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王安石

王安石(北宋改革家)

雄心难展 往事如烟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邓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生卒年:1021 ~ 1086年

性格特点:性格偏执,行为偏激,固执己见,自命不凡。

历史功过: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名家评点:列宁誉之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王安石传记

为民请命 宦海沉浮

宋天禧五年(1021年)十一月,在北宋临江军判官王益的官署的后院内,有一个小生命诞生了。当时,贺客盈门,人们都沉浸在添丁之喜的氛围中,没有谁会料到,就是这个男婴,在过了数十年后,会成为一位叱咤风云、左右着北宋朝政的显赫人物,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就是王安石。

临江的风景十分秀丽,气候宜人。王安石这位官宦子弟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读书学习,开始接受儒家思想孔孟之道的熏陶。稍年长之后,他又博览诸子百家、医、农、艺、文等类的书籍,可是在他小小的心灵里,早已有了先人为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念,这对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为他树立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投身实践的精神起到了极大作用。

天圣八年(1030年),王安石的父亲王益调任韶州,王安石也随父南下,由此使他进一步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民生状况,对社会问题的见识起到了重大影响。

可是在岭南的居留也不过三年的时间,就又因为跟父亲守孝而重新回到了老家江西临川。在他16岁那年,王益被任命为江宁通判,于是他又随父亲来到了江宁,在江宁继续进学。

当时,王安石正在为自己的锦绣前程编织着金榜梦,父亲的官职在他眼里算不了什么。可是令王安石没有料到的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挫折已降临到他的面前,三年之后,父亲竟然病死在任上。而当时王安石才19岁。转眼间他由锦上添花的顺境转人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逆境。他把父亲葬在牛首山下,并结庐守孝,从此就以江宁为第二故乡。经历了三年布衣素食的困顿生活之后,他再也不能忍受了,于是他开始踏上往京师赶考的路程。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到了汴梁应试,本来他可以名列进士第一名的。可是枢密使晏殊之婿杨察的弟弟杨绘也来应试,为了照顾杨绘,王安石只能名列第四名进士,而杨绘取得了头名状元。王安石很不满身为朝廷重臣的晏殊的这种做法,可是他还是考虑到小不忍,则乱大谋,于是便隐忍了下来。可是这件事对于触发他改革科举重在选拔真才实学的志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依照宋代的制度,凡中选的进士马上就被任命为官员,于是,王安石就走马上任到了扬州知州韩琦的官署去当佥书判官事,也就是负责审理案件的职司。

庆历四年(1044年),也就是王安石居官的第三年,他回到家乡。1045 年他又来到京师听候新的任命。此时的王安石在京城所看到的依然是弊政处处,并非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政通人和,百废待兴的样子。于是王安石对时政感到很是失望,他不想按照官场惯例在京谋求翰林院等接近中枢、易受赏识的官职,从而能得到较快升迁的机会,而是立志到地方上去进行考察时弊,以寻求改革之道,由此能够充实他的治国良策。

庆历七年(1047年),他再次离开了京师,风尘仆仆地来到东海之滨的鄞县充当知县。

王安石到了鄞县之后,正好遇到这里闹灾荒,而且情况还相当严重,百姓的生计十分困难。-种身为父母官的责任心驱使着他无暇休息,马上考察农田水利生产受到破坏的情况,并且向上级官员条陈东南百姓所受饥馑的状况,同时指出其原因就是官员豪绅平日里只知道鱼肉乡民,从来就不问民生疾苦,也不对生产问题加以关心造成的。

由此,他想要改变这种县官脱离民生实际的弊病。为了实现自己的这-理想,他组织县吏并率先参加了生产和水利情况的考察队,经过十多天,他查访了万灵、育王山、东海滨,芦江、洪水湾、桃源、青道等十四乡,而后根据实际情况,着手兴修水利,大力改善交通状况,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动员百姓投人到水利工程的修治中,对川渠河港加以疏导,对堤坝坡堰加强修筑,蓄水泄洪都得以兼顾,以谋求能旱涝两利,从而大大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收益。

如此一来,鄞县就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每当遇到青黄不接的季节,穷人的口粮就接济不上,他就命令打开官仓,把粮食借给农民,到了秋收的时候,就要他们加上官定的利息进行偿还。这样一来,农民们就可以不再受大地主豪强的重利盘剥,日子明显比以前好过一些了。

