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国史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生平故事是怎么样的?

既然是盖茨比的时代,我们还是从盖茨比说起。盖茨比是个土豪,钱来得不明不白,小说里并没有记录盖茨比的发家史。盖茨比的钱究竟哪来的呢?

根据对小说中线索的分析,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盖茨比发财,靠的是黑帮渠道卖私酒。卖酒可以挣这么多钱,说明当时卖酒跟现在贩毒一样,是违法生意。

美洲殖民能在北美大陆站稳脚跟,酿酒业有重大功劳。随着酒越酿越多,越酿越好,喝的人肯定也越来越多,城市乡村到处都有各种小酒馆。

美国是以清教徒为根基的国家,对自律有要求。酗酒喝得烂醉,不管有没有闯祸,总归是堕落的。到20世纪,酒的问题似乎严重了,很多“专家”认为,酒导致了美国社会不安定,家庭不和睦,工作效率差;酒是犯罪和贫穷的根源,不禁酒,国家没救了。

禁酒令由各州开始,到1918年末,大约四分之三的美国人生活的地区,都颁布了严格的禁酒条令。当时美国的政界被酒闹成了两派,根据老百姓通俗的区分,同意禁酒的,就叫“干的”,不同意禁酒的叫“湿的”,不管私下本人喝不喝,反正在当年的美国国会里,干的比湿的多,于是1920年国会通过了让人膜拜的宪法第十八修正案,又叫“沃尔斯特法案”:禁止在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内酿造、出售或运送作为饮料的致醉酒类;禁止此类酒类输入或输出合众国及其管辖下的一切领土。

一说到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都会加上“神圣”二字,盖因为美国的宪法体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可就是这第十八修正案,让“神圣”二字大打折扣,到现在都让美国人羞愧。

酿酒喝酒都违法,可酒并没有禁绝呀。私酒贩子应运而生,酿酒运输销售一条龙,加上黑白两道各种渠道,对有钱有势的人来说,喝酒不但没受影响,还添了一种特别的富贵感。去朋友家做客,他掏出一瓶上好的威士忌招待你,就是没有菜,你也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些政客,表面上是“干的”,等禁酒令一下,他领头酿私酒,顷刻就发了大财。比如黑帮势力强大的芝加哥,在市长的保护下就成了私酒中心,生意红红火火,日进斗金,培养了很多暴富的土豪。有些研究美国黑道的人甚至说,禁酒导致的私酒贸易,是美国大规模有组织犯罪崛起的起点,后来名震全美的著名芝加哥教父、黑帮老大阿尔·卡彭就是“成才”于芝加哥的私酒生意。

私酿酒质量有高低,好酒供应权贵,不合格的假酒也能进入底层酒鬼的胃里。这样喝出毛病来的人,当时也不知道有多少。事实证明,在维护社会治安、挽救社会道德、提高人民体质方面,禁酒令比酗酒危害更大。

贩私酒的有,老实戒了不喝的当然也有。好在,此时你就是不喝酒,在美国,你也能找到替代的饮料。

1885年亚特兰大一个老药剂师用古柯叶的汁液和可乐果的汁液混在一起,加上糖浆和水,又不小心加入苏打,配成一杯味道有点怪但挺刺激的饮料,冰冻后喝下去,在佐治亚州闷热潮湿的气候中,消暑解乏,宁神醒脑。

老药剂师认为他只是配了一种糖水,而一个叫钱德勒的商人就看到了无限的商机。钱德勒用283.29美元买下了糖水的专利和配方。这个配方十几年后再转手时,价值2500万美元。如今做这种糖水的公司市值接近1500亿美元。

大家猜到了,这肯定是可口可乐。不管这东西当时是什么味道,它是碰上好时候了,行销全美的时候,它只需要说自己是“伟大的国家禁酒饮料”,立时被所有人接受。作为宗教系统反酗酒建设教徒道德的重要工具,可口可乐在早先推广时,得到了教会的大力支持,以至于后来很多无酒精饮料都想复制这条路,变着法子傍上教会。

再成功的产品都不缺竞争对手,北卡罗来纳州的药剂师也混合了一种饮品,说是能调理胃部。这个是不存在的,我喝完百事可乐,胃更不舒服了。

百事可乐一问世,就陷入与可口可乐无边无际的争斗中,百事没有可口可乐一帆风顺,中间两次几近破产,被挽救重生后,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现在百事坚持青春时尚的形象,号称是“新一代的选择”,被那些时尚动感的广告一忽悠,我们经常忘了,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都已经100岁高龄,是我们爷爷辈喝的古代饮料。

