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为什么东汉大将军的位置基本都在外戚手里?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这是历史带来的回忆。一起来了解下“为什么东汉大将军的位置基本都在外戚手里?”的相关话题,看看是否能解决您的疑惑。

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三月,讨伐兵团组建完成。

帝国的武将,名头最大的无疑是“凉州三明”,可惜的是,他们现在都挂不了这个帅。

“凉州三明”指的是皇甫规、段颎和张奂,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段颎字纪明,三个人的祖籍都在凉州,表字里都有个“明”字,又都是对羌作战中的名将,所以并称。

皇甫规是皇甫嵩的叔父,十年前去世,安葬时追赠农业部部长(大司农)

段颎生前担任过太尉,是“凉州三明”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但他最后阿附宦官,一代名将竟然甘当宦官们的爪牙,被世人诟病,于五年前死去。

张奂为人清正刚直,被宦官所忌,后来又受到战友段颎的迫害,侥幸保住了性命,在失望中回到家乡闭门授徒,由名将转型为著名学者,也在三年前去世了。

张奂晚年钟情于教育事业,成果颇丰,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把两个儿子都培养成了大书法家,一个是张芝,被誉为“草圣”,与王羲之合称“张王”;一个是张昹,被誉为“亚圣”。

“凉州三明”以下,武将出现了断层,皇甫嵩的名望还不足以挑起大梁,在这种情况下,汉灵帝干脆另辟蹊径,让毫无带兵经验的何进来挂帅。

当年,汉灵帝的老师杨赐给天子讲学,地点是华光殿,当时在场听讲的除汉灵帝外还有一个人,就是这个何进,他也是杨老师的学生,是汉灵帝的同学。

除此之外,何进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何皇后的哥哥,这是他能进入华光殿听课的原因。

何皇后是荆州刺史部南阳郡人,出身于一个屠户家庭(家本屠者)。杀猪属个体经营,吃饭靠手艺,挣钱凭本事,说不上光明磊落但至少劳动光荣。

不过,这是现在的看法。

在那个时代,商人和个体经营者的地位十分低下,在人们普遍的轻视和国家“重农抑商”的政策下,他们总体上没有地位。比如秦代,商人可以积累大量财富,但法律却禁止他们穿戴丝绸衣物、乘坐华丽的车驾,所以商人虽然富贵却一点儿都不风光(虽富无所芳华)。到汉代,商人依然不能做官,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购买田地,而且需要向政府申报财产,交纳财产税,如果申报不实被人揭发,全部财产就要被没收,还要被罚戍边1年。

手工业者的地位还不如商人,被视为“贱民”,与商人一样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具有完整的国民资格。这样的家庭出身,别说当贵人、皇后,就是被选进宫,都算是奇迹。

每年八月,朝廷都会派出采选小组赴有关地区采选宫女,采选小组由宦官、地方官员和相面的术士组成,候选者的年龄介于13岁到20岁之间,标准是姿色美好、相貌端正、家庭出身好。

何氏家庭出身不好,但她有自己的长处:长得漂亮。

史书说何氏个子高挑,身高七尺一寸。汉代一尺约合今23.5厘米,七尺一寸约合1.67米,这样的个头打排球勉强、打篮球有些矮,但当模特是够了,古人的平均身高普遍低于现在,可能与营养状况有关吧。

当然,靠这些不够,为了顺利入宫,还得有其他手段。

后宫寂寞而冷酷,有些人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进宫受罪,他们不惜贿赂负责采选的人让自家孩子落选;而另一些人却一心想进宫,幻想从此改变命运,为自己和家族博出另一种人生。

屠户出身的何氏属于后一种。那一年她的运气特别好,负责采选的宦官名叫郭胜,也是南阳郡人,是老乡。何家人拿出钱来打点了郭胜,让他帮忙说话(后家以金帛赂遗主者以求入也)