在皇祐元年( 049年) ,任期届满的王安石怀着依依惜别之情,离开了鄞县,再度来到了京师,准备迎接新的任务。次年夏天,他突然兴起“千里归来倦宦舟,欲求田宅预求邻。能将孝友传家业,乡邑如君有几人”的这种归耕退隐的情思,于是他解官回到了老家。到了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再次被任命为舒州通判。他能在31岁就获得与其父相媲美的职位,是因为他在鄞县政绩和朝中欧阳修、曾巩等人在皇上面前称道其贤的缘故。

到了这年四月,两朝元老文彦博向朝廷举荐王安石,诏命其进京面试,以便能使之进入馆阁任职。这可是一次人生仕途跃进的有利机会。可是,王安石却以“祖母年老,先臣未葬,弟妹当嫁,家贫口重难住京师”等四个方面的理由而拒绝了应试。在皇祐六年(1054年),他再次拒绝朝廷任命他为集贤校理,而回到老家临川。

到了至和三年(1056年)二月,朝廷再次下诏,任命王安石为开封群牧司判官。群牧司是全国马政的管理机构,可王安石对马政改革没多大兴趣,因此愿意签调外任。第二年,他被改任常州知州,到任之后,马上锐意改革。他亲自说服富绅出钱集资,为子孙万年计而开挖运河,兴修水利。当地富绅迫于太守督促,只好勉强掏出些钱,但在背后却向上级打报告,请求把王安石调走。所以,王安石在临被调走之际也不知内情,还在尽力督导水利。可是,王安石刚刚离开,水利工程马上就停了下来。

嘉祐三年(1058年)三月,王安石自常州被调任典江东刑狱。这是个刑审、监察兼事劝农的职使,王安石主要的是关心民生经济。到了第二年,他上书皇帝“为民请命”,说茶叶专卖制度是和先王之法相违背的,对百姓的生计极为不利。指出那些以搜刮为能事的官员,会由一切细小的环节上来剥削百姓的钱财,而茶叶又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可是现在公家专卖的茶不能饮用,老百姓只得由私贩手中花高价买茶叶。

就是因为这份奏章,茶叶专卖果然在东南被取消了。可是,在几年以后的熙宁变法中,王安石在制订均输、市易法的同时,却加强了对茶、盐的专卖制度,由此完全转到了替国家聚敛民财的立场上去了。

到了嘉祐四年( 1059年)四月,王安石被任命为直集贤院,这时的他已经岁,距离他自22岁时起担任地方官直到现在,已经历了十八个年头,至此他开始了京官生涯。

忧国忧民 推行新法

1059年,他改任三司度支判官,这是个掌管财政与决算收支的要缺。王安石自进士及第以来,已经历了二十年的宦海沉浮了。在此期间,他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政治经验和社会阅历,现在他正想用在京任职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可是要推行变法,就必须先要打动仁宗皇帝。

到了嘉祐五年(1060年)五月,王安石便向仁宗皇帝递上了一份万言书,在书中他对北宋中期的内外形势、问题以及改革方向、任务作了一个总的论析,其主要内容是:(1)朝廷正面临着内忧外患,财力正日益穷困、社会风气日坏、法度已不合先前三代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所需;(2)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改革之所以未能成功,是因为人才不足,而真正能让皇帝感到信赖的几乎一个没有,在这里王安石含有毛遂自荐之意;(3)当务之急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选择好对象,而且要有一整套的教养之道对其加以考察和赏罚;(4)根据国家的需要来培养文武兼能、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5)善于治理财政,主要是能应通其变治财一定要有正确方法;(6)当前朝政极为严重的问题就是从中枢到地方都被奸吏充斥,狼狈为奸、官官相护,导致贤德之人受到法律束缚,而那些不肖者却逍遥法外,似这种情形必须加以改变,而关键就在于能否得到优秀人才并放手使用。

