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七绝《赠去婢》是怎么诞生的?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1-08-10 14:02:57 0 于頔 崔郊

真实的历史是需要不断探索的,求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目标,历史文献只是参考;历史又是生动活泼的,一起来研究下““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七绝《赠去婢》的诞生的话题,感受历史的魅力。

唐德宗年间有位大官名叫于頔,一度贵为宰相。唐朝末年人范摅所撰笔记《云溪友议》中,记载了一则关于他的故事。

话说有一个叫崔郊的读书人,寓居在汉上,虽然学识渊博,但是很穷。范摅写得很隐晦而优雅,叫“罄悬”,就是“当当响”的穷。

崔郊有个姑姑住在襄州,就是今天的襄阳市,正是刺史于頔的治所。崔郊应该是经常到姑姑家做客,一来二去,喜欢上了姑姑家的一个婢女。此婢女风华绝色,且通晓音律,对崔郊亦情有独钟。崔郎人穷但是有才,相貌风度气质都不差。二人两情相悦,遂私订终身。

可谁想到天有不测风云,姑姑家也穷得没余粮了,没办法只能把婢女给卖了,买主正是刺史大老爷于頔。当时于頔一看这丫头长得这么美,也很大方,一甩手,“给钱四十万”。贞观年间“斗米三钱”,德宗建中元年长到了“斗米二百”,到贞元年间大概是一百五,就按这个来算,那也是两千多斗米,相当大的一笔钱了。

于頔买回了这个婢女,如获至宝,越看越爱,“宠盼弥深”。崔郊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迟了,他怎么可能按捺得住心中像熊熊烈火一样的相思呢?于是,他就来到了于府的周围,每天在那里苦等,希望奇迹出现。

也许真是天不负苦心人。寒食那天,婢女果然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站在柳荫下的崔郊,此时二人执手相看泪眼,唯怨老天不公,只能徒唤奈何!

大哭一场之后,二人立誓,海可枯石可烂,相爱的人此生不变!

临别之时,崔郊含泪写下一首诗赠送给情人: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这就是这首名诗的来处,如此之凄美。但是谁能想到平地起风波,有人看到了这首诗,还给于公打了小报告,把诗给呈上去了。

于公看了诗之后,沉思一阵,命人立即传召崔郊。

于公素有霹雳一样的杀伐手段,左右都担心这个秀才怕是在劫难逃。崔郊也很后悔,见了人就行了,非要写什么诗,这下无处潜遁而且无可申辩也。

当崔郊硬着头皮来到于府的时候,想不到于公却很平易近人,直接下座还主动握住了崔郊的手,这让崔郊几乎无所适从。

于公问话:“‘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便是公制作也?”

到了这个地步,不能抵赖,索性为了爱情当一回“强项令”!崔郊就没再犹豫,直接承认了。

于公哈哈大笑:“你知道我买她花了多少钱吗?”

“四十万钱。”

“四十万不过是个小数目!”于公说:“我当初真不知道她是你喜欢的人,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哪怕人也不必来,只用一纸书信,我就立刻把她还给你!”

于公当即命人请出婢女,让她跟着崔郊回家,还怕他们以后日子艰难,再命人赠送“帏幌奁匣”,崔郊不仅抱得美人归来,还立即成了小富之家。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全唐诗》中仅收录了崔郊的这一首诗。

那于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于頔身出名门,是北周太师于谨的七世孙,先当过长安令,“贞元七年出为湖州刺史,有政声,与诗僧皎然等唱酬”。后来改任苏州刺史,也“有政绩,然益横暴”。是说,他虽然也是一个很能干有政绩的官,但为人一向比较骄横。尽管如此,君子不夺人所好,还能成人之美,于公确实做到了。

有人说,他是“善待士人,以市声名”,只对读书人好,为了博个好名声。个人认为并非如此,能解释的原因只有一个——“文人相重”。

那于頔虽然书法不错,但也不是科甲出身,他算得上文人吗?

且来看于公的诗作《郡斋卧疾赠昼上人》,这是他的代表作,其中有一句:“万景徒有象,孤云本无心。”仅凭此句可入空、无相、无作之三解脱门,确有与诗僧皎然相酬唱的功力,廓然无碍,端然大家气象。另一首诗《和丘员外题湛长史旧居》中也有名句:“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也有豪气干云,超然俗世之外的气概。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3138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