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德意志史

谁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铁锤查理其实有两个儿子,他死后,长子卡洛曼成为奥斯特拉西亚的宫相,次子丕平成为其他地区的宫相。之前说过,墨洛温王朝进入后期,王子兄弟之间不打了,改成宫相之间争权夺利。丕平显然更胜一筹,到任不久,他就把大哥赶进了修道院,像他父亲当年一样,把持了整个王国的朝政。

谁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这个秘书很懂事

这个丕平因为个子矮小,历史上被称为“矮子丕平”,法国的矮子名人非常多。

丕平同学个头虽小志气高,他觉得总宫相这个职位,干活不少,待遇却总上不去,肯定是上不去了,这已经是人臣的极限了,再想提升,就只能等顶头上司挪个位置出来了。根据历史传统,这个顶头上司一般不会随便把位子让给一个宫相。丕平想到,顶头上司也不是老大啊,在欧洲,唯一的老大是上帝,上帝他老人家一时见不到,他的代理人,罗马教皇总是在的,如果罗马教皇支持让墨洛温家族提前下课,丕平坐上王座,这个改朝换代就算是名正言顺了。

于是,丕平给罗马教皇写了一封信,大意是:国王只是个摆设,宫相一天忙到死也还是个打工的,卖白菜的职位要操卖白粉的心,这个事公平不?罗马教皇回信非常体贴:“谁干活谁做主,国王当然应该是实权人物居之。”行了,拿到任命书了,751年,丕平非常客气地把墨洛温家族最后一个国王送进修道院,法兰克国家的大主教为他涂油加冕,他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谁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教皇怎么这么好说话呢?那以后谁想谋反忤逆只要给教皇写信就成了?当然不是,丕平同学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合适的事。请大家回忆东 罗马历史,还记得吗,西罗马灭亡后,罗马教廷是依附拜占庭帝国存在的。这一段时间,因为拜占庭国内吵着要捣毁圣像,直接导致了东西两个教会的观念冲突,罗马和君士坦丁堡已经处在决裂的边缘。罗马教皇孤零零地留在意大利,周遭还有些对意大利半岛虎视眈眈的蛮夷,比如日耳曼的伦巴底人,他们已经在意大利站稳脚跟,预备继续南下建一个伦巴底人的罗马帝国。拜占庭照顾罗马教皇的时代,这些人要是进攻意大利,肯定有东罗马的军队迎击他们。现在罗马教廷既然不跟拜占庭玩了,再有人欺负他,他自然不愿意找拜占庭帮忙,所以对教皇来说,在欧洲再扶持一个自己的保护国是非常必要的。不用挑选,当时西欧最强的就是法兰克王国了,而丕平家族既然掌握着国家实权,教皇早晚用得上,何不顺水推舟满足他的要求?

丕平上位,这个人情加洛琳王朝肯定是欠了罗马教廷的,还能不还吗?

不久,教皇就去讨要他的人情了。那是公元752年,教皇老爷子斯蒂芬二世顶风冒雪翻越阿尔卑斯山造访法兰克。老爷子说了,他一定要亲自来给丕平加冕!

罗马教皇的加冕啊,这种荣耀太大了。所以丕平在当了两年国王后,又繁文缛节地搞了一次加冕仪式,又涂了一次油膏。教皇还宣布,以后禁止从别的家族产生国王,如果有其他人想篡加洛琳家族的王位,教廷将其开除出教会!也就是说,教廷公开给了一个双重标准,丕平家篡位是可以的,其他人如果再敢干这事,上帝绝不罩他!

看着丕平兴奋得小脸通红,教皇慢条斯理地表明了来意——请丕平对伦巴底人用兵。这时候教皇不论要求什么,丕平都会奋不顾身地赴汤蹈火。他赶紧整饬人马,护送教皇回罗马,经过阿尔卑斯山,顺便收拾了伦巴底的军队。两年后,丕平再发大军至意大利,横扫了伦巴底人占领的地区,迫使伦巴底人把占领的意大利中部的领土归还。丕平讲究啊,他一收到这些土地,转手就赠送给了教皇,这样一来,原来的光杆教皇有了自己的领土,这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成了教皇国,教皇除了继续给上帝打工,还兼任了世俗的教皇国国家元首。这个事件,历史上称之为“丕平献土”。

