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李世民传奇——李世民入住东宫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7-20 23:29:24 0 李世民


(1)

公元626年7月8日,玄武门事变发生后的第二日。

艳阳高照,玄武门那一具具尸体已经移走,血流成河的场景也已打扫完毕。一切,似乎都又回到了惨烈发生之前,只是空气中的血腥味,依然令人战栗。

在秦王府经过短暂的休整后,李世民怀着激动又悲伤的心情,迈过那曾被鲜血染红的玄武门,一路向太极宫而去。

偌大的太极宫一派萧索,每个人都还未从昨日凌晨发生的流血政变中回过神来。惊魂未定的他们,在见到李世民的那一刻,全都露出了惊恐表情,这个英武的年轻男子,此刻在他们眼里,就如魔鬼一样令他们害怕。

李世民无暇顾及他们的眼神,他旁若无人地走进了武德殿。紧随他身边的,是尉迟恭。

武德殿里空旷而凄冷,火热的夏天丝毫没有给这里带来温暖,有的只是丝丝凉意。李世民一踏进去,便有种凉飕飕的感觉。

御椅上,唐高祖李渊垂首而坐,神情木然,连李世民进来都没有任何反应。

昨天,他还是李唐主宰一切的帝王,还是掌握着生杀大权的最高权力者,可今天,他却是个连自己的儿子、孙子也保护不了的孤独老人。

这身份反差太大了,不要说他无力接受,就连导致这种结果的李世民,在看到父亲的那一刻也无法接受。

李世民鼻子一酸,曾经高高在上的父皇,此刻,却只是个可怜的老人。李世民的心里再次生出愧意,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父皇!儿臣拜见父皇!”李世民的声音里带着颤抖。

李渊缓缓抬起头,父子二人,四目相对,眼神复杂。

“父皇!”李世民又叫了一声,接连几个叩首。

李渊无力地伸出手,示意李世民到他的身边去。尉迟恭有些紧张,向前迈了一大步。他怕李世民遭到李渊的暗算。

李世民跪着挪到了李渊身边,扑在了他的怀里,大声痛哭了起来。

那哭是歇斯底里的,是痛不欲生的,让尉迟恭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李世民的哭声让李渊的心再次柔软起来,这个儿子虽然做了弑兄杀弟,甚至屠侄之事,可良心尚存……李渊伸出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李世民的头发,就像李世民儿时抱着他一样。

李渊真想在他的屁股上重重打几下,就像儿时他犯了错,自己教训他一样。可抬起的手,还是慢慢放下了。

“二郎呀!他们是你的亲兄弟,你怎么下得去手?”李渊说完,已老泪纵横。

“父皇!父皇!”李世民恸哭道,“儿臣知道,儿臣知道如今已经百口莫辩,百死难恕。只是,大郎和四郎的死,真的不是儿臣所为,事先儿臣已叮嘱他们,只擒拿,不能伤及性命。儿臣是想带他们来到父皇这里,听父皇发落的。可是……谁知他们……他们竟然……父皇呀!父皇,您一定要相信儿臣,那不是儿臣的本意,更不是儿臣所为啊。不过,大祸已出,儿臣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那就请父皇重罚儿臣吧!”

李渊抚摸李世民头的手顿时停住了,那刚刚柔软起来的心瞬间一哆嗦。他真想一把推开他,然后怒斥他,他不想让他在这时候还撒谎,他情愿李世民说,那是他迫不得已……

只是,看着不远处一身武装的尉迟恭,李渊还是作罢。只是在心里冷笑一声,心想,没有你的指令,他们谁敢擅自行动。何况,就是现在,你整日还派你的人在我身边,明说是保护,实则是监视,难道一切不都是你提前策划好的?何苦还要装出一副无辜样?

李渊不想再听李世民说什么了,也不想对他说任何话。他深吸一口气,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唉!事已至此,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你先下去吧!朕想休息休息!”

李世民也巴不得赶快离开,他也不愿意面对父亲,更不愿意演戏,特别是还要在尉迟恭的面前演戏。

“儿臣告退!”

李世民说完,起身朝尉迟恭使了个眼色,意思是:盯着他。不过,嘴里说的却是:“尉迟将军,千万要保护好陛下!”

“殿下放心!微臣誓死保护陛下!”尉迟恭说。

李渊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个儿子到现在仍对自己不放心。

没错,李世民对父亲是不放心,虽然兵权已在自己的手里,可父亲毕竟还是皇上,谁知道他会不会以皇上之名,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来呢?

李世民退出武德殿后,陈叔达和萧瑀走到李渊身边(裴寂已经被李世民派人隔离,不允许他靠近李渊),劝慰他说:“陛下,太子和齐王既然已经身亡,太子之位空缺,微臣倒觉得,不如立秦王为太子!”

李渊凄然一笑,心想,真是一环套一环呀,他哥哥的尸体还没变凉,他就等不及要当储君啊!虽然这么想,却没有这么说,只是问:“你们觉得,他能胜任吗?”

