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李世民传奇——渭水之盟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7-20 23:29:30 0 李世民


(1)

面对兵临城下,是否要像司马懿所说,“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不能走当降,不能降当死耳。”

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四,也就是公元626年9月19日,在李世民登上皇位不过半个月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便急不可耐地要进攻长安了,面对突厥兵在渭水河畔安营扎寨,布阵叫嚣,长安百姓和朝廷百官很是惊慌。

突厥以前可不是这样的,以前他们只是骚扰,只是掠夺财物,如今这是要掠夺李唐天下啊。一时之间,长安到处人心惶惶,恐慌不安。

和朝廷百官及长安的普通民众不同,唐太宗内心更多的是愤怒和耻辱。曾经南征北战,破敌无数的他,怎么可能任由突厥在他的门前撒野?他即刻召来朝臣商议。

“哼!打到朕门下了,那朕倒要去好好会会他!”唐太宗不待群臣说什么,便说出了他的决定。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尚书左仆射萧瑀最先表示反对,“此次这颉利可汗明显是有备而来的,陛下若亲自迎战,太危险了!”

“萧公说的是啊,陛下,”尚书右仆射封德彝也不甘失去这个巴结皇上的机会,上前一步说,“这些蛮夷之人,不值得陛下亲自出面。何况据臣看来,这些蛮夷看似来势汹汹,可面对我们坚固的城门,他们只能望门兴叹,奈何不了我们。因此,我们只需关闭城门,闭门不出,过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乖乖回去了。”

如果是唐高祖李渊,也许会认同封德彝的这种观点,以稳、守为主。可如今是唐太宗李世民当政,他不可能这么做。于是,在封德彝还未说完时他已经皱起了眉头,在封德彝的话音刚落时,他厉声道:“什么?闭门不出?不!面对如此的挑衅,我们岂能闭门不出?我们绝不能示弱,更不能关闭城门躲起来。一旦我们这么做了,他们势必会在城外烧杀抢掠,这既影响京城周边局势,更影响士气!”

当然,除了唐太宗所说的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己刚刚登基,怎么可能向突厥示弱?此时正是他向各方示威、树威的时候,怎么可能因为突厥兵临城下而龟缩在城内不出?

然而,面对打到门口的强敌,他堂堂一个大唐皇帝,亲自率军迎战,似乎也不大合适。

“陛下!”门下省侍中高士廉上前一步,主动请缨,“突厥来者不善,我们不能退缩。可两位尚书大人担心的也对,既然必须迎战,那就让臣率军前去迎战吧!”

一听高士廉这么说,段志玄和侯君集也抢着上前道:“臣愿率军迎战突厥!”

唐太宗正要说什么,吏部尚书,他的大舅哥长孙无忌也上前一步说:“臣愿和舅父(高士廉)一起率军迎战颉利可汗!”

虽然唐太宗此时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但当众臣争抢着要率兵迎战时,他也倍感欣慰,先是点了点头,接着说:“各位爱卿争相迎战,朕甚是欣慰,只是这一战,朕必须亲自前去!”

“陛下!”房玄龄等众文官一听,也都惊呼了起来,心想,身为大唐天子,在宫内指挥即可,为何非要亲自出战?

“你们都不要说了!朕已经决定了!”唐太宗说,“此次颉利可汗为何会倾巢而出?就是觉得我们李唐刚刚发生政变,朕刚刚登基,他们以为我们无力抵抗,有机可乘了。如果我们真得只是去防御,岂不正中了他们的奸计?而若让你们率军去迎战,以我们仅有的这点兵力,又怎能将他们赶走?”

“那……陛下……”

萧瑀的话刚出口,又被唐太宗打断了。

“如今,既然他们来了,那朕就亲自出马,定会出乎他们的意料,这样我们便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了。我们虽然兵力不足,可我们严明的军纪,整齐的军容,必定会让他们以为我们对他们的进攻早就有所准备,肯定会自乱阵脚。到了那时候,我们便可以雷霆之力,给他们重重一击,必定会将他们打得找不到东西南北。别忘了,是他们深入我们大唐领域,若我们再切断他们的各方供给,到了那时候,他们就知道自己打错如意算盘了,一旦我们掌握了主动权,这仗也就好打了!”

唐太宗说这番话时,信心满满,似乎又成了那个南征北战的统领秦王,又成了那个打过无数以少胜多仗的天策上将了。

唐太宗自信满满的一番话一出口,在鼓舞了朝臣中部分人的士气的同时,却也让另一部分人更担心了。因为,过分的自信并非好事。一直默不作声的兵部尚书杜如晦不得不说话了。

“陛下既深谋远虑,又英勇神武,可陛下亲自迎战,还望三思啊,此次颉利可汗有备而来,我们京城的兵力又有限,臣觉得,最好我们不要和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如果能让他们知难而退最好,陛下刚刚登基,稳定内部最重要啊!”