应该说,万言书中的论析是相当深刻的。在王安石当时看来,曾经支持过范仲淹改革的仁宗皇帝,极有可能因为赏识自己的才能见识而支持自己进行变法。可是,他估算错了。对于已到暮年的仁宗来说,他已没有能力支持一场新的变法运动了。可是,王安石并不甘心失去仁宗的支持,他深知如果仁宗不给予支持,他是很难施展改革抱负的。因此,又给仁宗上书,指出当务之急就在于“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绝不能再因循苟安,对时局抱侥幸心理。王安石有这样的胆识和卓见,不愧是位忧国忧君的政治家。

王安石要求改革的呼声已引起士大夫的注目,并在社会。上有所反响。他的名声也与日俱增,成为士大夫中要求改革的代表人物,大家也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此时的王安石已经41岁了。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仁宗病逝,他的侄子赵曙继承了皇位,是为英宗。时间不长,朝臣中以是否拥护英宗尊其父为皇父的事情,而发生了所谓的“濮议之争”,由此分成不同的派别,从而影响到了对熙宁变法的态度和王安石的处境。同年八月,王安石的母亲吴太夫人在京师病故,王安石于是辞官扶灵柩归葬于江宁。

到了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英宗病逝,太子赵项即位,这就是宋神宗。宋神宗即位的时候是个20岁的青年,他很想有一。番作为。他看到国家的这种不景气情况,便决定进行一番改革,可是在他周围的人,都是仁宗时期的老臣,就连富弼这样支持过新政的人,也都变得暮气沉沉了。宋神宗心里在想,如果要改革现状,就必须找个得力的助手。在宋神宗即位之前,在他身边就有个名叫韩维的官员,时常在神宗面前谈一些比较好的见解。神宗对他给子予称赞,他说:“这些意见都是我的好朋友王安石说的。”

尽管宋神宗没有见过王安石,可是已经对王安石有了一个好印象。如今他想找助手,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王安石,于是,马上下了一道命令,把正在江宁做官的王安石给调到了京城。

王安石一到京城,就被宋神宗叫到宫里,跟他单独进行了一番谈话。神宗一见面就问他:“你看要对国家加以治理,应该从哪儿着手才有利呢?”王安石非常镇静地回答说:“应该先改革旧的法度,建立新的法制。”宋神宗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观点,随后要他回去写一份详细的改革意见。王安石回到家里以后,就在当天晚上写出了一份意见书,第二天就送给了神宗。

宋神宗仔细地看了一遍,认为王安石提出的这些意见都非常合他的心意,因此对王安石就更加信任了。实际上,这是熙宁变法的总论纲和设计蓝图,对策是王安石要求神宗以尧、舜、文王、唐太宗为榜样,表示自己愿意像周公旦、魏征一样来辅助明君开创大业和励精图治。这一道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札子,深深地震动了居安不知危的神宗的心灵由此坚定了这位年轻皇帝进行改革图新的信念,奠定了熙宁变法的思想基础,也奠定了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君臣精诚合作推行变法的政治基础。

实施变法 几多波折

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提升为副宰相兼新建立的制定与实施新法的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副主事,这标志着熙宁变法的开始。那个时候,朝廷里名义上有四名宰相,但是病的病,老的老。尽管也有不病不老的,可是一听到改革马上就叫苦连天。

王安石心里清楚,跟这批人在一起是办不成什么大事的,所以经过宋神宗的批准,他选用了一批年轻的官员,由此他把变法的权抓到手里了。接下来,他就放开手脚大胆地进行改革了。此时,王安石已经日益深刻地感受到这场改革的重大意义,所以,他不能再瞻前顾后,走走停停,他现在已如过河的卒子,只有凭借计谋与胆略拼命向前了。

王安石在熙宁二年到熙宁九年的八年间,围绕富国强兵这一目标,陆续实行新法。这些新法包括:

一、均输法。自宋初以来,为了能供应京城皇室、百官、军队的消费, 在东南六路设置了发运使,负责督运各地的“上供”物质。发运司只是照章办事,各路丰年物多价贱时不得多办,歉年物少价贵时却必须办足。货物运到京城后往往因不合需要降价抛售,朝廷所需只得又另去搜刮。这些做法使得富商大贾操纵物价,控制了市场,为囤积居奇提供了方便。自熙宁二年七月,颁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规定:总管东南六路赋人的发运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斟酌六路每年应该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要物资的品种、数额以及库存的情况。这项新法本意是在省劳费、去重敛、宽农民,既要保证朝廷所需物资的供给,又得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和百姓的负担。

