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李世民传奇——刘武周、宋金刚之死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7-20 23:27:31 0 李世民


(18)

尉迟恭的大名,李世民早就知晓,且早想得到这员猛将。在程咬金、秦叔宝和尉迟恭激战的时候,他就在旁边观看。那时候的他,已经将尉迟恭当成爱将来看了。在程咬金和秦叔宝带着尉迟恭来到他面前时,他的兴奋之情不言而喻。他问尉迟恭愿不愿意归唐,愿不愿跟随自己南征北战。尉迟恭还没回答,程咬金已经替尉迟恭答应了,还说他和尉迟恭不打不相识,还没分出胜负。

程咬金不知所云的话,逗笑了旁人,也让尉迟恭忍俊不禁。秦王李世民的威名,尉迟恭早有耳闻,再加上秦叔宝在旁边的奉劝,也便答应了。

李世民当即对他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右一府统军,还让他仍然统领唐军在雀鼠谷俘虏来的宋军旧部。李世民的这个决定并不突然,是早就有的打算,可还是让周围的唐将士吃惊不小(除了程咬金和秦叔宝),就连尉迟恭也难以相信。

“大王……大王……微臣……微臣是……是俘虏……”一向说话丁是丁,卯是卯的尉迟恭,此刻也不免结巴起来,黑脸涨成了紫黑脸。

“从刚刚你答应归附于唐,你已经不是俘虏了!”李世民笑着说,“何况,你已自称臣了,自然要担当重任了!”

“大王……大王相信……微臣?”尉迟恭还是不敢相信。

“我相信你会忠于我,忠于朝廷!”李世民面带微笑说,眼神坚定。

尉迟恭感动得说不出话来,这个黑塔似的硬汉,鼻子酸了,眼角潮了。在程咬金不停提醒他,让他跪谢时,他这才有些哽咽地跪拜道:“微臣定不辜负大王信任!”

李世民满意地笑了,他知道,他的攻心术,在尉迟恭身上又起作用了。他知道信任和重用,对这样的猛将,硬汉来说,屡试不爽。

尉迟恭噙着泪,和程咬金、秦叔宝相拥离开,喝酒庆贺去了。

看他们高兴离开,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提醒李世民,说让尉迟恭统领他原来的部下,是不是太过冒险?难道就不怕他率领他的部下,起兵谋反吗?还说别让尉迟恭成为第二个李密。

“李密只有一个。”李世民说,“我相信我的眼光,我用人向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是知道的。秦王府那么多投唐者,都得到了重用,又有谁背叛我了?”

“可是他……”屈突通还没说完,便被李世民挥挥手打断了,“你不用再说了!我相信我的判断!他不会背叛我!”

屈突通摇摇头,不再说什么,低头而出。

李世民没想到,他对降将尉迟恭的绝对信任和重用,伤害了一部分将士的心。唐军里,吃了尉迟恭亏的人大有人在。秦王如此信任和重用这个令他们死伤无数兄弟的降将,怎么可能让他们没有意见?

有意见又不能在李世民面前提,那就只有针对当事人了。他们拉帮结派,用言语、行动挖苦、咒骂尉迟恭,还派人轮流监视他。尉迟恭感受到了来自唐军的敌视。虽然短短几天,他和程咬金、秦叔宝已经成了无话不说的兄弟、朋友,但还是无法忍别的唐军对他的敌意。

既然他们这么想让我走,容不下我,我还是走吧!尉迟恭经过两天的思考,最终向李世民提出,他想离开。尉迟恭虽然没说真正原因,但李世民已经意识到,自己对尉迟恭的破格“重用”,很可能给尉迟恭树敌,让他处境尴尬。

“为何要离开?”虽然猜到了原因,但李世民还是问。

“微臣家有老母需要照顾!”尉迟恭跪地说,“敬德辜负了秦王的信任!”

李世民从尉迟恭的表情里,看出了他的不舍,想挽留他,但想了想,还是说:“如果你觉得离开这里对你更好,那你就离开吧!”

这下又轮到尉迟恭吃惊了,他有些猜不透这个秦王了。他以为,李世民要么挽留他,要么对他发脾气,甚至把他抓起来治罪……总之,不会是这种态度,不会这么轻易放他走。难道?他说信任我,重用我,都只是做做样子?