何氏最后顺利入宫,一开始并不是贵人,可能是地位较低的采女之类,她的命运再次出现转机,是在她给汉灵帝生下一个儿子后。

后宫佳丽如云,汉灵帝却一直没有子嗣,想到前任汉桓帝刘志就是因为没有儿子才不得不把皇位传给了自己,汉灵帝常为此发愁。何氏不仅长得漂亮,而且生育能力也远超后宫里的其他女人,她生的儿子是汉灵帝的长子,取名刘辩,何氏一跃成为贵人。

后宫里不缺大家闺秀、名门千金,缺的是会说话、能来事、跟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的市井女子,这又是何贵人的另一项特长。

通过观察,何贵人发现,要保住地位,姿色靠不住,儿子也未必管用,能保她圣宠在握、家族永固的只有宦官。为了获得宦官们的力挺,何贵人果断地把亲妹妹嫁给了宦官首领张让的儿子。

宦官没有后人,这个儿子是张让的养子。

何贵人通过联姻让自己变成了张让的晚辈,找到了靠山。

出身微贱、会来事、长得漂亮,又是自己人,在张让等宦官眼里没有谁比何贵人更适合当皇后了。

有张让帮忙说话,何贵人成了新皇后。

自从妹妹进宫得宠,原来不名一文的何进也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先在禁卫军中担任了武官,后来下派到豫州刺史部颍川郡当太守。没多久,因为妹妹被册立为皇后,何进改任河南尹。

洛阳是个县,长官是洛阳令,洛阳令的上级就是河南尹,管辖洛阳周边几个县,再往上归司隶校尉管。河南尹虽然相当于郡太守,但权力和影响更大,被称为天下第一太守。

河南尹的品秩只有2000石,大将军的品秩则是万石,由河南尹直接跳升为大将军,一步迈过了好几个台阶。

同时,也一步迈进了帝国的核心权力层。

现在,汉灵帝选择何进担任大将军,何皇后的作用当然是首要的,作为何进的老师,太尉杨赐也有相当重要的建议权。按照三公的分工,主管军事事务是太尉的职责,对于提拔自己的学生担任大将军,杨老师按说是不会反对的。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大将军这个职位天生就是为何进准备的,除了他,目前没有人够格,也没有人敢去当。

说起来有些夸张,但这是事实,还要从大将军一职的特殊性说起。大将军位高权重,手里握着天下的兵权,必要时可以和天子分庭抗礼,所以这个职务很敏感,也不常设。

如果需要设立这样一个职务,通常都是外戚来担任,作为天子的一家人,军权在外戚手里还是放心的。从另外一面说,外戚如果想控制朝廷,不担任这个职务也无法做到,之前的梁冀、窦武皆如此。

不是外戚的权臣如果谋求大将军一职,等于告诉世人你想谋反,所以汉灵帝让何进担任大将军,大家既感到意外,也不意外。

何进的指挥部设立在洛阳城内的都亭,他同时兼任讨伐兵团的司令。

汉末三国出现了一大批都亭侯,亭侯以上的爵位一般都有对应食邑,按照这个原则都亭应该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属于乡下面的行政建制。但是,都亭如果在洛阳,类似于洛阳的一个街道办事处或者居民委员会,那么它不可能是众多都亭侯的共有食邑。

其实,都亭也大量出现在洛阳以外的其他很多地方,看来都亭应该是城市里普遍都有的一个地方,亭的本意是驿舍,都亭或者是类似于政府开办的宾馆、招待所之类的地方。按这样的理解,何进的司令部应该临时设在朝廷开办的洛阳宾馆。

讨伐兵团总兵力五万人,由三支人马组成,分别由新任命的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儁,同“俊”)指挥。

当时黄巾军的主力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张角的家乡冀州刺史部,一个是何进刚刚卸了职的豫州刺史部颍川郡。讨伐兵团下属的三支人马分别讨伐这里的黄巾军:卢植一路负责讨伐冀州刺史部的张角,皇甫嵩、朱儁两路人马负责讨伐豫州刺史部的黄巾军,重点是颍川郡。

