵木塔上的哨兵偷窥,他命人在城墙上张起幕布遮挡敌人的视线。谁知这样倒引起了攻城部队的怀疑,他们把襄阳大炮对准城楼,“轰隆”一声巨响,把正在吃桃子的张士信头颅炸得粉碎!

姑苏城被围半年之后,城中存粮储备再多也渐渐吃空了。官库中的储粮只能供守城军队食用,张士诚还以备战为名征用了一些大户的存粮。至于普通百姓,粮尽之后只能杀各种家禽、家畜,吃完猪狗牛羊,连猫儿也杀来充饥。最后,连地洞里的老鼠也难逃厄运,市面上的老鼠居然卖到一百文钱一只。

徐达从逃跑出来的降卒那里得知这些情况,知张士诚已陷入窘境,就把降将李伯升找来,叫他去城中说服张士诚投降。李伯升也是个滑头,他恐张士诚一旦翻脸,自己白白送了性命,于是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亲信前去说服张士诚。

这个人也是曾在东吴做过官的,他见到张士诚就说:“殿下东据三吴,带甲数十万,有地千里,如不忘高邮之危,苦心劳志,收召豪杰,度其才能,任以职事。抚人民,御将帅,有功者赏,败军者戮,使号令严明,百姓归心,不但三吴可保,取天下亦不在话下。”

“这些话你为什么不早说?”张士诚沉着脸说道。

“我那时即使说了,殿下听得到吗?殿下的子弟亲戚罗列中外,锦衣玉食,歌妓舞女,日夕酣饮。提兵者自比韩信白起,谋划者自喻为萧何曹参,傲视天下不复有人。殿下深居内宫,败军不问,失地不究,而致有今日!”

张士诚深深地叹息道:“唉,现在悔亦无及了!今后该怎么办呢?”

“我有一策,恐殿下不能从。”来客故意卖关子。

张士诚说:“你且讲来听听,充其量不过一死罢了。”

“陈友谅地跨荆楚,兵甲百万,鄱阳湖一战终于兵败身死。殿下所恃者,湖州、嘉兴、杭州三城。现三城皆失,独守姑苏尺寸之地,若变从中起,那时虽求死也不可得。莫着顺应天意,遣使金陵,传达殿下之意:为拯救姑苏百万军民计,愿以城降。这样殿下尚不失为万户侯,朱元璋不是应允效法窦融、钱俶故事吗?若论殿下所辖之地,本来就不属你,就当它们是博局中赢来的,失去又有何损于你呢?”

张士诚沉默良久,说:“足下不必说了,让我再仔细想想。”

他考虑了许多。陈理投降朱元璋封了归德侯。他不过一小孩子,他可以降;设若陈友谅未死,他肯降吗?我们三个人同样起兵为王,一时叱咤风云。陈友谅慷慨战死,我却爬在金陵的殿阶上向朱和尚屈膝称臣,身为七尺男儿哪能受此奇耻大辱!果真那样,陈友谅在地下也会嘲笑我的。

于是,他下定了与城共存亡的决心。

后来,有臣僚建议:“困守孤城是死,不如趁夜向其兵力薄弱处突围出城,逃往海上,或可一生。”

张士诚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连夜收拾古玩细软,把宫中最值钱的东西能带走的都带走。他命徐义、潘元绍率领主力出西门,在夜色掩护下向张温部发起偷袭。张温围城已久,有些懈怠,东吴兵突然杀到,他猝不及防,乱了阵脚。张士诚趁张温兵败在精锐卫队保护下出城突围。

常遇春见西门战事突起,猜测肯定是张士诚孤注一掷地想由此突围出逃。于是调集兵力据守北壕一线,阻其出路。面临生死关头,张士诚豢养在身边的勇胜军“十条龙”奋勇搏杀,锐不可当。“十条龙”皆着银盔银甲,舞大刀,个个凶狠善斗,只见阵上一片白光飞舞,杀得西吴军人仰马翻。眼看张士诚就要逃脱,常遇春调来骁将王弼,拍着他的背说:“军中皆称你是无敌健将,能为我败此敌吗?”王弼是有名的“双刀王”,他应声道:“能!”说罢催动坐骑,挥舞双刀冲入敌阵,直取“十条龙”,顷刻间被他砍翻了几条,常遇春乘势发兵掩杀过去。毕竟西吴军势大,张士诚在部将掩护下节节败退,不巧他身后是个沙盆潭,人马陷在沙中动弹不得,被西吴军赶入潭中溺死不少,“十条龙”也死了九条。张士诚坐骑受惊吓坠入水中,他侥幸被将士救起,右腿脱臼,不能动弹,被将士们用肩舆抬着逃回城中。

朱元璋见姑苏久围不下,有些着急,按说他把徐达、常遇春等最精锐的师旅都投进去了,不应拿不下一座孤城,于是他派军师刘伯温去徐达军中。徐达领着刘伯温绕城视察一周,见各路兵马把个姑苏城围得铁桶一般。刘伯温心中豁然开朗,回到军营,他指着姑苏城地图说:“诸位将军请看:姑苏之城墙,其外形肖似一只龟,开城门六处,即象征龟之头尾四足。这是筑城者采用阴阳家的设计,使其坚固难摧。若六处同时攻它,必然如乌龟紧缩壳中,使你无可奈何。当撤去合围的一面,然后急攻龟尾,其首必出。狠击其首,城立可破。”