很多人都想不到,在美国这样一个倡导自由民主开放的国家,居然能由政府强制禁酒,到现在美国政府都不敢禁枪呢。

在20年代这一轮禁酒活动中,有一群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就从这时候起,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这群人就是女人。

女权运动战前就开始了,从废奴运动开始,女人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当时,就算很多女人觉得,除了全职主妇相夫教子,女人还能干点别的,她们也很少人想到,应该争取政治权利政治地位,到男人的世界去踩一脚。

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女人们彻底出门了,男人去欧洲打仗了,女人们要工作养家。产业大军中,女性的数量越来越多,自然而然,面向她们的产业培训也越来越多。有条件有追求的女性,甚至可以进入大学,取得学位,涵盖各种职业,产生了一个女性知识分子、女性精英的族群。

从内战前到“一战”后,美国的女权运动者们,一代又一代地努力争取着选举权。前面说到,美国女人虽然没有选举权,毫无政治地位,但她们在社会上实质地位并不低。她们代表着道德高尚和信仰虔诚,当时的欧洲人都觉得美国女人挺独立自负甚至有点儿跋扈的。在废奴运动中,女人的呼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禁酒的问题上,女人们也表现得立场干脆,斗志昂扬,谁不想让家里那个死酒鬼老公戒酒啊!

当美国女人铁了心要获得选举权时,她们的能量再次得到证实,女权组织在全国号召民众,不要投票给反对女性参政的国会议员。议员们立刻就怕了,算了算了,别跟女人斗了,要不回家没人做饭洗衣了。

1920年,宪法第十九修正案,女人们成功了:“美国公民禁止以性别为因素被剥夺选举权。”选票是拿在手里了,大部分女人还不太适应自己的地位提高,突然增加了这么多新选民,当年的投票率也没有明显升高,此后很多年,大多数家庭的女人都是跟着老公填选票,当家的支持哪个党我就支持哪个党,毫无独立意识。从获得选举权到参与公职的热情,到让妇女阶层成为政坛一支重量级的力量,美国女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酒和女人都可怕,但,资本家都觉得没有赤色分子可怕。20年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心理上遭遇的最大冲击是1917年的俄国革命,居然苏维埃实实在在可以变成一个国家政权!

共产主义是全球运动,红旗要插遍全世界的,美国当然不能例外。从19世纪末开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就有点刹不住车。1880年,美国工人就上街要求8小时工作制,可政府的法案似乎管不到资本家们,工人们还是被强迫加班,很多人一天要工作14小时。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爆发了20多万工人参加的罢工大游行,再次要求8小时工作制。让商界巨头们十分恐慌,最后警察向游行人群开火,打死了几个人。冲突升级后,一枚炸弹丢向警方,有7名警察被炸死。这样一来,政府必须深究了,数百人被捕,法院裁定了“真凶”,虽然证据不足,其中4人还是被处以绞刑。为了纪念工人们流血的抗争,第二国际宣布,每年的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这个节日虽然是纪念芝加哥工人罢工,可美国人是不过的,美国的劳动节在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一。

1919年,美国共产党成立了。这一年,美国的主要城市又发生了产业工人的罢工,进而引发骚乱;还有些地方发生了针对政客、资本家的爆炸行动,虽然产生的危害不算很大,但引起了由资本家主导的政府的高度戒备。共产分子是这些事件的主要嫌疑人,美国政府感觉到不断逼近的赤色恐怖。

这个时候不能讲人权和民主了,一定要将共产主义扼杀在摇篮里,1920年1月2日,在总统威尔逊的首肯下,司法部长帕尔默亲自牵头率领联邦军队,发动了一场激烈高效的全国大搜捕。

后来被称为“帕尔默大搜捕”的行动,虽然下手时间不长,成果却颇为丰硕,全国抓了几万人(这个数据是历史之谜,待考)。传说共产分子藏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最终军队搜出来可疑武器是三支左轮手枪。后来抓的人大部分也都放了,实在没有证据证明人家是骚乱或者恐怖分子,因为赤色并不违反美国宪法呀。

经过这一轮镇压,刚出生的美国共产党只好转入地下活动,以后的很长时间,美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一样,都要在地下活动。最红火的时候,美国共产党有党员近10万人,中间也出现过不少社会精英,比如,著名作家杰克·伦敦。

革命同志杰克·伦敦的成长过程简直可以说是黄连树上结苦瓜,要多苦有多苦。

杰克·伦敦首先是个私生子,怀孕时,妈妈以自杀威胁,也没让亲爹接受这个孩子,爱尔兰的占星学家扬长而去,除了文学基因,啥也没留下。

妈妈带着8个月大的杰克·伦敦嫁给了一个中年鳏夫,从此,杰克·伦敦就随继父姓伦敦了。家里还有两个年长的继姐,其中的伊丽莎对杰克·伦敦非常亲厚,给予他因妈妈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缺失的母爱。

