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看看用三千里外惠泉水泡茶的宰相李德裕,杨贵妃只能算得上“小巫”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1-08-11 21:24:09 0 李德裕

沿着古长城徒步,仿佛行走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一边欣赏雄浑壮观的边塞景象,一边不断去怀想曾经发生在这片历史大地的过往。今天来讨论“用三千里外惠泉水泡茶的宰相李德裕”的话题,一起感受历史的魅力。

要说铺张,杨贵妃只能算得上“小巫”。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这样说: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后来有《唐国史补》记载:“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每岁”都要吃,还得“飞驰”进京,杜牧的诗不夸张,杨贵妃确实过分。

但是,被鲁迅先生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的皮日休,有这样一首诗:

丞相长思煮茗时,郡侯催发只忧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意思是贵妃跟着时节吃点荔枝似乎也不值得大惊小怪,这位宰相大人要喝茶才是过分的大事件。因为大人要用三千里地之外的惠山泉水冲茶喝才行。如此比较起来,似乎杨贵妃吃荔枝也不是多大的事。

这位丞相到底是谁呢?

此人就是唐武宗时大名鼎鼎的宠相李德裕。人们对李德裕的印象有好有坏,一是说他爱读书,手不释卷;二是李商隐曾经在给他的作品《会昌一品集》写序时,称誉他为“成万古之良相,为一代之高士”;三是近代贤人梁启超也很推崇他,把他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放在一个级别,称之为封建时代六大政治家之一;四是此人曾经是武宗会昌灭佛时的得力帮凶,晚景凄凉,也是一番果报。

北宋诗人唐庚在他的《斗茶记》中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是说李德裕为相时,利用手中权势,差人从惠山汲取泉水日夜兼程运至京都长安,时人称之为“递铺”或“水递”。

《新辑玉泉子》当中也有完整的记载:“李德裕在中书,尝饮惠山泉,自毗陵至京置递铺。”说得很明白,就是李德裕在执掌权柄之时,身居长安,却要喝惠山泉,为此,沿途专门设置“递铺”为他飞马送水。

何谓“递铺”?《辞源·辵部》的解释是:“递送公文或货物的驿站”。把为国家传递公文或者货物的驿站用来为自己喝茶送水,不能不说,他敢想也敢干。而送水的又何止是驿站的人,沿途的地方官们也都担着干系,怕给宰相大人送晚了,万一这水送到长安变味了呢?

也许有人问,李德裕怎么就这么能折腾?他喝茶为什么单单就要用惠泉的水呢?

撰写出世界第一部研究茶叶专著《茶经》的“茶圣”陆羽对泡茶的水很有研究,他遍游全国,将天下名泉排了座次,以庐山的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为“天下第二泉”,湖北蕲水兰溪泉第三。李德裕要喝的正是这“天下第二泉”的水。

他和惠泉的渊源也是其来有自,要从其曾任毗陵太守的祖父李栖筠说起。李德裕的祖父李栖筠曾经与茶圣陆羽有过往还,正是由于茶圣的品荐,始将阳羡茶作为贡茶的。李栖筠跟着茶圣学喝茶,李德裕从小就继承茶饮之“家学”,用惠泉水来泡茶也是情理中事。

文中但说毗陵惠泉,现在人却只知道无锡惠泉,其实是一家。毗陵就是今天的常州。汉初始置的无锡县,原属会稽郡。到西晋太康元年(280),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容易混淆的倒是荆门另有一惠泉,也产好水,苏轼有诗。

但李德裕一直高度认可的显然是无锡的惠泉,他曾经专门为《惠泉》写赞颂诗:

兹泉由太洁,终不畜纤鳞。

到底清何益,含虚势自贫。

明玑难秘彩,美玉讵潜珍。

未及黄陂量,滔滔岂有津。

这样看来,李德裕确实办过这样的事,不知道该称之为“雅”还是“丑”,难怪屠隆说他“情致可嘉,有损盛德”。到了宋代,好附庸风雅的宋徽宗也有样学样,钦令惠泉水为贡品,命当地官员“月进百坛”。

其实李德裕喝惠泉水时间也有限,一是这种事难免被言官们上本弹劾,二是据说来了一个老和尚,把这个局给破了!

李德裕两次入相,是唐武宗的得力臂膀。要说喜欢喝茶,本也没有什么大过,人无癖,则无趣,但要用三千里地之外的水,让那么多人为此服役,就实在有点过分了。

这一天,有一位老和尚来访。那时候的宰相大门不是那么难进的,何况李德裕本人比较开明接地气。如果有人登门,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得通报,宰相基本上也都接见。

话说老和尚来了,李德裕也好奇,请进来之后,和尚开门见山,就直说为惠泉水而来,认为他做得过分了。原话是:“水递一事,亦曰月之薄蚀,微僧窃有惑也。”意思是这事太过铺张,不是惜福者所为,也不是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宰相应该干的事,这已经成为您身上的污点。“敢以上谒,欲沮此可乎?”今天专门来访,就是想阻止此事。

李德裕点了点头说:“我身为一朝宰相,一不受贿,二不服食丹药,三不赌博,也算洁身自好。今天和尚还不许我饮水,是不是也有点过分了?如果我停了用水,酒色财之类的迷惑又可能会侵袭,那又如何是好呢?”

老和尚笑了,说:“今天老衲特意登门,就是因为已经为足下贯通常州水脉。京都目前就有一眼井,能够与惠山泉脉相通。”

德裕大笑:“真荒唐也。”

老和尚并不着急:“相公但取此泉脉。”意思是您可以试喝一下。

德裕问:“这口井在哪里?”

老和尚回答:“就在昊天观。”

那怎么能证明这昊天观的水和惠泉的是一脉,水质一样呢?

李德裕命人取来一罐惠山泉,一罐昊天观的井水,再取来八罐其他地方的杂水,在十个罐子上都暗自做了标记,然后让老和尚来辨认。

这也算是一场考试了,老和尚不慌不忙,将十罐水一一品尝,然后很自信地指出了两罐,一个是惠山泉、一个是昊天观,侍者打开了罐底的标记,丝毫不差,李德裕大为叹服。

于是,宰相下令,以后停止水递,改饮昊天观的水,“人不告劳,浮议乃弭”。

李德裕执政期间,外攘回纥、内平泽潞,与唐武宗君臣相知,一时为晚唐绝唱。但唐宣宗继位后,一口气把他贬了五次,直到打发到天涯海角成为崖州司户。李德裕终身未能再回中原。一代名相何以会有这样悲凉的下场?有人认为与他全力助武宗灭佛有关。

晚年的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写诗抒怀:

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宠深陪雉尾,武皇恩重燕龙津。

黑山永破和亲虏,乌岭全坑跋扈臣。

自是功高临尽处,祸来名灭不由人。

他其实并没有想通透,还在想着自己的一世声名。其实也是杞人之忧,有功于社稷者,自然史册不遗。

宋代范仲淹对他的评价是:“李遇武宗,独立不惧,经制四方,有相之功,虽奸党营陷,而义不朽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3139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