自己辛苦抢来的地盘转手送人,在当时的蛮族国家还是比较罕见的。丕平为啥能这样办事得体善解人意呢?大家别忘了,他是宫相出身的,宫相嘛, 最早的工作实质就是相当于国王的秘书或者助理。秘书这个职位最是培养人磨炼人。

宫相废主登基,标准的奴才造了主人的反,可是,这个出身一点不影响丕平家族在西方历史上的尊崇地位,第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跟教廷这种互相有用的亲密关系。大家都知道,欧洲历史人物的形象,跟教会的好恶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如果一个王朝没有引人注目的男主角,教廷再喜欢也没用。好在矮子丕平也算是了不起,他除了为法兰克王国建立新的王朝,还给自家的王朝生了个欧洲历史上最声名显赫的当家人,后来被称为“欧洲之父”,也就是我们即将说到的查理大帝!

谁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猝不及防的皇冠

查理是丕平的长子,作为未来的男主角,他在丕平时期,出镜得比较早,而且戏分很重要。上面说到教皇老爷子翻山越岭顶风冒雪到法兰克王国访问,上赶着要现场给丕平涂油加冕。老爷子不远千里而来,行程艰苦,丕平秘书出身,深谙迎来送往之道,所以他命令自己的长子查理出迎教皇。这时查理刚12岁,这个年龄的孩子就算懂礼貌有家教,最多就是在城门口恭迎贵客,可查理却是策马赶了100英里的路,在勃艮第见到了教皇。教皇看这孩子风尘仆仆,非常感动。老爷子远来,也没预备给孩子的见面礼,只好顺手涂了查理一脑袋油膏。大家千万别说教皇小气,教皇就是送给查理一座金山,也没有这一脑袋油膏值钱;因为这个动作代表着,教皇宣布,这孩子是未来的法兰克王!看到没有,最先受教皇加冕的法兰克人不是丕平而是查理!

768年,阿基坦地区又叛乱了,丕平在征讨的过程中病逝。已经改朝换代了,继承的思路就是不肯改。丕平让长子查理和次子卡洛曼平分了法兰克王国。

这种分家方式在墨洛温家族就危机四伏,到了加洛琳时代一点没改善。年轻时的查理为人还比较大气,上班之初想的就是要继续安定阿基坦的局势,所以他邀上弟弟,预备两家联手镇压阿基坦的叛乱。

本来根据分家的地图,阿基坦地区是属于卡洛曼的领地,纵然有人造反, 也应该是卡洛曼着急,谁知他不着急,因为查理大哥替他急了。查理一边发兵阿基坦,一边叫弟弟快过来帮忙。卡洛曼直接关闭手机,不接电话,搞了个自我屏蔽。查理没办法,大军已发,不打不行了,好在查理十来岁就随父亲征战沙场,公认是个天生的统帅,虽然没有支援,没人帮忙,他还是最终收拾了叛军,让阿基坦地区暂时顺服了法兰克,不,应该是卡洛曼的统治。

经过这个事,兄弟俩的芥蒂就算正式产生了,整个西欧都等待着法兰克王国内部的又一场兄弟内战。卡洛曼这娃命好,没机会跟查理大哥正面交战,因为接班4年不到,他就病死了。这样,查理不用背负欺负弟弟的骂名,直接接手了整个法兰克王国。

丕平一上班就觉得自己帽子太小,查理一上班就觉得自己地盘太少,即使现在法兰克的国土上已经没人跟他分割版图了。

把邻居杀死或者赶走应该是扩张地盘的唯一办法。正好,罗马教皇又求救了。这不是丕平抢了伦巴底国的土地送给教皇了吗?伦巴底人心不甘情不愿,肯定是天天上门索要呗。

谁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其实,就算是罗马教皇不找查理帮忙,查理也预备收拾伦巴底王国了。他在卡洛曼死后占领了弟弟的土地,而卡洛曼有老婆有儿子啊,卡洛曼的老婆来自伦巴底王国,受了欺负,自然回娘家求救。当时的伦巴底国王已经张罗着要立卡洛曼的儿子为法兰克国王。

公私兼顾,773~774年,查理远征伦巴底,经过5次大战,彻底平灭了这个意大利北部的国家,他派自己的儿子做总督驻守这里,而查理此时就成为了“法兰克人和伦巴底人的国王”。至于查理的弟妹和侄子,其下落恐怕只有查理自己才知道了。