李世民猜中了他的心思,笑笑说:“我从不强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我对你很欣赏,这点你应该能感觉到,但欣赏归欣赏,我还是很尊重你的决定的!”

尉迟恭差点改变决定,但一想到其他将士对他的嘲讽和冷眼,对他的不信任和提防,也就没说出口。

“敬德……敬德辜负大王了!”尉迟恭不知说什么,他心里很矛盾。

“我知道有时候,你身不由己,就像曾经我们是敌人,你……也是身不由己。”李世民又说。他是在尉迟恭的心里播“种子”,播一颗对他死心塌地的种子。

尉迟恭热泪盈眶。李世民不待他说话,又问:“准备回去做什么?”

“干小人的老本行,打铁!”尉迟恭说。

“好!打铁!好!”李世民说着话,令人拿来一些银两,又让人牵来一匹全身雪白的战马。

“这些银两拿回去吧,做盘缠!”李世民说完,又指指那匹马,“他叫银龙,曾跟我无数上战场,送给你!”

“不!不!大王!小人不能要!”尉迟恭不停说。

“拿着吧!我们能相遇,能彼此欣赏,已属不易!”李世民又说。

尉迟恭再也忍不住了,溢满眼眶的眼泪,掉了下来,怕被别人看到,他急忙用行拱手礼作掩护,快速用衣袖擦干了眼泪。尉迟恭接过了盘缠,好几次想说点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告别李世民后,尉迟恭牵着“银龙”,向远处走去。

“黑炭头,你真要走?”程咬金在得知尉迟恭要离开后,骑着马追了上去,但没追上。尉迟恭在程咬金叫他时,已骑上了马,程咬金快,他就快;程咬金慢,他就慢。

“还是算了吧!”秦叔宝骑马追上程咬金,劝他说,“他想走,一定有他必须走的原因!”

程咬金停了下来。

尉迟恭此时却回过头来,冲程咬金和秦叔宝一抱手说:“后会有期!”

“你还没和我大战三百回合呢!”程咬金在他背后又大喊,“你不能走!”

这次,尉迟恭没有回头。

尉迟恭以这种方式离开,再次让唐军将领意外。他们全都涌进了李世民的帐内。

“就这么放他走了?”长孙无忌问。

“不能让他走!大王!即便是他不愿意归唐,也不能放他走!”屈突通完全无法理解李世民的做法。

“大王不怕放虎归山?”刘弘基也有些担心。

李世民皮笑肉不笑道:“你们不是对我重用他有意见吗?现在他离开了?难道不好吗?”

屈突通的脸一红。

“我们不是不容他,是……”屈突通还要解释什么,被长孙无忌制止住了。

“他可是个将才!放走他可惜了!”杜如晦和其他人的想法不一样,他觉得李世民放走尉迟恭就是失去了一员猛将。

哈哈哈哈……李世民突然大笑起来,众将领茫然地看着他。

“正因为他是个将才,我才要放他走!”李世民说,“我现在放他走,就是为了以后让他更加效忠我!”

“什么?”众将领更不明白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您觉得他还会回来?”长孙无忌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但不是很信。

“他一定会回来的!战场才有他的用武之地,打铁!那样的生活,他已经不习惯了!”李世民肯定地说,“何况,他不可能再遇到像我这么重用他的人!”

众将领再次互看一眼,不置可否,有人在心里说:“那就等着看吧!”

李世民说的没错,正是因为他的这一“放”,让尉迟恭对他的“恩情”念念不忘,最终回到他的麾下,成为他最得力干将。当然,这也是后话。

(19)

宋金刚逃回并州,刘武周见宋金刚大败而归,大为惊恐,决定投靠突厥。他难以接受不久前还在梦想成就霸业,现在却要一切归零。他看着宋金刚,宋金刚那曾经在他眼里伟岸的身材,不知怎么回事,矮了很多,佝偻着背,一脸沮丧。

“唐军真有这么厉害?”刘武周喃喃着,“我们吃到嘴里的,现在又都吐回去了?”