“陛下,此祸已出,且早听说太子和齐王想在昆明池刺杀秦王,这么看来,此事也只是秦王的回击而已,倒不能全怪秦王!”萧瑀说。

李渊又是轻叹一口气,他知道陈叔达和萧瑀一直都偏向李世民,可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两位爱卿所言极是,也许,太子位早该是他的。”

那时候的李渊确实有些后悔,自己为何不早早立他为太子呢?说不定还能避免骨肉相残,毕竟李建成为人更仁厚,不会做出夺储位、杀弟的事情来。

公元626年7月10日,也就是玄武门事变的第三天,李渊正式册封李世民为皇太子,并下诏:“自今日起,无论军事、政治及其一切大小政务,皆交由太子裁决之后再行奏报。”

那时候,李渊的皇帝身份,实际已经名存实亡了。

这天下已然不是他的了,即便他依然被称为皇上,又如何?就像他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太原起兵,然后夺得长安,立一傀儡皇帝一样。此刻的他,也就一傀儡皇帝。

一切都将按太子李世民制定的轨迹运行。李渊的政治生涯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时已经结束,他要像他曾经立的傀儡皇帝一样,接受他的二儿子李世民的安排。

李世民,终于如愿以偿,他用他的谋略、胆识、魄力,以及残忍、凶狠,除掉了他的政敌——他的哥哥和弟弟,取得政变胜利,顺利地坐上了他曾经梦寐以求的储君之位。

那一年,李世民27岁。

(2)

李世民正式入住东宫。

新官上任三把火,李世民的第一把火是上奏李渊,罢免傅奕。理由就是,他提出的灭佛、毁寺院让民怨沸腾,为了让天下安定,可恢复僧、尼身份,重修寺院,以慰人心。

李渊当然准奏,只能准奏。而这一把火,确实让李世民获得了更多的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他要逐渐把失去的人心找回来。

第二把火,李世民向李渊奏请,说朝中各位官职不变,唯一变的是东宫官属。

这又是李世民的过人之处,用弑兄杀弟得来的太子位,怎么说都有些心虚,如果再大肆对朝中官吏进行变动,难免会引起不安和躁动。

此刻,他需要的是安定。

当然,东宫官属也都由曾经的秦王府的部分亲信担任: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程咬金为左、右卫率;虞中南、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

第三把火,是重用东宫和齐王府的文臣。不过对于魏征,李世民却并没有直接启用,而是召来房玄龄和杜如晦,征询他们的意见:“二位觉得魏征这个人怎么样啊?”

“此人可大用!”房玄龄说。

“此人若能为殿下所用,是殿下的福气!”杜如晦也说。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直都为魏征未能成为秦王府的幕僚而遗憾,此时见李世民提起,便竭力推荐。

“哼!”李世民冷笑一声,“重用他?岂不是引狼入室?”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心想,这殿下做了太子,怎么倒变得小心眼了?

“殿下!此人不仅能谋善断,且很识时务,虽然他曾是前太子的人,可如今太子是殿下您了,他若能被殿下所用,定会忠诚于殿下的!”

李世民面无表情,只看了他们一眼道:“那带魏征过来吧!本王要亲自审问审问他!”

李世民对魏征的心情很复杂,既有些怨恨他曾经与自己为敌,但同时也赏识他的能力。

魏征,曾经对还是秦王的他来说,是个非常棘手的人,可如今他是太子了,如果能将魏征唯自己所用,是不是就如虎添翼了?不过,虽然此人能力尚佳,但能不能唯自己所用,李世民并不敢保证。

这也是他为何要征询房玄龄和杜如晦意见的原因。在听了他们二人的建议后,他还是有些犹豫,于是决定亲自试探试探魏征。

能唯自己所用,那就重用,不能唯自己所用,那就要杀掉,以免他被别人所用。这就是李世民对魏征的态度。

就这样,魏征被带到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发现,魏征见到他时毫无惧意,且从魏征的眼神里,李世民也看不出哀伤。这和那些曾经的东宫旧属很不一样。

“这神情怎么这么熟悉?”李世民这么一想,猛然想起了李靖。曾经,李靖也是这么无惧地面对攻入长安的李渊的。

“微臣拜见太子殿下!”魏征施礼道。

李世民不说话,只是看着他,好一会儿突然说:“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

房玄龄和杜如晦非常紧张,他们看着魏征并不停地向他使眼色,他们怕魏征说出什么让李世民生气的话,被李世民定罪。

谁料魏征却一脸坦然道:“前太子若能早听微臣的话,也不至于有今天了。”

魏征说完,还笑着看了看房玄龄和杜如晦说:“若前太子当初能听微臣的话,此时站在那里的,就应该是微臣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被魏征的话惊住了,全都不安地看着李世民,不知李世民会有什么反应。

这句半是调侃半是认真的话,其实是话里有话。他是在告诉李世民,如果李建成早听他的话,杀了李世民的话,又何至李世民不仅杀了李建成,还抢了李建成的储位?同时,他还有层意思是说,我是个有能力的人,如果你有眼光,重用我的话,我是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世民先是尴尬,后又欣喜。心想,果然是个聪明人。

