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海瑞

海瑞(明朝著名清官)

刚正清廉 一代诤臣

海瑞简介

海瑞:字汝贤,自号刚峰,广东琼山县(今海南省琼山县)人。海瑞三十六岁中举人,后来历任县学教谕、知县、巡抚、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等职。

生卒年:1514~1587年

性格特点:刚正耿介,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蔑视权贵,从不谄媚逢迎。

历史功过:他抑制豪强不遗余力,对穷困百姓却关爱有加。他大失官心,被同僚们视为不识时务、不懂变通的迂腐之人,在官场上屡屡遭受排挤、打击。但他大得民心,被老百姓视为父母官,深得民众爱戴,其生平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

名家评点:后人称其为“海青天,与宋代包拯齐名。”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对海瑞的评价:“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嘉靖帝评价海瑞“海瑞,乃大明之神剑,唯德者堪能用之”。

海瑞传记

苦读从仕 明断疑案

明万历十五年(1587)十一月的一天,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显得异常压抑。阴冷的北风一阵猛似一阵地刮个不停,似乎要将还残留在树上的枯枝败叶统统刮下,来显示大自然的肃杀之气。在南京城内的一间寓所里,一位老人正躺在病榻上,不断地呻吟着。他已经走过了七十四个春秋,人世间的种种悲欢离合都刻在了他那饱经风霜的满脸皱纹里。

此刻,他再也没有力气为他的朝廷效力了,因为他已经好些天没有从这病榻上爬起过。病魔的折腾、内心的苦闷,已经使得他消瘦得不像个人样了,眼睛也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连喘气都变得十分困难了。在病榻旁服侍他的不是他的亲人,而只是一个佣人,因为他的几个儿女都已天折,夫人也先他而去了。他孤苦伶仃,无依无靠,是仅靠对朝廷的一片忠诚而熬到现在的。他感觉到自己将要离开这个痛苦的人世了,有些后事要向女佣交代。于是,老人吃力地向女佣示意,要她到自己跟前。

女佣赶紧过去,跪倒在老人的病榻前头问道:“老爷有何吩咐?"老人先喘了一口气,顿了顿,然后用微弱的声音对女佣说道:“老夫,老夫就要走了,非常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照料。在老夫走之前,还有一件事要托付给你,你一定要帮我办好。”“老爷怎么能这样说呢?能侍候老爷是小女子天大的福分啊!老爷您可别胡思乱想啊,您一定会好起来的,一定!”女佣赶紧安慰道。“老夫自己心中有数啊!在书桌左边的抽屉里,有银两七钱。这是前几天兵部发给我柴银钱时算错了多给我的。

你一定要把它送回去,跟他们说明白。老夫要交代的也就只有这件事情了。”老人说完后,松了一口气,两眼望着女佣。女佣连忙回答说“请老爷放心,小女子一定会照您的吩咐去做的。”话音刚落,老人的头就往旁边一歪,嘴角挂着一丝微笑,走完了他充满悲剧性的一生,凄凉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当别人来整理老人的遗物时,发现除了十多两银子和几件破旧的衣袍之外,别无他物。

海瑞出生于海南岛的一个官僚家庭,可是童年时期的家境并不殷实,他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谢氏当时年仅28岁。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生活异常清苦。谢氏个性坚强,但又是和善的贤妻良母,能勤俭持家。在丈夫死后,谢氏就肩负起父亲的责任,教导海瑞读《孝经》。《大学》、《中庸》等书,为其选择老师也谨慎而严格。海瑞勤学苦读,学业出众。在海南岛,当地的汉族和黎族同时受到明朝政府的压迫,处境极为困苦。黎族曾多次起义进行反抗,都遭到政府军的血腥镇压。

连年的战争,使得海南岛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海瑞耳闻目睹这些现状,便写出了一篇很有见地的《治黎策》。在这篇策论中,他提出了一些解决海南岛黎族问题的建议,也就是因为这篇《治黎策》,使得他在嘉靖二十八年中了乡举。

海瑞在20多岁时中了举人,朝廷便任命他到福建南平县做学堂教谕,这是海瑞生平第一次出门做官。

海瑞来到了南平教谕官署的第二天,就在前任训导刘知礼的陪同下,前往县学视察学生的学业如何。刘知礼已在南平县学教书二十多个年头了,艰难的世事和腐败的官场使他显露出未老先衰的倦色,虽然年纪刚五十出头,可是头上却已经见到丝丝白发了。早年时候,刘知礼就是南平县学优秀的生员。他不但聪颖,而且刻苦攻读,所以学业超群,毕业时就考人了郡学。

