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王叔和

王叔和(晋代医学家)

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的作者

王叔和简介

王叔和生平:王叔和(201~280),名熙,高平(位于今山西高平)人。晋代医学家。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官至太医令。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著述《脉经》,一是整理《伤寒论》。现代学者刘渡舟认为,王叔和很有可能是张仲景的弟子。

历史评价:王叔和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学的起源很早,扁鹊就常用切脉方法诊断疾病。王叔和在整理中医古文献时所做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若没有王叔和的整理,我们今天也许就很难知道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他这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功绩,值得我们铭记。在其故乡山东邹城建有叔和中医院,家乡的后人以这种方式怀念这位杰出的医学家。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伤寒论》,著述传世佳作《脉经》,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成就。这位太医令也堪称难得的人才,为学医者做出了榜样。

王叔和大事记

201年 出生。

208年 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时,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

233年 被选为魏国太医令。

270年 写成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

280年 去世。

人物关系

目录

王叔和传记

王叔和从小就有许多爱好,少年时期就读了很多书,对经史百家颇有研究。后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投奔荆州刺史刘表。当王叔和侨居荆州时,正是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仲景的弟子卫汛要好,耳濡目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并立志钻研医道。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渐精湛,名噪一时。由于其医术高明,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时,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相当于现在国家最高级别医学院院长)。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历代著名医典和医书,存有许多历代的经验良方。王叔和利用职务之便,博览古今药学经典,为他攀登医学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王叔和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该书计10万多字,1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该书计10万多字,10卷,98篇。

▲王叔和所著《王叔和图注脉诀规正》书影

《金匮要略》

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是张仲景原撰《伤寒杂病论》16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定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60余种。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症。

西汉以前还没有纸张,书都是写在竹简上的。经过连年不断的战祸,许多书简要么残缺不全,要么丢失,已经成书的《伤寒杂病论》也不例外。作为太医令的王叔和深知这部医学医著的伟大价值,不忍心这本书就此消失,他下定决心要使这部旷世的奇书恢复其真正的面貌。他通过不断搜集张仲景的旧论杂章,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稿部分,终于成功地得到了比较全面的《伤寒杂病论》,经整理和修复,将其保留了下来,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伤寒论》。但这部书中只有伤寒部分的内容,没有找到杂病的那一部分。直到唐朝对历代文书著略进行整理时偶然得到了一些手抄的文稿,经过仔细核对,发现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之于世,但其文风和辞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王叔和将其中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单以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匮要略》。这部分关于杂病的论述,为后世医家处理许多棘手的医学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王叔和本人对《伤寒论》的整理使得《伤寒论》能够流传至今,可以说功不可没,影响深远。

另外,王叔和在养生方面还有一些精辟的论述。他的养生学实际属于医家养生流派,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谓摄,以求得长寿,去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这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养生的最早的较系统的论述。

王叔和治学态度严谨,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前人文献的引用上。如《脉经》中就引用了大量古文献,他在引用文献时,或以标题形式列出,或以文后加注的形式注明文献出处,便于读者根据所引文献的出处,找出原始文献,他这种严肃而忠实的态度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值得后世效法。

▲王叔和就诊图

▲王叔和雕像

▲《伤寒论集注》书影

王叔和一生最突出的贡献是编著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脉学的起源很早,扁鹊就常用切脉方法诊断疾病。切脉是传统医学诊断学之“望、闻、问、切”四诊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当时仍不为一般医家所重视,为了解决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正确应用脉诊诊断的问题,迫切需要一部脉学专著。王叔和搜集了扁鹊、仓公、张仲景、华佗等古代医家有关脉学论述,并加上自己的临床体会和见解,终于写出了这部著名的脉学专书。他强调诊脉时要注重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性格等不同因素,不可一成不变,不能脱离实际情况。他在《脉经》序言中提到,诊脉需要很强的技巧,“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也就是将学会、背会的脉学知识灵活准确地应用到实践中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这句话也成了千百代医家教授和学习脉学时的“警世”之言,对于从医者来说,几乎没有不知道的。

王叔和整理千古奇书《伤寒论》,著述传世佳作《脉经》,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成就。这位太医令也堪称难得的人才,为学医者做出了榜样。在中医学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先要遵古、博古、习古之书以继承前学,才能知新、用新、创新理论以发扬医理,这才是学习中医学,弘扬中医事业的正道。

▲王叔和画像

《伤寒论》

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200年至205年所撰。《伤寒杂病论》的组成部分《伤寒杂疗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