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通俗讲史

战端再起:和好不可恃

历史大观园 通俗讲史 2020-05-30 19:52:31 0


皇帝讨好岳飞

“天眷议和”虽然在宋金两国皇帝的力排众议下达成,但是,在宋金两国的朝廷中,反对议和的声浪依然存在。

这股潜流暂时被压制了,但总有一天会爆发的。宋金两国中,反对议和最激烈的,在金国是完颜兀术,在宋朝是岳飞。这两个人成了反对议和潜流的爆发点。

按照议和约定,河南等地要归还给宋朝,高宗皇帝命七路使臣带着人马去收复失地。在收复的这些土地中,西京河南府一带归岳飞管辖。这么一来,岳飞的防地和辖区都扩大了,按说岳飞要给皇帝上表谢恩才对,可岳飞在上表里写了这么一段话:

臣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誓心天地,当令稽颡以称藩。

意思是说,我虽然把西京府收回来了,但绝对不满足,我还要把黄河以北原属宋朝的土地收回来,复仇报国,让金国人向我们磕头称臣。“稽颡”就是磕头的意思。在岳飞看来,金人把河南还给宋朝理所应当,别想拿这点儿蝇头小利收买他,他要以河南为基础,出兵收复两河、燕云,一定要把金国打得向宋朝磕头称臣。

高宗皇帝一看岳飞的上疏,心想,岳飞这不是公然破坏和议吗?我们跟金国好不容易达成和议,双方不用再打仗了,现在岳飞给我这么一封上疏,难道他就如此不能体察圣意吗?

可以说,岳飞的这封上疏,让宋高宗又着急又为难。我们想,他不能公开指责岳飞的志向不对,但是岳飞只顾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一点儿不考虑高宗的感受,这时候皇上对岳飞的恨意是越来越深了。

但是,宋高宗又拿岳飞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他所能想到的只有一招,就是给岳飞封官。高宗想,岳飞一直嚷着要收复中原,不就是为了邀功行赏吗?既然这样,我提前把报酬给你,你就别吵着去立功了,行吗?

于是,宋高宗就下旨,说收复失地的过程中,在前线出生入死的大将们功劳最大,因此把岳飞和吴玠升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这个官衔在当时文官官阶里排第一。

我们看,这时候,宋高宗对岳飞已经到了一种讨好的程度。十年前,岳飞不过是一个七品的东京留守司统制,短短十年时间,岳飞就由七品官跃升为一品大员。

宋高宗想,你岳飞也清楚跟我不是一条心,但我还给你加官晋爵,这么一来,你应该能感受到我的恩德、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君臣俩说不到一块儿去

没想到,对于高宗皇帝的一片苦心,岳飞并不理解。

相反,岳飞此时觉得很冤,他想,皇上,您怎么就不理解我呢?我不是要高官厚禄,我是要收复中原、唾手燕云、直捣黄龙,这才是我的志向。

于是,岳飞又给高宗上表,说无功不受禄,这官我不能当,敬谢不敏。宋高宗一看,心里就更着急了:你什么意思?人家吴玠都兴高采烈地接受官职了,你却不要,这不等于公开跟朝廷对抗吗?皇帝赶紧又下旨,岳飞不许辞职,这官必须做。

我们看,这君臣俩是谁也不理解谁,永远说不到一块儿去。

岳飞被迫升了官后,心里还是觉得别扭。他想,皇上既然给我升了官,我就要尽到臣子的本分,更要忠心报国。于是,岳飞给皇帝上表,请求去洛阳考察敌情。

岳飞上奏说:“北虏自靖康以来,以和疑我者十余年矣,不悟其奸,受祸至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自从靖康之变以来,金国人假装跟我们谈和,都十多回了,我们就是因为中了他们的奸计,所以才被害成这样。其实,岳飞这话说得有点儿昧心,因为每一次议和都是宋朝提出的。“今复无事请和,此殆必有肘腋之虞。”就是说,现在金国人又平白无故地要跟我们谈和,其中恐怕有问题。“臣请量带轻骑,随二使祗谒陵寝,因以往观敌衅。”我请求带上骑兵,随宋金两国的使臣,去拜谒先帝的陵寝,顺便看看敌人的虚实。

高宗皇帝看了岳飞的上表,说,这不行,这不等于又自取嫌疑,给金国人以战争的借口吗?皇帝给岳飞升了官后,最希望岳飞做的就是安享高官厚禄,老老实实在家待着。皇帝本来想,岳飞和他手下的部将们,官一做大,俸禄就优厚了,家产就丰富了,进取心就消退了,自然就不会到处惹事儿了。

