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李世民传奇——薛举西进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7-20 23:26:53 0 李世民


(1)

公元617年6月,李渊父子太原起兵。一年后,李渊称帝建唐,改年号为武德,定都长安。虽然灭隋建唐成功,可这李唐江山能否保住,别说唐高祖李渊,就是所有建国功臣,心里都在打鼓。他们知道,灭隋建唐只是第一步,虎视眈眈盯着李唐江山的,大有人在。

李密、窦建德、宋金刚、刘武周、王世充、薛举……枭雄林立,割据一方。叛乱,成了他们亟待解决的事。可是,如此多的枭雄,如此多的割据势力,要先向哪一家下手呢?唐高祖李渊的头都想炸了,还是没有头绪。于是,他将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召进宫,商量此事。

“儿臣觉得还是先打薛举父子为好!”李世民说。

“二郎何出此言?”

李渊有些吃惊,以他对这个二儿子的了解,应该建议先打李密或窦建德才正常:李世民喜欢将最难啃的骨头放在最前面。而在这些枭雄里,李密和窦建德最强大,也是最具威胁的。可他为什么要提议先攻打薛举呢?

“薛举父子近期势头很猛,我们必须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李世民说,“何况陇西若不尽快夺回来,很可能成为他们攻打长安的突破口。”

李渊禁不住微微点了点头,心想,这二郎对时局的看法是越来越成熟了。即便认同,他也将目光看向了李世民旁边的太子李建成。

“大郎如何看待此事啊?”他问。

不管何人提出何种建议,李渊都会征询太子李建成的看法。这是他的策略,也有他的用意。秦王李世民的风头太劲,气势太强。他必须用这种方式,提升太子李建成的存在感,打压秦王李世民的风头。这不是他身为父亲的偏心,而是身为一国之君的良苦用心。

李建成看了看父亲李渊,又看了看弟弟李世民,李世民的话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打薛举,似乎更像是他的建议。对他而言,打薛举最稳妥,既不是这些割据势力中最强的,也不是最弱的,最适合下手。

李世民感受到了哥哥李建成投射过来的疑惑目光,没有回应,只是在心里暗笑一声。确实,打薛举,并非出于李世民的本意,而是听取了李靖的建议。

几天前,李世民与长孙无忌聊时局时,对于李唐先灭哪个割据势力,是李密还是窦建德,产生了分歧。两个人争得不可开交,且各有各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

“李密在瓦岗军的威望越来越大,手底下人才济济。”李世民说,“拿下他,便拿下了他手下的英才。”

对李世民来说,打李密除了李密威胁很大外,还因为他手下有很多他想拥有的英才。

“是!李密手下是有很多猛将,不过又怎样呢?二郎你也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些人里,最得民心的是谁?是夏王窦建德。”长孙无忌说,“此人对李唐的威胁最大,我认为,最先解决掉的应该是他!”

长孙无忌很少激动,可和李世民为此事争得太久,也有些急了,大鼻孔里发出呼哧呼哧的声响,像在拉风箱。

“窦建德得民心没错,可窦建德是这些人里,最没有野心的一个人,对我们没有威胁!”李世民也有些急了,脸和脖子都变成了绛红色。

谁也说服不了谁,谁都说得有道理,到底听谁的呢?

两个人争累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决定听李靖的建议(他们本想听刘文静的,无奈碍于李密与刘文静的关系,怕意见不客观,也便作罢)。

李靖不知李世民急召他来秦王府为何事,刚开始有些忐忑,匆匆赶来才知道是为先打谁而争论,哭笑不得。

“药师兄快来快来,给我们做个决判!”李世民把李靖按在椅子上说。

李靖一来,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便各抒己见。他也只是默默听着,见他们说完了,这才说了一个他们两个都没想到的名字:薛举。

“他?为什么?”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同时问。

李靖用他一贯的清冷语调说,薛举最近气势高涨,若论实力又稍逊于李密和窦建德,最适合拿来“杀鸡骇猴”,还说打赢建国第一仗对唐朝廷和唐百姓都是一种鼓舞。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一想,确实如此,再加上他们的意见不统一,也就认同了这种看法。于是,在李渊问起时,李世民便脱口而出:薛举。

