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通俗讲史

身长五尺,才高八斗 ——晏子使楚

历史大观园 通俗讲史 2020-06-23 22:12:40 0

齐国的晏大夫,出使楚国,遭到了楚王的羞辱。他是怎样巧妙回击的呢?他怎样维护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炎热的午后,楚国的城门下忽然人潮涌动,沸沸扬扬。

好事的老百姓围在城门口,议论纷纷:

“听说齐国的晏大夫要钻狗洞了。”

“晏大夫是谁啊?”

“晏大夫你都不知道吗?他是齐国的使臣,据说还是个矮子!”

城门前分成两拨人:一拨是楚国的大臣。他们仰着脑袋,耷拉着眼睛,一脸的傲慢;另一拨是齐国的使臣晏婴,人称晏子,以及陪同他一起来的武将。他们身后还有一辆马车,车夫在一旁眯着眼睛偷偷地观望着。

这时,武将手扶剑柄,气得满脸通红,而晏子却面带微笑。

眼下,齐国正在和晋国交战。晋国兵强马壮,齐国抵挡不住晋国的强攻,被敌人打到了自家的门口。齐国国君知道大事不妙,赶紧找盟友楚国帮忙。于是,齐国国君派晏子去楚国搬救兵。

晏子又是何许人也呢?

古时候,男子想要得到尊重,主要靠两件事:第一,高大威武;第二,会六艺。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技能的简称。

可是晏子不仅不会六艺,而且身材矮小,传说只有五尺高。

“五尺之童,六尺之孤,七尺男儿”,意思就是儿童的身高是五尺,少年的身高是六尺,标准成年男子的身高是七尺,所以人们常说“堂堂七尺男儿”。晏子的年龄早就是成年人了,可身高还是和孩子一样。

就因为如此,晏子从小到大常被人调侃,直到他用自己的才智征服了齐国国君,成为齐国鼎鼎大名的上大夫

得知齐国晏子要来,楚王慌了神。他本打算趁齐国和晋国两败俱伤,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现在,齐国主动上门求助,楚王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最终,楚王决定让齐国知难而退。于是,楚国君臣商量了种种对策,以使这位著名的晏婴大夫自己主动转头回国。

“大门旁开狗洞”就是第一策。通过笑话晏子身材矮小,只配钻狗洞,好让他知难而退。

与晏子一同前来的武将,看到楚国大臣竟然用狗洞羞辱堂堂的齐国上大夫,欲拔刀示威,却被晏子拦住了。

楚国大臣见晏子许久未动,便笑道:“门都给您开好了,怎么不进呢?难道是嫌我这门开大了?”

身长五尺,才高八斗 ——晏子使楚

晏子无奈地摇摇头,居然还露出了笑容。他挥袖上前说道:“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去。如今我出使到贵国来,你们让我从狗洞进,难道贵国是狗国吗?”

晏子这一句话把楚国的臣子说得哑口无言,也把身边围观的楚国百姓说得羞臊不已。他们只好把晏子和武将请进了楚国的大门。

第一场比拼,楚国败,晏子胜。

一行众人来到楚王殿内。

“齐国使臣晏婴,拜见大王。”

晏婴一躬到地,可是王座之上却半晌无言。

过了许久,楚王才慢悠悠地说道:“你们齐国无人可派吗?竟派你做使臣。”

一瞬间,楚王大殿响起了一阵轻笑。楚臣们都一脸不屑地望着晏子。

这时,晏子上前一步,不慌不忙地说道:“回大王,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能遮天;一起挥洒汗水,就下雨;街上的行人,多到摩肩接踵 。您怎么能说我们大齐无人呢?”

“既然这样,齐国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做使臣呢?”