没想到岳飞依然我行我素,到处寻找跟金国人打仗的机会。高宗一看,赶紧亲笔下御札,告诉岳飞绝不许去洛阳。

高宗皇帝不让岳飞去考察敌情,岳飞就急了。他给皇帝上疏:

比者,修盟漠北,割地河南。既不复于用兵,且无嫌于避事。伏望陛下俯诏诚悃,曲赐矜从,令臣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歌咏陛下圣德,为太平之散民,臣不胜幸甚。

意思是说,金国无缘无故把地盘还给咱们,这里面肯定有问题,陛下不让我出兵跟他们打仗,现在还得躲避嫌疑,干脆兵权我不要了,请陛下准许我退居山林,天天写诗歌颂您的圣德,做一个太平散民,那我就太高兴了。

岳飞把这封奏疏递上去后,一连很多天都没有得到回音。

秀才遇上兵

岳飞要辞官退隐,这让高宗皇帝很为难。

一方面,高宗皇帝觉得岳飞这个刺头主动提出不干是件好事儿,因为我的天子宝座现在已经坐稳了,金虽然不承认我是大宋天子,最起码也承认我是江南国主了;仗也不用打了,中原故地也都基本收复回来了;先帝和嫡母郑皇后的棺椁也迎回来了,而且金人也答应把我亲妈放回来,我也对得起祖宗了。天下已太平,岳飞说不干了,那就准奏吧。

但是,皇上转念一想,岳飞多次辞官不干,但哪次也没有真辞,看来他只是赌气,而且岳家军的将领都是岳飞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些人恐怕只知有军令,不知有圣旨。如果我把岳飞撤了,岳家军这十万大军要是一翻脸,变生肘腋,这可比金国的害处还大。因此,高宗皇帝对岳飞的请求迟迟没有作答。

岳飞见皇帝不给他答复,于是又给皇帝上疏,这一次,岳飞的言辞更犀利:

伏望陛下垂溥照之明,回盖高之听,曲加仁侧,洞照愚衷,使一夫之微,终遂其欲,特许退休,就营医药,臣不胜感戴圣德愿望之至。

这次上疏,岳飞连歌咏陛下圣德的话都不说了,直接就说我病得很严重,所以请您恩准我退休去看病,我将不胜感激陛下的圣德。

高宗跟岳飞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看来岳飞是不可能理解自己的心思了,高宗拿定主意,对岳飞不解释、不劝说。但是岳飞的话都已经说到这份儿上了,他不能再装了,只好回了他一句:“所请宜不允。”

岳飞上表要求辞职,皇帝不同意。我们看,岳飞原本不同意议和,可皇帝偏要议和;议和之后,岳飞又想趁势一鼓作气消灭金国,把失地全收回来,连太祖、太宗都没收回的幽云十六州也收回来,但皇帝又不同意;现在他想辞职不干,结果被皇上一句话就给打发了。

也就是说,岳飞这次反对议和的行动彻底失败了。

完颜兀术火了

在反对宋金议和的这股力量中,南宋的岳飞失败了,金国的完颜兀术却成功了。

我们知道,完颜兀术是金太祖的第四子,金国的第一名将,本来是一个激烈的主战派分子。因为在黄天荡被韩世忠打了个大败,吓得哭了好几回,后来又在川陕败给了吴玠,把胡子割了才得以逃脱,所以他对宋朝开始生出了畏惧之心。完颜兀术原来视宋朝如鼠,认为宋朝不过是只小耗子,一拳就能砸死,现在却开始畏宋朝如虎了,认为宋朝真是不好对付。因此,完颜兀术开始倾向于议和了。

完颜兀术主和,与完颜昌主和的目的不一样。完颜昌完全是出于私心,目的是为了让宋朝“德我”。这个“我”就是完颜昌自己,他希望议和以后,赵构能够像刘豫那样,年年孝敬他。

而完颜兀术理解的“德我”,就是宋朝感念大金国的恩德,觉得如果议和后,宋朝真的感念大金的恩德,这仗不打也就算了。因此,在议和这件事上,完颜兀术与完颜昌其实并没有达成共识。

完颜兀术本来已倾向于议和了,没想到接二连三地受到刺激,最后愤而再次主战。

第一个刺激完颜兀术的就是宋高宗。按照议和的约定,宋朝收回了河南、陕西,宋高宗需要给金国上书。完颜兀术和其他主战派的大臣原本都以为宋高宗会对金国感恩戴德,但宋高宗的上书写的是,我大宋之所以能把河南、陕西之地收回,是因为列祖列宗在天有灵,将士用命。信里完全没有一点儿感念大金恩德的意思。

完颜兀术非常生气,心想,是我大金把地方还给你的,这跟你祖宗有什么关系?活人都保佑不了你,死人还能保佑你?你还好意思说你的将士用命,他们用了半天命,不是也没有把疆土夺回去吗?现在,我们主动把地方还给你了,你居然不感念我们,简直太气人了!