唐太宗顿时沉默下来。确实如杜如晦所说,此次并非是迎战突厥的最好时机,可如果不迎战又太被动,太窝囊了。想想看,别人都欺负上门了,难道还要做缩头乌龟?绝对不行!

刚刚那些被唐太宗的自信之言消除了恐慌的臣子们又开始恐慌了,他们叽叽咕咕地议论个不停。

“此次在渭河边叫阵的是谁?”唐太宗突然问。

议论声戛然而止。

“回陛下,是执失思力!”侯君集说,“此人是颉利可汗的心腹。”

“此人据说本事不大,但却擅长说大话!”段志玄补充了一句。

唐太宗皱眉沉思片刻,抬头看了看众臣,然后眼神一凛道:“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侍中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独孤彦云、骁卫将军段志玄、左卫将军是侯君集听令!”

长孙无忌等六人急忙跪下接令。

“臣(末将)接令!”

“你们六人随朕一起去迎战突厥!”唐太宗大声说。

“臣(末将)接旨!”长孙无忌等六人虽然很快就接旨了,但心里还是很茫然。

皇上这是要干什么?难道也要倾巢出动?和突厥决一死战?

长孙无忌等六个人在互相看了看后,很快就意识到,这一定是皇上的一种策略。皇上擅长谋略,不可能贸然行事。

唐太宗还真不是想决一死战,之所以让重臣(大将)和他一起迎战,是想用“疑兵计”。

他想,既然他亲自率兵迎战势必会出乎突厥的意料,那么,他就将这种意料放大。比如他将六位重臣一起带上,肯定会让颉利可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唐太宗打仗,向来如此。

(2)

唐太宗的“疑兵计”确实起到了作用,试想一下,大唐刚刚登基的皇帝,能够亲率六名重臣骑马前来叫阵,别说是执失思力和突厥士兵了,就是那对攻进长安胸有成竹的颉利可汗在听说后也大吃一惊,甚至对他之前探听到的“京城内兵力虚无”产生了怀疑。

“莫非信息有误?”

不怪颉利可汗这么想,如果是别人这么做,颉利可汗一定相信是无计可施,要倾巢出动和他们决一死战了。可李世民,绝对不可能这么做。

颉利可汗一番思前想后,心里便有了疑虑,即刻令执失思力来见他。

“你即刻去探探大唐皇帝的虚实!”颉利可汗说。

“大汗,探大唐皇帝虚实?……什么虚实?”执失思力没明白颉利可汗的意思。

“看看叫阵的是不是大唐皇帝!”颉利可汗说,“恐有诈!”

执失思力答应一声,去了。

原来,颉利可汗怕那叫阵的皇帝是假的,是故意迷惑他。

执失思力是个头脑简单且有些自负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他也想率几百人前去的,可想了想,对方只有七个人,自己带那么多人,会不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怕了呢?于是便只带了十几名突厥骑兵跟着。

不管渭河对面的大唐皇帝是真是假,都只有七个人。他这十多名突厥骑兵,足以应付了。

于是,执失思力就这么大摇大摆地骑着马,过了渭河,来到了离唐太宗和六名重臣不远的地方,大声说:“你可是刚刚登基的唐朝皇帝?我们大汗亲率百万大军,正在前来的路上,即刻就到!你还是赶快敞开宫门迎接吧!”

“哼!”

唐太宗只是轻轻冷笑了一声,听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的话,他的心里倒有了数。他朝段志玄和侯君集使了个眼色,然后又冲执失思力和那十几名突厥骑兵说:“当初,你们可汗与我大唐立下盟约,我们遵守承诺,送你们财宝无数,可如今,你们违背盟约,入侵我大唐领土,不仅没有羞愧之意,竟然连起码的礼仪都没有了。现在还在这里信口雌黄,胡说八道,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今天,朕就把你的头砍了!”

执失思力和突厥骑兵根本不可能想到大唐皇帝会说这种话,一时之间倒有点儿愣神,他们突厥兵临城下,大唐皇帝要么求饶,要么开战。而既然这皇帝(不管真假)只率六个人站立在此,想必是不会开战,是来求和的,既然求和,怎么可能是这种态度?

也就在执失思力和那些突厥骑兵一愣神的功夫,唐太宗的又一个眼色,让段志玄和侯君集一个飞马,一个赶到执失思力面前,将刀抵在他的脖子上。另一个则剑指着十名突厥骑兵,怒目圆睁道:“不想死的,谁也不准动!”

