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事件

镇南关之战

历史大观园 历史事件 2020-06-17 12:14:10 0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法国把侵略的目光投向了中国的西南部。他们以越南为跳板,一步一步把魔爪伸向了富饶的两广大地。

年近七旬、已解甲归田的原广西提督冯子材眼见法国侵略军步步进逼,忧心如焚。他一面派人深入越南境内,探听法军虚实,一面向驻防广西边境的清军多次建议扩军备战。

1883年(清光绪九年)12月,法国远征军总司令孤拔率六千人自河内出发,攻打越南北部的山西,向应越南政府之邀而进驻的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袭击,由此拉开了中法战争的序幕。

法军有备而战,而清军装备相对较差又措手不及,因此,战争一开始清军便节节败退。清朝政府手忙脚乱,用人之际方想起赋闲在家的冯子材,遂命其督办高、雷、钦、廉四府二十五州县团练,参加抗战。冯子材在一无饷源、二无实权的情况下,很快成立了九个州县团练,其中他亲自挑选训练的五百名钦州练勇后来成为抗敌主力“萃军”的骨干。

法军连连得手,气焰极为嚣张,变本加厉地向中国进犯。1885年2月23日(光绪十一年一月九日),法军侵占广西门户镇南关(今友谊关),其前锋部队深入中国境内二三十里。由于广西人民奋起抵抗,加上战线过长、兵力不足、部队补给困难,法军不得不在大肆掠夺之后退回其大本营文渊。撤走前,法军炸毁了镇南关的城墙和附近的军事设施,还狂妄地在爆炸后的废墟上树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广西的门户已经不再存在了!”

消息传到冯子材耳中,他义愤填膺,慨然上书要求领兵抗法。新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答应了他的请求,授予其广西关外军务帮办,带领十八个营的军队,开赴抗法前线。中法战争即将揭开新的一幕。

临行前,须发皆白的冯子材祭别祖先,嘱托家人:万一军有不利,百粤就非我所有。你们速带家眷,奉香火驰归江南祖籍,永为中国臣民,免受外人奴役。他还把两个儿子带在身边为国尽忠,同时也准备万一战死沙场,有人料理后事。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人们更加敬佩这位在疆场征战了数十年的老将军。

当时前线的情况极为严峻,法军气势正盛,而清军却是一团糟。法军占领镇南关的当天,清军前敌总指挥潘鼎新便一口气逃到距镇南关百余里的海村,完全放弃了指挥。而其他清军将领又相互推诿,不服调度,散兵游勇四处劫掠,老幼难民蔽江而下,关内震动。冯子材以七旬高龄,德高望重,被前线将领推举为“前敌主帅”。原先一盘散沙的清军逐渐团结在他的周围,众志成城,要与法国侵略者血战到底。法军尽管气焰嚣张,然而也面临着许多困难:远离后方补给基地;失去泊于江河的炮舰的强大火力支援;兵力不足,能战之兵仅四五千人。冯子材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处境,制订了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他亲临前线勘查边境各处山隘,最后选定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关前隘为预设战场,还命人在东、西两岭间构筑了一道三里多长的土石长墙,墙外挖了深堑,在东、西岭上又修筑堡垒多座,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山地防御体系。在兵力配置上,冯子材把士气高、战斗力强的“萃军”和“勤军”放在主阵地上,在左、右翼派了较强兵力,以防法军迂回包围,最后以强大的预备队驻幕府、凭祥,随时准备投入反攻。一切布置妥当之后,冯子材才放心地说:“不论法人如何进攻,我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法军见冯子材防备精当,不敢从正面进犯,便想从侧翼偷袭。冯子材接到了越南民众的密报,令苏元春率军阻击,同时派出一支“萃军”乘虚袭击法军据点扣波。3月13日,从侧翼偷偷来犯的法军遭到了苏元春部的迎头痛击,败逃至扣波时,又遭到守候多时的“萃军”的重击,溃不成军,狼狈逃回了文渊城。

偷袭未成,连吃败仗,法军指挥官尼格里深感脸上无光,为捞回面子,他不待援军到齐便仓促决定提前发起全面总攻。

3月23日清晨,法军二千余人趁大雾偷偷进入镇南关,一路重点进攻东岭炮台,另一路顺关前隘谷地前进,企图在主力夺取大青山顶峰堡垒后,前后夹击关前隘清军阵地。敌人以新式开花大炮为掩护,来势极猛。东岭上赶修起来的五座炮台,很快就被攻陷了三座。

法军占领东岭后,居高临下,以重炮轰击关前隘长墙,其主力则乘势向长墙猛扑过来。在这关键时刻,冯子材朗声高呼:“如果再让法军入关,我们有何面目去见两广父老!”在主帅爱国热情的激励下,士兵们勇猛无畏,拼命杀敌。恶战一直持续到深夜,援军相继赶来,充实了前沿阵地的兵力。敌人疯狂的进攻终于被击退了。

