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简介

司马懿生平简介

历史大观园 人物简介 2020-06-16 22:50:08 0

司马懿是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名门望族的传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求贤若渴之时,听说司马懿很有才干,便征聘他出来作官,管理河北地区。司马懿觉得曹操是阉宦的后代,出身卑微,自己在他手下讨差使干,是屈节辱命,便以身患风痹症为由,推辞不受。

曹操素有疑心,他怀疑司马懿有意推辞,便派人装扮成刺客前去试探真假。司马懿早料到了这一点,便整天整夜躺在床上装病,当刺客用匕首刺向他心口的时候,他眼不眨,身不动。司马懿用装病逃过了征召。

韬光养晦,心狠手辣

公元208年,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并且派使者传令:不论病否,定要应召,否则抓也要把他抓去。司马懿知道这次不是轻易躲得过的,便乖乖就范,担任了丞相府的文学掾。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曹操的深谋远虑和他卓越的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令司马懿彻底改变了看法,使他非常敬重曹操。特别是有一次曹操被封为魏王,加九锡后,手下左右经常劝他干脆废掉汉献帝,自己做皇帝,司马懿也这样劝他。这时江东孙权呈递劝进表,也劝曹操代汉,而曹操不为所动,一眼看透孙权的心思,说:“这个碧眼小儿是想把我放到火上烤哪!”并明确地告诉左右,他要好好做周文王。这件事令司马懿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他开始竭尽全力效忠于曹操,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博取曹操的信任和赏识。

不久,曹操升他为主簿,主管相府一切事务,并让他和儿子曹丕交游,用意很明显,想让他与曹丕成为至交,好辅佐曹丕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

但是,在委以重任的同时,曹操仍觉得放心不下,他通过各种渠道网罗司马懿的信息资料,多方调查、考察、验证。有一次,他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即向前走路猛然回头的时候,脸面正向后,而身躯不动,仍保持向前行走的姿态。他决定亲自验证。果然,司马懿确有狼顾之相。于是他告诫曹丕:“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不是做臣子的人,将来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你要防备他些才好。”并且多次想加害司马懿,以绝后患。没想到司马懿早已与曹丕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曹丕不但不把他父亲的忠告当成一回事,还多次保护司马懿,使他免遭杀身之祸。

尽管处境险恶,司马懿却镇静自若,一如既往,表现出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的姿态,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用韬光养晦之计,蒙蔽了老道的曹操,化解了曹操对他的猜忌。

曹丕称帝后,司马懿被提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曹丕出征,便命他镇守关中,处理政务,对他非常倚重,视为股肱之臣。

司马懿建功立业,主要在明帝时期。曹睿又继承乃祖、乃父事业,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这时正值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拒蜀的重任落到了司马懿肩上。诸葛亮带大军十万,扎营渭水之南的五丈原,分兵屯田,以解决远征粮食问题。司马懿引军渡渭,背水为营以拒之。相持百余天,诸葛亮数次挑战,他高挂免战牌。诸葛亮赠送给他女人的衣服,嘲笑他胆小,他仍不出战,但为了安抚军心,装出大怒的样子,上表明帝请战。他感到诸葛亮攻势甚急,其中必有缘故,便向下战书的蜀兵询问,诸葛亮吃饭睡觉怎么样。使者回答说:“诸葛公夙兴夜寐,什么事都亲自过问,吃食不到数升。”司马懿便明白了,诸葛亮吃得少是心里烦,肯定活不几天了。果然,诸葛亮病重而死,其兵自退。

显示司马懿军事才能的是平定襄平之战。景初二年(238)春,明帝令司马懿带兵四万征讨辽东公孙渊。明帝问其战略,他说:“公孙渊必先拒辽水,后守襄平,我去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60日为休息,一年足以平定。”六月,司马懿军至辽东,公孙渊命将兵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余里。司马懿说:“贼所以坚壁以守,想消耗我们的兵力,打持久战。我们若去攻打他,正中了他的奸计。贼兵大都守在这里,他的老巢必定空虚,我们若直接挥师襄平,一定唾手可得。”于是一方面虚张声势准备强攻,另一方面暗渡辽水,到达北岸,直扑襄平。公孙渊守将慌忙撤兵,被杀得大败,魏军遂进军围襄平。时值秋七月,暴雨季节,两月不止,辽水暴涨,平地水深数尺,三军恐慌,想移军而走。司马懿发布军令:谁再敢言迁宫,一律斩首!并将犯令的都督令史张静斩首以镇之,军心乃定。公孙渊依仗暴雨大水,用船运输辎重粮草,泰然自若。军士们想去抢夺,司马懿不允许,说:“这不是当年咱们攻打孟达的时候。孟达兵少而军粮够他们吃一年的,我们的兵力比他多四倍,而粮草不够一个月用的,所以我们采取速战速决的打法取得了胜利,即使以硬碰硬,用四倍的力量打他们,损失一半兵力将他们攻下来,也划算,这叫不计死伤,而争粮草。现在,敌众我寡,但我饱敌饥,大水围困,敌人的兵力优势无法发挥,而我们并不怕敌人反攻,担心的是敌人逃跑,如今他们粮草将尽,如果抢掠他们的牛马粮草,等于驱使他们逃跑。作战应重视随机应变,敌人恃仗人多雨大,因此虽然饥困也不想束手就擒,我们应该显示出对其无能为力的样子,而使他们安于现状。”朝廷大臣闻军遇雨,想建议令司马懿撤兵,明帝不同意,说:“司马懿临危制度,擒公孙渊可计日而待也。”晴天以后,司马懿完成了对襄平的包围,作土山,挖地道,准备攻城的器具,昼夜强攻,矢石如雨,公孙渊窘急不堪,粮尽而人相食,只好派人请降。司马懿决不心慈手软,斩杀来将,对部下说:“作战要义在于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剩下的就只有投降和死亡了。公孙渊不肯面缚请降,只好消灭他。”于是攻陷襄平,斩公孙渊父子,并诛其公卿以下及兵民七千余人,可谓心狠手辣。

