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通俗讲史

强弩打败了匈奴 ——北伐匈奴

历史大观园 通俗讲史 2020-06-23 22:52:15 0

秦朝有一位著名的将军,在当时被称为“中华第一勇士”,而且还修建了宏伟的万里长城。他靠强弩北伐匈奴的丰功伟绩,更是流传千古。

在当时的秦国西北方向,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附近,有一个小镇。这个镇上居住着不少秦朝的百姓。这一天,正是他们的赶集日,老百姓都聚集在街市上,熙熙攘攘、叫买叫卖,集市上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突然,城门外传来了马蹄声,这声音越来越大,没多久,一支匈奴骑兵队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只见骑兵们各个头戴盔、脸遮面罩、身穿皮甲、脚蹬皮靴,全身上下只露出一双眼睛,放射出凶狠的光芒。他们个个手持狼牙棒,“嗷嗷”地叫嚷着,一路横冲直撞,闯入小镇。他们见人就杀,见物就抢,不大会儿的工夫,繁华的集市变得一片狼藉,百姓四下逃窜。来不及逃的,就葬身在狼牙棒之下。

就在这支匈奴骑兵想要离开的时候,一队秦国的弓箭手出现在街市两侧低矮的小楼上。只听得秦兵将领一声令下,这些弓箭手弯弓搭箭,认叩填弦,“啪啪啪啪啪啪”,箭支像雨点一样射向这些匈奴兵。可奇怪的是,这些匈奴骑兵似乎早有准备,竟然没有丝毫躲闪。秦兵的箭头叮叮当当射在他们身上,竟然都被反弹了回去。

这是怎么回事?并不是匈奴兵有钢铁之躯,而是因为他们身上都穿了一层坚实的皮甲,普通的弓箭根本伤不了他们。

然而,就在秦国弓兵射完了第一拨飞箭,准备续上弦,发第二拨的时候,原本准备离开的匈奴骑兵就像旋风一样,“哗”地掉转马头冲了回来。只见这些匈奴骑兵直起腰身,高举狼牙棒,就像削瓜切菜一样,把这些秦国的弓箭兵从小楼上抡了下来。紧接着,他们放起一把大火,转瞬之间,小镇消失在一片火海之中。

这件事,被当地的官员连夜快马上奏给了朝廷。秦始皇嬴政闻言勃然大怒:“这已经是关于匈奴入侵的第十道奏章了。匈奴不过是个游牧民族,竟敢频频犯我大秦边境。看来,不能再忍了!”

秦始皇马上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

丞相李斯出班奏道:“启禀陛下,当年赵国的李牧将军曾经大败匈奴,从那以后,匈奴便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可是直到不久前,一个叫挛鞮 头曼的人统一了匈奴各族,成为他们的单于(Chányú)。这挛鞮头曼野心很大,趁着我们忙于统一六国,没有精力对付他们,就发兵南下,占我城镇,杀我百姓。这挛鞮头曼擅于流动作战,我进他退,我退他又进,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

秦始皇一拍桌案:“岂可纵容他在我大秦国土上肆意凌虐!”

这时,一员大将出班奏道:“陛下息怒,臣愿带兵出征,北伐匈奴!”

只见这员大将头戴凤尾高冠,身着白色甲袍,阔面钢髯、豹眼蚕眉,他站在殿上,不怒自威。此人正是当时秦朝著名的战将——蒙恬。

强弩打败了匈奴 ——北伐匈奴

李斯说:“蒙将军千万不可轻敌呀!”

蒙恬一笑,“丞相放心,我有一利器,定能克制住匈奴的骑兵!”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屡立奇功,深得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知道,蒙恬将军从来不说大话。他当即下令,命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

数日之后,蒙恬就来到了秦国北境九原城。抵达当夜,他立马派出哨探,侦查匈奴骑兵的动向。

这哨探手脚麻利,天刚一亮,就已经回了信:“禀将军,匈奴主力骑兵聚集在五十里外的阴山草原。”

“好!传令下去,今晚二更出发,明日黎明时分,偷袭敌营!”

“将军且慢!”

原先驻守在九原城的将领拦住了蒙恬:“匈奴人居无定所、来去如风,如果我军仓促出击,匈奴人定会避开锋芒、绕道别处,还请将军明察!”

蒙恬脸色一沉:“哼!我们已经探知了敌军的动向,怎会是仓促出击?”

“哎呀!匈奴人狡猾,经常虚设营帐,我们已经上当多次了,蒙大将军,我们不可不防啊!”

“是否有圈套,本将军自有分寸,无须多言!”

“是!”

当天晚上,秦兵就悄悄地离开了九原城,朝着阴山草原的方向挺近。

而就在九原城外,一个匈奴探子在夜色的掩护下,快马加鞭,直奔阴山草原的大营。

“启禀单于,蒙恬带兵杀来了!”

“哈哈哈哈……蒙恬小儿,我让你来得去不得!”

一个匈奴将领站了起来:“我这就去调派人马,与他决一死战!”

头曼单于眯了眯眼睛:“且慢!中原有本书,叫《孙子兵法》。写这本书的人说‘兵者,诡道也’,要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什么又虚又实的?打仗就得打个痛快啊!”

“打赢了才痛快!用兵打仗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蒙恬此时倾巢出兵来打我,这就意味着,他的九原城此时一定是兵力空虚,咱们不妨走一趟九原城,逛逛他的后花园,打他个措手不及!哈哈哈哈哈……”

蒙恬虽然有三十万人马,但大部分是步兵,而匈奴是清一色的骑兵。头曼单于率领人马,绕过蒙恬的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奔袭,杀到了九原城下。

头曼单于朝着城头高喊:“城上的秦兵听着,我知道你们此刻城中空虚,只要开城投降,我就饶你们不死!”