“不是唐军厉害,是秦王厉害!”宋金刚的眼睛都是直的,虽然不情愿,但他已经接受了这个现实。

“那你说,这里还守得住吗?”刘武周问。

宋金刚看着刘武周。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守得住?这是瞎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守不住?说得出口吗?

刘武周已经从宋金刚的表情中知道了答案,唉口气说:“与其在这里等死,倒不如去一个一劳永逸的地方。”

刘武周的最大特点就是现实,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一劳永逸?”宋金刚不解,“有这样的地方吗?”

“有!突厥!”刘武周说,“如今天下只有这个地方可以让我们休养生息了!”

“去突厥?为什么要去突厥?”宋金刚瞪大了眼睛,似乎刚从迷瞪中清醒过来。对刘武周提议的惊讶,不亚于刘武周得知他大败后的惊讶。

“陛下,陛下就不想再和李唐争夺天下了?”宋金刚问。他情愿死在唐军手里,也不愿意去那蛮夷之地。

“夺天下?你看还能夺得回来吗?能捡回一条命就不错了!”刘武周讥讽道。

曾经,宋金刚一场场的胜仗,让刘武周将他视为老天派下来,助他得天下的天兵天将,而此刻,宋金刚在他眼里,就一不入流的小卒。

宋金刚的脸上浮现出痛苦表情,他知道此刻自己在刘武周心里的分量。他想挣扎,想辩解,可事实又让他不知道如何挣扎,如何辩解。

“我不去突厥,即便是在与唐军的作战中战死沙场,也不去突厥!”宋金刚说,“我……我要东山再起!”

宋金刚的愤怒和无畏,让刘武周觉得,宋金刚还是有利用价值的,自己还需要宋金刚。从近了说,有宋金刚在,自己安全很多;从远处说,谁说自己就不能再卷土重来呢?

“好兄弟!为兄知道你不会就此认输。为兄也不会就此认输。去突厥不是为了逃避,也不是躲藏,更不是归附突厥,而是为了给东山再起积蓄力量!”刘武周说,“知道吗?和突厥拉好关系,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援!我们现在需要突厥的支持!”

刘武周的此番话又让宋金刚犹豫了。确实如此,只凭借他们的力量,又怎么可能卷土重来?

“那陛下去请求突厥帮助吧!我试着去各处募兵!”宋金刚说。

刘武周还想劝他和自己同行,突然有人来报,说唐军已经向并州方向来了。刘武周不敢再耽误,再耽误下去,怕自己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那好吧!”刘武周说,“你要试就试吧,不过想去突厥,随时去找我,我等你,到时候我们再重谋大事!”

就这样,刘武周在宋金刚的掩护下,逃出了并州,逃往了突厥。

宋金刚在刘武周走后,重新集结残部,想与唐军决一死战。可那些被李世民和唐军吓坏了宋军,正侥幸捡回一条命呢,听说又要和唐军战,大多都给他泼冷水。

“将军!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在人员齐整,信心满满的时候都没能打赢唐军,更不要说现在这点人了。凭我们现在的力量,怎么能打赢?再说了……”宋金刚的副将说,“陛下都逃了,我们还打什么?倒不如……”

副将没有说下去,低下头,但却不时翻眼瞟宋金刚,欲言又止。

“说吧!”宋金刚说,“想说什么?”

“那秦王太强大!听说秦王对部下很好,对降唐的将领也都会重用……不如……不如我们投唐吧!”

副将最后一句说得很快,他早有此想法,总算现在说出来了。怕惹怒宋金刚,他悄悄向后退了两步。

“唉!”宋金刚叹了口气,慢慢说,“唐朝廷是不会饶我的,秦王更不会重用我,我……我打死的唐军太多了!罢了!既然如此,你们走你们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想和你投唐的,就跟你走。不想投唐的,跟着我!”

副将没想到宋金刚会说这种话,愣住了,脸一红,小声道:“将军真要和唐军来个鱼死网破?”

“不!去突厥!”宋金刚说,“陛下在那里,我们会东山再起的!”