10岁时杰克·伦敦就必须出门打工补贴家用。卖报、打零工,在街上混大的孩子什么都敢干,他酷爱大海,找人借钱自己买了一艘小船,加入了盗窃团伙—在加州海滨偷人家养殖的蚝。后来他又被警方招安,成为专门抓蚝贼的水警。

1894年美国遭遇经济危机,大批失业,西部人组织起来向华盛顿进军请愿,这么遥远的长征,没人赞助路费伙食费,少不得沿途化缘,就是这个化缘的经历,奠定了杰克·伦敦某种思想的根基,他发现这一路上,他跟有钱人请求一点温暖往往被拒,倒是那些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很同情他,一碗剩饭也愿意分一口给他。杰克·伦敦当时就唱道:天下农友一条心,穷不帮穷谁照应。心里从此埋下了革命的小火种。

当然,一个革命战士不能没有牢狱经历。杰克·伦敦被抓起来不是因为宣扬什么思想,而是因为他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一带流窜,疑似盲流。监狱的生活让杰克·伦敦悲惨的生活又多了一道苦逼的体验。

1896年,阿拉斯加的克朗代河流域发现金矿,全美大地又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淘金运动,杰克·伦敦加入了这支大军。不同的是,人家是去找金子的,杰克·伦敦是去冰天雪地里读书和锻炼革命意志的。在零下四五十摄氏度的帐篷里,杰克·伦敦读书并组织讨论会,什么书能让他在这种温度下热血沸腾?那必须是《共产党宣言》啊!

生活所迫,杰克·伦敦没受过系统连续的教育,他的自学能力惊人,努力程度也惊人,阿拉斯加的读书岁月,对他有巨大的提高。所以,当很多人都带着黄金和财富离开阿拉斯加,杰克·伦敦除了冻伤什么都没有时,他还说他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座金矿。

杰克·伦敦开始参加美国社会主义党的活动,成为积极分子,受到当局的“特别关照”。著书立说并演讲,1904年,28岁的杰克·伦敦甚至被当作社会党的总统侯选人获得提名。

虽然杰克·伦敦写了大量关于阶级斗争、底层人民要苏醒摧毁现有社会之类的文章,但他另一面依然是个畅销作家,如果当时有作家富豪榜,杰克·伦敦应该是榜上有名的。

一个对共产主义社会怀有梦想的人,有钱了,他就想建个乌托邦。买下几个庄园几片地连在一起,这是一个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同劳动,公平分配的共产主义家园。所有人都可以入住,要求一份工作一张暖床和一份口粮。这种地方我们不用描述,不管杰克·伦敦自己策划得多么美妙,基本上就是个养懒人养废柴的收容站,注定失败的。

杰克·伦敦一辈子都对大海情有独钟,心心念念地想开船环绕地球。他像个冤大头一样,用一笔巨款造了一艘破船,好不容易开到夏威夷,大修后,颠簸到了澳大利亚。船看着随时会解体,杰克·伦敦只好宣布他的环球旅行计划提前结束。虽然旅行没有成功,但不得不说,杰克·伦敦是作家中最好的水手了,他的海上游历也为他的文字增色不少,他走过的地方,尤其是太平洋上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好多美国人听都没听说过呢。

给别人建了乌托邦,自己也需要一个完美家园,杰克·伦敦又斥巨资修建一座豪宅,有人抨击他,住这种豪宅,你还是社会主义者吗?这不堕落成资本家了吗?

上帝没让杰克·伦敦堕落,在豪宅终于竣工的当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其烧为废墟。

1916年11月,40岁的杰克·伦敦在寓所服用过量的吗啡身亡。官方结论是自杀,原因至今不明。

说杰克·伦敦会自杀没人相信,因为提到杰克·伦敦,第一部想到的作品,肯定是《热爱生命》。

一个淘金客在山谷中被同伴抛弃,他没有食物、没有弹药,扭伤了脚踝,一瘸一拐行走在冰天雪地里,周围出没着熊和野狼。他艰难地寻找着生路,甚至不惜抛下了辛苦寻得的黄金,在他要坚持到极限时,遇上了一头跟踪他的病狼,这对冤家且行且算计,都指望把对方熬死,用对方的身体延续自己的生命。终于是人的毅力胜利,淘金客用最后的力量扼死了狼,幸存并获救了。