刚把意大利的事情平定,查理感觉比利牛斯山对面的穆斯林总有些隐患,于是他又发兵西班牙,将现在的巴塞罗那一带收入囊中,称为法兰克王国的西班牙边区,梅西也跟着加入了法国国家队(嘻嘻,世界杯期间,容易让人联想)。

查理一辈子都用来干仗了,他的生涯中有历史记录的大战超过50多次,前面说的阿基坦平乱,伦巴底征服和西班牙边区的成立,加在一起大约是20多次,剩下那些数字大部分奉献给萨克森人了。对萨克森人的战斗,是查理 戎马生涯最辛苦也最惨烈的篇章。

萨克森人也是日耳曼种族的,当时在莱茵河下游及易北河之间的地区存身,从《老大的英帝国》我们知道,萨克森(在《老大的英帝国》里叫撒克逊)人有一部分跟来自日德兰半岛的盎格鲁人联手,以海盗起家,最后入主了英伦三岛。而在欧洲中部地区剩下的萨克森人就落后多了,一直维持着原始社会刚解体时的蛮夷生活,继续信仰着多神教。

从墨洛温王朝开始,法兰克王国和东北邻居的萨克森人互相不服,经常发生边境冲突,法兰克看着这个桀骜不驯的同宗邻居也非常头痛,跟萨克森人干仗几乎是每个法兰克当家的都要重视的工作。

丕平晚期,法兰克王国和萨克森人难得地和平共处了一阵子,到查理这辈,邻里关系又恶化了。西欧大部分地区都信基督了,萨克森人坚决不从,对于到他们的地盘上去传教布道,他们也是极为排斥,经常有些大不敬的动作,比如焚烧教堂。

查理除了是个善战的统帅,最大的特点就是信仰虔诚,所有的异教徒都是他的敌人。有人在他家门口焚烧教堂,这绝对比烧了查理的眉毛还严重,他肯定是以最快的速度发兵征讨这帮不信上帝的蛮夷。其实不管萨克森人烧不烧教堂,查理要对他们动武是早晚的事,如今师出有名,法兰克军队更加士气高昂。

查理自己也没想到,这一仗会打得如此辛苦,他在位46年,其中的32年都在跟萨克森拼命,期间大型的征讨行动就有18次。

战争刚开始阶段,法兰克的军队一如往常般的顺利,萨克森的首领战败逃走,当地的贵族地主愿意向查理宣誓效忠。查理于是很放心地跑到西班牙跟穆斯林打仗,正打得热闹,萨克森人又反了,查理只好北上镇压。可这一次,查理没有好运气,他不断地失利,而他驻扎在萨克森的某个营地某天突然被萨克森人偷袭,大批法兰克的优秀将领、贵族等被杀,而这些人,都是查理的亲信、朋友。这一次遇袭改变了查理对萨克森的征伐初衷,现在对他来说,这片土地一定要被彻底清洗,而且一定要让基督的荣光普照这些蛮夷的灵魂。

查理从此对萨克森变得残酷而暴躁,为了找到此次突袭事件的元凶,他 将所有之前宣誓效忠于他的当地贵族叫到跟前,让他们如实交代反动游击武装的人员名单。萨克森人还是比较执拗的,虽然是投降了,但是出卖同胞的事不干,终于将国王惹火了,一天之内,他下令屠杀了4500名萨克森人!随后,他一边不断地剿灭当地人的反抗之火,一边强行在该地区推行基督教,杀戒一开,很多事就容易多了,毕竟将宗教信仰凌驾于自己生命之上的人还是比较少。当该地区终于满腹委屈地臣服后,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已经被杀无赦了。

整个王国东部的征服,除了北部萨克森,还有中部的巴伐利亚,最后是多瑙河流域的阿瓦尔人。查理刚接下王位时,法兰克的领土不过是现在的法国、比利时、瑞士和德国荷兰的部分地区,几十年打下来,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东起易北河多瑙河一线,西至大西洋,南起比利牛斯山,北至北海。而在这个地区,这样的疆域历史上只有一个国家可与之抗衡,那就是当年的罗马帝国!

既然已经拥有了一个罗马帝国,再叫他法兰克国王是不是有点委屈人家呢?查理自己难道没有啥进一步的要求吗?查理淡淡地一笑,告诉我们:“有福之人不用愁,我一犯困就有人送枕头!”