受托摄政,诡计多端

景初三年(239),明帝病危,召司马懿入见,他紧握着司马懿的手说:“我把后事全托给您,您与大将军曹爽共辅少子。我苦苦支撑病体等您回来相见,现在死而无憾了。”言毕叫出自己的两个儿子,让司马懿仔细认清哪个是传位的曹芳(即齐王),又叫曹爽上前抱住司马懿的脖子。这时的司马懿表现得痛哭流涕。是日,立曹芳为皇太子。不久,明帝死去,曹芳即位为齐王,司马懿和曹爽分领三千人马轮番在宫廷内外值班。因为司马懿服侍曹家三代,年事已高,取得了曹家信任。所以包括曹爽在内,都将司马懿当作父亲对待,凡事必咨询于他,不敢独断专行。

但此后不久,围着曹爽转的一群朋党何晏、邓、李胜、丁谧、华轨等人想排挤司马懿,以让曹爽独揽政权,以此为进身之阶,于是便让齐王发诏,调司马懿为太傅,表面是提高了官位,尊重了他,实际是剥夺了他的实权。面对这种处境,司马懿忍气吞声,决定以退为攻,请求告者养病,又演开了他的拿手好戏——装病,趁机联络心腹,积蓄力量,暗中策划。

曹爽素知司马懿诡计多端,就趁心腹李胜调为荆州刺史之机,让李胜向司马懿辞行,看其是否真病。

李胜进了司马府,通报了姓名。好大一会,请其入见,只见两个婢女从床上扶起一个披头散发、神志委靡的老人来。婢女侍奉他穿衣,他抖抖索索,连衣服都抓不住,掉在地下服侍他喝粥,他也难以下咽,粥从嘴角流出来,弄得前胸和被子上一片狼藉。李胜上前向他问安,他又聋又哑,语无伦次,一付行将就木的样子。

“主上年幼,国家全仰仗太傅几日不见,太傅竟病重如此。今我蒙皇上圣恩,调到荆州,特来向您告辞。”“我……年老病重,死在旦夕。您去并……并州,靠近胡地,可……要严加防范哪!”“我是去荆州,不是去并州!”

“什么,你刚从并州回来?”

“我、是、去、荆、州!”

“噢,您是从荆州来的?”

于是,李胜只好用笔写给司马懿看。司马懿装作大悟的样子,气喘吁吁地说:“您是去荆州啊,好好建功立业吧!我有两个儿子不肖,今后请您多指教见了曹爽大将军,也让他好好照顾他们。”话未尽便倒在床上老牛大憋气起来。

李胜得出的结论是司马懿已是朝不保夕,不足为虑了。曹爽接此报告,自然放松了警惕。

痹痹曹爽,策划政变

正始十年(249),明帝冥寿十年忌日,按照曹家制度,皇帝不可以去墓陵凭吊,以恐宫中空虚,发生不测。而曹芳、曹爽及其兄弟一行军政要员非要去亲祭不可。曹爽的智囊桓范劝道:“你们总理万机,统率禁军,不能一起出祭,应该留下几个人守城。否则城门一闭,你们谁还能够进得来?”曹爽说:“如今天下大权集于我一身,谁敢胆大妄为!”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运筹帷幄的司马懿岂肯错过这天赐良机。他率领亲信闯入皇宫,假借皇太后之命,集结军队发动政变。他先令司徒高柔代大将军职,占据曹爽军营又命太仆王观任中领军,占据曹羲军营,接管了曹家在城中所有的军事力量。然后关闭城门,占领武器库,占据洛水浮桥,切断曹家一党的归路。同时,上书齐王曹芳,弹劾曹爽一党违背先帝遗言,扰乱国纪,假天子之名作威作福,挑拨皇上与皇太后的关系,中伤皇族等几大罪名。

此外,司马懿又恐怕曹爽迁帝许昌,调外地军队和他决战,又派人去劝降曹爽,说只要交出兵权,便可回到府第,一切爵位不变,决不食言。

这时,从城中冒死逃出的桓范,找到曹爽、曹羲弟兄,极力要他们迁帝许昌:“您这样的人,一旦失去权力,只有死路一条,任人宰割,投降无异于就死。从这里到许昌,不过一夜的路程,您可以召集军队,我帮您调集粮食,很快便可以挽回局势。”但昏庸的曹爽却选择了投降道路:“司马懿无非是和我争兵权。我交出兵权,照样是个富家翁!”曹爽过分低估了司马懿,司马懿要的是曹魏天下,他要算总账,将一辈子的贡献一次结清,留给子孙一壁江山。

于是,司马懿软禁了曹家兄弟,拷问宦官张当,让其供认与曹爽里应外合,计划叛乱,以此为口实,将曹爽一党一网打尽,全部处以死刑,并满门抄斩,夷灭三族。

从此,曹魏朝政大权全部落入司马氏之手,曹芳沦为惟命是从的傀儡。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昭之心,更是“路人皆知”,到其孙司马炎,终于用禅让的形式逼曹芳让位,当上了皇帝,是为晋武帝,圆了改朝换代的帝王梦。

还有一件事情不可以不交待。司马懿临终遗命,严申不准谒陵,以防宫中趁虚改变又规定陵墓不封不树,即使后人想挖坟也找不到标志。致使至今晋代皇陵在何方,仍是个谜。可谓生前死后,算计无余。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wlz/8240.html

上一篇:袁世凯
下一篇:刘表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