徐达对刘伯温是很尊重的,尽管他对阴阳家之说将信将疑。他令各部撤围,退兵数里驻扎,独令常遇春强攻阊门。一阵猛烈炮击之后,阊门城楼火起,常遇春挥师杀过护城河,云梯、勾挠等蜂拥至城下,其势不可当。其时守城的东吴兵被炮火压得抬不起头,死伤枕藉。守城将领见大势已去,慌忙挂起白旗,开城投降以求自保。常遇春乘势指挥数万兵马杀入城中。这时城中守军已乱了套,战的战,降的降,没有了统一指挥。

张士诚得知城破,慌忙聚集了两万余名护卫亲兵,于宫门外筑起一道栅栏拒敌。这时徐达亦从葑门攻入,与张士诚部激战于万寿寺东街。眼看着东吴兵死的死、逃的逃,张士诚在几名亲兵的保护下,悄然离开战场,跑回宫中的一间屋子,把自己反锁在里面。

徐达率部攻入吴宫,带着东吴降将赵世雄在宫中四处搜寻张士诚。待杀尽守护的亲兵,发现张士诚已经悬梁自尽。赵世雄将其解下,因他上吊未久,居然还有一口气。

这时,吴宫中忽见烈焰冲天。原来是张士诚的王夫人刘氏闻知城破,在她居住的齐云楼下架满薪材,然后将张士诚后宫所有妃、妾、侍女全部赶上楼,令她的养子辰保纵火焚烧。一时间火势冲天,那班莺莺燕燕、国色天香尽皆挣扎于火海中,哭喊声惊天动地。刘氏及辰保随即于楼前自缢身死。

齐云楼大火烧了两天两夜,火熄后负责搜索吴宫的冯国胜命军士在灰烬中扒寻,竟搜得宝石半斛,黄金十余斤,净是嫔妃们头上的首饰所焚化的!

张士诚余部顽抗的均被消灭,大部分闻知张士诚身死即弃戈投降。至此,连同湖州、杭州、嘉兴等地官府及降兵降将共二十余万人,还俘获元宗室神保大王、黑汉等,一一解往应天。徐达领兵入城时严令将士道:“掠民财者死,毁民居者死,离营二十里者死!”还以部分军粮救济城内已数月未沾粟米的百姓,因此迅速让心怀恐惧与敌意的东吴百姓安定下来。

张士诚自缢被救下后,士兵们用门板将他抬出葑门,送到舟师船上。徐达叫东吴降将李伯升及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去劝解他,他始终闭目不做声。解至金陵途中,潘元绍喂他稀饭也不肯吃。

到了应天,朱元璋有意羞辱张士诚,登正殿令其报门而进,此时张士诚已饿得奄奄一息,把他抬到朱元璋面前,他仍然双目紧闭,不发一言,弄得朱元璋很尴尬。面对一个无声抗议的囚徒,战胜者的威风也无从施展,只得厌恶地挥手让人把他抬走。

就在那天夜里,张士诚乘看守人没防备,用裤腰带自缢而死。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枭雄就这样终结了自己的一生。

大军凯旋,右丞相李善长大摆庆功宴,犒劳诸将。第二天,徐达、常遇春等入宫拜谢吴王。朱元璋问他们有没有参加庆功宴?他们说参加了,在酒席上大家高兴得很,遗憾的是未曾与主公同饮一杯。朱元璋道:“我何尝不想和大家欢宴一天?但中原尚未平定,还不是宴乐的时候。大家都要记取张士诚的教训,他偏安一隅,不能居安思危,经常与将帅们饮宴、酣歌、玩乐,耽于淫逸,方有今日之败,我们要引以为戒!”

东吴的将领率部归降的有李伯升、张天骐、潘原明、吕珍、朱暹、潘元绍、李胜等数十人,东吴降卒二十余万大部编入朱元璋的军队。这是一支可以利用却又令人担心的力量。朱元璋特地召集所有降将,对他们讲话告诫说:“你等均是张士诚的旧部,为将领兵计穷势屈,不得已降我。我厚待你们,仍令你们作将校。但我要给你们讲清楚,我所用诸将,多是濠、泗、汝、颍、寿春、定远诸州的人,他们勤苦俭约,不知奢侈。不比江浙地方富庶,容易耽于逸乐。你们其实也非富贵人家出身,只是一旦为将拥兵,就胡乱取人子女玉帛,干一些坏事。如今你们既然归附于我,就该革除旧习,像我的濠、泗诸将那样,才能保住爵位。人人皆想富贵,取富贵不难,想要长保富贵却是难事。你们如能尽心效力,和大军一起除暴平乱,早日统一天下,不仅你们自己得享富贵,子孙也可享福。若只逞一时之兴,不顾长远,虽保暂时的快乐,却难保日后之败。这是你等亲眼所见之事,不可不引以为戒!”

诸降将自然唯唯接受他的教诲。对于这些降将,朱元璋在使用的同时存有戒心。李伯升、潘原明等均任原职,但后来二人虽均食禄七百五十石,却是个“不治事”的闲官。张士诚降将中唯一受到朱元璋信任的是准安守将梅思祖。他降朱元璋后,张士诚把他的兄弟全杀了。他跟随徐达大军伐吴,后又北伐中原,累立奇功,洪武三年被封为汝南侯。朱元璋渡江后归附的降将封侯者仅他一人。后来朱元璋还把宁国公主下嫁他的从子梅殷,对其倍加宠信,甚至成了他临终托孤之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1882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