“大郎?你认同二郎的意见吗?”李渊又问了一句。

“儿臣和二郎的看法一样!”李建成说。李建成有些垂头丧气,不为别的,只因李世民率先说出了这个答案。

果然,李渊不易觉察地叹了口气,为太子李建成没能提出有新意的见解,跟着李世民人云亦云而失望。

“那就按二郎说的来吧!”李渊说。

就这样,公元617年12月,唐高祖李渊派秦王李世民领兵攻打西秦。

(2)

能割据一方者,没有弱者;不老谋深算,又岂能做得了强者?

在长安的李渊和两个儿子商议攻打西秦,夺陇西时。秦州的薛举和两个儿子也在商议,怎么攻打长安。他们没有李渊父子那么纠结,不会为攻打谁而犯难,他们一门心思只想攻占长安。

“有唐就没有西秦,有西秦就没有唐!”薛举对两个儿子说,“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我们必须先于他们下手!”

薛举说起李渊和长安来,是带着恨意的,像是李渊父子抢了本该属于他的长安似的。

从他嘴里抢走的食物,他怎么可能不夺回来?

“怎么吃进去的,就怎么给我吐回来!”这句话在薛举的心里,已经藏得快馊了。

“先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薛仁杲一脸横肉,冷着脸说,“这是他们的军事重地。”

不容置疑,这是薛仁杲说话的方式,不管对谁,都像是在发号施令,包括对他那皇帝父亲也是如此。薛仁杲一脸横肉,长相凶狠,从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父亲薛举的英武和帅气。对于这个长子,薛举虽然也有诸多不满,却很欣赏他的军事才能和作战能力。因此,薛仁杲虽然语气不好,让薛举有失皇帝颜面,却也因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忽略了儿子对他的不敬。

在薛举父子谋划攻打泾州的时候,唐军已经开始行动,以李世民为统帅,刘文静、刘弘基、殷开山、李安远等八路总管为副统帅的四千兵马,向西秦都城秦州进发。中途,他们得知薛举父子正率兵准备攻打泾州,李世民和八路总管大惊失色。

自然,薛举父子的这一举动,出乎他们意料。

“想不到薛举父子行动如此之快!”李安远说。

“去泾州!”李世民一脸严肃,没有丝毫犹豫,“必须赶在他们之前到达泾州!”

唐军及时改变路线,经过几日不眠不休,总算到了泾州,且赶在了薛举父子之前;没一日,西秦军也到了。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与其他人交战,薛举父子英勇无敌,战无不胜,可遇到李世民,西秦军如同点炮遇到了下雨天,全哑了。两军交战没有多长时间,西秦军就感到有些力不从心。相反,那唐军则是越战越勇。

莫名其妙,几千西秦将士的头颅便被唐军砍掉了。

“今天势头不好!”

一向相信天意的薛举,心里慌乱起来。这也是自他起兵以来,最让他有挫败感的一场战争。

“撤兵吧!”他下令道。

“撤兵?为什么要撤兵?打仗就要死人。”薛仁杲一脸横肉乱颤,冲父亲吼道。

薛仁杲上了战场从不计得失,即便是西秦军死了那么多人,只要他还活着,他都可以视而不见。薛举平时可以对儿子妥协,但关键时刻,帝王的霸气还是有的。他冷眼看着薛仁杲,眼神一凛。和儿子薛仁杲不同,薛举的凶狠不在脸上,而在眼神里。当面相凶狠的薛仁杲,遇到了眼神凶狠的父亲时,也会委顿下去,不再说什么。

“有时候,退也是进!”薛举收起他眼神中的凶狠,恢复正常表情道。

薛仁杲不说话,薛举下了撤向陇西的命令。

对秦王李世民的作战能力,薛举早有耳闻。泾州是唐军重地,在那里作战,唐军势必会以死相拼,且是在他们西秦军被动之下,因而,薛举不敢恋战。

陇西是西秦防守最牢固的地方。何况,薛举此举并非只是退让,而是想依托坚固防线,将李世民的唐军引进陇西,然后来个关门打狗。哪知,李世民根本不上当。

“不能再往前走了!”李世民在追到陇西境地时,突然停住了脚步。

“不走了?为什么不走了?薛举已经成了落水狗,眼下正是我们痛打的时候。”刘文静有些不解,“此时不擒薛举,更待何时?”