“哈哈,哈哈……”李世民大笑两声道,“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他们都向本王举荐你!那么,若本王让你官复原职,你又能为朝廷做些什么呢?”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听,放下心来。

“微臣觉得,如今殿下最想做的就是天下安定,而在这方面,相信殿下一定有用得着微臣的地方。毕竟有些官吏还是受过前太子恩惠的,若能让微臣去宣慰他们,他们定会感受到殿下的宽仁大度。”

这番话说得不亢不卑,很是智慧,不仅让李世民忍不住点头,就连房玄龄和杜如晦都为他暗自叫好。

李世民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

“好!你果然心智敏锐,只可惜大郎不识你的能耐啊!”李世民看了看房玄龄和杜如晦又说,“本王恢复魏征东宫詹事簿一职,你们觉得如何啊?”

房玄龄和杜如晦自然满脸喜色,不停叫好。

不过,魏征却并没有表现出欣喜若狂,而是说:“微臣多谢殿下,微臣早闻殿下的英名,只可惜未能早点儿跟随。此后微臣必定恪尽职守,忠诚于殿下,只是微臣太过正直,不会说奉承话、好听话,难免会得罪殿下,还望殿下能不怪罪微臣的直言!”

房玄龄和杜如晦全都笑了,心想,这魏征还真有意思。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用微笑和点头来回应。

(3)

东宫和齐王府的人,能用的都用了,还有些将其解散,让他们回家了。当然,大部分的人还是被关进了大理寺狱中。唯有一个人,李世民不仅没有令人将其关进牢狱,而且还将她带进了东宫,做了自己的枕边人,这个人就是李元吉的爱妃——杨氏。

杨氏歌舞伎出身,不仅姿色艳丽,舞姿妖娆,而且才情斐然,既能吟诗作赋,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李世民还是秦王,杨氏还是齐王的妃子时,他们便见过一面。面如桃花腰如细柳的杨氏,曾让李世民一见倾心。只是,碍于和太子之间的储位之争,让他无暇顾及风月之事,当然,还因为她是李元吉的妃子。

不过,杨氏的样子,自打李世民第一次见到她时便印在了脑海里。

因此,在喋血玄武门的当天,当侯君集带人去血洗东宫和齐王府时,李世民特意叮嘱他:“齐王府的那位杨氏,切莫伤害她!”

都是男人,侯君集自然不会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于是,杨氏便在李世民见过父皇李渊后,被毫发无损地带到了他的身边。

杨氏楚楚可怜的样子,让李世民的心都要融化了。

杨氏既擅长风月,更懂如何讨好男人。当她跪地拜见李世民时,泪水涟涟。明知自己的夫君就是被面前这个男人杀死的,却不停痛斥李元吉的罪恶,还说她早就劝过李元吉,让他跟随秦王,谁知他却做了对不起秦王的事,还说他该死。这还不算,她还一边哭,一边痛骂自己,说自己是李元吉的妃子,罪大恶极,请秦王处死她。

杨氏梨花带雨、柔媚哀怨的样子,让李世民心痛,他急忙搀扶起她说:“齐王谋乱和你没有关系,你不要太过伤悲。”

英雄的心一旦柔软起来,也是柔情似水。面对如此的美人,更是怜香惜玉,李世民当时就向她保证:“本王在世一日,便会保护你一日,绝不让任何人伤害你!”

杨氏一听,又惊又喜。扑通一声跪下,连连娇啼婉转道:“贱女真是命好,能遇到秦王殿下!”

当然,杨氏的这句话,并非只是为了讨好李世民,也是她的真心话。相比李元吉,别说地位、本事,就凭长相,都要强出李元吉很多。

因此,对于李世民杀害李元吉,在她被带到李世民面前的那一刻,她就不再恨李世民了,甚至还庆幸李元吉死了。因为只有李元吉死了,她才有机会来到李世民身边。

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身旁,杨氏这棵藤是怎么都要绕上去的。擅长见风使舵的杨氏,知道想要长久地留在李世民身边,想要被李世民长久地宠爱,就不仅要讨好李世民,还要讨好长孙氏。聪明的她知道,长孙氏对李世民的意义。

长孙氏对李世民来说,是无人能替代的;而李世民对长孙氏来说,则是她的一片天。因此,对杨氏,长孙氏并不嫉妒。因为,在长孙氏看来,李世民是要做一国之主的,身边岂能没有几个女人?当初,在她看到李世民看韦珪的眼神里有爱意时,便主动让李世民纳韦珪为妾,因此,面对杨氏的“侵入”和争宠,她倒并不介意。

“哪个男人没有三妻四妾?何况夫君这样的人呢?”长孙氏想。以后的他,可还是要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

当然,即便李世民有再多的女人,她的地位都不会变,她坚信!

入住东宫后,杨氏也便随同李世民进了东宫。而在李世民称帝后,她还成了李世民最受宠的一后四妃之一。当然,这是后话。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2693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