二、市易法。这项法律颁行于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其主要内容就是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钱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滯售的货物然后赊货给商贩进行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在赊货物及借款时,需以财产作抵押,以5人以上作为互保,每年纳息二分。市易法最初是在京师实行的,到了后来便逐步推行到其他较重要的商业城市了。

三、免行法。熙宁六年( 1073年)七月正式颁布实行。开封各行商铺原来承担着供应官府所需物品的任务,经常被迫以高价收购货物供官。免行法中规定:各行商铺依据赢利的多寡应向市易务(司)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应官府。在此以后,凡宫廷买卖物品,都需要通过杂卖场、杂买务,并设置市司负责估定物价。

四、青苗法。在熙宁二年九月颁行。在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当地百姓缺少粮钱时,让他们自己估计出当年的谷、麦产量,先向官府借些钱,等到谷熟了之后再还给官府。王安石据此经验,制定了青苗法。它规定把以往为备荒而设的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为本钱。每年分为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依照自愿的原则,由农民向官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收利息。实行青苗法的目的,就在于使农民能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由此使得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人。

五、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熙宁四年正月,此法先在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为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上三等户分八等交纳役钱,随着夏秋两税交纳,称为免役钱。原来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为助役钱。州县官府应依当地吏役事务的简繁,自行规定数额,以供当地费用;定额之外另加少量的钱缴纳,称为免役宽剩钱。由各地加以存留,以用来在荒年不征收役钱时雇役之用。此法的用意就是要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那些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只得交纳役钱,官府也由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六、方田均税法。熙宁五年八月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和并颁行。此法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对土地进行丈量,依照肥瘠分为五等,并登记在帐籍中。“均税"就是用“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凡是有以诡名挟田,隐漏田税者,都要加以改正。这个法令主要是针对那些豪强隐漏田税、为增加政府的田赋收入而发布的。

七、农田水利法。此法于熙宁二年十一月颁布实行,该法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坝,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依照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农户财力不足,可以向官府进行借贷“青苗钱”,按照借青苗钱的办法分为两次或者三次归还官府,与此同时,对那些兴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给予升官奖励。凡是能提出对水利建设有益意见的人,无论其社会地位高低,均按照功利的大小给予酬奖。

八、将兵法。作为强兵的一项措施,王安石一方面对军队进行精简,淘汰老弱,合并军营;另-方面自熙宁七年始,在北方陆续分设100多将,每将设置正副将各人,选派有武艺及有战斗经验的军官进行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事务凡是实行了将兵法的地方,州县都不得干预军政。将兵法的实行,使得兵知其将,将练其兵,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九、保甲法。此法就是政府把农民按住户组织起来,每十家为- -保,五十家为大保,十大保为- -都保。家里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就要抽出一个来当保丁以住户中最有财力和才能的人来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同保人户之间互相监察。在农闲时进行练兵,夜间轮差巡查维持治安。到了战时就编入军队打仗。推行此法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及节省军费开支。

另外,还实行了改革科举制、整顿学校等措施。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自新法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其间共经历了将近十五年的光景。在这十五年当中,每项新法在推行过后,难免会产生或大或小的一些弊端,在这些弊端中,有的是由于变法派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有的是因为执行新法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可是基本上都收到了预期设想的效果,使得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地主阶级的下层和自耕农民从事生产的条件获得了一定的保证。

可是贫苦农民由新法中得到的好处还是很有限。尽管如此,王安石的变法总归是多少地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对宋王朝统治的巩固、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可是,与此同时,王安石变法也触犯了那些大地主的利益,有许多朝臣对此进行反对。

公元1074年,河北地区闹大旱灾,一连十个月没有下雨,农民由此断了粮食便背井离乡,四处去逃荒。宋神宗正在为这事发愁,忽然有一个官员趁机把一幅“流民图"献给了宋神宗,说这旱灾完全是因为王安石变法所造成的,要求神宗把王安石撤职。宋神宗看了这幅流民图后,只是不时的长吁短叹,到了晚上也睡不着觉。