“我大齐派遣使臣到各国,自有大齐的规矩:有德有才之人,被派遣出使到有德有才之国;无德无才之人,被派遣出使到无德无才之国。我晏婴是最不贤的,也没有什么德才,所以来到这儿了。”

晏子的一句话,就像是一记重锤,锤在了楚王的胸口之上,噎得楚王哑口无言。

第二场比拼,楚国又败了。

此时此刻,楚王虽然坐在王座上面带微笑,但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看出这笑容中荡漾着一种苦涩。此时,他心中暗想:这晏子着实厉害。不过,多亏我和大臣还想了一策,早晚让这晏子知难而退。

酒宴上,楚王多次赐酒给晏子,晏子都一一接下。只是这一来一回,晏子反倒对齐国求援的事避而不谈,身边随同的武将在一旁看得干着急。现在齐国前方战事吃紧,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有成百上千的将士牺牲,必须抓紧时间,说服楚国派援军。

眼看酒宴要结束了,随同的武将早已急不可耐,正要上前行礼说话,楚王身边的大臣却像是知道什么了一样,先开口了:“大王,盗窃珍宝的小偷已经抓到了!”

随行武将只能尴尬地站在大殿中间,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这时,两名士兵绑着一个人从殿前经过,跪在了大殿上。

楚王高声问道:“殿前所绑何人?所犯何罪?”

旁边的楚臣答道:“是齐国人,所犯的是盗窃之罪。”

大殿上又是一阵哄笑。

楚王暗暗拿眼角瞟晏婴,心想:“这回,齐国和你这位上大夫恐怕要出洋相了。”

“晏大夫,难道齐国人生来就喜欢偷窃吗?”楚王故意问道。

只见晏子不慌不忙站起身来,面不改色:“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可一旦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叫枳树。只是叶子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这是什么原因呢?不过是因为每一个地方的水土不相同。我齐国百姓在齐国不偷东西,可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不同吗?”

晏子用这个比喻,反口咬定楚国的恶劣环境、人文历史、民风民俗导致齐国百姓变成了小偷。

第三场比拼,楚王败得心服口服。

人有人格,国有国格。外交场上无小事,尤其是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接连三场,晏子都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获得了胜利。不但维护了齐国的国格,也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这时的楚王对晏子只有感叹和佩服:“都说不能和圣人开玩笑,而我偏要反其道而行之。最后,却落了个自讨没趣。”

从进入楚王殿,到此时此刻,晏子从没有提“齐国求援兵”半个字。那是因为他心中知道胜算还不够。见楚王心服了,他知道已有九成胜算,出击的时候到了。

“大王谬赞了。我哪里是什么圣人,只是齐国派来的使臣而已。此次前来不为别事,只想来与楚国交好。齐国现在虽然被晋国围困,但仍有反击之力,很可能落得与晋国两败俱伤的境地。只怕到那个时候,坐收渔翁之利的不是楚国,而是秦国。还望大王能看在你我两国百姓的面子上,看在我齐国国君的面子上,助我齐国一臂之力,事后两国定当世代交好,不动兵戈 。”

晏子的话就如一把利剑,插入了楚王和楚臣的心中。他直接把楚王的想法和盘托出,展现在大殿之上:你之所以不出兵救我齐国,不就是想让我们两国斗得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吗?但到时候,真正坐收渔翁之利的不是楚国,而是强秦。

楚王在心中盘算了一下:晏婴说得没错,秦国乃是我楚国的头号强敌。无论如何,不能让秦国获得如此巨大的利益。一旦秦国收了这份利,之后再联合齐晋攻打我楚国,那将是我楚国的灭顶之灾

想到这儿,楚王的眉眼松弛下来,一阵大笑。

“晏大夫,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晏大夫真乃鬼才也!今日,我便助你齐国一臂之力,来日,你们再报答于我。”

就这样,齐国成功地获得了楚国的数万救兵。眼见晋国就要把齐国城门攻陷了,就在这危急时刻,楚国的这支救兵挽回了局面,拯救了数万百姓的性命。

这就是晏子使楚的故事。身高五尺的晏子,有着惊人的智慧与才华。在他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满腹的韬略和力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tkp/1149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