中举之后,刘知礼便被派到南平任县学训导。近几年来,衙门里面勾心斗角,官场上世风日下。县学教官和生员的情况一年不如一年。本来教官就为数不多,可是他们现在却都无心教书,反而一意钻营。生员更无心治学,所以考入府学郡学的寥寥无几。如今上司任命海瑞教谕来南平主持教务,刘知礼自然非常高兴。其实海瑞在京赶考时撰写的那篇《治黎策》一文,早在京城乃天下各州府的文人学士中广为流传了,刘知礼也读过此文。他心里在想,如果新到任的海瑞和南平县学的同仁齐心施教,励精图治,那么这里疲惫涣散的风气将会得到改变。

刘知礼拿出几本册籍和案卷,向海瑞介绍教官们各自的情形。这些案卷里记载着往届教官的政绩,也记录着近几年来县学生员的学绩、操行等情况。海瑞翻阅着册籍和案卷,看了一会儿,这才明白县学问题的严重性,由此他也深知其中的原因。这些教官们平日里只顾在县衙的官场内巴结逢迎,弄得生员们考试弄虚作假如此一来,县学的风气又怎么能好呢

海瑞不禁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强对教学的管理,在他的严厉督导之下,时间不长,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风开始有所改变,教官和学员对海瑞是又敬又畏,从此,每人都严以自律。海瑞在福建省南平县任了将近四年的县学教谕,尽管他屡次冒犯上司,可是因为他为人正直,业绩斐然,深得一些正派官员的钦佩。

嘉靖三十七年,海瑞终于得到京师吏部的垂青。被委任为浙江淳安知县,这一年,海瑞已经46岁了。过去,这里的知县在审理案件时大多受人贿赂,所以总是胡乱定案,深受当地人的厌恶。海瑞到了淳安之后,秉公持正,对案件的审理极是认真,因此深受当地人的尊敬和喜爱。

淳安县有个叫胡胜祖的人,跟邵时重因为争夺山地发生了纠纷,刚巧这个时候胡胜祖因病身亡。胡胜祖的两个儿子:胡胜荣和胡胜佑以及胡胜佑的外甥邵镛,都与邵时重有争山地或者争产业的宿怨,于是他们私下弄开胡胜祖的尸棺,用朱脂涂到了胡胜祖的尸体头部,以此假作伤痕,然后来到淳安县,状告邵时重打死了人。

海瑞接到此案后,马上就叫汤县丞去主持验尸,自己则亲自进行检验,终于发现了死者的伤口是有人故意弄假,据此判定邵时重打死人是毫无根据的。海瑞确定了胡胜荣等人是诬告后,按律给予了处罚。因为判案明察秋毫,尤其是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所以海瑞从没出现过冤枉错案,无论是什么样的疑难案件,只要到了海瑞手里,他都能想出办法来调查得水落石出,从没有出现冤枉好人的事件发生。所以深得民心,当地的百姓都称他是“青天”。

智惩恶少 冒死直谏

海瑞的顶头上司是总督胡宗宪,他跟严嵩是同党,仗着严嵩为后台,到处进行敲诈勒索,鱼肉百姓,要是有谁不顺他的心,他总会寻机加以报复和陷害。有一天,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大批随从路过淳安县时,便在县里的官驿里住了下来。如果换了别的县,那官吏见是总督大人的公子,都会来奉承。可是身为淳安县知县的海瑞却给手下人立下了这样一条规矩,不论多大的官,即使是皇亲国戚,到了这里也都一律按普通客人来招待。

胡宗宪的儿子平时骄横惯了,看到驿吏给端上来的饭菜很平常,于是他认为这是故意怠慢自己,当即就把饭桌给掀翻了,并喝令他的随从把驿吏捆绑了起来,并倒吊在梁上。驿里的差役赶紧跑去向海瑞作了报告。海瑞早就耳闻这胡公子胡作非为,对这种人感到厌烦,没想到他竞吊打起驿吏来了,海瑞当时就有些气恼,但他还是装作很镇静的样子说:“总督为官清廉。他早就有吩咐,凡各县招待过往官吏都不得铺张浪费。如今来的这个品行恶劣的花花公子,态度骄横,蛮不讲理,肯定不会是胡大人的公子。一定是坏人在冒充公子,到本县来进行招摇撞骗的。”