当天晚上,身为前敌指挥的苏元春等产生了畏敌情绪,借口弹药不足要求后撤。对前来劝说的表兄黄元高,冯子材愤然拔出指挥刀,喝道:“你知道这里是军法重地吗?”吓得黄元高连话都说不出来,慌忙退出。苏元春等又亲自请求,被冯子材严词拒绝。他慷慨激昂地说:“我不会退!我誓与此墙共存亡!法国人说广西的门户不复存在了。我们要用他们的头来重建广西的门户!”一席话说得怯敌的将领羞愧难当,坚定了坚决抵抗的决心。镇南关清军大败来犯法军第二天清晨,大雾弥漫,数步之外便不见人影。法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进攻,兵力增至七八千人,大小火炮数以百计。霎时间,关前隘炮声震天,硝烟直冲云端,远在几十里外都能听见炮声。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法军主力再一次向清军阵地猛扑。狼群一般的法军转眼便拥到长墙下,有的甚至已经爬上了长墙,眼看长墙阵地就要被攻破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冯子材“以帕裹首,赤足草鞋”,振臂一呼:“有进无退!”率先手持长矛跃出墙外。他的两个儿子相荣、相华紧随其后。

清军将士看到年近七旬的主帅亲自冲锋陷阵,顿时热血沸腾,打开长墙栅门,一齐从墙内冲出,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入敌群,与敌展开殊死肉搏。法军没料到清军会以肉搏方式反攻,本身又不善格斗,心中立时没了刚才的锐气,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清军终于把敌人压制到山谷里。此时,王孝祺、王德榜两军先后杀到,经过“七上七下”的激烈争夺,夺回了被法军占领的三座炮台,并赶走了占据西岭的敌人。中国军队完全掌握了战役的主动权。不久,各方面援军及几千名越南兵勇汇拢,法国侵略军欲进不得,欲退无路,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

3月25日,冯子材发出总攻击令。清军各部从各山头、战壕里浪潮般涌出,向困在山谷的法军猛冲过去。法军惊恐万状,溃不成军,有数十名军官和一千多名士兵被当场击毙,少数漏网的残敌仓皇往越南谅山方向奔逃。中国军队取得了镇南关战役的完全胜利。

为继续扩大战果,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冯子材指挥清军乘胜追击,收复文渊,直逼谅山城下。

法军指挥官尼格里为挽回败局,在谅山作了固守安排。他以主力扼守谅山门户驱驴,以屏蔽谅山;另以一部兵力分守谅山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要道;留下老弱残兵驻守谅山的城垣堡垒。冯子材深知清军攻坚能力不强,待法军布置妥当,再想攻取谅山,就会困难重重。于是,他召集部下,商定了“正兵明攻驱驴,奇兵暗取谅山”之计。

27日,冯子材派杨瑞山率部在夜色掩护下从小路进至谅山城下潜伏。第二天,冯子材率各部兵分三路逼攻驱驴。激战中,尼格里胸部中弹,无法指挥。接替指挥的爱尔明下令法军退往淇河南岸。清军顺势冲进了驱驴。守卫谅山的法军一见满山遍野的清军,慌了神,慌乱中也不管对岸还有许多自己人便砍断了淇河浮桥。留在北岸的法军无路可退,一部分缴械投降,一些自恃会游水的拼命向谅山泅渡逃命,结果溺死河中的不计其数。城下的杨瑞山部乘乱杀出,一举冲入谅山城。

镇南关和谅山大捷是中法战争中规模空前的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扭转了中法战争的局面,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侵略者,并直接导致了法国国内矛盾激化,茹费理内阁因战败而倒台;同时它又极大地鼓舞了清军将士。冯子材命令各军“跟踪追剿,不准延缓”,以席卷之势又收复了一批城镇。

当时的战局对中国方面极为有利。

可是,腐败的清朝统治者却认为,继续打下去“有碍中外和局”,高叫“乘胜即收”。6月9日,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驻华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正式承认越南为法国的“保护国”,答应撤出中国军队,允诺法国在中国西南的种种特权。至此,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从此中国西南边省门户被打开,成为法国对华扩张的重要地域。

冯子材领导的抗法战争胜利,虽然被腐朽的封建统治者断送了,但他高超的指挥艺术,不顾年迈,勇敢抗击外敌侵略的爱国热情,却深为广大军民敬佩。当老英雄凯旋时,沿途居民以香灯、爆竹拜迎三十余里。诗人黄遵宪特作《冯将军歌》颂之:

将军气涌高于山,看我长驱出玉关。

平生蓄养敢死士,不斩楼兰今不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mcjs/8471.html

上一篇:甲午之战
下一篇:新疆之战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