他的话音刚落,城门就“吱呀呀”地打开了。

头曼单于很是得意:“哈哈……你们看吧,不用打仗,就能让他们献城,他们中原还有一句话叫作‘不战而屈人之兵’,哈哈,这才是最高明的兵法!”

头曼单于又要发笑,只见打开的城门中出现了一辆辆模样奇怪的三轮车,这些战车在城下一字排开。而这些三轮车上面,都装着巨大的床架,床架上并排安放着四张弓,搭在弓上的箭支,足有十尺(三尺等于一米)长。

匈奴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了,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奇怪的东西。

“哎哎哎,这是什么玩意儿?”

“不知道啊,这弓不弓,箭不箭的……”

一时间,匈奴士兵说什么的都有。而头曼单于却突然觉得这些大车有点眼熟,似乎是在哪里见过。他心头猛然一沉,背后一下就冒出了冷汗,记起曾经在一本叫《墨子》的书上看到过这个图,它好像叫“弩车”。

头曼单于没有认错,这就是蒙恬用来攻克匈奴骑兵的利器——弩!

弩和弓一样,也是一种射箭的兵器,而且巨弩要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命中率极高。弓用的是人力,精准度不高,人也容易疲劳。而弩用的是机械力,它永不知疲倦,射箭的人只需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瞄准上。可以说,弩是古代的一种威力很大的远距离杀伤性武器。

强弩的射程可以达到六百米,威力最大的弩叫作床弩。床弩的四张弓并排安装在床架上,凭人力根本不能直接拉开弓,而是要转动床架后面的轮轴,通过齿轮来把这个弓上足了弦,张弓装箭,待机发射。据说那个时候的床弩,一箭发出去,射程足有上千米,也就是一公里的距离!而现在九原城下的弩车就是装载床弩的战车。

头曼单于认出这是弩车之后,心想“不好!”他又惊又恼:惊的是,听说制作弩车的技艺已经失传了,秦军怎么做出如此复杂巨大的床弩?恼的是,这蒙恬居然为了防备自己偷袭,留了这么一手!想到这儿,他气血上涌,高声喝道:“弟兄们,给我冲!”

匈奴骑兵得到号令,嗷嗷大叫着冲向城门。

就在这时,九原城头忽然响起了一阵战鼓声,紧接着旌旗招展、绣带飘扬,大将军蒙恬出现在城头之上。

原来,蒙恬可不只是留了一手,他这是专程在这等着头曼呢!蒙恬根本没有派主力去阴山草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诱敌深入之计。

蒙恬拔出佩剑,指向头曼下令:“放箭!”

城下并排而立的弩车瞬间同时放箭。普通弓箭发射出时,弓弦声响都是“啪啪啪”,声音清脆而绵密,可这种弩车劲头太大了,弓弦太粗了,一射箭发出的声音都是“嘣嘣嘣……”

那粗硕的长箭就跟小孩的胳膊一样粗,那箭头好比是长矛的矛尖,从远距离发射出来,戳在土墙上都能穿个洞。

这下匈奴骑兵的皮甲可不管用了。别说是皮甲,就是铁甲,这一箭都能洞穿。弩车射出的每一箭都不浪费,都能射穿几个甚至十几个匈奴士兵,就像穿冰糖葫芦一样。

与此同时,城头上的秦国士兵每人又拿出了一支新式武器,叫作连弩。连弩虽然比较小,但是它的优势在于可以连续发射五支箭,这就有点像在那个时代的机枪。后来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进行改进,又发明了诸葛连弩,一次能连续发射十支箭。

秦军的连弩兵分成三排,当第一排射击的时候,后两排就拉弦搭箭,三排弩兵轮流射击:“啪啪啪啪……”那真是万箭齐发呀!一瞬间,匈奴士兵穿的皮甲个个都被洞穿,整个战场鲜血飞溅,匈奴骑兵人仰马翻。

可是,匈奴骑兵个个心中有股剽悍之气,他们并没有因此退却,而是冒着箭雨,拼命地往前冲,结果是一片一片地中箭倒地。后面的骑兵踩着前面倒地士兵和马匹的尸体,继续冲锋。这场攻城战足足打了一个时辰,匈奴骑兵的尸体已经堆得像小山一样高了,甚至堵住了后面骑兵冲杀的道路。

头曼单于眼见败局已定,不得不咬着牙下令:“撤!”

然而,匈奴骑兵退出去没有多远,四周又传来了喊杀之声,早就埋伏好的两支秦国铁骑分别从两边杀了出来,把原本已经狼狈不堪的匈奴骑兵再次杀得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紧接着,蒙恬乘胜追击,历时两年,一举收复了匈奴占领的河南地区,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干流以南的河套地区。后来蒙恬又率军渡过黄河,占据了阴山。

为了防止匈奴骑兵再次南侵,蒙恬把原先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连成了一体,修筑起西起陇西临洮(táo)、东至辽东,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

自秦国重筑长城之后,才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呼。长城利用地形,凭借着天险和要塞,有力地遏制了匈奴的南侵,就像后来汉朝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现在我国的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了,在一定程度上,这要归功于北伐匈奴的蒙恬蒙大将军。

此外,据说书法总使用的毛笔,也跟蒙恬有关。据说蒙恬曾经造过笔,在浙江、山东、河北等毛笔产地,都筑有蒙恬庙。造笔的这些工匠师傅,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日子去蒙恬庙烧香、磕头,并且把蒙恬尊为毛笔产业的祖师爷。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lstkp/1155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