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何进为培养自己势力,都拉拢了哪些人?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1-08-28 14:48:07 0 何进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这是历史带来的回忆。一起来了解下“何进为培养自己势力,都拉拢了哪些人?”的相关话题,看看是否能解决您的疑惑。

作为一支新军,西园军的开头是轰轰烈烈的,但结尾却有点儿冷清。究其原因还是领导权之争,汉灵帝对自己大舅哥的揽权举动不仅开始警觉,简直有点儿厌恶。

汉灵帝发现,一向顺从乖巧的何皇后也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开始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而且围绕着她和她的哥哥已经形成了一个圈子。

不是小圈子,是一个很大的圈子。

对汉灵帝来说,这实在不好玩。在宦官们的帮助下,汉灵帝也建立有自己的情报系统,他开始特别关注哪些人与何进关系密切。

情报不断报上来,汉灵帝发现何进圈子里的人很多,平时和他来往密切之人的名单越拉越长。

除了袁绍等西园军的那七位师长(校尉)以及“奔走之友”中的伍孚、伍琼、荀攸、许攸、郑泰、何颙等人,在何进的这个圈子里还有华歆孔融、申屠蟠、王谦、卢植、刘表、王匡、鲍信、张邈、刘岱、韩馥、蒯越、陈琳、郑玄、逢纪、边让……

可以说,何进已经把洛阳的精英们一网打尽,全部收到了帐下。

这些人里,华歆、郑玄是名士,也是党人。

华歆之前提到过,在民间名声很大,但还是一个老百姓,何进把他招来,安排在朝廷秘书局(尚书台)任职。

郑玄是当代公认的硕儒,此时已经60多岁了,何进为了表示敬重,为他专门设几杖,行敬老之礼。

申屠蟠是一位著名的隐士,他家境贫困,当过油漆工,却坚持自学成才,不愿意出来做官,结果名声更大。他隐居在梁山、砀山之间,自己动手盖房子,过起了原始人的生活,但何进就是本事大,把他都弄出来了。

知道王谦的人不多,如果说起他的儿子,则大名鼎鼎,他的儿子叫王粲,曹操后来的大笔杆子。

王谦、王粲出身于山阳郡王氏家族。王谦的祖父王龚在顺帝时当过太尉,父亲王畅名列党人“八俊”之一,当过司空,这个家族后来还出了一个更牛的年轻人,名字叫王弼。

何进久慕王氏家族的大名,把王谦弄来当大将军府秘书长(长史),视为亲信。何进还想把关系搞得更近一些,向王谦提出结亲的请求,但别人巴不得的好事被王秘书长一口拒绝了,完全不给领导面子。

杨赐在世时曾辟孔融为自己的下属,何进将升任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时,杨赐曾派孔融拿着名帖(谒)前去祝贺。

孔融那时的职务只是处长这一类,所以门人未及时通报,孔融生气了,一把夺回名帖,扬长而去。

但何进没有记恨孔融,正式出任大将军以后,推荐孔融担任朝廷监察专员(侍御史)

卢植被宦官迫害,后来被重新起用,担任朝廷参事室参事(议郎),他能够再就业,与何进的推荐密不可分。

大名鼎鼎的刘表也是在何进身边开始了政治上的起步。

刘表字景升,比曹操大十多岁,跟王谦同一郡但不同县,曾经拜王谦的父亲、王粲的爷爷王畅为师,两家的关系很密切。

刘表不仅是名师之徒,而且长得很排场(姿貌温伟),是个有风度的美男子,很早就闻名于世,和老师王畅同为党人“八俊”之一。

像刘表这样的人,上了著名党人的排行榜,搁在以前就是朝廷重点打击的对象,何进把他招来在大将军府里当了个处长(掾),后来更委以重任,接替何颙担任了北军联合参谋长(北军中侯)

王匡的情况所知不多,只知道他小的时候跟蔡邕很要好,为人轻财好施,以侠义闻名,何进把他招到大将军府任职。

鲍信字允诚,兖州刺史部泰山郡人,属于当地的豪强。

刘岱的情况也不太清楚,只知道他是刘汉宗室出身,袁绍和他关系密切,推测起来他可能和袁绍的妻子刘氏有亲戚关系。

王匡、鲍信、刘岱的情况跟张邈差不多,尚侠义、好结交,黑白两道都吃得开。

韩馥字文节,豫州刺史部颍川郡人,是“袁氏故吏”,被袁绍拉来入伙,此时担任高级检察官(御史中丞)