查理跟罗马教廷的关系好,大家都知道的,所以他也能左右一些教皇的选任之类的事务。比如当时的教皇利奥托三世世,就是在查理的支持下顺利当选的。他上任后自然是百般地说查理好。教皇自从有了自己的土地,罗马那些贵族都有点眼红,所以隔三岔五地找教皇发难,估计利奥托三世世自己的行为也不是特别谨慎,上任不久的某天,在大街上晃悠的教皇就被一群贵族围攻,随后被关了禁闭。主事的罗马贵族声称利奥托三世世犯有道德败坏、生活放荡、品行不端等长篇罪行,还说他们预备挖掉教皇的眼珠子并切掉他的舌头以净化教廷的风气。根据《罗马帝国睡着了》我们知道,罗马人说是要切下部分器官,那一般还是下得了手的。不过罗马贵族出名的办事不靠谱,抓了教皇这么大的事也不认真对待,还没来得及挖眼睛割舌头,利奥托三世世居然全须全尾地跑掉了。

教皇踉踉跄跄、狼狈不堪地跑到了萨克森地区,找到了正在种族清洗的查理,哭诉了自己的遭遇。查理马上放下前线的工作,率领大军亲自护送利 奥托三世世回到罗马,并召开了宗教大会。查理以法官的身份,宣判了整个事件,迫使闹事的贵族收回对教皇所有的指控,并发誓以后不敢了。教皇归位,重掌教廷,基督教世界的一场风波在查理的兵威下消弭。大恩不言谢,利奥托三世世知道,他需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彻底报答查理。

当年,也就是公元800年的圣诞节,作为一个虔诚的教徒,查理盛装出现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利奥托三世世主持宏大庄严的弥撒,而查理面容祥和地跪在圣坛前祈祷。突然,利奥托三世世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他拿出一顶金色皇冠,戴在查理头上,然后大声宣布:“上帝为查理皇帝加冕,这位伟大的带来和平的罗马人皇帝,万寿无疆,永远胜利!”世界历史上王冠加顶的故事很多,大家还记得,恺撒当年也有这样一天,不过他戴上花冠时,现场比遭遇寒流还冷。查理不一样,虽然他几乎是被皇冠加顶时表情最迷茫的一位,可是他周围的欢呼声却是清晰如雷的。看样子,几乎所有人都等待这一天了,只有查理自己还颇为懵懂。

谁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既然支持声山呼海啸的,再拿下来就让现场观众失望,让教皇利奥托三世世没有面子了,先戴着吧,现在,查理不是国王了,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查理变成皇帝这个过程,到底是在查理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利奥托三世世一手导演,还是查理私下和利奥托三世世通了气的阴谋,不得而知,也是历史之谜。根据史料,大部分人倾向于查理之前并没有称帝的意图,原因是他忌惮东罗马,毕竟东罗马才是罗马正统,他怕自己称帝得不到认可,徒惹嘲笑。

此时的东罗马是艾琳女王当政,罗马教廷不承认艾琳是罗马皇帝,当然东罗马也拒不承认查理这个西罗马皇帝,但是罗马帝国有个传统啊,西罗马皇帝要得到东罗马皇帝的承认才合法,眼下查理皇冠已经戴上了,东罗马又没有一个可以被所有人接受认可的皇帝,这个局面怎么解呢?只好先僵持着吧。

虽然东罗马不承认,西欧大部分地区可都认可了查理,即使是刚刚建立的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还专门派人送了一头大象作为祝贺罗马帝国皇 帝登基的礼物。后来拜占庭艾琳女王甚至愿意跟查理结婚,来解决这个僵局。遗憾的是,这一场东西合并,罗马再现的盛况因为艾琳女王被人推翻而没有实现。12年以后,拜占庭的皇帝才万般无奈地承认了查理的职称。

能征善战、信仰虔诚都是查理的主要优点,而最难得的是,作为一个蛮族、军人出身的皇帝,他对文化的重视是超乎寻常的。当时法兰克王国虽然国势强盛、疆域辽阔,可几乎是个文化沙漠,查理的臣民们大部分是文盲。查理专门在亚琛一带开设了学校,教这些一直以文盲当有型的日耳曼人看书识字,对于一些勤奋好学的贫家子弟重点提拔,还下令教会抄录和保留希腊和罗马的文稿经典,推广传播。查理皇帝的这一轮文化建设,甚至被有些人称为“加洛琳王朝的文艺复兴”。

文治武功,查理都算是千古一帝了,他被后人尊为查理大帝,而他治下的庞大疆域,经常被称为查理曼帝国。现在的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甚至包括英格兰,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时候,都说查理大帝是自己国家的英雄祖先,所以他又被称为“欧洲之父”。