这是宋金刚说给副将的话,也是安慰自己的话。在投唐还是去突厥上,他选择了去突厥。既然唐不会饶他,投唐也是死,倒不如就像刘武周说的,去突厥求支援。

只可惜,这次他又失算了。虽然逃到了突厥,可在他问刘武周,突厥是否愿意支援他们时,刘武周却顾左右而言他。

宋金刚失望了,带着他的几个亲信,准备从突厥离开,回上谷。谁料被突厥以叛逃为名抓了回来,并处以腰斩。

原来,刘武周逃到突厥,并不是去求支援的,而是说自己归附突厥,宋金刚来之后,自然也是归附,想离开,不就是叛逃吗?

宋金刚在自己面前被腰斩,刘武周吓得双腿发软,浑身发抖。根本不敢有丝毫其他念头。

曾经深受突厥赏识的刘武周,成为孤家寡人,在突厥那里也就成了无用之人。看着李唐越来越强大,突厥转变了想法,不再对刘武周有期望,对他彻底失去了兴趣。为了向李唐示好,他们在一次宴席上,让刘武周“中毒身亡”。

刘武周、宋金刚逃去突厥后,曾经被他们占据的太原,重新回到了李唐手里。之后,刘武周、宋金刚的死,又彻底结束了河东割据势力。

李唐与刘武周、宋金刚的太原之争,波澜起伏,太原大部分地方,也几经易手,直到秦王李世民出马。而在李世民与宋金刚的柏壁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之一。此战中,李世民采用了“后发制人、疲劳制胜”策略,先以主力坚壁蓄锐,待机破敌,进而由守转为攻,最终大获全胜。

李唐自收回太原,击碎刘武周政权,关中也就更加稳固了……

<meta charset="UTF-8"> <link href="../styles/0002.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第十二章 一战擒二王

 

公元620年,李唐在接连消灭了薛举、李密、刘武周等,继续开拓疆土,巩固他们政权的时候,有两个人也在开疆拓土,巩固他们的政权。一个是占据河南的王世充,他以洛阳为都城,建立了郑国,先自称郑王,后又称帝。另一个则是窦建德,他占据河北,以乐寿为都城,建夏国,自称夏王。

王世充建立郑国,称帝的方式方法,很像李渊。他先拥杨桐在洛阳做“傀儡帝”,定年号皇泰,随即逼“傀儡帝”封他为郑王,把持郑国朝政,之后,撕破脸皮,谋害“傀儡帝”,自称皇帝。

仅在洛阳称帝,并不能让野心家王世充满足,他一次次地扩充着自己领地,并渐渐将领域蔓延到了整个河南。拥有河南后,他还不满足,还想继续开拓疆土,夺得天下。不过,就在他野心像杂草般疯长时,强大的李唐开始向其他割据势力下手。

王世充害怕了。既怕自己夺天下的梦想变成黄梁美梦,又怕自己的帝王生涯到了头,更怕人头落地。

他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郑国百姓,以及身边猛将,都在一个个地抛弃他,背叛他。

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等人的“背叛”,以及他日益暴涨的欲望,全都折磨着他。特别是在李唐越来越强大的现实面前,王世充崩溃了,开始发狂。

曾经,王世充是一个阳奉阴违的人,可在崩溃,发狂后,愤怒的他,顾不得“阳”了,只剩下“阴”。为了不让别人再“背叛”他,他对一切“可疑分子”施酷刑,用血腥镇压来达到他的目的。疑心病作祟,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即便不是真有人背叛他,他也会对其动用酷刑,美其名曰:防患于未然。

这种压制,王世充不仅针对他的将领、士兵,还针对郑国老百姓。

他规定,洛阳的老百姓,家里一人逃跑,全家老小格杀勿论。当然,也有人能幸免,那就是举报亲人“叛逃”的人。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监督和举报,甚至扩展到了邻里之间。如果你家邻居有人逃跑,你没有举报,那么,你们全家也都要死。

镇压不可能得到人心,只会让人心更散。被处死的人越来越多,叛逃的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增多。即便是那些不打算逃跑的,小心谨慎,就连外出,也不敢时间太长,生怕被亲人、邻居举报。

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疑心病越来越重的王世充,只要怀疑谁叛逃,就要抓起来关进监狱。一时之间,洛阳监狱人满为患。

对那些被派出去作战的将领,他们的家属,也要在他们出征前,作为人质扣押起来。在如此残暴强压统治下,洛阳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没有人再安心种庄稼,自然也不可能什么好收成。