蒯越字异度,荆州刺史部南郡人,蒯家是荆州数一数二的大族,西汉初的名臣蒯通之后。蒯越为人足智多谋,魁杰而有雄姿,他的弟弟蒯良也是一个人才,何进聘任他为大将军府的处长(掾)

刘表和蒯越在何进大将军府里是同事,彼此有了一定交往,为刘表后来到荆州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陈琳字孔璋,比曹操小一岁,徐州刺史部广陵郡人。他是个大笔杆子,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檄赋家,被何进聘为大将军府办公室主任(主簿)

逢纪字元图,是袁绍的同乡,大概是袁绍在家乡守孝那段时间结识的。一直跟在袁绍的左右,是袁绍早期的追随者之一,擅长出谋划策,此时职务不详。

边让字文礼,跟蔡邕是同乡,很早就出名了,擅长占射、辞对,他口才极好,你跟他在一个酒桌上吃饭,你就只有吃的份,因为满桌的话都让他一个人说了(宾客满坐,莫不羡其风)

边让脾气不太好,比较清高,有点儿不肯事权贵的味道。何进想让他来,但也知道此人脾气大,害怕他不来,就以军令征他(诡以军事征召),边让才不得不来。边让来了,成为何进身边的智囊,何进以礼待之。

上面这个名单里没有王允的名字,这是因为王允此时不在洛阳。

王允确实把宦官惹急了,宦官一定要置他于死地。虽然在何进等人的营救下他保住了一条命,但他担心宦官进一步迫害,所以改名换姓,藏匿在河内郡、陈留郡一带(乃变易名姓,转侧河内、陈留间)

何进特别注意礼贤下士,注意自己在士人中的形象。

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年)八月,豫州刺史部颍川郡有一个退休的县长去世了,终年84岁。何进专程派人前去吊唁,并委托司空荀爽、宫廷事务部部长(太仆)韩融等重臣亲自前往主持祭奠仪式。

大家都知道,颍川郡有个荀氏,但该郡还有另外一个名门,那就是陈氏。

去世的这个人他就来自陈氏家族,名叫陈寔。之前当过最大的官是太丘县县长,世人称他为“陈太丘”。不当官时,他就居住在乡里,平心率物,德冠当时,成为远近之宗师,官府多次征召,他都推辞了。

杨赐、陈耽等人在世时,每登公卿之位都会说:“陈寔未登大位,我愧先登!”

三公每有缺位,大家都认为应当归陈寔,但朝廷多次征命陈寔都不来,后来干脆闭门悬车,告示众人自己已在家养老。白给个宰相都不干,这恐怕是最牛的老百姓了。

陈寔的声誉源自他高尚的品德。

某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陈寔家,躲在屋梁上想寻机偷窃。陈寔发觉,但没有喊人捉拿。

陈寔把子孙们叫到面前,训示道:“今后每个人都应努力上进,勿走邪路。做坏事的人并非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学好……”

小偷听完一番教导,感惭交并,下地叩头请罪。陈寔勉励他改恶从善,赠他丝绢布匹。这就是“梁上君子”典故的由来,后人以“陈寔遗盗”比喻义行善举。

陈寔有两个儿子,分别叫陈纪、陈谌,他们都名重于世,父子一起号称“三君”。之前提到的在陶谦手下干屯田的那个陈群,是陈纪的儿子。

在颍川郡,陈氏和荀氏两家关系也很好。

一天,陈寔想去荀家拜访,因为家里穷,雇不起仆人,就让陈纪驾车,陈谌持杖在后,孙子陈群坐车里。

荀爽的父亲叫荀淑,有八个儿子,号称“荀氏八龙”,荀淑命一个儿子负责在门口迎接,一个儿子敬酒,其余六个儿子上菜。这纯粹是一件民间活动,却惊动了朝廷的史官。

朝廷史官上奏天子:“那些道德高尚的人已经向东去了(真人东行)!”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21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