说着,海瑞马上带了一大批差役赶到了驿馆,把胡宗宪的儿子跟他的那些手下都统统抓到县衙里面进行审讯。刚一开始,这个胡公子还倚仗着父亲的官势,一副不可一世的骄横的样子,在大堂之上,还暴跳如雷,大喊大叫,说自己是总督的儿子,可是海瑞却一口咬定他是冒充的,而且声色严厉地说,要把他严加法办。胡公子无可奈何,又没法证明。海瑞命人对他检查,结果从他的行装里,搜出来几千两的银票,海瑞宣布将银两收公,并对他严词教训了一番,然后把这些人轰出了县境。

等胡公子带人回到杭州,准备向他的父亲一诉委屈的时候,海瑞的报告也早已送到了巡抚衙门,报告中说有人冒充公子,对驿吏进行非法吊打。胡宗宪一见,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知道儿子此番是吃了大亏,可是海瑞信里并没牵连到他,如果把此事声张起来,反而会使自己脸上无光,于是他只得忍气吞声,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了。

此事过了没多长时间,从京城里派来了一个名叫鄢懋卿的御史,他奉朝廷之命来到浙江视察。鄢懋卿是严嵩的干儿子,他敲诈勒索钱财的手段更是狠恶。凡是他到的那个地方,只要那个地方官不“孝敬”他一笔银子,他就绝不肯善罢甘休。所以各个地方的官吏都深知其名,一听到鄢懋卿要来视察的消息,无不犯愁。可是鄢懋卿却偏偏要装出一副奉公守法的样子,并且还派人通知各地,说他素来喜欢简朴,不喜欢人们奉迎。

海瑞也接到了这样的通知,知道鄢懋卿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要来到淳安了,他于是就派人给鄢懋卿送去了一封信,信里说:“我已经接到了通知,想要我从简招待。可是据我所知,您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大摆筵席,花天酒地,极是奢侈。这真是叫我有些为难啊!如果要按您通知的这样去做,就怕怠慢了您;如果我要是像别的地方一样铺张,恐怕会违背了您的意思。请问我该如何是好呢。”鄢懋卿没想到这封信全然把他的底给揭开了,当时就恨得咬牙切齿。

他对海瑞这个人早就有些耳闻,知道他是个铁面无私的硬汉,也知道胡宗宪的儿子曾经在淳安吃过一次大亏,所以心里还是感到有点害怕,于是他就临时改变了主意,没敢到淳安去,绕到别处去了。可是他为了此事,对海瑞一直怀恨在心,回到京城之后,马上指使他的同党在明世宗面前狠狠地告了海瑞一状。不久,海瑞就被撤去了淳安知县的职务。

以后直到严嵩倒了台,鄢懋卿也被充军到了外地之后,海瑞才被恢复官职,后来又被调到京城。可是朝中官员根本不关心社稷的安危,而且有人还热衷于跟随世宗求仙访道,每日里装神弄鬼,幻想着能够长生不老。有的官员对这种情况虽然也由心底感到不满,可是不敢出来讲话,害怕冒犯了圣上,丢掉自己的乌纱帽。再说,如果有谁胆敢对皇帝说三道四,一。旦被锦衣卫听到了,不是坐牢就是杀头。海瑞对这样腐败的朝廷极是不满,他很想找个机会来发泄的。

海瑞计划寻找能够 进谏的机会。他找到了好友王洪海,对他说:“洪海兄,你我已是多年旧交,海瑞今日有事也不想瞒你。到了明天上朝之时,我准备在朝堂之上向圣上呈交一份针砭时弊的奏章,到时必然会触怒皇上。皇上如果判定我为死罪,希望洪海兄能助我料理家事。”王洪海急忙说:“不行啊,皇上已经有言在先,明天早朝,只准大臣上表贺成仙成道之事,不得谈论政事,否则违者就要杀头。如果兄台定要执意触君,后果必定是凶多吉少啊。”

海瑞说:“洪海兄不必如此多虑,我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了。只是我的老母不服京城水土,我已将老母安置在琼山老家。如果我身遭不测,只求洪海兄能够给予关照,料理后事,安慰我的老母!”似如此耿直忠义之臣,王洪海也无话可说了。他只能提醒海瑞自已要小心谨慎,并答应鼎力相助,以尽朋友情谊。

当海瑞把这道奏章送上去以后,知道自己此番一定会触犯明世宗,有可能自己会因为此事保不住性命,所以他就为此做好了思想准备。在回家的路上,他还顺道买了一口棺材。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和儿子看到这种情况,全都吓呆了。海瑞于是就把自己写奏章上书皇帝这件事告诉了家人,接下来又把自己死后的事情一件件的都做了交代,然后又把家里的仆人全部遣散。安排好了这些后事,只等到第二天上朝了。