查理大帝一生正式结婚有5次,品种流杂。法兰克人、伦巴底人、土瓦本人啥种族都有,大都出于点政治需要,其间最大的收获是,他熟悉好几门外语。除了有名有分的,露水情缘混过的女人还有不少,私生子就更加不计其数了。但因为他宠爱第三个妻子,所以这一支生的儿子才被认为是嫡出,有继承权。这个土瓦本女人也生了不少儿子,不过活到最后能继承大统的只有羸弱的小儿子路易。这真是个讽刺,法兰克只有巴掌大的时候,等着分家产的兄弟们还要排队,如今这么大一片领地,却没有人来分了。

查理大帝也是个劳碌命,闲不住,不打仗他也喜欢巡视边疆。要巡视查理曼帝国的边境可不是个轻松的活,想象一下骑着马绕现在的欧洲西部一整圈是什么工作量!历史上,不少英雄人物战场上的危险都逃过了,却平白无故会从马上掉下来没了性命,所以说疲劳驾驶是有严重安全隐患的。查理大帝也在一次巡访中,御马受惊,被掀落在地。这一跤跌得不轻,皇上一直没恢复过来,814年,伟大的查理大帝驾崩了!

谁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西欧诸国的出生证

从铁锤到矮子再到大帝,丕平家族真是一代胜过一代,如果查理大帝再生出一个比他还狠的儿子,我们就要怀疑这家人到底是什么品种,竟然能在繁殖中不断优化基因?!好在上帝是公平的,待到查理要传位的时候,只有最没用的儿子路易在眼前晃悠了,这个瘦弱苍白的小王子吃力地戴上了沉重的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他就是路易一世。

路易在查理大帝身上最显性的遗传就是信仰虔诚,这一点青出于蓝,甚至历史书送他一个“虔诚者”的外号。其实“虔诚”有点用词不当,说他“迷信”更接近事实。

每天,路易一世除了安排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从皇宫到大教堂去祈祷,风雨无阻。他继位后第三年的一天,当他去教堂经过皇宫的游廊时,突然木质的廊檐坍塌,将皇上砸伤。这要是正常人被砸,第一个反应肯定是追究皇家建筑承包商的责任。不过皇上的意识飘得比较远,他马上认为这是某种神启,凶多吉少,搞不好自己就命不久矣。

出于这个考虑,路易除了自怨自艾感慨身世,急急忙忙地开始着手安排后事。历史上手足相残教训残酷,查理大帝曾告诫路易,还是尽量按长子继承这个办法来传遗产。路易有三个儿子,长子洛泰尔,老二丕平,老三路易。根据长子继承的原则,法兰克王国的主要部分加上意大利就传给洛泰尔,同时,洛泰尔还领了神圣罗马帝国共治皇帝的位置,路易一世驾崩后,洛泰尔就扶正成为皇帝。二王子丕平分到了阿基坦地区,三王子路易分到了巴伐利亚地区。

法兰克的贵族地主们最喜欢王子们互殴,他们好趁乱揩油,扩充自己。现在这个传位方式,实力相差太远,这哥三个动手的机会不大,让地主贵族们很失望。

好在,法兰克国王从诞生就注定了这个风格,那就是,亲兄弟,明干仗。路易一世交代了后事,就等着上帝招他过去玩,谁知道他误会了上帝的意思, 上帝对他好着呢,不但不安排他早逝,还给他一个梅开二度,老来得子(其实也不算太老)。

如果说皇宫游廊的工程事故真是个神启,那应该也不是给路易一世,是给他老婆的。路易一世立好遗嘱的第二年,皇后死了。尸骨未寒,路易一世迎娶了一位出名的大美女尤迪丝,尤迪丝来自现在德国西南部,当时叫土瓦本的位置,她的父亲就是在当地军政大权在握的韦尔夫伯爵。

德国的历史,牵涉到很多欧洲的重要家族,虽然很费劲,但也没办法,这支韦尔夫家族就是很重要的一家,大家尽量记住它。

尤迪丝不仅美艳而且聪明,深得路易一世的恩宠,婚后不久就生了个女儿,接着,又生了个儿子!路易一世45岁再次当爹,心中百感交集,抱着这个宝贝小儿子不撒手,傻乐了一天,为表达对新儿子的爱意,特意沿用了英雄父亲的名字,小王子起名为查理。欧洲历史上很多国王不都有外号吗,查理的外号是“秃头”。不过,根据史料,实在没有证据证明查理患有任何会导致脱发秃顶的病症,貌似他一直都有头发,他的发型跟历史进程无明显关系,大家也就不纠结了吧。

路易一世傻乐,皇后乐不起来,自己饱受恩宠没用啊,生出儿子来也没用啊,因为路易一世所有的财产已经分光了,尤迪丝母子现在金尊玉贵的,将来路易一世下岗后,母子俩到哪里领退休金?谁给买医疗保险?