又一个想不到。

执失思力此刻完全相信,面前是真的大唐皇帝了,竟然吓得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求起饶来。跟随执失思力而来的那十名突厥骑兵,也全都傻眼了,就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他们,也傻眼了。

不过,突厥骑兵傻眼是因大唐皇帝要砍他们首领的头,而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傻眼则是因为执失思力的跪地求饶。

“还不动手!”唐太宗面无表情,对着将刀架在执失思力脖子上的段志玄说。

要来真的?段志玄一愣,用眼神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执失思力按理说应该属于来使吧,不能砍的。

“陛下,他既已服软,还是放他回去吧!”

高士廉此时也不知唐太宗的话是真是假了,可不管真假,他都要说这句话。他有些担心,如果唐太宗真要砍了执失思力的头,激怒了颉利可汗,即便不像执失思力所说的百万大军将到,就是对岸那阵仗,少说也有一二十万兵士吧,依长安兵力,确实无法抗衡。

“不!”唐太宗一挥手,坚定道,“这些人和我们中原人士的想法不同,如果我们就这么放他们走了,他们真以为我们怕了,然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的挑衅。对狠人,我们要比他们还要狠才行!”

唐太宗说话的时候,将眼神先是扫向突厥骑兵,随后又停在了执失思力脸上。眼神里满是凶狠和冷血。

“末将这就要了他的头!”侯君集说。他早对这狂妄的家伙看不顺眼了。

“饶命!陛下饶命!饶命啊!”执失思力吓得额头汗珠乱滚,不停伏地磕头。

“先关起来!”唐太宗好似想了想才说。

执失思力这才长松一口气,大声说:“谢陛下饶本……本人不死!”

“饶你不死?朕何时饶你不死了?”唐太宗冷笑着说完,冲那十多名吓傻了的突厥骑兵说,“你们回去把朕刚刚说的话告诉你们可汗!如果他执意要打,我们奉陪到底!”

那十多名突厥骑兵早就听过唐太宗之前的英勇事迹,此次见到真人,依然如此霸气,竟然纷纷下马跪拜起来。

“还不快走?”

听了唐太宗这话,那十多名突厥骑兵爬起来,骑上马仓皇逃回对岸。

“陛下,现在我们……”长孙无忌小声问。

“先回去!”唐太宗说。

当然,唐太宗的“回去”并不是指宫里,而是指渭水南岸。他要唐军在渭水南岸安营扎寨,与突厥兵隔渭水而居。

一边是突厥兵,一边是唐军。两边人数一个多一个少,但精神面貌却是一个坏一个好。

渭水南岸和渭水北岸一样,也是旌旗招展。不同的是,唐军个个铠甲耀眼,队列整齐,精神昂扬,可北岸的突厥兵就不一样了,一个个没精打采,松松散散,也不怪他们,在平原生活,他们不习惯。

当晚,唐太宗并非只是和突厥兵对峙。在探知北岸的突厥左翼松懈,有机可乘后,他又令段志玄率领专门对付突厥的骑兵去北岸搞偷袭。

依靠对地形的熟悉,唐军靠偷袭就俘虏了十多名突厥士兵。

曾经拥有优势的突厥兵,似乎一下子失去了优势。久经沙场,狡猾的颉利可汗,从唐太宗的态度以及唐军的气势上,感受到了对方的力量,有了压力。

短短一天的时间,先是大将执失思力被俘,接着是左翼遭袭。颉利可汗突然之间有些胆怯。自己此次倾巢出动,亲自率领突厥兵进攻长安,可不是为了冒险,是在以为万无一失时做出的决定。

既然无法保证万无一失,自己又何必在此冒险呢?

你强我弱,你弱我强,以获得最大利益为主要目标,一直以来都是突厥的根本。因此,当他冷静下来,权衡一下利弊才发现,如果作战,自己也有输的可能;而若不战,退兵求和的话,就一定能得到不少的金银财物。

最终,颉利可汗选择了后者。

唐太宗接受了颉利可汗的求和要求。对他而言,此时也不是作战的最好时机。他要卧薪尝胆,等待时机。

唐太宗即位后的首个危机,就这么以在渭河桥上杀白马立誓重新结盟告终,唐太宗释放了执失思力,同时拿出金银财物犒劳突厥,突厥这才撤回。

“好好!这样最好!”

那曾经被突厥的大敌压境之势吓得惊慌失措的百姓和朝臣都在庆幸这次的和平解决,可唐太宗却是窝了一肚子的火。

“等着吧!你们拿我大唐财物的机会不多了!”唐太宗站在高处,看着渐行渐远的突厥兵,冷冷地说道。

渭水之盟对唐太宗来说,又是一场耻辱。但他清楚地知道,此次这无奈之举却是此时的最好结果。因为,它既避免了李唐在不利条件下作战,也为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和积蓄力量赢得了时间。

突厥兵已退,唐太宗独自走上渭水桥,静静看着那曾被突厥驻扎过的渭水北岸,眼神凌厉。他要找机会以雪前耻,他要以绝后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2693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