饥饿,折磨着洛阳百姓。为了活命,有人将泥土装进瓦瓮,用水淘洗,然后将上面的浮浆与糠麸掺在一起,烙成饼吃。吃不下这种泥饼的,他们就吃尸体。百姓生活很惨,为官者也好不到哪里去。王世充的尚书郎卢君业、郭子高,就因没有粮食吃,饿死在了寻找野菜的山沟里。

整个洛阳,变成了人间地狱。

与王世充的凶残,暴政相比,河北的窦建德就仁义多了。因为仁义,与河南的老百姓相比,河北的百姓也就幸福多了。

窦建德的起义和王世充不同,他是因帮起义的朋友,被隋朝廷追杀。为了活命,无奈起了义。为人仗义的他,颇得人心,很快就成为河北反隋的重要力量。在势力越来越大,拥护者越来越多后,他建夏称王。

和王世充为了称帝,先虚伪做王,立傀儡皇帝相比,窦建德的为人处世则磊落的多。他不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无奈现实将他“逼”上了王位。他坚持着他的底线,只做王,不做帝。

窦建德有个“仁义之师”称号,这不是他自封,而是将领、士兵、百姓们为他起的。窦建德没有辜负这个称号,每次平城破阵,打了胜仗,所获财物,他都会当场分给属下,自己不留一物。

窦建德还是个素食主义者,生活很是俭朴,即便是他的妻子,也从不穿绫罗绸缎,更不挂金银首饰。身为夏王,家里的奴婢少得可怜。窦建德也不像其他称王称帝者那么好色,打败宇文化及后,宇文化及的那些千娇百媚、花容月貌的美人站在他面前,他也毫不动心,并将她们一个不留地遣散回家。

不奢侈,不淫乱,为人仗义、仁义,有着这样好名声的窦建德,怎么会不受人拥戴?

王世充和窦建德,一个残暴,一个仁义,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两个人,曾经也有过一段交情。不过,也正是曾有的这段交情,最终断送了窦建德的夏。窦建德与王世充的相识,是在他们起义初期就开始的,那时候,王世充还没有完全暴露他的真面目,为了共同反隋,他们结盟,一致对抗隋。

不过,在王世充称帝后,窦建德便与他疏远了。

窦建德虽然没有称帝野心,却也不想居王世充之下。自己是王,王世充是帝,按这种称呼,若他们还继续结盟,不就是变相向王世充称臣吗?向王世充称臣,他不愿意,于是,他不再和王世充打交道,他们各据一方,互不侵犯。

窦建德本想让自己的夏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小王国”,既不与李唐有瓜葛,也与王世充划清界限。然而,很多事情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李密的归唐和死,让李密的地盘归了唐,那归了唐的李密的地盘,又正好与窦建德的地盘接壤。既然地盘接壤,必定会产生摩擦,甚至战争。

对李唐称霸天下的野心,窦建德看得很清楚,李唐越来越强大,终有一天,会将他的夏吞没。为了不被吞没,窦建德决定率先发动进攻。

那是公元619年的事,那时候,李世民正忙着和刘武周、宋金刚交战。窦建德顺利攻下了李唐河北大使淮安王李神通的地盘,李神通只好退到黎阳。窦建德还不罢休,又攻打了黎阳,同样很顺利,不仅占领黎阳,还抓了淮安王李神通、左卫大将军李勣。

那时,离魏征说服忠于李密的李勣归唐并没有多长时间。

当然,最后李勣还是假装归顺,在获得窦建德的信任后,借机逃回了长安。虽然李勣逃回去了,可被窦建德这么吊打,李唐还是无法接受?可想到窦建德的实力,想到还有那么多的割据势力要清除,对于窦建德这个温和派,李唐决定暂时放下,并释放出结盟信号。

窦建德既无多大野心,又非好斗之人,见李唐和他结盟,也就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并释放了李神通和其他被俘的人。

然而,窦建德最终还是与李唐为敌,并亡了夏。不是因为其他,而是王世充向他求救了。

王世充在李世民灭掉刘武周和宋金刚后,便知道,自己会是李唐的下一个目标……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2688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