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都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说这天下都是被王安石给搞乱的,逼迫神宗停止新法的施行。王安石也看出皇帝在施行新法上面不用心了,新法再也没法实行下去了,气愤之下,他便上交辞呈。宋神宗万般无奈也只得让王安石离开东京-段时间,让他到江宁府去休养。转过年来,宋神宗又把王安石给召回了京城,官复宰相之职。

可是刚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又有一件事情发生了。有一天,空中出现了彗星。这本来是一 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可是被当时的一些人认为是不吉利的预兆。宋神宗一下子又慌了起来,问大臣们对朝政有什么意见。

这时,一些保守派便又趁机对新法给予攻击。王安石竭力对新法进行辩护,可是宋神宗还是极为犹豫,显出心神不定的样子。王安石一看,自己的主张实在是没有办法再继续贯彻下去了。于是就在第三年(公元1076年)的春天,再度向皇上辞去宰相职位,仍旧回江宁府去了。

恩宠不断 往事如烟

王安石自归于江宁后,便在蒋山半坡修筑起了宅院,家居极其简陋,并自号日“半山老人”,经常骑着一头毛驴出游。归隐的岁月,真是很难消磨,他或是在松石之畔信步走动,或是到茅舍寻访耕樵之人,或是到寺院里去听禅于寺院。

王安石不仅精神上压抑,退休生涯中的离愁别恨还来烦扰着他。有一次,他收到二女儿的省亲诗: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怜我忆家。极目扛南千里恨,依前和泪看黄花。按理说,女儿的恋亲之情,会使王安石的铁石心肠化作片片的思女之泪,设法让身在凄凉痛苦中的女儿回到娘家来叙一叙天伦之乐。 可是,王安石劝她还是在黄卷青灯之中了却尘缘:秋灯一点映笼纱,好读楞严莫忆家。能了诸缘如梦事,世间唯有妙莲花。原来,自己女儿所嫁之人正是丞相吴充之子,而吴充也刚刚在前年罢相。两个罢相之家如此进行亲密的往来,很容易遭到神宗的怀疑。这就是为什么王安石要使青春年华的女儿服从政治避嫌而了却尘缘的真正原因所在由此也可见王安石那恩宠岁月的实况。

晚年,使王安石最为快慰的一件事莫过于元丰七年( 1084年)七月,苏轼因到别处任官恰好路过江宁,便来看他。二人同游蒋山,诗酒往还,在民间留下了一段佳话。在关于变法的问题上,尽管苏轼是反对青苗、免役等诸法的。可那都已经是时过境迁了而这两位文名冠盖当世的唐、宋八大文学家中的佼佼者,终于能够尽弃前嫌,握手言欢。

苏轼在江宁流连了数日,留下了不少的佳作。这期间,王安石则作有“积李兮滴夜,崇桃兮炫昼”的警句,这是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故事来抒发自己由宰相的高位,走到跟李白一样的坎坷道路上来的心情。通过这次交往,使王安石感到苏东坡的确是“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的奇才。而这样的奇才偏偏在最讲“人才为先"的自己手里没能得到重用,此时自己已是下野之身,爱莫能助了。这种贻误人才的自省,使得他想到,在熙宁变法中的“台倾风久去,城踞虎争偏"的那种纷纭岁月,已如一股青烟般消逝了,而眼前的自己,无论有多少的遗憾,都已经到了真正彻底解脱的时候了。

在这一年的秋天,他两次向宗神请求,批准把自己筑于蒋山的半山居的园屋捐献给寺院,表面上是为了“永祝圣寿”。神宗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御题为“报宁禅寺”。而“报宁”这个词的含意是十分微妙的,王安石是应报熙宁的知遇之恩呢还是应报江宁百姓的哺育之恩呢?所以,到了后来,就又改为了“太平兴国寺”。王安石自己就在江宁城中租屋子居住,而当年宰相府的显赫是--点也看不到了。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逝世,王安石专门写挽词悼念他。后来,哲宗继位,由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此前的新法便在元祐初期全部被废除了。元祐元年( 1086年)三月,当王安石听到自己为上户谋、为富国谋的免役法也被废去的消息时,不由潸然泪下地说:“此法不可罢!这是我和先帝花了两年的心血才定下来的呀,怎么也能罢了呢?”到了四月,这位曾风云-一时,不可一世的改革家、文学家就怀着无限的忧哀和悲愤溘然长逝了,终年6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