而且这时候,金国的使臣也返回了金国,要去上京会宁府复命。金使经过完颜兀术的辖地,就去见完颜兀术,说宋朝不但不感念我们大金,还偷偷地挖战壕、修堡垒,布置战守之具,估计想要跟我们打仗。完颜兀术一听,更生气了。他想,完颜昌真是妖言祸国,果然被我言中了,宋朝根本就不打算跟我们议和。于是,完颜兀术就对金使说,你赶紧回朝廷复命,等宋朝的使臣来了,我倒要问问他。

不久,宋朝的使臣王伦要到金国上表,处理双方的交接事宜和一些后续工作。完颜兀术就把王伦找来,问他,你们皇上的国书竟然一点儿都没提到要感念我们大金的恩德,这是什么意思?

王伦这人也真够邪的,居然说那道国书估计是以讹传讹,皇上真正的国书在我手里呢。完颜兀术说,那你拿出来给我看看。王伦回答说,我把它搁在馆驿了,等我回去取。王伦回到馆驿,竟然模仿宋高宗的口气,自己编造了一封国书,给完颜兀术送去了。

当然,完颜兀术可不傻,他看了王伦送来的这封国书后,也是将信将疑,不过还是对王伦说,你去我们朝廷复命吧。

就在王伦要出发的时候,有人来给他通风报信,说元帅并不相信你的这封国书,你有危险了。王伦一听说自己有危险,居然撒腿跑回去了。王伦这一跑,等于把南宋朝廷给连累了。

王伦回到南宋,秦桧见了他,就问你怎么回来了,事办得怎么样了?王伦把自己在金国的经历交代了一遍。秦桧听完,气得不行,斥责王伦,你弄封假国书糊弄金国人,还逃回国来,议和大计就要毁在你手里了,你得给我回去,这事儿你要顶着。

王伦不敢抗命,只好又回到了金国。金国人一见王伦,恨得咬牙切齿,就把他给扣住了。完颜兀术质问王伦:“尔江南国主,但知有元帅,岂知有上国朝廷焉?”金国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是元帅府,元帅府的正长官是都元帅,金国这时候的都元帅是完颜昌,完颜兀术是左副元帅。完颜兀术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们江南国主赵构只知道我们金国有元帅,只知道跟完颜昌搞幕后交易,难道不知道我们金国还有朝廷,还有皇帝吗?你们擅自跟完颜昌交接,这不是看不起我们的皇帝吗?这么一说,宋朝的错又犯大了,因为藐视国主在哪朝都是最大的忌讳。

完颜兀术又让细作去打听,想要探明宋朝这时候到底是什么态度。这一打听,完颜兀术更是怒不可遏。原来,宋朝不但根本就不感念大金的什么恩德,而且还有很多大臣激烈反对双方议和,尤其反对向金国称臣。

完颜兀术再也忍不住了,坚决要向南宋开战。

兀术干掉完颜昌

完颜兀术连夜飞马入京见金熙宗,说完颜昌卖国,铁证如山。

金熙宗是太祖的长孙,他能做上皇帝,得益于完颜昌的支持。而完颜昌之所以支持金熙宗做皇帝,就是觉得他年纪小,才二十出头,又没打过仗,生长于深宫中,整天沉迷于汉族文化,应该很好控制。如果推举金熙宗,完颜昌就有拥戴之功,就可以居功至伟、把持朝政了。

没想到,金熙宗越是汉化,就越羡慕中原王朝的君主专制,想要大权独揽、乾纲独断。所以,金熙宗对于完颜昌把持朝政非常不满,想找机会把他干掉。现在,完颜兀术跑来告完颜昌卖国,金熙宗终于有机会干掉完颜昌了。

主意已定,借口当然很容易找。当时,正好完颜昌手下有一个小将谋逆,于是金熙宗就把罪名扣到了完颜昌头上。实际上,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因为完颜昌作为大金的皇族,再怎么也不至于叛国谋逆,顶多就是想给自己捞点儿好处罢了。但是,金熙宗这样说了,完颜昌自然脱不了干系,于是,金熙宗撤销了完颜昌的一切职务,让他到山东降臣杜充的手下听命。