这是一次紧急动员,党锢已经解除,党人参政参军都再不受限制,有不少党人也参加了讨伐兵团。

读《后汉书》和《三国志》等记述汉末三国历史的史籍,感觉语言并不枯涩难懂,它们继承了《史记》的传统,在叙史时文字质朴而有文采,尤其是《三国志》,可以当成小说来读。

但也有麻烦,最头疼的是地名和官职名称,古今差异太大,不弄清它们的含义就无法形成形象认识,读起史书便像咀嚼夹生饭。

官职名称中军职更麻烦,更为繁乱而缺少头绪,比如上面提到的大将军、中郎将,还有以后会大量涉及的各类将军、司马、校尉、都尉等,如果不弄清它们的含义从而建立起一个相对直观的认识,读史的乐趣至少减少了一半。

对此,有一个简单的办法,未必完全精确,却很实用。

现代军队编组的方法,由上到下通常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些常识会下军棋的小孩都懂。东汉军制里没有这些名目,但有类似的叫法,从上到下依次是军、营、部、曲、屯、队、什、伍。

最下面的伍,就是五人组成的战斗小组,是最基层的战斗单位,主官为伍长。

二五为一什,主官为什长;二什为一队,主官为队率;二队为一屯,主官为屯长;五屯为一曲,主官为军侯;二曲为一部,主官为司马。

司马是东汉军中重要的军职之一,许多名将军旅生涯起始阶段都担任过该职。算下来,一曲的人数是500人,一部的人数为1000人,与现在一个团的编制相近。

所以,部的指挥官司马可以看作团长,佐军司马相当于副团长,别部司马相当于独立团团长。

司马往上,五部为一营,是5000人,主官为都尉或校尉,相当于旅长。

二营为一军,人数为10000人,主官一般是各类将军,相当于军长,裨将、偏将相当于副军长。史书里说水淹七军,意思就是淹了7个军,也就是7万人。

还有一个中郎将,具体统属不详,不过从史书记载的情况看,都尉、校尉任中郎将算升迁,中郎将任偏将、裨将也算升迁,所以它应介于都尉、校尉和偏将、裨将之间,可以看作师长。

中郎将的属官里有一个军司马,和司马不是一回事,是军事长官的主要助手,相当于文职里的长史,即秘书长,军以下的单位通常不设参军,军司马或者干脆理解为参谋长。

除此之外,东汉军制还有各种将军,名号多而泛滥。

现在军、师及其以下都以番号相区别,如第一军第十师等。过去没有,打起来比较乱,为了区分,就给它们起个名号,比如荡寇军、伏波军,该军的军长就叫荡寇将军、伏波将军,这些被称为杂号将军。

军以上现在称兵团、军区,东汉则由四方、四征、四镇等将军统率。四方将军指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四征将军指征西将军、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四镇将军指镇西将军、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北将军。

以上这12位将军相当于东、西、南、北各军区司令,这些军区司令不常设,也不全设,设不设、设多少根据需要来定。

在地位上,四方将军高于四征将军,四征将军高于四镇将军。同一个军区,设哪一种司令要看任职者的资历,不够四方将军的,先任命个四征、四镇将军。也有一种情况,同一个军区四方、四征、四镇将军中设了两位以上,那么地位最高的相当于司令,其他的受他节制,相当于第一副司令、第二副司令。

这些军区司令再往上,依次是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到大将军,就到顶了。

皇帝是天子,主宰一切,但名义上他不兼武装部队的统帅,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是大将军,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相当于副总司令。

大将军地位崇高,在三公之上,骠骑将军地位与三公相当,车骑将军、卫将军的地位略低于三公,在朝廷的部长(九卿)之上。但这些高级军职也都不常设,也不一定全设。

如果不设大将军,骠骑将军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的代理总司令。

如果大将军、骠骑将军都不设,车骑将军就相当于全国武装部队的代理总司令,照此类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211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