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诸葛恪

诸葛恪(三国时期东吴权臣)

诸葛恪简介

诸葛恪: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大将军诸葛瑾长子。幼小以神童著称,成人之后拜骑都尉,孙权长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赤乌八年(公元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病危时在孙峻的力荐下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受封太傅,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东兴之战取得大捷,名声振于海内,天下莫不震动,并因功加封丞相、进爵阳都侯。建兴二年(253年)春,出兵伐魏,结果攻魏失策,又以攻城不下为耻。将军朱异提了点不同看法,诸葛恪大怒,立夺其兵权;都尉蔡林屡次献策,诸葛恪都不采纳,于是他策马投魏。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死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将诸葛恪杀害,时年五十一岁。孙休即位除掉权臣孙綝之后,下诏为诸葛恪平反。

诸葛恪传记——

诸葛恪(203~253),三国时吴国将领。字元逊。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诸葛恪才气超伦,干练有智,为人所称道。但他既骄且吝,矜己凌人,失败与灭亡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才思敏捷应对自如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从小即才思敏捷,平日辨难析疑,议论英发,很少有人比得上。孙权非常欣赏他,对诸葛瑾说:“人言蓝田生玉,如今看来,真是一点不假。”

诸葛瑾生来脸长,孙权喜欢和他开玩笑。一次大会群臣,孙权命人牵进一头驴来。大家一见,禁不住全笑了。原来驴的脸上有一标签,上面写着四个字:“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表字。当时只有六岁的诸葛恪也在场,他见此跪到孙权面前,请求增加两个字。孙权应允,诸葛恪便在标签下方接着写了“之驴”二字。在座的人又欢笑起来,孙权也很高兴,把这驴赐给了他。

过几天,孙权又见到诸葛恪,随口问他:“你的父亲和你的叔父诸葛亮哪个更有才能?”诸葛恪应声回答:“当然是我的父亲。”孙权问为何如此说,诸葛恪说:“我的父亲知道应该为谁做事,可叔父却不知道。所以,我认为父亲好一些。”孙权听罢大笑,便命诸葛恪依次给大家斟酒。斟到长史张昭面前,张昭先已有几分酒意,不肯再喝,对诸葛恪说:“这不是敬养老人的礼节。”孙权说:“你如果能让张公无话可说,他就得喝酒。”于是诸葛恪反驳张昭:“过去吕尚九十多岁,还秉旄仗钺,未曾说老;如今带兵打仗,您在后面,吃饭喝酒,您在前面,怎能说不敬养老人呢?”张昭无话可答,只好饮酒。

后来,蜀国有使者到来,群臣毕集。孙权对蜀国使者说:“这位诸葛恪特别喜欢骑马,回去告诉你们诸葛丞相,给他送匹好马来。”诸葛恪当即跪在孙权面前拜谢。孙权感到奇怪,问他:“马还没送到,你怎么就先拜谢起来?”诸葛恪说:“蜀地不过是您的外厩,您已下了命令,马一定能送来,我怎能不谢恩呢?”

据记载,孙权设宴招侍蜀使费祎,提前命令群臣:“蜀使到来,只管低头饮食,不要理他。”于是,费祎进来时,只有孙权停下饮食,群臣仍旧低头用餐。费祎见状,嘲弄他们说:“天上风凰来翔,麒麟为之吐哺;一群驴骡无知,低头饮食如故。”诸葛恪回敬他:“我们栽植梧桐,本为接待凤凰;何处飞来燕雀,也称什么‘来翔’;何不用弹射之,让他返回故乡。”费祎因吃饼,写成《麦赋》,诸葛恪则写《磨赋》,众人称赞不已。

二、兴兵有法治政施仁

孙权觉得诸葛恪很不寻常,想安排具体的事务来考察他的能力,任命他代理节度的职务。节度掌管部队的粮食供应,往来文书繁琐,诸葛恪不太喜欢。

当时,为了应对战事,东吴诸将不断设法驱使民众、扩大兵员。诸葛恪眼光独到,盯上了居住在丹杨郡的越族身上。他认为丹杨山势险峻,民风果敢刚劲,兵员充足,于是屡次请求出任丹杨地区的长官,想去把那里的兵员全部调发出来,并说只要三年就可征得甲士四万。孙权任命诸葛恪为抚越将军,兼任丹杨太守,拨给他骑兵300人。授官仪式完毕后,孙权还特意命令摆好仪仗,兴作鼓吹,引导簇拥诸葛恪回家。当时,诸葛恪才32岁。