朝廷做出处罚决定后,完颜昌非常生气,心想,士可杀而不可辱,我堂堂开国元戎、佐命元勋,何故与降奴为伍?这时,完颜昌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就是准备投奔南宋。

如果是一般人投奔宋朝,比如说金国的知州、知县带人叛逃过来,宋朝肯定会很高兴地收下,给他升官,最起码能够原职不动。而完颜昌这样的大人物过来了,怎么安置他呢?他在金国是皇族,是鲁王,到宋朝还能做皇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只可能寄人篱下。

而且,金国本来就怀疑他叛国,即使他不愿意去杜充手下打工,也应该跟皇上剖白心迹,解释清楚,实在不行,还可以学学人家岳飞,“特许退休,就营医药”就完了。可他这一跑,等于不打自招,金国上下就确信完颜昌叛国了。

问题是他还没跑多远,就被完颜兀术给逮回来了。至于他的下场,有的说是被折磨死了,有的说是被赐自尽了。

斗争矛头很明确

完颜兀术不但除掉了完颜昌,还想废除和议。但是,这是两国的外交大事,一纸盟约不能说废就废。完颜兀术就想办法让宋朝首先背盟,于是就提出要修改盟约,主要提了以下几点:

第一点,奉金正朔,南宋要取消自己的绍兴年号,改用大金的天眷年号。这一条宋朝绝对不可能答应,如果奉金正朔的话,宋朝就变成金国的一部分了。在中国古代,表示臣服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奉正朔。

第二点,宋朝每年再向金进贡3000两黄金。中国其实是一个贵重金属极其缺乏的国家,是贫金国。中国古代的货币主要是铜钱、铁钱,不像欧洲用的是金币、银币,《马可·波罗游记》里说,中国到处都是黄金,大汉的宫殿是用黄金盖的,那是因为他外行,其实那是琉璃瓦,不是黄金。中国古代的贵重金属,尤其是白银,大多是从日本进口的。近代新航路开辟以后,就从拉丁美洲进口金银。这3000两黄金,宋朝根本拿不出来。

第三点,宋朝把从金国逃亡到江南的人,全部遣返北方。这一点宋朝就更不可能答应了。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最早是在北方的黄河流域,而南方卑湿水热,不适合人们居住。汉朝时,北方人口占到了全国人口的81.8%,而南方仅占18.2%。但是后来,由于北方战乱不断,百姓开始不断南迁。中国古代人口自北向南的大规模迁移有三次,第一次是在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第二次是在唐朝的安史之乱时,而第三次就是北宋的靖康之变时。要是按照这个来算,从北方逃到南方的人有百万之巨,宋朝上哪儿去找这几百万人,并将他们遣返北国啊?再说,如果要把从北方逃过来的人都遣送回去,宋高宗第一个就应该回去,因为他也是北方人,这件事儿宋朝也没法答应。

金国提出的这三个修改条件,宋朝都不能答应,也没法答应,于是,金国就找到了口实。你看,宋朝背信弃义,我们金国说了,只要答应这三个条件,和平的大门是永远向宋朝敞开的,他们居然不答应,那可就怪不得我们了。

这时候,完颜兀术已升为都元帅,他在祁州建了元帅府,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金熙宗颁布诏书,要对宋开战,收复河南、陕西。

事已至此,南宋也只好强打精神,准备迎战。为了表示宋朝的正义性,高宗皇帝发表了一篇《赏格》,说:“兀术不道,戕杀其叔,举兵无名,首为乱阶。”高宗先骂完颜兀术,没有他的话,这和议就成了,他无道义,把自己叔叔完颜昌给害死了,还要出兵打我们。

“将帅军民有能擒杀兀术者,见任节度使以上,授以枢柄;未至节度使以上,授以节使。官高者除使相,见统兵者仍除宣抚使。余人仍赐银绢五万两匹,田一千顷,第一区。”这段话是说,谁要是能逮着或者擒杀完颜兀术,如果现在已经官居节度使了,像岳飞、吴玠、韩世忠这些人,就授以枢密使这样的高职。因为宋朝枢密使向来都由文官担任,连副使都不能是武将,现在为了擒杀完颜兀术,皇帝不惜打破常规。如果没做到节度使的,就提升为节度使。如果是文官官位高的,授予使相职位,如果是统兵大将,授予宣抚使职位。而且,赏白银、绸缎五万两匹,给一千顷地、一座宅第。

宋朝的斗争矛头很明确,就是对着完颜兀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tkp/316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