从战后到20世纪,美国文学的大部分作品,气氛都是平和安静或者浪漫精致的,杰克·伦敦带来的风气却是粗粝野性的。雪原上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淘金客,伤痕累累地将一头狼压在身下,直到病狼的血流进他干涸的胃里,即将熄灭的生命重新焕发出光彩,炙热而壮烈。这样一个画面,对于看多了都市小说男欢女爱,上流社会装模作样的读者来说,是一种锐利的刺激。杰克·伦敦因此成为畅销书作家,据说连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都喜欢读他的作品,想象着作者应该是多么硬朗刚毅的一条汉子。而另一位革命同志列宁,在最后缠绵病榻时,就是靠听别人读《热爱生命》来提振自己的精神。

《热爱生命》只是短篇,公认杰克·伦敦的巅峰著作,应该是《野性的呼唤》。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加州阳光海岸的富家公子如何意外地沦落到一个艰难的环境后,战胜懦弱战胜自我,脱胎换骨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并成就了自己伟大事业的故事,非常励志,尽管,这位富家公子是一条圣伯纳犬和苏格兰牧羊犬杂交的大狗,名字叫巴克。

巴克原本是法官的爱犬,在加州的舒适庄园里过着贵族的生活。有一天,它被拐卖到了阿拉斯加,沦为一条雪橇犬。从最初的惶恐无助,到看惯了人类和狗界的各种争斗厮杀,生死残酷,巴克意识到,要活下去,尊严地活下去,就要会使用自己的利齿。

从扑杀猎物开始,巴克身体内蕴藏的野性逐步释放,这股野性让巴克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巴克成长为最孔武有力的雪橇犬,在阿拉斯加傲视同类,但它也需要人类的爱,它遇到最好的主人—淘金客桑顿。桑顿救过巴克,巴克也可为了桑顿奋不顾身。巴克和桑顿建立起一种超出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他们更像是兄弟亲人。桑顿跟别人打赌,巴克为了主人赢得赌局,以150磅的躯体拉动了1000磅的面粉。

桑顿的死再次改变了巴克的命运。巴克回到营地,发现印第安人突袭,杀死了桑顿。他咆哮着,以闪电般的动作撕开了印第安人的喉咙,大开杀戒后的巴克知道,自己不再是一只狗了,他体内,狼的祖先所有的野性都被激活了。

复仇后的巴克决定回到它的生命的起点,它攻击了一个巨大的狼群,鏖战后,狼群接受了巴克的回归和登基。此后的阿拉斯加雪原上,巴克率领着狼群纵横,似乎它天生就是这里的自然之主。即使变成了头狼,巴克总记得桑顿的惨死,它的狼群总是不断攻击印第安人的营地,撕开印第安人的喉咙。

《野性的呼唤》是最喜欢的小说之一,读过很多遍,每一次都能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作为一个狗痴,从没觉得巴克是一只狗,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生物不屈不挠地抗争。杰克·伦敦也没觉得巴克是一只狗,他没从一个人类看狗的角度去写作,我相信,整个创作过程中,巴克就是杰克·伦敦,杰克·伦敦就是巴克。

巴克的故事看得人激动,可有人会说,巴克受野性驱使回归了狼群,难道是象征真正的强者是让文明倒退回归原始?杰克·伦敦很聪明地否定了这个说法,因为他写出了《野性的呼唤》的姊妹篇《白牙》。

《白牙》的故事正好和巴克相反,讲述一只有狗血统的凶残狼如何历经磨难后,被仁爱的新主人救走,进入文明社会,过上了居家宠物的生活。

两个故事一点不矛盾,杰克·伦敦说了,巴克战胜自然战胜自我取得荒野的统治地位,是一种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化,而适者生存不一定非要恶劣的自然环境,能适应文明社会,融入文明紧跟文明的发展,这更是一种进化。两部小说孰优孰劣还经常引发争论。

显然达尔文对杰克·伦敦影响至深,而杰克·伦敦塑造的各种战胜自我的形象,似乎隐隐有尼采(超人)的痕迹,底层人民靠斗争改变自己的境遇,推翻不公,这当然是来自马克思主义思想。达尔文、马克思、尼采就这样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杰克·伦敦。而美国文化的多样性有大量素材,大陆、雪原和海洋又为他提供了各种不同背景,杰克·伦敦自己的人生经历还丰富多彩,虽然40岁就英年早逝,但其作品之丰富高产是作家中罕见的。当然,需要用钱的杰克·伦敦也不乏粗制滥造的作品,而他对黄种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恶意想象和敌意,也是他招人非议的地方,他当时肯定没有想到,他撰文大书特书的“未来邪恶中国”恰恰是他信奉的共产党建立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mgs/3200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