从查理出生,尤迪丝皇后彻底变成一个欧巴桑了,她是天天念夜夜念,早也念晚也念,翻来覆去就是一句:“给俺儿子一块地!”

其实,就算她不念,路易一世也在考虑这件事,怎么给自己的小儿子一块立足之地。指望三个大儿子发扬风格一人让一块是不可能的,没有商量,只能硬来。于是,在查理6岁那年,路易一世正式宣布,查理16岁的时候,将得到阿尔萨斯·库尔·阿拉曼公爵领地加上勃艮第的一部分土地。

哪里会有凭空冒出来的土地,基本上就是从太子爷的遗产上割出来的。大家还记得《老大的英帝国》里亨利二世的故事,人家就算是同父同母的弟弟都不肯相让,这个异母的弟弟就更别指望了。路易一世刚把话放出来,大哥带着两个弟弟三人就联手造反了!

法兰克王国所有皇室家族亲情都很淡漠,孝顺这两个字在他们的字典里 更是不存在,三兄弟直接罢黜了父皇路易一世,监禁了小弟弟查理,后妈尤迪丝更是被丢进了阿基坦一个修道院,据说那里专关通奸女人和巫婆。

谁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是不容易被罢黜的,有些忠心的诸侯会勤王的,不久路易一世又跌跌撞撞恢复了王位。然后,这一个爸爸四个儿子就热闹了,前后进行了四次分地,怎么分都有人不爽,一不爽就起兵造反。路易一世是既没有智慧解决遗产问题,也没有勇气对亲生儿子下死手,最后心力交瘁而死。当时二王子丕平也死了,所以路易一世驾崩后,遗产之争就在洛泰尔、路易和查理之间进行。这一场三国演义,洛泰尔显然是曹操,路易和查理于是非常聪明地选择了孙刘联盟。

谁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加洛琳王朝?

■这一场“三国演义”签发了“现代欧洲的出生证”  (资料图)

路易和查理的孙刘联合还有个小故事,在现在的法国东部,隔着莱茵河与德国对望这个位置,有个城市叫斯特拉斯堡,当年路易查理签订合伙合同 就是在这里。旧社会签合同,没有盖章公证这些琐事,两边发毒誓,说话算数,如有违背万箭穿心,生儿子没有××诸如此类的。路易和查理发誓就很好玩了,这两个明明是兄弟,却用不同的语言盟誓。路易那方发誓用的是罗曼语,而后发展为法语;查理那方用的是条顿语,被认为是最早的德语,而发誓的内容形成专门的文书,用的是拉丁语。不管是条顿语还是罗曼语,都说明这两兄弟虽然血缘如此接近,却已经代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了,斯特拉斯堡等于见证了两个国家的诞生,所以这个城市在法德两家都有特殊的意思,是欧洲旅游著名的人文景点,“斯特拉斯堡誓言”也成为欧洲历史文化一个特定的词组。

曹操在孙刘盟军的步步进逼下节节败退,最后,大哥终于同意坐下来,签订最后的分地方案。843年8月,《凡尔登条约》签订,三兄弟在彼此感觉不错的状态下完成了这个折腾了30多年的领土纷争,查理曼帝国被切成三份,莱茵河以东,所谓东法兰克归了路易,莱茵河以西那片——西法兰克是查理的,原来的皇帝大哥洛泰尔领了意大利加上东西法兰克之间的一个长条地带被叫做中法兰克的。洛泰尔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又平分了中法兰克这一长条土地,于是原来查理曼帝国的领土上,有叔侄5个王,都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不满意,都想推掉围墙扩大院子,一通混战。而夹在东西两个法兰克王国中间的洛琳地区,就成为是非之地,左邻右里为它焦躁了好几个世纪。

《凡尔登条约》被认为是“现代欧洲的出生证”,德国、法国、意大利三个国家大约就是由此时逐渐形成并开始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dyz/3175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