诸葛恪到任后,发放公文给四郡所辖属县的长官,命他们各守疆界,整顿、建立部队,让服从教化的平民结屯定居。接着又分派将领,率兵扼守在幽深险要的地方,平时只管修缮营房工事,不和山民交锋。等到庄稼快要成熟时,就纵兵收割,一扫而空,连种子都不留。这样一来,山民无粮可食,无路可走,渐渐有人出山归附。一年后,丹杨地方归附的人数和原来预计的一样多。孙权把所得人众分给诸葛恪一万,其余的分给各位将领。为嘉赏诸葛恪的功绩,派尚书仆射薛综赴军慰劳,升任他为威北将军,晋封他为都乡侯。

赤乌年间,魏将司马懿准备进攻诸葛恪,孙权想发兵接应,可望气者说不利于出兵,于是让诸葛恪移守柴桑。诸葛恪得知陆逊对自己有意见,曾写信给他,信中讲述不能求全责备,应以大局为重。陆逊去世,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假节,驻扎武昌,代陆逊兼任荆州刺史。

孙权病重,太子年少,征召诸葛恪以大将军领太子太傅,总统军国大事。第二年四月,孙权垂危,召诸葛恪、孙弘等人嘱托后事。孙权去世后,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害怕以后受制于他,便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想矫诏除掉他。诸葛恪闻知,杀死孙弘,发布孙权死讯,为之治丧。

孙亮即位,年仅十岁,任命诸葛恪为太傅。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每一举措都尽量给百姓以德泽实惠,民众莫不高兴。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好多人引颈相望,想一睹其风采。

建兴元年(252)十二月,魏兵三路攻吴。其中,胡遵、诸葛诞率兵七万进攻东兴。诸葛恪率兵四万,昼夜兼行,赶赴救援。由于诸葛恪指挥得当,冠军将军丁奉等作战勇猛,结果此役歼灭魏军数万人,缴获车乘牛马驴骡各数千、军资无数。吴主晋封诸葛恪为阳都侯,加封荆、扬州牧,督中外诸军事,并厚加赏赐。

三、违众失望跋扈弃师

东兴克敌之后,诸葛恪滋生了轻敌情绪,第二年春天又要出兵。大臣们认为国力不支,军士疲惫,一致劝阻,诸葛恪根本不听。

建兴二年(253)三月,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征发20万人伐魏。他先率兵进攻新城,月余不能攻克。当时,因为天热和饮水等原因,士卒们患腹泄、脚气病的已经达半数以上,各营军官所报病人数目越来越多。诸葛恪认为军官们说假话,扬言要把他们杀掉,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诸葛恪自知攻魏是失策,又以攻城不下为耻,愤形于色。魏军知吴军疲病,于是命援兵大进。诸葛恪率兵撤退,却走走停停,直等朝廷召他回去的诏书接连送来,他才慢悠悠地领兵返回。从此,众庶失望,怨恨大兴。

诸葛恪回到建业,盛陈仪仗,势焰煊赫地归人府馆。回府后,诸葛恪当即召来中书令孙嘿,厉声呵斥:“你们怎么敢屡次下诏骚扰老夫?”孙嘿噤若寒蝉,惶惧退出,告病辞官。诸葛恪检点名录,把自己出征后选曹奏准任命的各级官员一律罢免,重新选任。此后,他愈来愈注意修饰营造自己的尊严,动不动就对人横加责备。进见他的人个个屏息敛气,惶恐股栗。他还改换宿卫人员,用他亲近的人来担任。

孙峻想与诸葛恪争权,便利用诸葛恪为万民所怨、众口所嫌的机会构陷他,说他想制造叛乱。这年十月,孙峻和吴主孙亮定下计策,置酒请诸葛恪赴宴。诸葛恪本来心存疑虑,但因有心腹部下劝他进殿,却又骄矜起来,说:“谅这班小辈能把我怎样?我只怕他们在酒中下毒罢了!”

诸葛恪带剑着履,昂然进殿,向吴主行礼后,入席就坐。侍者端上酒来,诸葛恪迟疑不饮。孙峻侦知其意,劝他饮用自己常服的药酒。喝着自己带来的酒,诸葛恪的心情这才安定下来。酒过数巡,吴主孙亮起身回内殿,孙峻假托如厕,脱掉长衣,换上短装,出来厉声喝道:“奉诏拘捕诸葛恪!”诸葛恪惊起,欲拔宝剑,尚未出鞘,孙峻的刀已经接连砍下。

诸葛恪死后,不仅被夷灭三族,还被弃尸石子冈——建业郊外的乱坟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