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历史图解

宁远大捷

历史大观园 历史图解 2020-06-02 11:50:38 0

时间:1626


宁 远大捷中,明宁前参政袁崇焕避敌之长,击敌之短,发挥明军火炮的优势,凭城坚守,用不足2万的兵力击退后金十余万大军的围攻,取得明朝对后金作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保卫了山海关和关内的安全。

宁远大捷

大碗口铜铳•明

天启六年(1626)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大军围攻宁远。袁崇焕命令城外守军全部撤进宁远城,坚壁清野,还宰牛杀马,慰劳将士,全军上下同仇敌忾,斗志昂扬,浴血奋战,多次打败敌人的进攻。努尔哈赤情急之下,亲自指挥作战,结果被炮石击中,受伤坠马,血流不止。主帅受伤,后金军队于是退回沈阳。这次战役是努尔哈赤自25岁征战以来遭到的唯一一次败绩,袁崇焕也因此声威大振,名扬边境。

黑云压城,坚壁清野

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率领众贝勒,亲统八旗劲旅,号称13万大军,向明朝发动了进攻。正月十六日,后金军抵东昌堡,次日渡辽河。这时,明兵部尚书、辽东经略高第胆小怕死,下令从锦州、右屯卫、大凌河、松山、塔山等城撤防,尽驱屯兵、居民入山海关。高第还下令焚烧屋舍,遗弃米粟十多万石,锦州等城兵民“死亡载途,哭声震野,民怨而军益不振。”因此后金兵“如入无人之境”,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于正月二十三日后抵达宁远城郊。努尔哈赤还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便派人给袁崇焕传信,“我率20万大军前来,宁远必破,不如投降还有大官做”,一时关外人心惶惶。

宁远大捷

袁崇焕像

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麒都带着兵将守在山海关上,不敢发兵救应。努尔哈赤带兵越过宁远城5里,在通往山海关的大路上扎营,截断明军的退路,将宁远围得水泄不通。袁崇焕早已下定决心,他以威武不屈的大丈夫气概激励士气,誓与宁远城共存亡。袁崇焕同总兵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刚等召集将士,誓死守城。袁崇焕以总兵满桂为前敌总指挥,把守通向锦州方向的城东南角;副将左辅守城西,参将祖大寿守城南,副将朱梅守城北;袁崇焕自己总督全局,分区划守,相互支援。袁崇焕还通令守前屯的明将赵率教、守山海关的明将杨麒,凡有宁远逃兵立斩不赦。他又亲自刺血写书,誓师全军。他还安置好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奔赴战场,以表示不惜牺牲和抵抗到底的决心。

袁崇焕早已探明后金动向,积极做好各项战前准备。一是坚壁清野,袁崇焕将宁远城外百姓全部迁入城,城外房屋等可为后金所利用的东西全部焚毁;二是赏罚分明,袁崇焕亲自宰牛杀马慰劳将士,还将城中全部库存白银置于城上,声言:有打退敌兵,不避艰险者,当即赏银一锭,如临阵退缩,则立斩于军前;三是察捕奸细,袁崇焕命人沿街巡逻全城,对乱自行动和擅自下城的人即行正法,不放过一个可疑之人;四是启用大炮,将城中存有仿西洋新造的所谓“红夷大炮”也架上城头,各类火器一应准备齐全。袁崇焕还将火药匀筛于席或被子上卷起,实战时抛至城下,射点燃的火箭将其引燃,号称“万人敌”,专门打击城根大炮死角之敌。如此森严壁垒,准备充分,使全城军民士气倍增。

宁远大捷

山海关明代铁炮


延伸阅读

茅元仪编成《武备志》

茅元仪(1594~1644)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湖州)人。自幼喜读兵农之书,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厄塞,曾任经略辽东兵部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因战功升任副总兵。他为振兴明末日益衰弛的武备,汇集前代兵书2000余种,历时15年编成《武备志》。该书是明代大型军事类书,共240卷,约200余万字,附图738幅,全书由兵诀评(评点《武经七书》等兵书)、战略考(评点从春秋到元代有参考价值的战例)、阵练制(配319幅图介绍历代阵法,介绍选士练卒之道)、军资乘(分营战、攻守、水火等细目介绍行军布阵、旗号、屯田等内容)、占度载(记载五行奇门占验、天文气象知识,图文并茂介绍地理形势、关塞险要等)等5部分组成,其下分类编排材料,每类前有序言,中有眉批、旁批、夹注等大量内容。书中还载录了明代中国及日本、西洋等国先进武器。《郑和航海图》也附在书中。该书体例庞大统一,条理清晰,是中国古代篇幅最大的军事百科性辑评体兵书。它以丰富的军事、科技、外交史料和较为科学的编排方法,赢得了后世的赞誉和推崇。它对改变明末重文轻武,武备废弛的现状也有积极的意义。