第二天,海瑞和众大臣一起上了早朝。这时,世宗在太监、宫娥、道士的簇拥下来到了大殿,坐在宝座上面。群臣朝拜完毕,第一个出来上奏的是御史王大任。他那文词华美,言不由衷的阿谀奉承之辞,尽管世宗连什么意思都没听懂,可是却已然乐得眉开眼笑了,当即命令吏部将王大任委以重任。海瑞因为官职太小,站在宝殿的一角,如果等到全朝文武官员贺完,那么他的奏折还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才能呈给皇上呢。海瑞终于忍不住了,他走出班位,朗声说道:“万岁,臣海瑞有本要奏。”这声真如惊雷滚过大殿一般,立时就把那些阿谀之臣的声音给压了下去。

世宗睁开昏花的老眼,声音微弱地说:“将奏章呈上来。”因刚才那一声惊雷般的大喊差点让世宗从御座上跌下来,所以他对这位陌生的海瑞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反感。海瑞将这份沉甸甸地奏折句的朗读出来,真是辞恳意切,朝中文武无不为之动容。开头的那几句听起来还有些顺耳,可是到了后来,世宗越听越觉得不对味了。世宗终于听不下去了,他叫海瑞止住,命他退下殿去,吩咐太监把那份奏折带到后宫,然后宣布退朝。奏章总算是递到皇上那里去了,海瑞虽然当时长舒了一口气,可是也已经预感到厄运正向自己一步步地逼来。

回到后宫,明世宗看了上面的内容,不由得又气又恨,当即把奏章给扔在地上,并命令左右说:“你等快把写奏章的这个人给朕抓起来,千万不要让他跑了!"其中有个宦官早就听说海瑞的名声,他就跟明世宗说:“这个人早就是个出了名的书呆子,我听说他知道自己因为触犯了陛下怕活不成,所以都把后事给安排好了。我看他肯定不会逃走的。”虽然如此,明世宗还是派人把海瑞给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要追究主使之人。两个月后,世宗去世,而后明穆宗继位,海瑞才被释放出狱。

肃贪倡廉 刚直不阿

穆宗继位后,海瑞重又上朝任职,没过多长时间就改任兵部,提升为尚宝丞,调任大理。公元1569年,海瑞又被升任右金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其中包括南京、苏州、常州等极为富庶的地方。可是海瑞到任以后却发现,当地的百姓在重赋和恶吏贪官的压迫下生活得极为困苦。如果赶上当年发生了涝灾,直到冬至的时候,还会有一半田地被淹在水里。而且粮价飞涨,百姓们都纷纷背井离乡,外出讨饭。海瑞决定将治水与救灾问题一起解决。

经过深入调查,海瑞弄清了受灾的原因是因为连接太湖通海的吴淞江出现了淤塞,于是他就召集饥民,趁着冬闲季节开工,疏浚吴淞江及其支流。而后他又上书请求,将原本应该上交的粮食留下一些用来解决当地灾民的吃饭问题。如此一来,就调动了百姓们的积极性,工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 当地的百姓无不感激海瑞。为了解决农民的贫苦问题,海瑞决定进一步对那些恶霸进行惩罚。于是他在当地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肃贪倡廉行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被送到南京刑部的贪官就多达100余人。其中有个县从知县、县丞、主簿、典史等,竟然被抓了10多人,几乎把这个县衙门的官吏全都抓空了。

可与此同时,一个反对海瑞的乡官缙绅集团也悄然成立了。他们一方面唆使朝中的高官对海瑞加以弹劾,同时又各自使出浑身解数,联系吏部尚书等在京的高官重臣,交相向海瑞致函,进行软硬兼施,还有就是采取走海瑞母亲的路子,企图由此逼海瑞就范。在这江南高官云集的宦海当中,海瑞几乎没有一个支持者,可是海瑞面对众多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凭着顽强的毅力,终于完成了乡官退田还民的工作。

隆庆三年夏天,海瑞以右金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应天十府。当时海瑞已经是七十二岁的高龄了,他东山复起,再举反贪污腐败的大旗。对罪大恶极的贪官实施剥皮的极刑,声震天下,受到贪官集团的合力反对。万历十五年,刚直不阿的海瑞终于在他七十四岁的时候闭上了眼睛。在他临死的时候,身边竟然一 个亲人都没有。

他死后,身边的人在清点他的遗物时,只有十几两俸银,几件破旧的衣物,还有就是几匹绫绸葛。这点家当,连当时的一个贫士都不如。就在送葬的这天,朝廷派人来宣读了皇上的赐谕,谥海瑞“忠介”之誉,赠“太子少保"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