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通俗讲史

拿弓射下来的和平 ——澶渊之盟

历史大观园 通俗讲史 2020-06-24 01:04:26 0

宋辽之间几乎年年兵戎相见,两者边境也因此从未安定过。1004年冬,宋辽再次交锋。在这次对阵当中,宋军射出了可以说是史上最牛的一箭。这支箭不但射得远,而且射中了一个大人物,关键是此后宋辽之间出现了百年多的和平。

1004年一个寒冷的冬日,北风刺骨,大雪飘飞。原本波浪滔天的黄河此时已经结了厚厚一层冰,一座浮桥孤零零地卧在冰上。

这时,黄河南岸一队拉成几百米长的人马朝浮桥行来。队伍中间,一顶金黄色的御辇分外耀眼,里面坐的正是当今皇帝宋真宗赵恒。

眼看就要上桥,突然,御辇停了下来。

宋真宗掀开帘盖,回望身后,山峦之外的都城东京尚且安宁;眺望前方,浮桥尽头的澶州(Chán zhōu)(今河南濮阳西南)北城已是狼烟四起。

眼前的这座浮桥就是此番宋真宗御驾亲征的最后一段路,过桥,将面对兵临城下的数万辽军;不过桥,大片疆土将拱手让出。此刻,他该如何抉择?

就在这时,御辇后有一人翻身下马,此人正是当朝宰相寇准。

他眉头微皱,双唇紧抿,快步走到御辇一旁,沉声说道:“陛下亲临,将士们定会士气大振,陛下为何疑而不进?”

车帘放下了,良久,御辇里传出了一声叹息:“唉,走吧!”

黄河穿城而过,将澶州城一分为二,过了这座浮桥,就从澶州南城到了澶州北城。而此刻的北城之外,十万辽军正秣马厉兵(mò mǎ lì bīng),准备攻城。

一听说辽军已经攻到澶州城下,宋真宗慌乱不已。这位大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亲临战场。二十多年前,高梁河之战大宋败了,父亲宋太宗归来时狼狈的样子,他记忆犹新。

澶州离大宋的都城东京只有两百里,辽的骑兵奔袭一日便可到达。群臣都劝他赶紧迁都,只有寇准坚持让他御驾亲征,寇准还说,此时南迁,大宋北地定会尽失。

拿弓射下来的和平 ——澶渊之盟

大宋皇帝的龙旗出现在澶州北城楼上的那一刻,原本疲惫不堪的宋军将士立刻来了精神。站在宋真宗身旁的寇准高声喊道:“将士们!今日陛下亲临澶州,誓要杀尽辽敌!我大宋数十年基业,虽坚若磐石,奈何契丹屡屡进犯。今日,贼人兵临城下,陛下高居城上,俯仰之间,高下立现!陛下乃真龙天子,必将庇佑诸位保江山、驱夷狄,声扬天下,威震四海!辽军败逃之日,便是陛下犒赏三军之时!”

一番话说完,城上城下的宋军群情激动,他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弓弩刀剑,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声音震耳欲聋,直朝数十里外传去。

宋真宗见宋军士气大振,就放心地退居南城,命寇准在北城督战。

几天后,一名守城士兵匆匆忙忙跑到寇准的营帐:“报——大人,澶州城外一里处发现辽军骑兵。”

“多少人?什么兵?”

“不过几百人,轻骑兵。”

寇准登上城楼一看,确实有一队辽军的轻骑兵在城外一里处徘徊,应该是在探察地形。他隐约看到为首之人被众人簇拥,应该不是一员普通的将领。寇准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对着身边的将军耳语了几句。

不一会儿,只见七八个士兵一组抬着几个用土布蒙着的东西上了城楼,然后依次排列在城头。土布底下鼓鼓囊囊,究竟是什么秘密武器呢?

士兵们把土布揭开,原来是几个木制的怪兽。它们看起来像是一张床,也像一架弩,有着粗壮的四足和结实的架子。怪兽们底座里,几张巨大的弓前后排列着,弓弦连着一个转动的轮轴,而在弓弦前方,一根一人多长、粗如婴儿臂膀的长箭蓄势待发。

“上箭!”

主弩手纷纷调整弓箭方向,瞄准了一里之外的辽军。

“一、二,一、二……”每架弩旁,都有十几个弩手低声喊着口号,吃力地转动轮轴。眼见弓弦越绷越紧,第一个主弩手看准时机,用手里的锤子使劲一敲扳机,“嘣——”巨大的弩箭带着呼啸的风声射出。

第一箭射出,只听得战马嘶鸣,为首那人应声落地。接着第二箭、第三箭,一里之外惨叫连连,那一队骑兵已经乱作一团,不一会儿就逃得不见踪迹。寇准派人出城查看,发现那里只剩下一些倒地的战马和士兵尸体,为首那人想必已被带回辽军营帐了。

宋军使用的这种武器就是闻名后世的床子弩,这床子弩威力巨大,宋军在为数不多的胜过辽军的战役当中,床子弩功不可没!

第一个被床子弩射中的人就是此战的辽军主将萧挞凛,他是辽数一数二的军事天才,勇猛无敌。这个大人物一死,辽军士气大损,群龙无首。

寇准知道,这个时候辽军已经粮草不济、军心涣散了,如果此时发起反攻,必将大胜。

于是,他立刻赶往南城,向宋真宗奏报:“陛下,臣恳请陛下下令立刻出兵,定能一举将辽军拿下!”

谁知道宋真宗却摆摆手:“罢了,罢了……”

两军对峙,明明可以大胜而归,为什么宋真宗不肯打呢?原来,辽军知道自己已经处于弱势,于是派人送信来求和了。

“陛下,不可啊!如今辽军势弱,我军此时进攻,不仅可以歼灭辽军,还可以趁势夺回失地,怎能在此时讲和呀?”

“数十年后,定有对付辽军的精兵强将,如今朕不忍再看百姓受苦,故听其和也。”寇准还想说什么,被宋真宗摆摆手制止了。

寇准一夜未眠,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想到这二十多年宋辽两国兵戈不息,为此,边疆生灵涂炭,百姓皆无宁日。此番若是出战,即使大胜,数月数年后,辽军定会再打回来,到那时又是一片腥风血雨,无休无止。寇准想到这里,一挥衣袖,重重地叹了口气:“也罢,议和!”

宋辽在1005年一月订立和约:宋辽约为兄弟;宋每年送给辽三十万岁币 ;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互不侵扰;同时,双方于边境开展贸易。因为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历史上对澶渊之盟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大宋明明可以打胜仗却与辽议和,还要给辽这么多财物,澶渊之盟简直就是大宋的屈辱。

也有人说,虽然大宋许给辽每年三十万岁币,但是两朝开通了贸易,大宋的生产力及商业远远发达于辽,所以每年通过贸易从辽赚回的钱又何止三十万岁币啊,因此对大宋而言,缔结盟约利大于弊。

还有很多人说,澶渊之盟对宋辽两国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盟约。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边境百姓过起了太平日子,再也不用人心惶惶了。

而促成澶渊之盟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寇准,如果没有寇准主战,力保宋真宗御驾亲征,挡住了辽兵,恐怕也就没有澶渊之盟了。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这样评价寇准:“能左右天子,如山不动,却戎狄,保宗社,天下谓之大忠。”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tkp/1169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