火炮迎敌,大败后金

二十四日,袁崇焕守城部署刚刚就绪,便与几个幕僚至鼓楼,同朝鲜使臣翻译韩瑗等谈古论今,镇静如常。他先令兵民“偃旗息鼓待之,城中若无人”,静待后金兵近城池。当天夜里后金军开始攻城,八旗兵丁漫山遍野而来,推车,运钩梯,先扑西南城角,随即便被明军猛烈的矢石、铁铳和西洋大炮击退。接着,努尔哈赤又派精锐的战士披着双重铠甲,推着铁裹车撞城,每一次撞击都发出巨大的响声,使城垣受到震动和破坏。

后金兵步骑蜂拥进攻,万箭齐射。城堞上箭镞如雨注,防御用悬牌似猬皮。明军既不怕城下骑兵猛冲,又能够躲避箭矢射击,靠的正是坚固的城防。后金兵攻西南角不成,反而死伤累累,又移攻南城。后金军在城门角两台间火力薄弱处凿城,守城军则以城护炮,以炮卫城。

后金兵顶着炮火,用车撞城;冒着严寒,用大斧凿城,竟凿开高二丈余的大洞三四处,宁远城受到严重威胁。在城危之时,袁崇焕命官兵动用战前准备好的“万人敌”,即以“缚柴烧油,并搀火药,用铁绳系下烧之”,并选50名健丁用绳缒下城墙,用棉花火药等物点燃,“火星所及,无不糜烂”,击毙烧伤了无数挖城墙的后金兵勇士。

宁远大捷

福陵石刻(骆驼)


历史词典

明人增加的赋役“三饷”

明代后期,政府的赋税日益苛重,赋税徭役的项目层出不穷。此外,明政府又有一系列的赋税加派,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三饷”加派。在明神宗时,为对辽东后金作战,明政府加派辽饷520万两,此后,辽饷成为固定的赋税。到崇祯时,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加派剿饷280余万两;为了对付清兵的进攻,加派练饷730余万两。辽饷、剿饷、练饷,合称“三饷”。明政府的“三饷”加派大大地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一般农民承受不起,只好外出逃亡,造成土地大量荒芜;而实际上,“三饷”加派不仅没有解决明朝面临的内忧外患,反而加深了明政府的统治危机,进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后金首败,宁远大捷

二十五日,后金再次倾力攻城。袁崇焕命官兵在城上施放火炮,炮火所过之处,后金骑兵死伤无数。后金兵惧怕利炮,畏缩不前。城里的居民,甚至妇女和孩子也都被动员起来,替战士送饭。每当战士杀伤敌人,妇女们就在城上呐喊助威,鼓舞士气。二十六日,后金兵继续围城,明兵不断用火炮轰击,击退了后金一轮轮围攻。努尔哈赤实在无计可施,只好改变进攻策略,转而进攻明军储存粮料的基地——觉华岛(今菊花岛)。当时天寒地冻,水面结冰,驻守此地的明朝水卒所擅长的水战完全用不上。结果,数千水卒不敌后金几万兵士,全军覆没。

但除觉华岛之胜外,后金军攻打宁远,与明守军连续激战三日,三攻三败。二十七日,努尔哈赤率军撤围,于二月九日回到沈阳。著名的宁远之战,以明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努尔哈赤愤慨道:“我自25岁用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怎么一个宁远孤城竟攻不下来!”宁远大捷是明朝从萨尔浒大战失陷抚顺以来的第一场胜仗,熹宗旨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

宁远为山海之藩篱,关京师之安危,系天下之存亡。努尔哈赤计划攻占宁远,夺取山海关,进逼北京,不料却败在了初历战阵的袁崇焕手下。当时袁崇焕只有43岁,久戎沙场的努尔哈赤已经68岁,努尔哈赤遭到用兵44年来最严重的惨败,体伤可愈,心伤难医,于当年八月郁愤而死。宁远一捷,明廷内外为之欢欣鼓舞,袁崇焕一举成为中外瞩目的名将。兵部尚书王永光向皇帝盛赞袁崇焕的功绩说:“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盖缘道臣袁崇焕平日之恩威有以慑之维之也!不然,何宁远独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乎?本官智勇兼全,宜优其职级,一切关外事权,悉以委之。”

宁远大捷

努尔哈赤御用宝剑

宁远大捷

福陵碑楼

福陵建成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寝。因它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千米处,因此又称东陵。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lstj/3930.html

上一篇:明代服饰
下一篇:移宫案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