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通俗讲史

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明清传教士合集

历史大观园 通俗讲史 2020-06-24 01:11:52 0

明末清初,随着东西方航路的开辟,欧洲传教士开始陆续进入中国。有一些传教士来到中国之后,积极学习汉语,与中国官员接触频繁,更有能者在中国的朝廷任职直到去世。其中,有三位传教士非常著名,他们给中国带来了西方的科技和艺术,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死后也都葬在了中国。他们分别是利玛窦、汤若望和郎世宁。

“妖怪”见皇帝——西方儒士利玛窦

1592年,广东韶州,百姓把县衙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个个伸长脖子瞧热闹。只见公堂上跪着几个布衣百姓,他们身边站着两个黄头发、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

其中一个用蹩脚的汉语对县老爷说道:“大人,他们之前偷我们的衣服,拿石头砸我们,这次竟然砸了我们的教堂!”

跪在地上的几个人满脸不服气。

“大人,这两个洋妖怪一来,我们村子就遭了旱灾,颗粒无收。乡亲们还得怪病,天天死人。大人要为我们做主,把洋妖怪赶走啊!”

“无知刁民!干旱和疾病乃是天灾,你们诬陷他人,还不知悔改。本官要砍了你们的脑袋,看谁还敢妖言惑众!”

一听说要砍头,几个人吓得瘫软在地,连连求饶。谁知,另一个外国人突然跪了下来。

“大人,这几个人只是无知,罪不至死,请大人宽恕他们!”

“先生认为,本官应当如何判罚?”

“乡亲们染上的病叫作痢疾,这种病在我们国家是可以治愈的,我们要留下来给大家治病。至于处罚的话,就罚他们来教堂帮忙吧。”

这个替本地人求情的外国人叫利玛窦,是从意大利来中国的传教士。传教士,就是传播宗教的人士。当时,百姓很难接受外貌与自己迥然不同的外国人,称他们为“洋妖怪”,可就是这个“洋妖怪”帮他们治好了被认为无药可治的疾病。经过此事,当地百姓无不尊重利玛窦。

除了会治病,利玛窦还有一个本领——他可以对汉字过目不忘。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利玛窦学习汉字有一套特殊的方法:他用罗马语发音,给汉字注音。此外,利玛窦在天文、地理、算学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利玛窦的这些特殊本领,让他成了明朝官员的座上宾。利玛窦还和徐光启结下深厚的友谊,两人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等著作。

官至一品的汤若望

1644年,北京城处处是纷乱的马蹄声和震天的喊杀声。一座教堂内,几个教徒跪在一位满头银发的外国人面前。

“先生,清军打进北京城了,快逃吧!”

“是啊,您的那些东西再重要也没有命重要啊!快跟我们出城吧!”

教徒们你一言我一语,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可是这位外国人仍旧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就算是死,我也要和我的宝贝死在一起!”

没过多久,清军闯进了教堂,听了这位外国人不愿逃走的原因,哈哈大笑。

“竟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主儿,那本将军就先抢了你的宝贝,再把你砍了!”

可当他们看到这些宝贝的时候,却摸不着头脑了——这位外国人口中的宝贝,居然是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和一大摞画满了奇怪符号的纸。

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明清传教士合集

“这算什么宝贝?”

“将军,这些东西是观测天象的仪器,纸上记录的是我观测多年的结果。对我来说,它们比命都重要。”

这位外国人名叫汤若望,是从德国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据说,清军将领听了汤若望的话十分感动,不但没有杀他,还把他引荐给了顺治皇帝。顺治皇帝发现汤若望对天象的观测比中国的旧法要准,因此对其委以重任。

汤若望不仅潜心研究天象,还为中国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明末,汤若望协助徐光启等人编纂了《崇祯历书》,并制造红衣大炮。清初,他将《崇祯历书》删减后编成《时宪历》,也就是近代所用的农历。

皇帝陪他画画——如意馆洋画师郎世宁

一天下午,一个小太监端着御膳房新做的点心往乾隆皇帝的寝宫送去。可是,寝宫里却没有皇帝的身影。

“万岁爷呢?”

“还用问吗?在隔壁呢。”

小太监恭恭敬敬地走到隔壁的一间屋子,推门进去,小心翼翼道:“皇上,御膳房新做的点心,请您尝尝鲜。”

“嘘——别打扰郎大人作画。”

只见乾隆皇帝身边,一位外国人支着画架,握着画笔,正聚精会神地涂涂画画。乾隆皇帝坐在一旁仔细看着,满眼欣赏。

看那画上,赫然是另一个乾隆皇帝——这画中的乾隆皇帝,跟真的乾隆皇帝一模一样,就连鬓角的发丝、龙袍上的金线都是如出一辙——这是一幅栩栩如生的西方油画。

半晌,这位外国人终于放下画笔。

“郎大人真是神来之笔!佩服,佩服啊!”

“皇上天子之威,臣只能画出一二。”

“哈哈哈……”

这位在皇帝身边画画的外国人叫郎世宁,是从意大利来中国的传教士。因为精湛的画功,郎世宁成了宫廷御用的画师,在清宫工作了五十多年,为中西艺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郎世宁精于肖像、花鸟、走兽,尤其擅于画马。他融东西方画法于一炉,为后人留下了多幅口碑载道的清朝宫廷作品,如《瑞谷图》《百骏图》《乾隆皇帝大阅图》等。雍正和乾隆皇帝两朝皇帝都很喜欢他,连乾隆皇帝的“全家福”(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妃嫔)都是他画的。

利玛窦、汤若望、郎世宁等人用他们的科技知识和艺术水平,为当时的中国人提供了许多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有趣的、先进的文化,架起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tkp/1170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