李世民摇摇头说:“陇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可前去冒险!”

刘文静瞟了李世民一眼,很是不屑,心想,这二郎做了秦王,胆子倒小起来了,越来越像他父亲,瞻前顾后的。此时,我们的将士大胜薛举,气势还在,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倒畏缩不前起来?

刘文静那毫不掩饰的表情,李世民全都看在了眼里。他耐心解释道:“此次出征,是想一举擒获薛举的,但从薛举的举动来看,他是想引我们过去。我们万万不可上当。在没有十分把握之前,还是撤回去,再做打算吧!”

刘文静虽然心有不快,却也知道李世民的性格,既然决定了,肯定不会改变,只好悻悻然地随着李世民撤退。

李世民不会想到,他的这一撤兵,让一直以来都很自信的薛举,对自身产生了怀疑,那一直想称霸天下的心,竟然产生了畏惧。

薛举退回陇西,等的就是李世民率唐军入他的“瓮”,然后报惨败之仇,可李世民竟然在追到陇坻时,折转了回去。

“早听说这秦王能掐会算,莫非他已知我的打算?”

薛举在得知李世民没有追来,且已撤兵后,震惊不已。有谁会在大胜之后不仅不追,反而撤兵?定是对我万分了解,不然不会这么做。连我的儿子,薛仁杲都不知我退回陇西的真正目的。他是怎么知道的?

薛举越想越害怕,甚至冥冥之中觉得自己会败给李世民,不敢再出击了。

“古时有投降的天子吗?”一日,薛举突然问了黄门侍郎褚亮这样一句话。

薛举问出此话时,连他都大吃一惊。什么意思?难道自己想投降?投降谁?投降李唐吗?不是胜败乃兵家常事吗?为什么只是输了一场,竟然有了投降念头?

褚亮并不知薛举问此话背后的意思,随口说道:“自古以来就有,那南粤的赵佗曾投降汉朝;蜀汉后主刘禅也曾投降曹魏;萧琮……”

褚亮的话还没有说完,卫尉卿郝瑗便打断了他的话说:“陛下,胜败乃兵家常事,怎么能因一两场仗打败就有了亡国想法呢?”

薛举一听,顿时变了脸色,有种当着众人面,被人扒光了衣服的感觉。虽然他也懊悔自己心生投降之意,却更恨郝瑗不顾忌他的面子,当面戳穿。

那刻的薛举,恨不得一刀结果了郝瑗。

褚亮这才知道,薛举这么问是因与李世民的那场败仗,顿时也变了脸色。薛举毕竟老辣,脸色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故作镇定,哈哈大笑道:“朕岂能为一场败仗而想到亡国呢?朕只是想试探试探你们而已!”

为了让戏演得更逼真,薛举不仅没有砍了郝瑗,还郑重其事地奖励了他,并当即让他做了自己的谋臣;而那褚亮则因自己那句无心之言,被薛举冷落。

郝瑗也不客气,当即出计,说我们不如与割据一方的梁师都结盟。梁师都的北边是势力强大的突厥,如果我们在与梁师都结盟的同时,又与突厥结盟,三方势力,还能赢不了李唐?

“虽然李唐势力很强,可若我们三方团结起来,他们必定难以应付。说不定我们就此就能攻入长安,取代李唐。”

薛举一听,此计甚好,自己若有了这两方帮手,还怕什么秦王李世民?

然而,郝瑗的这个计策显然有些想当然了。李渊在起兵太原时,已经派使者刘文静和突厥议和了,突厥自然不愿为了西秦而去得罪李唐。因此,此计根本没能实施。

虽然对付李唐还没有什么好计策,但薛举的自信心却在逐渐恢复,野心也重新抬头。他下定决心,要用一场胜仗,赶走内心深处还残余的,一点点对秦王李世民的畏惧。

机会,终于来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2687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